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之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振国,刘新宇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51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企业兼并-反垄断法-对比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之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二章 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概论8
一、企业并购在经济学上的分类8
(一)横向并购8
(二)纵向并购10
(三)混合并购10
二、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11
(一)哈佛学派12
(二)芝加哥学派12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13
(四)动态竞争理论13
(五)有效竞争理论14
三、反垄断法中企业并购的含义15
(一)狭义的企业合并18
(二)取得资产18
(三)取得股份18
(四)建立合营企业19
(五)订立合同19
(六)人事合并19
四、中国《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规定20
(一)经营者合并20
(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20
(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21
五、各国(地区)控制企业并购的立法概况21
(一)美国控制企业并购的立法概况21
(二)欧盟控制企业合并的立法概况31
(三)德国控制企业并购的立法概况37
(四)日本控制企业合并的立法概况39
(五)俄罗斯控制企业并购的立法概况41
(六)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控制企业并购的立法概况42
(七)挪威、瑞典、芬兰控制企业并购的立法概况44
第三章 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47
一、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实体标准47
(一)美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的发展演变48
(二)欧盟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的发展演变50
二、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的国际比较52
(一)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的主要模式和分类53
(二)不同类型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的比较54
三、美国、欧盟企业并购反垄断实体审查基本框架比较研究56
(一)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分析57
(二)并购的潜在反竞争效果分析59
(三)买方力量61
(四)市场进入壁垒分析62
(五)效率分析65
(六)垂危企业和现存资产分析66
第四章 相关市场69
一、相关市场的概念69
二、界定相关市场的作用73
(一)相关市场是执法判断的前提73
(二)相关市场是企业辩护的突破口76
(三)相关市场的重要性在减弱77
三、相关市场的界定方法和原则78
(一)相关市场的维度78
(二)界定相关市场的两种常用方法80
(三)界定相关市场的基本原则和依据的主要因素81
四、产品市场82
(一)产品市场界定的基本步骤82
(二)需求方面的替代性83
(三)供给方面的替代性86
五、地域市场90
(一)地域市场界定概述91
(二)界定地域市场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92
六、时间市场96
第五章 市场集中度和“安全港”制度98
一、市场集中度及其测度方法98
(一)市场集中度概述99
(二)市场集中度的测度方法99
二、市场集中度在反垄断案件中的应用106
(一)美国并购案件审查中对市场集中度标准的运用107
(二)欧盟并购案件审查中对市场集中度标准的运用109
(三)美欧并购案件审查中对市场集中度的不同重视程度所引起的冲突与协调112
(四)中国《反垄断法》关于市场集中度的规定与运用114
三、“安全港”制度114
(一)“安全港”制度115
(二)美国的“安全港”制度116
(三)欧盟的“安全港”制度120
(四)美欧“安全港”制度的比较121
第六章 企业并购的反竞争效果评估123
一、单方面反竞争效果分析124
(一)单方面反竞争效果理论分析125
(二)影响单方面反竞争效果的因素129
(三)单方面反竞争效果的执法实践131
二、协调性反竞争效果分析133
(一)协调性反竞争效果的基本概念133
(二)达成协调性反竞争效果的因素136
(三)实现协调性反竞争效果的条件139
第七章 买方力量分析141
一、买方力量概述142
(一)买方力量的定义及经济学分析142
(二)买方力量的相关市场界定148
(三)买方力量的认定150
二、评价抗衡的买方力量152
(一)欧盟委员会考虑的评价因素152
(二)英国竞争执法实践中考虑的因素158
(三)美国反托拉斯执法和司法实践中考虑的因素161
(四)小结165
三、评价买方的市场力量166
(一)欧盟委员会《横向并购评估指南》及其适用166
(二)英国竞争执法实践中考虑的因素169
(三)美国的执法实践170
(四)小结173
第八章 市场进入分析175
一、市场进入176
(一)市场进入的基本类型:短期进入与中期进入176
(二)市场进入的形式176
二、潜在竞争理论178
(一)潜在竞争理论的形成178
(二)潜在竞争理论的发展变化180
三、潜在竞争理论的考察视角184
(一)相关市场和市场集中度184
(二)潜在竞争者及市场地位185
(三)市场进入壁垒186
四、企业并购规制对市场进入的要求189
(一)市场进入的及时性189
(二)市场进入的可能性190
(三)市场进入的充分性193
(四)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麦克生公司等美国处方药批发商案194
五、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及运用200
第九章 企业并购的效率分析202
一、效率标准概述204
(一)反垄断法中效率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204
(二)美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效率标准的演变206
(三)欧盟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效率标准的演变209
(四)从通用电气并购霍尼韦尔案看并购评估标准的不同212
二、效率在各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的地位和作用214
(一)效率作为实质减少竞争标准下竞争分析的考虑因素214
(二)效率作为一种抗辨因素215
(三)将效率包含于公共利益标准中216
三、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对效率和反竞争效果的权衡217
(一)效率权衡和反竞争效果权衡的经济理论分析217
(二)效率和反竞争效果权衡标准的不同类型218
