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 设计带来的局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迈克尔·克罗(Michael Crow),(美)巴里·博兹曼(Barry Bozeman)著;高云鹏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5011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 设计带来的局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实验室之窗》目录21
表格目录25
图目录27
第一章 16000个实验室——政策分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和国家创新体系1
简介1
谜一样的16000个实验室6
从不完善的政策框架到系统的分析14
国家比较研究与开发课题:构建以实际经验为依据的政策范式28
一种替代性的科技和政策范式:以实际经验为依据的务实的制度设计35
为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在联邦实验室上?国家创新体系的杠杆作用点39
第二章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基于实验室的创新43
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44
创新的不同源头和模式45
美国制造体系的源头和模式45
大转型54
继续加大商业用途研究与开发的力度58
人造地球卫星带来的第二次推动58
能源危机和能源研究与开发的重组63
由联邦政府资助研究与开发而形成的企业66
加大核威慑和非防务技术的商业化67
实验室科研和经济竞争力69
国家实验室重新评估72
自由放任与基础科研:适用于哪里?72
以企业为中心开展研究的失败73
第三章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一瞥——结构、产品和设计76
美国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体系:把16000个实验室公之于众77
有关美国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结构研究成果的意义99
依靠部门模式制定政策有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04
第四章 环境背景分类法——系统思考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种新途径106
寻求新的模式:环境背景分类法的来源111
按三部门分类的实验室模式:优点及缺点114
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环境中的变革力量116
如果不采用三部门分类模式,那么采用何种模式?120
环境背景分类法121
环境背景分类法第一阶段:弄清能源实验室的情况123
环境背景分类法第二阶段:弄清美国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的整个情况125
实验室的特点127
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分类类型的内涵和公共政策159
建议采用环境背景分类法163
第五章 联邦实验室和国家创新体系——采用环境背景分类法168
用新的类型法观察联邦实验室169
用新的类型法观察政策问题183
第六章 联邦实验室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绩效190
联邦实验室中技术转让的绩效192
技术转让的有效性:实验室数据199
从企业合作伙伴的视角看联邦实验室203
联邦实验室与企业相互合作的特点203
联邦实验室与企业相互合作的益处和代价:不同的途径207
第七章 重新设计联邦实验室——20年的研究班子及其建议223
1993年 竞争力委员会:企业作为联邦实验室的用户223
1978年 多项目实验室(能源部在重新评估目前的实验室之前提交的报告):非核能的研究、开发和示范的国家资源226
1994年 能源部实验室的转型和挑战(高尔文委员会)228
1993年 防务转变:重提研究与开发,成立技术评估局230
1983年 白宫科学委员会的报告:设立联邦实验室审查小组231
第八章 有关国家创新体系中联邦实验室的战略分析和设计建议234
与战略相关的信息资料234
实验室技术构成的战略重组236
与重新设计联邦实验室有关的重要因素239
联邦实验室作为商业合作伙伴对企业的意识243
衡量联邦实验室的商业绩效244
衡量联邦实验室的商业有效性:结果和建议248
何种联邦技术转让战略才是有效的?249
联邦实验室怎样做才能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和满足国家其他研究与开发的需要?250
小结:不再神秘的16000个实验室251
附录Ⅰ国家比较研究与开发课题——阶段、目标和方法262
附录Ⅱ关于国家实验室的特别小组报告285
实验室之窗8
1.1“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冲突的使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8
1.2“研究与开发网络”——国家标准技术管理局(NIST)的信息技术实验室11
1.3“怎么回事?有鱼还是缠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15
1.4“谁在执掌国家实验室?”——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17
1.5“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大学”——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沃森研究中心18
1.6“要素学”——衣阿华州农业和家庭经济实验站20
1.7“橘子汁项目政府/民间合作”——联合果品公司(UF)/食品及农业科学院(IFAS)柑橘研究和教育中心22
1.8“这个实验室适合什么样的模式?”——工程设计研究中心24
1.9“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实验室:几个实验室,不是一个实验室”——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实验室(AT&T)25
1.10“未来的种子”——美国农业部国家种子储藏实验室27
1.11“扩展小实验室的任务”——衣阿华州能源部埃姆斯实验室37
2.1“从贝尔实验室到朗讯科技有限公司”49
2.2“用于公共事业的地球科学”——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52
2.3“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国民健康有什么影响?”——国立卫生研究院57
2.4“在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前:45年的企业-大学-政府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59
2.5“林肯实验室:联邦政府资助尖端电子学的研究与开发50年”——林肯实验室62
2.6“由联邦政府科学与技术投资分派而产生的工业新公司”——林肯实验室64
