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债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法债权
  • 张民安,邓鹤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1971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债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上编 债法的基本原理1

第一章 债与债法1

第一节 债的意义1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1

二、债的要素2

第二节 债权3

一、债权的特征3

二、债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4

第三节 债务5

一、债务的特征5

二、债务与责任6

三、自然债务6

二、债法的特征7

一、债法的概念7

第四节 债法7

三、债法的历史沿革8

第二章 债的分类11

第一节 法定之债与意定之债11

一、法定之债11

二、意定之债12

第二节 主债与从债12

一、主债12

二、从债13

三、区分主债与从债的意义13

第三节 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14

一、特定之债14

二、种类之债14

一、单纯之债16

第四节 单纯之债与选择之债16

二、选择之债17

第五节 货币之债与利息之债20

一、货币之债20

二、利息之债21

第六节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22

一、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22

二、按份之债22

三、连带之债24

第三章 不当得利之债30

第一节 不当得利制度概论30

一、不当得利之债的界定30

二、不当得利的性质30

一、一方受有财产上之利益31

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要件31

三、不当得利制度的社会功能31

二、他方受有损害32

三、所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32

四、受有财产上利益无法律上的原因33

第三节 不当得利产生的根据34

一、因给付产生的不当得利34

二、因给付以外的原因而产生的不当得利36

第四节 不当得利产生的法律效力37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主体37

二、利益之确定时期37

三、利益返还之范围38

第五节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债权请求权的关系38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管理费用偿还请求权39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39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39

第四章 无因管理之债40

第一节 无因管理概论40

一、无因管理之债的界定40

二、无因管理制度的法律根据40

三、无因管理的性质41

第二节 无因管理之分类:适法的无因管理42

一、一般构成要件42

二、无因管理之适法化44

三、适法无因管理的法律效力45

第三节 无因管理之分类:不适法的无因管理47

一、不适法无因管理的性质47

二、构成要件47

三、法律效果48

第五章 债的效力49

第一节 概述49

一、债的效力的含义49

二、债的效力的分类49

三、债的效力的发展变化50

第二节 给付51

一、给付的定义51

二、给付义务的分类51

第三节 给付义务的违反53

一、给付义务违反概述53

二、履行不能54

三、拒绝履行55

四、迟延履行56

五、瑕疵履行57

一、受领59

第四节 受领迟延59

二、受领迟延60

三、受领迟延的法律后果60

第六章 债的保全61

第一节 债的保全的意义61

第二节 债权人的代位权61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61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62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63

四、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63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意义64

