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人运动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建初,孙茂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0017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工人运动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1
第一章 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和早期的自发斗争(1840年—1919年)1
第一节 中国近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1
一 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
二 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9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早期状况14
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境况和思想状态14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状况17
三 中国工人阶级早期的组织状况24
第三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早期斗争31
一 甲午战争前后工人的斗争31
二 辛亥革命前后工人的斗争34
三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五四运动前的工人斗争3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工人运动(1919年5月——1923年12月)44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44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44
二 “六三”后上海工人的政治罢工45
三 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作用4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初期工作50
一 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50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根本转变56
三 中国现代工会的产生59
四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初期工作63
一 香港海员大罢工73
第三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次全国罢工高潮73
二 全国各地的罢工潮76
三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87
四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90
第三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1924年1月——1927年7月)92
第一节 工人运动的复兴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建立92
一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92
二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工人运动开始高涨99
三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102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04
一 五卅前夜的国内形势104
二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06
三 省港大罢工117
第三节 北伐战争中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123
一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123
二 工人阶级积极支援北伐战争125
三 工人运动的迅猛高涨127
四 刘少奇对武汉地区工人运动的整顿134
第四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和工人运动的严重挫折136
一 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及其对工人运动的血腥镇压136
二 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和工人运动再遭挫折139
第四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1927年7月——1937年7月)143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工人运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43
一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143
二 工人阶级的战斗任务和工人运动的方针、策略150
第二节 白区工人运动的曲折发展151
一 工人群众投入武装反抗国民党新军阀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52
二 国民党劳工政策的变化及黄色工会的出现157
三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对工人运动的影响160
四 中共“六大”以后白区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62
五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工人运动的危害168
六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工人运动171
七 王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及其对白区工人运动的严重危害174
第三节 苏区工会工作的发展和挫折178
一 苏区工业和工人概况178
二 苏区工会组织的建立、发展及其意义179
三 苏维埃劳动法的制定,苏区工会为改善工人生活努力工作186
四 苏区工会的主要贡献189
五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苏区工会工作的严重危害191
六 全总苏区执行局纠正苏区工会“左”倾错误的努力193
第四节 遵义会议后工人运动的历史性转变195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及其对工人运动的意义195
二 陕北根据地工人运动的新发展196
三 刘少奇关于白区工运的正确策略思想和白区工人运动的转变197
四 上海、青岛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的胜利201
五 中国共产党白区代表会议和全总《关于职工运动的经验及转变方式问题的决定》202
第一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工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05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中工人运动方针任务的提出205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1937年7月——1945年8月)205
二 工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10
三 海外华侨工人的反日爱国斗争216
第二节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斗争218
一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和国民党对工人运动的摧残218
二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工人运动的工作方针221
三 国统区工人运动的转向深入223
第三节 抗战相持阶段沦陷区工人的英勇斗争228
一 沦陷区工人的悲惨境遇228
二 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开展工人运动的方针和沦陷区工人的反抗斗争230
三 上海工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233
一 根据地的工业发展和工会组织概况237
第四节 抗战相持阶段根据地工人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斗争237
二 根据地工会开展的工作240
三 根据地工会的整风运动246
四 赵占魁运动和新劳动者运动的开展251
第五节 抗战后期全国工人的斗争253
一 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胡世合运动”的爆发253
二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工人运动的任务和方针政策256
三 全国工人阶级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58
第六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1945年8月——1949年9月)260
第一节 工人阶级积极投入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260
一 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工人运动的方针、任务260
二 国统区工人争取生存权利与和平民主的斗争262
三 解放区工人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促进全国工人运动的团结统一271
一 解放区工人全力支援自卫战争277
第二节 工人阶级全力支援和配合人民解放战争277
二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国统区工人284
第三节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工人阶级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292
一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恢复292
二 解放区工人全力支援前线296
三 国统区工人阶级配合解放城市的英勇斗争299
四 工人阶级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迎接新中国的诞生303
(下编)311
第七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人运动(1949年10月——1952年12月)311
第一节 工人阶级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斗争311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变化311
二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工人阶级的任务313
三 新中国工会组织的建立314
四 国民经济恢复中的工人阶级317
第二节 工人阶级参加抗美援朝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324
一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为工人运动指明方向324
二 工人阶级参加抗美援朝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325
第三节 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工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335
一 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335
二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工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338
第四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会工作和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的召开341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会工作341
二 李立三对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工会问题的探讨346
三 关于工会理论问题的争论。刘少奇对工会理论的重要贡献350
四 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对李立三的错误批判356
第八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人运动(1953年1月——1956年12月)360
第一节 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广大职工掀起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360
一 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360
二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公布和职工群众掀起学习的热潮363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和全总关于学习宪法的部署365
第二节 全国职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召开366
一 职工群众为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366
二 全国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开展370
三 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召开373
第三节 工人阶级积极投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376
一 积极投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76
二 踊跃支援农业合作化387
三 加强手工业工会工作,促进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389
第四节 工会建设的加强。赖若愚对建设时期工会理论的贡献391
一 工会建设的加强391
二 赖若愚对建设时期工会理论问题的贡献399
第五节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职工生活的进一步改善407
一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07
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408
三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改善409
第九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运动(1957年1月——1966年4月)414
第一节 工会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作用问题的探讨414
一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414
二 工会组织的整风反右斗争415
三 全总党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的召开418
一 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419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和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19
二 全国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召开422
三 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23
第三节 “大跃进”的失误,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严重挫折。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426
一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和“大跃进”的失误426
二 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严重挫折427
三 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全国“群英会”的召开434
第四节 各级工会积极贯彻调整国民经济方针和工会组织作用的恢复438
一 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出现和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438
二 工会组织在贯彻调整国民经济方针中的工作439
一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和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开展449
第五节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在曲折中前进449
二 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在曲折中前进451
三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十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453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的工人运动(1966年5月——1976年10月)45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工人运动遭到严重破坏455
一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455
二 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遭到严重破坏456
三 工人群众抵制“文化大革命”的斗争464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工会工作的转机466
一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九·一三”事件后的形势466
二 工会组织的整顿和健全466
一 “批林批孔”运动中工人运动受到的冲击469
第三节 “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工人阶级反对“四人帮”的斗争及其胜利469
二 工人阶级为扭转形势做出的贡献470
三 工会“九大”筹备组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的阴谋括动471
四 工人群众在“天安门事件”中的抗议活动474
五 “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476
第十一章 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人运动(1976年10月——1983年10月)477
第一节 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进入新时期,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77
一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开始,工运领域揭、批、查斗争的初步胜利477
二 工人阶级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478
三 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80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全面恢复和发展482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运领域拨乱反正的深入482
二 工会工作的全面恢复和发展484
三 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488
第三节 全总九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的召开,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新发展490
一 全总九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的召开490
二 工会工作的新发展492
三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499
四 工会建设的加强500
第四节 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开创502
一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502
二 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503
附录一 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工会代表大会简介507
附录二 中国共产党工运领导机构沿革资料516
后记531
热门推荐
- 554567.html
- 1509685.html
- 1917644.html
- 3430144.html
- 2689168.html
- 2169133.html
- 1467781.html
- 1767117.html
- 2553272.html
- 380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6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6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1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9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2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