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照相凹版制版工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照相凹版制版工艺
  • 王叔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15266·002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照相凹版制版工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照相凹版概述1

目录1

二、照相凹印的发展简史2

三、我国照相凹版的发展4

四、目前照相凹版的应用、革新与展望6

五、照相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8

第一章 照相凹版的照相工艺基础9

第一节 原稿9

第二节 照相作业10

第三节 阴片11

第四节 阳片11

第五节 阳图文字13

第一节 制版照相机的种类14

一、平卧式照相机14

第二章 照相设备和原材料14

二、吊式照相机16

三、立式照相机16

四、半自动式照相机17

五、全自动式照相机17

六、分色仪17

第二节 镜头18

一、镜头的性能18

二、造成球面像差的因素19

三、镜头的焦距和视角20

四、镜头的有效口径21

五、镜头的分辨力21

六、光圈22

七、镜头的选择22

八、三棱镜23

九、镜头的使用和保养24

一、滤色片的性能25

第三节 滤色片25

二、滤色片的作用26

三、滤色片的类型26

四、滤色片的分色原理26

五、分色阴片上的误差27

六、滤色片的保养28

第四节 光源28

一、各种常见的光源29

二、光源的选择30

第五节 感光片31

一、感光片的结构31

二、感光片的性能33

三、感光片的密度35

四、感光片的特性曲线37

第一节 对光39

一、对光原理39

第三章 凹版的照相作业39

二、对光步骤41

第二节 曝光42

一、灯光的强度42

二、灯光距离和灯光角度42

三、光圈大小43

第三节 显影45

一、显影液的主要用剂和作用46

二、显影液配方49

三、显影液温度50

四、显影方法51

五、显影时间和显影液的选择51

六、影象的层次与特性曲线的关系52

七、显影液药品和其它照相药品的性质、用途54

第四节 定影58

一、普通定影液59

二、酸性定影液60

三、坚膜定影液60

四、从定影液里回收银61

第一节 光与颜色的关系62

第四章 颜色的基本知识62

第二节 色彩的配合63

一、色彩的混合63

二、色彩的重叠64

三、色彩的并置65

四、各种色的吸取和反射情况66

第五章 修片68

第一节 修片者的工作任务68

第二节 整稿70

一、对反射原稿的整稿工作70

二、对透射原稿的整稿工作70

第三节 修片所用工具和材料71

一、检查阴图片质量74

二、涂匀灰墨水74

第六章 凹印单色阴、阳片的修正74

第一节 单色阴图片的修正74

三、如何修好阴图片75

第二节 单色阳图片的修正78

一、对连续调阳图的要求78

二、检查阳图片的质量78

三、在阳图片上的处理(减淡)79

四、对阳图片修正的步骤80

六、把反差不等、调子不一的阴图片协调一致81

五、对直接用原底片翻出的阳图片的修正81

七、关于脸部的修正82

八、几种特殊处理和修正操作83

第七章 彩色凹版的修片84

第一节 整稿84

一、对天然色正片的整稿(透射原稿)84

一、对反射稿分色阴片的修正85

第二节 对几种彩色原稿阴图片的修正85

五、对采用电子分色的原稿的整稿85

四、对黑白原稿的整稿(反射原稿)85

三、对彩色原稿的整稿(反射原稿)85

二、对天然色负片的整稿(透射原稿)85

二、对天然色正片(透射稿)分色阴片的修正87

三、对天然色正片直接分色的阴图片的修正89

第三节 彩色阳图片的修正89

一、概述89

二、对彩色阳图片的处理(减淡)89

三、关于人物脸部颜色再现的三色密度90

第四节 对于用黑白原稿复制成彩色阴、阳图片的修正90

一、对采用反射黑白照片原稿复制成彩色阴、阳图片的修正91

二、对采用透射黑白负片原稿复制成彩色阴、阳图片的修正92

第五节 对天然色负片分色的修正93

第六节 对电子扫描出的三色阳图片的修正93

第七节 另外几种色彩修正法95

一、在照相机上作色彩修正95

二、利用软片作色彩修正98

第八章 照相凹版的拼版102

第一节 拼版的概念102

一、阴图拼版105

二、阳图拼版106

三、文字阳图107

第二节 彩色版拼版工艺107

一、整稿108

二、刮边109

三、拼版109

四、改版110

第三节 角线台纸——翻版角线110

一、翻版角线的特点、设备及用品110

二、翻版角线的操作过程111

三、药液的配方与制作112

四、注意事项112

第四节 拼版页码的安排112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九章 碳素纸的敏化处理116