二、撤销权的性质64

第三节 债权人的撤销权64

三、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要件65

四、撤销权的行使66

五、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效力66

第七章 债的担保68

第一节 债的担保概述68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68

二、债的担保的功能69

三、债的担保的性质70

四、债的担保的分类71

第二节 保证73

一、保证的概念73

二、保证的方式74

三、保证的范围76

四、保证的期限77

五、保证债务的消灭79

一、定金概论80

第三节 定金80

二、定金的种类81

三、定金的成立82

四、定金的效力83

第八章 债的转移84

第一节 债的转移与债的变更84

第二节 债权转移84

一、债权转移的概念84

二、债权让与的概念和特征85

三、债权让与的条件85

四、对债务人的债权让与通知87

五、债权让与的效力88

一、债务承担的意义89

第三节 债务承担89

二、债务承担的条件90

三、债务承担的效力91

第九章 民事法律责任93

第一节 民事法律责任概述93

一、责任与民事法律责任93

二、民事法律责任的特征93

三、民事法律责任的种类94

四、民事法律责任的形式96

第二节 民事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97

一、民事归责原则的意义97

二、民事归责原则的历史演变97

三、过错责任原则99

一、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论争100

第三节 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00

四、严格责任原则100

二、致害行为101

三、损害102

四、因果关系104

第四节 民事法律责任的限制106

一、导论106

二、损害的限制手段:损害的远隔性理论107

三、损害的限制手段:损害的直接性理论107

四、损害的限制手段:损害的可预见性foreseeability理论109

五、损害的限制手段:过失相抵规则110

六、损害的限制手段:减损规则113

七、损害的限制手段:损益同销规则113

一、债的消灭的意义115

二、债的消灭的原因115

第一节 债的消灭概述115

第十章 债的消灭115

三、债的消灭的效力117

第二节 债的清偿117

一、清偿的意义117

二、清偿人118

三、受领清偿人119

四、清偿的标的119

五、代物清偿120

六、清偿地、清偿期限与清偿费用121

七、清偿抵充122

第三节 债的抵销123

一、抵销的意义123

三、禁止抵销的债权124

二、抵销的要件124

五、抵销的效力125

四、抵销的方法125

第四节 债的提存126

一、提存的意义126

二、提存的原因127

三、提存的主体和客体127

四、提存的条件及程序128

五、提存的效力129

第五节 债的免除131

一、债的免除的性质131

二、债的免除的要件及方法132

三、债的免除的效力132

二、债的混同的成立133

三、债的混同的效力133

一、债的混同的意义133

第六节 债的混同133

下编 侵权行为之债135

第十一章 绪论135

第一节 有关词语的界定135

一、过错责任135

二、过错推定135

三、无过错责任136

四、严格责任、危险责任和因物的行为而产生的责任137

五、公平责任138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目的139

一、导论139

二、有关侵权法目的的学说及其评价139

三、侵权法的利益平衡性141

第三节 过错侵权责任的地位143

一、过错侵权法危机观念在我国大陆的传播143

二、过错侵权责任原则衰落的表现:侵权法学家的理论144

三、过错侵权责任法的地位146

第十二章 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关系148

第一节 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传统区别148

一、致损事件148

二、责任能力148

三、损害赔偿的范围148

四、责任免除或限制条款的效力149

五、举证责任的规则149

一、侵权义务与契约义务的区别150

第二节 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区别:民事义务的性质150

七、损害的远隔性150

六、诉讼时效(prescription)150

二、“主要义务”理论151

三、对“主要义务”理论的分析152

四、简单的结论153

第三节 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区别:所保护的利益范围154

一、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范围对侵权责任和契约责任产生的影响154

二、契约责任对三种法律利益的保护154

三、侵权责任对期待利益的保护155

第四节 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竞合155

一、法国法所采取的非责任竞合理论156

二、英美法所采取的责任竞合的理论157

三、我国法律关于责任竞合的理论157

第四节 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关系的未来158

一、导论158

二、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关系的各种学说159

三、本书的观点160

第十三章 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162

第一节 损害162

一、损害的分类162

二、可予赔偿的损害的一般特征163

第二节 因果关系165

一、因果关系的观念165

二、因果关系的特征165

三、因果关系的学说166

第三节 致害行为:过错或非过错168

一、赔偿全部损害原则的意义169

二、赔偿全部损害原则的具体实行169

第一节 赔偿全部损害的原则169

第十四章 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169

第二节 仅仅赔偿损害的原则170

一、导论170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的禁止原则170

三、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例外允许原则171

第三节 一次性要求全部损害赔偿的原则172

一、一次性要求全部损害赔偿原则的意义172

二、一次性要求全部损害赔偿原则的例外172

第四节 司法的自由载量原则174

第十五章 侵权过错的分析方法175

第一节 侵权过错分析方法的选择175

一、二元或三元过错理论175

二、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选择的后果175

一、主观性过错的意义176

第二节 主观性过错176

三、当代客观过错的主导地位176

二、意志在主观性过错中的作用之一:过错的区分177

三、意志在主观性过错中的作用之二:意志是过错可责难性的条件178

四、主观性过错理论所存在的问题179

第三节 客观性过错181

一、侵权过错的客观界定181

二、客观过错的判断标准之一:危险理论183

三、客观过错的判断标准之二:理性人的标准185

第十六章 法定义务的理论分析188

第一节 法定义务在过错侵权责任中的地位188

一、法定义务在我国现代侵权法中的空白188

二、法定义务的普遍性与特定性188

四、法定义务的渊源190

三、法定义务在过错侵权责任中的地位190

第二节 注意义务产生的渊源191

一、注意义务理论在现代法律中的确立191

二、注意义务的抽象性判断标准193

三、注意义务的具体判断标准194

四、本书的评价195

第三节 因不作为过错而产生的侵权责任196

一、不作为不承担过错侵权责任的原则196

二、基于特殊关系而产生的积极作为的义务197

三、责任的自愿承担与行为人的过错侵权责任199

四、好人撒马利亚人(Good Samaritan):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201

第四节 因违反制定法所规定的注意义务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03

一、制定法与过错侵权责任203

二、违反制定法规定的义务而提起的侵权诉讼的性质204

三、因违反制定法规定的义务而承担的侵权责任的条件205

四、结论207

第十七章 因他人的行为而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208

第一节 就他人行为所承担的特殊或一般侵权责任208

一、导论208

二、就他人行为所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208

三、就他人行为所承担的一般侵权责任209

四、我国法律应当采取的原则210

第二节 公司就其董事的行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210

一、导论210

二、公司就其董事的行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公司机关理论211

三、董事个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212

第三节 雇主就其雇员的过错行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215

一、导论215

二、雇主就其雇员的行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性质215

三、雇佣关系217

四、雇员所实施的过错侵权行为220

五、雇员的职务范围220

六、法律效果223

第四节 父母就其未成年子女的行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225

一、导论225

二、父母就其子女的行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性质225

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承担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227