(三)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过高的并购案中对效率的考虑222
四、效率证明的法律要件224
(一)效率必须有利于消费者225
(二)效率必须是并购所特有的226
(三)效率必须是可以证实的227
第十章 垂危企业抗辩制度分析230
一、垂危企业抗辩制度概述230
(一)垂危企业抗辩制度的发展231
(二)垂危企业的含义231
(三)垂危企业并购的效率234
(四)垂危企业并购的公共利益236
二、垂危企业抗辩的适用238
(一)美国的立法与执法实践238
(二)欧盟在适用垂危企业抗辩时考虑的因素241
(三)小结248
三、垂危企业抗辩对垂危子公司或分公司的适用248
(一)美国反托拉斯执法机构的态度249
(二)欧盟委员会的执法实践253
(三)小结255
四、准垂危企业抗辩的理论与实践256
(一)美国的司法实践256
(二)欧盟委员会的执法实践258
(三)小结260
第十一章 产业政策与社会公共利益261
一、产业政策与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261
(一)产业政策概述261
(二)产业政策与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263
(三)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对管制行业的适用266
二、社会公共利益与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272
(一)反垄断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272
(二)社会公共利益在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的体现276
第十二章 申报标准280
一、申报制度280
(一)申报制度的缘起280
(二)申报制度的种类282
二、控制285
(一)欧盟竞争法289
(二)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300
(三)美国反托拉斯法304
(四)日本《禁止垄断法》306
(五)中国《反垄断法》308
三、申报标准310
(一)基本原理310
(二)申报的具体标准311
(三)中国的申报标准320
(四)营业额的概念及计算332
(五)特点及发展趋势343
四、豁免申报的情形345
(一)豁免申报的主要类型346
(二)中国《反垄断法》对豁免申报的规定348
第十三章 申报程序350
一、申报义务人350
(一)概述350
(二)不同交易类型的申报义务人352
二、申报流程355
(一)申报前商谈356
(二)提交申报的时间361
(三)申报费用365
(四)申报撤回366
(五)自愿申报367
三、申报文件367
(一)文件内容367
(二)文件形式374
(三)保密要求379
第十四章 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383
一、经营者集中普通审查程序384
(一)第一阶段审查程序384
(二)第二阶段审查程序388
(三)审查方式394
(四)审查决定及公告399
二、简易审查程序401
(一)简易程序概述401
(二)简易程序的启动405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实体标准406
(四)简易程序的程序性特征411
(五)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化415
三、当事方的权利保障416
(一)知情权416
(二)听证权419
(三)发言权423
(四)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中的权利保障425
第十五章 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429
一、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概念和作用429
二、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分类431
(一)结构性救济432
(二)行为性救济433
(三)混合性救济434
三、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主要特点434
(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组成部分和自然延伸435
(二)维护市场竞争和实现并购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435
(三)不同于反垄断法中其他领域的救济模式435
(四)并购当事人和反垄断执法机构谈判达成的结果435
(五)有一套严格而复杂的实体标准和程序规则436
(六)目标在于维护市场竞争436
四、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基本原则436
(一)并购确实存在竞争威胁时才可适用437
(二)比例原则(又称最低干预原则)437
(三)有效性原则437
(四)透明度和一致性原则438
(五)集中救济不应当成为实施产业计划的手段438
五、救济措施类型和方式的选择438
(一)结构性救济和行为性救济的区别和联系438
(二)先行救济、临时救济和最终救济440
(三)救济方式的选择441
(四)不同类型并购案件中救济方式的选择443
六、中国的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及其实施444
(一)中国的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构建445
(二)中国的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具体实施448
第十六章 法律责任470
一、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制度471
(一)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解471
(二)反垄断法律责任的模式472
(三)反垄断法律责任的特殊性480
(四)国外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责任481
二、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经营者集中法律责任483
(一)《反垄断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484
(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具体法律责任形式485
(三)未依法申报实施集中的法律责任认定487
(四)拆分企业在经营者集中法律责任中的特殊性491
(五)涉及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其他法律责任494
三、对经营者集中法律责任的思考496
(一)违法实施集中的民事法律责任496
(二)违法实施集中的行政法律责任497
(三)行政罚款的必要性和适当性499
(四)与其他法律责任形式的配合500
(五)强化私人民事诉讼与培育社会个体的反垄断观念500
第十七章 经营者集中控制的国际冲突与协调502
一、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概述503
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规则的产生与发展504
(一)效果原则504
(二)合理管辖原则508
(三)单一经济体理论512
(四)我国《反垄断法》对域外效力的规定515
三、对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评价516
