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大科学工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大科学工程研究
  • 杜澄,尚智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4447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研究报告-汇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大科学工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的实证研究和管理创新政策建议1

第一节 大科学工程概况与本课题研究方案2

一、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发展概况2

二、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概况6

三、本课题研究方案10

第二节 研究案例的典型意义12

一、基本情况分析13

二、科学技术效益分析17

三、经济社会效益分析20

第三节 大科学工程的建设经验21

一、总体规划布局21

二、做好预制研究23

三、推进共享与国际合作24

四、建立网络结构的管理模式27

五、适应科技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条件,改造与更新大科学装置29

第四节 大科学工程建设中提出的突出问题29

一、人才队伍建设与稳定问题30

二、用户估测与培育问题30

三、知识产权与相关法律问题31

四、军民合作问题31

五、经费的预算与使用问题31

第五节 大科学工程的建设经费相关问题的分析32

一、重离子冷却存储环(CSR)资金使用情况分析33

二、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资金使用情况分析42

三、大科学工程的资金概算与拨款使用分析建议47

第六节 政策建议49

一、关于完善大科学工程体制机制的建议49

二、关于强化大科学工程“软”环境建设的建议53

三、关于加强大科学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的建议54

四、关于完善大科学工程项目预算制度,避免建设经费大规模超支的建议58

第二章 大科学工程发展概况60

第一节 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状况60

一、公共实验平台60

二、专用研究装置66

三、公益基础设施67

第二节 依托大科学工程发展大型科研基地的情况68

一、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69

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70

三、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71

四、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72

五、日本的四大研究基地73

第三节 依托大科学工程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74

一、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国际合作74

二、天文学大科学工程的国际合作74

三、受控热核聚变装置的国际合作76

四、散裂中子源的国际合作76

五、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国际合作76

六、我国参与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的成就77

第四节 国际大科学工程发展趋势79

一、依托大科学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79

二、大科学工程是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具有强大科学研究能力的大型综合科研基地的依托80

三、大科学工程是提供社会发展所需科技保障的基础设施81

第五节 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概况82

一、我国大科学工程已具备一定规模,利用大科学工程取得了良好科学技术成果并促进了社会发展82

二、我国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取得一定成果83

三、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有自身特点,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83

第六节 未来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发展方针与战略思路84

一、“布局合理,重点发展,加强合作”是现阶段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发展方针84

二、“长远规划,集中建设,规范管理,多用户服务”是发展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基本战略思路86

第三章 我国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大科学工程建设的实证研究和管理创新政策建议87

第一节 托卡马克装置的起源及其发展简述88

一、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对寻找未来新能源提出要求88

二、受控热核聚变是新能源来源的一个重要思路89

三、托卡马克装置89

四、我国的托卡马克研究90

第二节 HT-7U超导托卡马克立项过程91

一、立项的意义和目标91

二、项目的初次投资预算和建设周期估计94

三、项目的初次评估94

四、增加项目经费预算及最终批复96

第三节 工程建设过程概要99

一、可行性报告及其评估99

二、成立项目建设指挥机构100

三、探索工程建设的规律性102

四、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设计大纲103

五、实施工程建设的制度和队伍建设106

六、工程建设的招投标107

七、完成工程建设108

八、竣工验收111

第四节 取得的成就112

一、直接成果112

二、人才培养113

三、国际合作114

第五节 经验与问题115

一、取得的经验115

二、存在的问题117

三、若干建议119

第六节 结语121

第四章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实证研究和管理创新政策建议123

第一节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概况123

一、同步辐射与同步辐射光源123

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背景和必要性125

三、SSRF的建设目标与建成后的国际水平126

四、SSRF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效益127

第二节 SSRF的立项128

一、对我国大科学工程立项的基本程序考察128

二、SSRF立项的具体程序130

三、选址是SSRF立项的重要内容133

第三节 大科学工程的预制研究135

一、国内大科学工程预制研究的主要模式及特点136

二、国外有关大科学工程的前期研究和预制研究140

三、预制研究的必要性143

四、预制研究的主要内容144

五、SSRF的预制研究145

第四节 SSRF的用户情况152

一、我国第一、第二代光源用户情况介绍152

二、国外同步辐射用户情况的概述158

三、上海光源SSRF的用户158

第五节 SSRF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160

一、有关大科学工程组织机构的相关规定161

二、SSRF立项及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构变迁161

三、对建成后的SSRF管理模式和体制的几点设想165

第六节 SSRF立项中反映的问题及管理建议167

一、国家应该在大科学工程管理上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168

二、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审、评议机制169

三、我国大科学工程的立项迫切需要完善政府决策程序171

第七节 SSRF预制研究中反映的问题及管理建议171

一、预制研究阶段应该成为大科学工程建设中的独立阶段171

二、预制研究的立项应该同国家大科学工程的总体规划相辅相成172

三、预制研究的经费来源和经费配置方式需要进一步明确172

四、预制研究中需要处理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队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173