2.7“联邦政府的‘蓝盆’菜”——联邦实验室技术转让协会(FLC)68
2.8“支撑美国技术开发将近100年”——国家标准技术管理局(NIST)70
3.1“从以企业为中心的实验室到独立的实验室”——萨尔诺夫公司79
3.2“10亿美元用在这里,10亿美元用在那里”——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国家实验室80
3.3“教堂和国家”——圣母玛利亚辐射实验室101
4.1“无所不包的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109
4.2“同研究与开发一道冒险”——希马科技实验室(SEMATECH)115
4.3“私营专项科学研究”——华盛顿卡耐基学院128
4.4“烟草,肉用猪和微电子:使‘焦油脚州’转型”——北卡罗莱纳州微电子中心(MCNC)132
4.5“出售明尼苏达州的农业研究”——明尼苏达农业实验局136
4.6“地球科学和使我们无往不胜的空间系统”——戈达德航天中心138
4.7“一座小城市的规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40
4.8“寻找Q: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例子”——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141
4.9“从弗兰克叔叔到3-D地震勘探技术”——菲利普斯石油实验室143
4.10“用新技术从不盈利到盈利”——巴特尔纪念馆研究所145
4.11“电话不是低科技”——通用电话和电子公司(GTE)146
4.12“那些可不是你爷爷年代的鱼雷”——今非昔比的海军研究实验室147
4.13“外层空间星体:联合推动德士古石油公司的研究”——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149
4.14“多种新药开发不断线”——辉瑞制药公司150
4.15“从公司分立出来的研究中心”——伊斯曼化学公司151
4.16“伟声公司(MAGNAVOX):智能创新的历史”——伟声公司高级产品实验室152
4.17“发动机的进步,进步的发动机”——艾利森涡轮机部实验室154
4.18“从传呼机到国家防务”——摩托罗拉空间和系统技术组156
4.19“一所大学的非学术性研究机构”——应用能源研究中心158
4.20“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全球研究项目组合”——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161
4.21“国家标准技术管理局(NIST):我们不再是仅仅搞标准”——国家标准技术管理局165
5.1“从哪里观测好”——国家科学基金会基塔峰观测站170
5.2“我们的惟一目的,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聚变”——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172
5.3“美国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阿戈纳国家实验室174
5.4“有没有被某物质接触过?”——隶属于美国环境保护局研究与开发局的国立生态学研究实验室176
5.5“陆军不会就因为寒冷而停步”——陆军寒区研究和工程实验室177
5.6“从采矿研究,到合成燃料,到洗净煤”——匹兹堡能源技术中心180
6.1“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实验室193
表格33
1.1三个彼此竞争的研究与开发政策模式33
1.2科技政策的“制度设计”范式39
2.11890—1930年期间企业研究实验室的形成51
2.2资助倾斜:联邦政府向十所最佳大学下达的研究与开发任务55
2.3向学术研究与开发活动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联邦支持以及占总投入的百分比56
2.4大学研究转型的指标60
2.5按实施单位和选定年份计算联邦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资助63
3.1实验室繁琐的行政手续:完成任务的平均周数98
4.1按所有制分类的研究数量124
4.2所有制分布调查对象124
4.3按照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分类124
4.4按分类单位划分的实验室分布127
4.5按分类单位和类型划分的实验室分布130
4.6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产品的比例133
4.7三个主要的知识和技术产出(占总产出的平均百分比)134
4.8按部门和分类法分类划分的实验室科技产出135
5.1联邦实验室类型的属性184
6.1公司规模和相互合作的生产成果211
6.2公司寿命和相互合作的生产成果211
6.3受益度和相互合作的成果211
6.4项目成本和相互合作的产品成果212
8.1重组联邦实验室:政策和制度建议259
Ⅰ.1境背景分类法267
Ⅰ.2实验室总体情况268
Ⅰ.3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组织差异269
Ⅰ.4按部门和分类法分类统计,实验室的科技产出和手段270
Ⅰ.5市场影响的程度274
Ⅰ.6前期项目选择架构:联邦实验室的相互合作和项目审核280
图82
3.1按部门计实验室的总平均人数82
3.2政府对大学实验室的资金分配83
3.3政府对企业实验室的资金分配83
3.4政府对超大型实验室的资金分配83
3.5基础研究86
3.6把应用研究看作主要任务的实验室86
3.7把开发当做主要任务的实验室86
3.8应用研究88
3.9对政府的技术支持89
3.10对上级机构的技术支持89
3.11对商业机构的技术转让90
3.12对政府机构的技术转让90
3.13提供各类产出服务的实验室活动的百分比91
3.14向超大型实验室提供各类输出服务的实验室活动的百分比91
3.15按研究领域计科技人员的百分比93
3.16按研究领域计平均人员和人员分布的百分比93
3.17有关美国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机构构成的研究96
6.1有效性的“供实验室外使用”的定义196
6.2有效性的市场定义197
6.3有效性的政治定义197
6.4“机会成本”的有效性定义199
6.5公司-实验室相互合作的类型204
6.6技术活动:公司对实验室205
6.7以前与实验室有关的经验206
6.8与实验室一道工作的理由206
6.9产品开发情况209
6.10客户满意度213
6.11效益分配216
6.12按类别统计的效益-成本差额217
热门推荐
- 3035822.html
- 446729.html
- 3417326.html
- 442922.html
- 162018.html
- 2180434.html
- 223042.html
- 3713049.html
- 2747038.html
- 3735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8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6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1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6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