(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国际法依据516
(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必要性518
四、经营者集中控制的国际冲突519
(一)管辖权的冲突519
(二)审查程序的冲突520
(三)审查结论的冲突521
(四)国际冲突产生的原因522
五、经营者集中控制的国际协调525
(一)反垄断立法的国际化525
(二)反垄断法国际合作的基本形式527
六、经营者集中控制的国际冲突与协调528
(一)集中控制程序的协调528
(二)提高案件审查的确定性、合理性和效率530
(三)促进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的合作531
第十八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539
一、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概述540
(一)国家安全概说540
(二)外资并购的概念542
(三)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543
(四)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意义545
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概况546
(一)美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546
(二)加拿大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561
(三)日本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565
三、中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570
(一)中国国家安全审查的执行机构572
(二)中国国家安全审查的范围和内容572
(三)中国国家安全审查的主要程序574
(四)国家安全审查并不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政策577
(五)中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仍需完善577
四、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的区别和联系578
(一)经营者集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的区别579
(二)经营者集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的联系581
第十九章 反垄断执法机构583
一、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情况583
(一)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构583
(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585
(三)俄罗斯及东欧转轨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构590
二、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其他行业监管机关的关系592
(一)欧盟竞争法在电信领域的适用593
(二)美国反托拉斯法在电信领域的适用593
(三)英国竞争法在电信领域的适用593
(四)德国反垄断法在电信领域的适用594
(五)各种管制模式的比较595
三、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分工596
(一)《反垄断法》出台之前涉及反垄断执法的有关职能部门596
(二)《反垄断法》起草过程中有关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与职责的讨论597
(三)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分工599
第二十章 完善中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建议602
一、中国控制经营者集中的立法概况602
二、中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605
(一)“一个基本原则、两项例外”——中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审查实体标准的基本框架605
(二)与国际主流标准接轨,但欠缺可操作性——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实体标准的评述609
三、完善中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实体审查标准应当遵循的原则610
(一)总结和重视中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实践经验610
(二)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殊国情612
(三)考虑世界各国趋同的因素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614
(四)考虑经济学理论发展对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影响615
(五)确立经济分析在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的导向作用616
四、完善中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实体审查分析框架的建议617
(一)正确界定相关市场618
(二)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分析——建立中国的“安全港”制度620
(三)企业并购的潜在反竞争效果分析623
(四)买方力量分析624
(五)市场进入分析627
(六)效率分析632
(七)垂危企业抗辩分析634
(八)产业政策因素分析637
(九)社会公共利益分析638
(十)注意并购审查中的证据收集639
五、抓紧制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配套法规规章指南640
参考文献645
热门推荐
- 2617647.html
- 1041764.html
- 3276217.html
- 319858.html
- 1463744.html
- 3566391.html
- 3898487.html
- 1014860.html
- 3420146.html
- 637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8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9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4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7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0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8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