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贝叶上的傣族文明 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考察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贝叶上的傣族文明 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考察研究
  • 邱环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752054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傣族-小乘-调查研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贝叶上的傣族文明 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考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南传佛教简介1

一 南传佛教1

二 南传佛教经典4

三 云南上座部佛教情况6

第二节 主题诠释10

一 贝叶经简介10

二 贝叶经综述11

三 《贝叶上的傣族文明》解题17

第三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与《巴利三藏》简介19

一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19

二 Tipitaka南传大藏经(巴利大藏经,The Pali Canon)21

三 有关“巴利”的研究28

四 《汉译南传大藏经》简介36

第四节 南传佛教的研究情况37

一 南传佛教的研究状况37

二 南传佛教文化专著41

三 民族文化专著43

四 涉及南传佛教文化的论文45

第五节 本书研究的基础、意图、范围、内容及方法50

一 研究基础51

二 研究意图52

三 研究范围52

四 研究内容52

五 研究方法53

六 本书研究动机与特色54

第一章 云南德宏56

第一节 地理历史57

一 地理58

二 历史59

三 社会61

四 民族63

五 宗教64

第二节 傣族社会文化66

一 生活习俗66

二 文学艺术68

第三节 原始文化70

一 巫术71

二 自然崇拜73

三 祖先崇拜75

四 原始文化概述77

第二章 南传佛教入滇78

第一节 上座部佛教南传79

一 上座部佛教进入东南亚地区80

二 南传佛教进入中国傣族地区的几种认识81

三 南传佛教进入德宏83

第二节 德宏傣族信奉佛教86

一 统治者迎佛86

二 封建领主与佛教90

三 南传佛教与傣族传统文化的碰撞94

第三章 傣族南传佛教97

第一节 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99

一 傣族佛教情况99

二 德宏上座部佛教教派105

三 南传佛教管理107

四 南传上座部佛教现状108

第二节 南传佛教寺院经济110

一 德宏上座部佛教寺院经济110

二 云南上座部佛教经济112

第四章 傣族社会习俗116

第一节 半僧半俗的社会118

一 僧侣晋升123

二 居士晋升131

三 “来浩”——沙弥尼137

第二节 傣族社会生活142

一 德宏傣族佛教人生144

二 出生147

三 傣族取名149

四 傣族奘房教育151

第三节 献坟不如献佛154

第四节 葬礼仪式157

一 信众葬仪159

二 僧侣葬仪163

三 抄献经书164

第五节 佛教信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66

一 上座部佛教不忘关照社会生产166

二 上座部佛教信仰的经济消费169

三 上座部佛教促进傣族对外交往的发展171

第五章 傣族节庆礼仪177

第一节 节日仪式的研究177

一 西方对“节日、仪式”的研究177

二 节日仪式情况178

三 傣族节庆179

第二节 傣族节庆概况181

一 傣族佛事概述182

二 傣族节日情况举例184

第三节 云南傣族节庆仪式192

一 傣族节日综述192

二 傣族节庆仪式分析196

三 傣族节庆礼仪的变迁203

四 个案考察——德宏傣族泼水节仪式实况204

第四节 傣族节庆礼仪与佛教信仰关系研究212

一 从“祭竜”、“赶花街”和“泼水节”中分析研究212

二 节日礼仪的社会功能217

第六章 傣族道德、法律221

第一节 傣族伦理道德思想的形成概述224

一 原始文化中的各种禁忌成为了傣族法律道德的雏形224

二 理性的佛教思想促使傣族封建伦理道德趋于文明化226

第二节 原始佛教中集体、道德、伦理思想231

一 教导所需要的思想内容232

二 教导之法236

三 教学的互动关系242

第三节 佛教中近似世俗法律的思想247

一 原始佛教的“梵罚”247

二 原始佛教“梵罚”思想分析256

第四节 傣族封建法律思想与上座部佛教的关系262

一 傣族封建法律融合上座部佛教的若干思想263

二 傣族封建法律的文明化程度高277

第七章 傣族文字、文学283

第一节 傣族文字283

一 佛教传播者为傣族设计和创造了文字284

二 傣文字的创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286

第二节 佛教传入后的傣族文学287

一 《召树屯》的故事源于佛经《班雅萨》290

二 《维森达腊本生》原为佛经故事291

三 源于佛经故事的《宾吉宾列》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折射292

四 《大隧道本生》成为傣族“智者故事集”293

五 傣族的《兰嘎西贺》原为印度的《罗摩衍那》296

六 蕴涵丰富“哲学、历法”等科学知识的《巴塔麻嘎捧尚罗》299

七 《阿銮故事》是佛教“轮回”思想的缩影305

第三节 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308

第八章 傣族审美艺术313

第一节 德宏上座部佛教的相关艺术315

一 上座部佛教造像艺术315

二 佛寺陈设布置艺术318

三 佛教经画艺术320

四 传说中的佛迹322

第二节 上座部佛教寺塔建筑326

第三节 傣族佛寺壁画中的文身329

一 傣族佛寺壁画中文身的表现手法及其目的329

二 文身传统的起源及其社会意义330

三 文身文化的社会意义334

第四节 傣族审美艺术离不开佛教334

第九章 傣族科技文化338

第一节 傣族医药338

一 古印度哲学催熟傣医339

二 科学的傣医344

第二节 傣族天文历法346

一 印度天文历法349

二 科学的傣族天文历法352

结语354

第一节 上座部佛教“化傣族”356

第二节 上座部佛教“傣族化”358

一 自我调适的佛法与王法取得一致358

二 德宏上座部佛教经历“本地化”的过程359

三 上座部佛教的发展得益于德宏地区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361

四 德宏上座部佛教为“南亚化”和“中原化”的综合体362

第三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文明363

一 佛教文化促进了傣族社会的进步364

二 上座部佛教加强了傣族与外界的联系365

三 傣族佛教的社会意义365

四 “贝叶文化”与“傣族文明”367

主要参考文献369

后记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