四、法律效果229

第十八章 因侵犯他人的有形人格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31

第一节 有形人格与无形人格的区分231

一、一般人格权与特殊人格权理论的扬弃231

二、有形人格权和无形人格权理论的确立232

三、有形人格权的法律保护233

一、导论234

第二节 因侵犯他人人身完整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34

二、人的身体的不可侵犯性235

三、人的身体的不可处分性236

四、人的组成部分的完整性的法律保护237

五、因侵犯他人人身完整性的权利而承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237

第三节 因侵犯他人生命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43

一、导论243

二、间接受害人所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继承权243

三、有形损害的赔偿244

四、无形损害的赔偿245

五、间接损害的请求权人247

一、姓名的界定248

二、姓名权的内容248

第一节 因侵害他人姓名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48

第十九章 因侵害他人无形人格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48

三、对他人姓名权的故意侵害249

四、因侵害他人姓名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0

第二节 因侵害他人名称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0

一、名称与名称权250

二、名称权的内容251

三、对他人名称权的故意侵害251

四、因侵害他人名称权的行为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2

第三节 因侵害他人肖像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2

一、肖像的意义与特征252

二、肖像权的内容252

三、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253

四、因侵害他人肖像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4

第四节 因侵害他人名誉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6

一、名誉与名誉权256

二、因侵害他人名誉权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57

三、因侵害他人名誉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59

第五节 因侵害他人隐私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60

一、隐私与隐私权260

二、隐私权的内容261

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262

四、对他人隐私权的故意侵害263

五、因侵害他人隐私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64

第六节 因侵害他人的贞操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64

一、贞操与贞操权264

二、对他人贞操权的侵害265

三、因侵害他人贞操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65

二、近现代各国法律对有形财产提供的保护267

一、古罗马法对有形财产提供的保护267

第一节 过错侵权法对他人有形财产提供保护的历史267

第二十章 因侵害他人有形财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67

三、过错侵权法对有形财产提供保护的原因269

第二节 因侵害他人的动产而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270

一、动产与动产的过错侵权责任270

二、对他人动产的过错侵害行为271

三、因侵害他人动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73

四、抗辩事由273

第三节 因侵害他人的不动产而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273

一、不动产273

二、侵害他人不动产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性质274

三、对他人不动产的过错侵害274

四、因侵害他人不动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76

五、抗辩事由277

一、导论278

第二节 因干预他人契约关系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78

第二十一章 因侵害他人的无形财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一)--故意侵权法对无形财产的法律保护278

第一节 导论278

二、干预他人契约关系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79

三、对第三人干预他人契约关系的法律救济280

第三节 因共谋侵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82

一、导论282

二、以非法手段所为的共谋侵权282

三、以合法手段所为的共谋侵权284

四、共谋侵权责任的共同构成要件284

第四节 因威胁侵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85

一、导论285

二、威胁侵权的种类286

三、威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87

一、欺诈行为的侵权性288

第五节 因欺诈侵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288

二、欺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89

三、欺诈侵权责任的承担292

第二十二章 因侵害他人的无形财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二)--过失侵权法对纯经济损失的法律保护293

第一节 纯经济损失在现代过失侵权法中的地位293

一、纯经济损失的排除性规则293

二、过失侵权法不对纯经济损失提供保护的原因293

三、过失侵权法对纯经济损失的例外保护295

四、纯经济损失理论在我国民法中的确立295

第二节 专业人士就其过失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296

一、专业人士在商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296

二、专业人士就其过失陈述对其委托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297

三、专业人士就其过失陈述对第三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298

一、产品责任中的纯经济损失不受过错侵权法保护的原则300

第三节 产品责任中的纯经济损失300

二、现代侵权法不愿对产品责任中的纯经济损失提供法律保护的理由301

三、我国过失侵权法对产品责任中的纯经济损失的法律保护302

第四节 过错侵权法对相关经济损失的法律保护304

一、导论304

二、英美债权法关于相关经济损失的法律规则305

三、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相关经济损失的法律规则306

四、公共政策在相关经济损失中的考量307

五、相关经济损失排除性规则的例外309

第二十三章 因侵犯无形财产而承担的侵权责任(三)--过错侵权法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312

第一节 侵害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312

一、侵害知识产权的过错责任原则312

二、侵害知识产权的严格责任原则313

三、结论314

第二节 因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与邻接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315

一、侵害著作人身权315

二、侵害著作财产权316

三、侵害著作领接权317

四、侵害著作权与邻接权的限制319

五、侵害他人著作权和领接权所承担的侵权责任319

第三节 因侵害他人的专利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320

一、专利权概述320

二、侵害他人专利权的行为320

三、侵害专利权的限制321

四、侵害他人专利权所承担的侵权责任322

第四节 因侵害他人的商标权而承担的侵权责任322

一、商标权概述322

二、侵害他人商标权的行为323

三、侵害他人商标权所承担的侵权责任324

第一节 严格责任概述326

一、严格责任的特征326

第二十四章 因物的行为而产生的严格责任326

二、严格责任产生的理论依据327

三、严格责任适用的范围329

第二节 因高度危险作业而产生的严格责任329

一、各国关于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则329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的法理基础330

三、因高度危险作业而产生的严格责任的构成要件331

四、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332

第三节 因建筑物及物品而产生的严格责任333

一、各国关于建筑物及物品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333

二、责任构成要件334

三、抗辩事由334

一、地下施工物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335

第四节 因地下施工物而产生的严格责任335

二、地下施工物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336

三、责任的抗辩事由336

第五节 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侵权责任337

一、环境污染侵权的概念337

二、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侵权法概况337

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40

四、抗辩事由342

第六节 产品侵权责任343

一、产品侵权责任概念343

二、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343

三、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344

四、免责条件346

主要参考文献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