图书介绍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 张体勤,牟思伦,马可,苏洪志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47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1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客观环境3

一、国际国内背景的影响3

二、大众媒体传播的影响5

三、各种思潮碰撞的影响7

四、网络文化兴起的影响9

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11

六、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13

七、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14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15

一、大学生政治态度解读15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扫描17

三、大学生道德状况述评19

四、大学生责任意识透视22

五、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24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3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益完整,还有科学完善的余地31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日益改进,还有更新发展的空间31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日益强大,还有整合充实的区域32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日益有力,还有挖掘提高的潜力33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日益科学,还有规范理顺的方面34

第四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35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构成35

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35

第二章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39

第一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41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41

二、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精华53

三、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59

四、传承革命思想教育的真谛64

五、体现时代思想教育的内涵66

第二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68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9

二、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69

三、必须结合学校客观实际70

四、必须体现创新性、系统性71

五、必须着眼社会环境72

第三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74

一、单项建设与系统建设相结合74

二、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75

三、学校实施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76

四、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77

第四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78

一、内容特征78

二、客观依据79

三、目的意义80

四、任务要求81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83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求85

一、必须坚持导向性85

二、必须坚持科学性86

三、必须坚持系统性87

四、必须坚持时代性88

第二节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9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89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93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93

第三节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97

一、政治观教育的内容97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99

三、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100

第四节 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102

一、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102

二、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103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104

四、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104

五、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106

六、诚实守信教育的内容107

第五节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素质教育109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110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10

三、民主法制教育的内容111

四、科学精神教育的内容112

五、安全防护教育的内容112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体系115

第一节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主题教育117

一、“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17

二、加强重点课程的系统建设118

三、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121

第二节 以规范全过程为特征的系统教育122

一、系统教育的内容122

二、大学生思想特征的层次性123

三、系统教育必须区分层次、各有侧重124

第三节 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教育128

一、加强观念文化建设,发挥政治导向功能128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29

三、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学生道德素质129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130

第四节 以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常规教育131

一、常规教育的特点131

二、常规教育的实施131

第五节 以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为标志的传统教育135

一、革命传统教育135

二、传统文化教育136

第六节 以与时俱进为品质的创新教育138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138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139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内容140

四、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141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体系153

第一节 工作者体系的构成155

一、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155

二、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力量相结合158

三、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相结合160

四、实施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相结合161

第二节 工作者体系的功能163

一、筹划部署,实现战略规划163

二、交流互动,畅通途径渠道165

三、教育引导,达到目的要求168

四、监督管理,确保规范运行170

第三节 工作者体系的建设机制172

一、构建选聘配备机制,形成完整健全的力量172

二、构建培养教育机制,提升全面优良的素质173

三、构建管理激励机制,激发蓬勃旺盛的动力173

四、构建流动发展机制,保持开放稳定的结构174

第四节 工作者的综合素质175

一、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政治素质175

二、以人为本、热爱学生的深厚感情178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模范品质179

四、心系师生、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181

五、善于表达、精于组织的工作能力182

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185

七、创新提高、止于至善的事业标准188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191

第一节 正确把握考核原则193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193

二、长远目标与近期效果相结合194

三、一时成绩与一贯表现相结合196

四、过程考评与效果考评相结合197

第二节 科学设计考核内容199

一、组织领导状况考核199

二、规章制度建设考核199

三、保障条件建设考核200

四、运行实施过程考核201

五、实际绩效成果考核203

第三节 灵活确定考核方法204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考核实施体系204

二、完善“三位一体”的考评程序体系205

三、运用“六位一体”的考核方法体系207

第四节 积极发挥考核功能210

一、发挥考核的导向功能,校正方向210

二、发挥考核的改进功能,提高质量211

三、发挥考核的评价功能,鉴定绩效212

四、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激发活力214

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217

第一节 保障体系的作用及构建要求219

一、保障体系的作用219

二、保障体系的构建要求219

第二节 领导有力组织健全220

一、完善机构,奠定组织基础220

二、明确职责,确定任务职能224

三、狠抓落实,谋求实际效果226

第三节 机制健全系统规范229

一、建立工作机制的原则229

二、工作机制的要素构成232

三、工作机制的完善更新236

第四节 有序运行创新高效238

一、领导带头,落实责任238

二、创新载体,形成抓手239

三、注重反馈,检查协调239

四、严格考评,讲究实效240

第五节 保证投入机制稳定241

一、争取多渠道的经费来源241

二、实现规范化的经费使用242

三、落实全方位的经费监督243

第六节 坚持推进科学研究244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作用244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245

三、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条件246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质量247

五、严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管理248

第八章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251

第一节 拓展视野,树立大教育系统的时代理念253

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54

二、大教育系统时代理念的内涵及意义258

三、树立大教育系统时代理念的着力点259

第二节 完善自我,全面展示学校良好社会形象262

一、扩大自身影响,不断提高社会美誉度262

二、加强对外宣传,展示良好的社会形象263

三、发挥品牌效应,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265

第三节 开放借力,开发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66

一、利用社会资源,扩展教育基础267

二、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内容270

三、利用社会资源,创新教育手段276

第四节 互利互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79

一、主动沟通,营造良好的纵向外部工作环境280

二、主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横向外部工作环境281

三、主动协调,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周边环境284

附录一 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286

附录二 山东经济学院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288

附录三 山东经济学院坚持“四抓”,构建开放式教育的运行机制292

附录四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讨296

附录五 山东经济学院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系统302

附录六 山东经济学院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306

主要参考文献307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