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532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教学研究-高等学校;中国-现代史-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意识1
二、辨识理路3
三、若干结合6
上编13
第一章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教学论13
一、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依据15
二、面对形形色色的“主义”,历史和人民该如何和怎样选择19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满足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7
第二章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教学论35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36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是在忠诚地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和牺牲中实现的40
三、中国共产党在从局部执政到夺取全国政权历史实践中,忠实代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其领导地位成为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42
第三章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论50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50
二、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54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探索57
四、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独特道路61
五、20世纪50年代历史和人民不失时机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64
六、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67
中编73
第四章 价值导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73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价值导向的内涵分析74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价值导向的误区辨析77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价值导向的实现80
第五章 历史、历史规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86
一、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86
二、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89
三、唯物史观与历史规律92
第六章 话语转换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98
一、文本话语范式:历史传统教学的弊端98
二、构建人本话语范式:历史教学话语范式的出路100
三、回归“生活世界”:人本范式话语转换的途径104
第七章 原著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11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结合马克思主义原著教学的必要性112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进行马克思主义原著结合的路径118
第八章 史家史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129
一、关于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问题129
二、关于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启动的问题136
三、关于维新时代主要遗产的问题141
四、关于辛亥革命与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问题145
五、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问题148
六、关于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问题151
七、关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与新中国建立的问题155
八、关于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159
九、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162
第九章 学科支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164
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价值意蕴164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辨识理路167
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研究视域170
下编179
第十章 史料运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179
一、史料运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作用179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几种常用的历史资料182
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88
第十一章 多媒体课件应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194
一、多媒体课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客观基础194
二、多媒体课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基本思路196
三、多媒体课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效应用的路径选择200
四、多媒体课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策略203
五、多媒体课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效应用应注意的问题210
第十二章 师生互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216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16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219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的方法与途径223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施师生互动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26
第十三章 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231
一、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内涵的界定、范畴与特点231
二、国内外实践性地方历史教学的概况232
三、实践性地方历史资源的运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38
四、地方历史资源开发的主客体243
五、如何利用地方历史资源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244
六、目前运用实践性地方历史资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48
第十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设计示例251
一、“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教学设计251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教学设计270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教学设计274
四、“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教学设计283
五、“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教学设计287
六、“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299
七、“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设计309
八、“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教学设计318
九、“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教学设计328
十、“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的教学设计343
十一、“良好的开局”教学设计351
十二、“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教学设计365
后记373
热门推荐
- 2081131.html
- 160130.html
- 1729172.html
- 2566269.html
- 3403111.html
- 1070577.html
- 1483725.html
- 2475416.html
- 3383081.html
- 497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8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8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4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1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