第二节 碳素纸敏化处理的过程117

第三节 碳素纸敏化处理车间的设备117

第四节 碳素纸的结构、主要牌号及其性能118

第五节 碳素纸敏化的操作121

一、概述121

二、敏化溶液的温度123

三、敏化溶液的浓度124

四、敏化过程的操作125

第六节 碳素纸的干燥和存放126

一、气流干燥法126

二、毛毡干燥法128

三、敏化后碳素纸干燥不均匀129

四、敏化和干燥后胶层上小孔的去除129

五、白明胶外层的溶化斑点(污点)129

别130

六、关于奥吐专用软片的特性及其和碳素纸的区130

七、已敏化碳素纸的存放132

第七节 关于碳素纸的无光硬化133

第八节 碳素纸在曝光完毕后继续硬化问题134

第九节 新的碳素纸代用品——预感光凹版抗蚀膜135

片135

第十章 碳素纸的晒版138

第一节 碳素纸的晒网目和晒阳图工艺138

二、照相凹版的网屏139

一、晒制碳素纸的设备139

三、网目的种类140

四、网屏的保管143

第二节 碳素纸晒版时的光源143

第三节 晒网目和晒阳图145

一、晒版的操作过程148

二、新的“杜尔琴”网目法——两张阳图晒版法150

三、双晒(多次)晒版工作152

第一节 过版过程是粘附力和内聚力的综合153

第十一章 碳素纸的过版工艺153

第二节 印版滚筒的准备154

第三节 单色过版156

第四节 彩色版过版158

第五节 胶粘箔片(定型软片Forme film)159

第六节 碳素纸的显影160

一、预显影161

二、正式显影162

三、冲凉和干燥163

第十二章 腐蚀前的填版165

第十三章 凹印印版的腐蚀167

第一节 影响腐蚀的各种因素167

一、腐蚀溶液的浓淡与胶层厚薄168

二、腐蚀液温度的高低169

三、碳素纸胶层的湿度170

五、氯化铁溶液中的其它成分171

四、碳素纸胶层质量的好坏171

第二节 腐蚀车间的设备172

第三节 腐蚀原理173

第四节 配制腐蚀溶液177

第五节 铜滚筒版的腐蚀182

第六节 另一种多杯腐蚀法及单杯腐蚀和双杯腐蚀191

一、另一种多杯腐蚀法191

二、单杯腐蚀191

三、双杯腐蚀192

第七节 单过程腐蚀和双过程腐蚀193

第八节 检查腐蚀结果195

第九节 腐蚀的深度和版面的缺点196

第十节 腐蚀后对印版滚筒的修整196

一、抛光和研磨198

二、修整198

三、点焊199

四、再腐蚀200

第十一节 腐蚀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及其原因202

第十四章 电子雕刻207

第一节 海留(Helio)电子雕刻机208

第二节 海留—克利肖格拉夫(Helio-Klischo-211

graph)型号K200型211

第三节 格拉菲玛电子雕刻机212

第四节 电子雕刻机操作简介213

第十五章 滚筒的镀磨215

第一节 基层滚筒215

第二节 镀铜层、镀铜液与镀铜设备216

一、镀铜层的结构216

二、镀铜液的种类217

三、镀铜设备217

第三节 电镀过程中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218

一、电解液的成分和其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218

三、阳极金属的纯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219

二、氢离子的浓度和阴极的性质对电镀层质量的影响219

四、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220

五、电镀液的温度对电镀层质量的影响220

六、搅和电解液的作用220

第四节 基础铜层221

第五节 镀制版铜层(铜皮)222

一、镀铜液配方222

二、准备滚筒222

三、隔离溶液223

四、滚筒没入镀铜槽时的要求225

五、阳极226

六、剥旧铜层226

七、研磨、抛光227

八、发生偏差的原因229

第六节 镀铜时常出现的问题229

第十六章 印版滚筒的镀铬和退铬232

第一节 镀铬232

第三节 凹印车间的镀铬设备233

第二节 镀铬中产生的缺点及其原因233

第四节 退铬234

第十七章 车、磨滚筒235

第一节 车磨联合机床的结构235

第二节 车磨联合机床的维护236

第三节 安全注意事项237

第四节 旋筒操作237

第五节 旋筒中常出现的问题239

第七节 磨滚筒操作240

第六节 磨滚筒材料的种类及选用240

第八节 磨滚筒中常出现的问题242

第十八章 镀磨工序安全保障243

第一节 对工作室及环境的要求243

第二节 安全操作措施243

一、磨滚筒时的安全措施244

二、配氰化钠溶液时的安全措施244

四、配镀铜溶液时的安全措施245

三、用氰化(亚)铜镀滚筒时的安全措施245

五、滚筒镀铜时的安全措施246

六、剥离铜壳层时的安全措施247

第十九章 工厂安全检查、环境卫生及化学药品的防护措施248

第一节 工厂安全检查249

第二节 化学药品防护措施251

第二十章 空调设备254

第一节 空气调节与凹印各工序的关系254

一、温、湿度同生产的关系254

二、温、湿度同照相的关系254

三、温、湿度同制版的关系255

四、温、湿度对纸张的影响255

五、温、湿度对油墨的影响255

第二节 凹印各工序对温、湿度的相对要求255

一、制版车间的空调256

二、印刷车间的空调256

第三节 空调设备的几个组成部分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