第八节 大科学装置用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173

一、明确大科学装置用户问题的基本原则173

二、正确认识立项前对用户问题估测的作用174

三、合理分配用户培育责任175

四、重视发挥用户在装置建设中的作用176

五、加强用户使用装置中的知识产权管理176

第五章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实证研究与管理创新建议177

第一节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概述178

一、简介178

二、立项背景182

三、立项目标188

四、项目分工情况190

第二节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效益分析191

一、科学效益分析191

二、减灾效益和经济、军事等社会效益分析200

三、对其二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03

四、效益的总体评价204

第三节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建设、运行与管理模式分析及政策建议205

一、该项大科学工程的特点206

二、该项大科学工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模式的特色与经验207

三、该项大科学工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215

四、政策建议218

第六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工程的决策建造、运行管理与改建扩建225

第一节 BEPC的立项决策与建造226

一、背景:上下同心226

二、立项:七下八上227

三、建设:同心协力231

四、成就:成果粲然235

五、结论:若干启示238

第二节 BEPC的运行和管理238

一、组织体系238

二、规章制度239

三、同步辐射器装置用户的管理239

四、BEPC改造过程中的管理243

第三节 科学效益与社会效益244

一、科学效益244

二、社会效益246

第四节 运行和管理的经验247

一、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247

二、BSRF全面免费的开放方式249

三、注重大科学工程对公众的影响249

第五节 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及相关建议250

一、对科学发现的保护250

二、对技术成果的保护252

第六节 BEPC的改扩建工程(BEPCII)253

一、立项论证253

二、改造进程259

三、二期与一期工程266

四、结论270

五、经验问题与建议272

第七章 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工程研究277

第一节 LAMOST设计思想的提出278

一、我国天文学研究的战略选择278

二、LAMOST的设计思路280

三、LAMOST的创新之处281

第二节 从设计思想到工程方案283

一、LAMOST关键技术的预制研究283

二、关于LAMOST工程方案预研制的设想284

三、预研制的实际执行287

第三节 LAMOST的立项决策与工程方案288

一、LAMOST的立项决策288

二、LAMOST的总体方案289

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290

四、LAMOST各子系统研制的安排291

五、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计划292

六、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估算及建成后的运行方式293

第四节 LAMOST工程的组织运行及项目管理294

一、LAMOST建设的管理架构294

二、LAMOST项目组织运行295

三、项目管理297

四、质量控制与保障298

第五节 LAMOST的实施进展299

一、两大关键技术的攻克299

二、各子系统的设计、样机研制和批量制造进展301

三、对LAMOST建设状况的初步评估302

第六节 LAMOST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03

一、工期拖延303

二、经费超支304

第七节 LAMOST项目的经验305

一、LAMOST为我国基础研究的战略选择提供了典型范例305

二、LAMOST工程带动了关键技术突破306

三、LAMOST的研制和建造过程,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306

四、LAMOST的建设过程培养了相关学科的人才307

五、LAMOST的建设促进了与国际科学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307

第八节 政策建议308

一、按照大科学工程的特点,完善大科学工程管理体制308

二、应在立项之前高度重视预研制阶段308

三、大科学工程应该建立由科学家和工程管理专家结合的管理团队309

四、保持大科学建设组织体系的连续性309

附录310

附录1 我国已建和在建的主要大科学工程项目基本情况310

附录2 我国参与的主要的国际共建大科学工程311

附录3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计划311

附录4 1988—2007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发表论文情况及排序312

附录5 1988—2005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得专利情况313

附录6 1987—2005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所获奖项情况统计315

附录7 大科学工学程资金财务分析计算公式318

附录8 美日欧已建和在建的主要大科学工程项目基本情况319

参考文献324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