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中国财政政策与体制改革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时期中国财政政策与体制改革 上
  • 新时期中国财政政策与体制改革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8061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98页
  • 主题词:财政政策-中国-文集;财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中国财政政策与体制改革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财政基本理论3

第一章 财政概论3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3

第二节 财政的要素与本质10

第三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13

第二章 财政支出24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24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29

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34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45

第五节 中国财政支出的状况56

第一节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69

第三章 财政收入69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74

第四章 财政管理78

第一节 财政管理的目标与意义78

第二节 财政管理的原则90

第三节 财政管理的内容95

第五章 财政平衡102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02

第二节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109

财政一线报告114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确保我区经济发展 荆彧114

用集中支付制度 规范支出管理 郑海生 张新颖 韩海龙119

完善预算制度 强化预算约束力 武艳丽 路国强 张莉 王杨阳124

财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张宝山127

增收节支双管齐下 财政工作再创新高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财政局132

构建和谐财政体系 提高依法理财本领 杨树清 张国良135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马新忠 赵铁成137

加强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防止机关国有资产流失 黄建利 魏庆录140

推进乡财县管改革的做法及探索 齐丰华145

勤政廉政齐奋进 锐意改革创一流 张士田150

壮财源 优结构 建设节约型政府 高友平 夏孟治 陈青友153

深化财政改革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林祝昌158

老区财政驶上“海西”快车道 福建省龙岩市财政局165

红土地上理财人 罗荣华169

加强地方税源建设 确保财政收入增加 陈伟国173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余学恒 赵长结177

创新 创业 创举 王彪 刘吉强181

创建兴财路 造就理财人 任居孟185

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财政平衡 石华峰 王震189

提高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度” 孙法民191

深化镇村财务改革 促进新农村建设 张书宽 赵振民195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左昭华 刘会建 陈新文199

彰显财政职能 支持新农村建设 陈建平204

“三个文明”齐手抓 财苑绽放文明花 陈建平208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刘应权 朱应希 徐立帅212

勇于探索 力求规范 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李友志216

广辟财源 科学管理 谭善良220

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财政局222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张朝养 郑成林227

建设公共财政的实践与探索 梁国华231

财政人才机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李毓华235

“生命禁区”里飞来的财苑之歌 田凤茹239

循序渐进深化改革 以人为本再创新高 许丽琴243

关于加强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考 郭维民 张晓光247

跨越发展的南郑财政 张世文 李大鹏251

加强财政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 许国民255

优化支出结构 坚持为民服务 杨东禄 杨博259

深化税费改革 化解村级债务 赵金钟263

第二篇 财政政策转型与体制改革269

第一章 财政政策269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一般原理269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类型272

第三节 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与局限277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85

第二章 财政政策转型——从积极到稳健293

第一节 1994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周期转换293

第二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利与弊304

第三节 转向稳健财政政策311

第四节 稳健财政政策下的财政政策调整的思路320

第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327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327

第二节 财政收支的划分332

第三节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340

第四章 财政体制改革349

第一节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349

第二节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环境、目标与路径363

第三节 中国财政体制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366

第四节 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370

第五节 政府财政级次改革——“乡财县管”与“省直管县”374

财政一线报告382

创文明单位 树财政新风 冯文彪382

加强监督管理 实现综合预算 王贺明 杨福英386

在扶持企业中创造财源 刘立坤390

以改革求发展 王兴瑞394

推进财政改革 建设节约型社会 董斌 谢廷贵 陈岱晨397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全面建设新农村 云长勇401

全面总结成绩 严格落实预算 钱旭 庄斌 焦苏璇406

体制改革要加大力度 实际落实须因地制宜 田仲成 邱家义 刘海飞 刘艳春410

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张振伟414

依托资源上项目 拓展财源促发展 马为先418

深化体制改革 服务县域经济 王信田 仇豪杰422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之道 仇豪杰427

依托资源优势 创建特色品牌 颜霞431

浅谈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存在问题及对策 吴志俊435

求真务实 大胆创新 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黄筱萍 陈智静438

持之以恒创一流 与时俱进攀高峰 周建华442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浙江省慈溪市财政局447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罗文青 邹建勇450

落后不落志 理财有深谋 郭建军 宋庆朝 梁明彪453

精心理财 开拓创新 高瑞珉457

加快改革 完善管理 开创“十一五”财政工作新局面 张忠强462

落实政策 发挥职能 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姜海军466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全区经济发展 张海宽 陆保杰470

走依法理财之路 积极推进财政法制建设 杨新 陈涛474

扎实开展“四为民”活动 着力打造“八型机关” 张学良478

践行“三个代表” 服务财政经济 张克海 邹德智 李君482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倾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刘建龙486

抓重点 突难点 确保财政收入 蒋德贵490

壮大乡镇财政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唐汇凯492

实行集中支付 强化预算管理 梁思 张映496

加快粤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 陈澄民500

谈如何确保财政结算中心良好运行 林金烈 方文明504

加大财政“输血”力度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颜常青508

实施财政集中支付改革 建立财政管理新模式 袁庆华512

查摆问题 理清思路 赖榜宁 罗志成516

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公共财政 推行依法理财 吴淑萍519

因地制宜 大胆探索 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梁桃雅523

坚定发展方向 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周广超527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程伦吉532

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级财政的影响及建议 颜雪峰 陈华535

深化财政改革 构筑防腐大堤 谭阳宇 李明光538

正视现状 实事求是 李明光542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工作取向探讨 钱英文547

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周勇552

认真做好部门预算工作 推进财政改革纵深发展 蒋勇556

加强财政管理 促进社会发展 买卫杰560

第一章 政府预算管理概述567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起源567

第三篇 政府预算管理567

第二节 新中国政府预算的建立及其发展571

第三节 政府预算的一般概念575

第四节 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和职能作用578

第五节 政府预算原则586

第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593

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593

第二节 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597

第三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模式600

第四节 我国分税制管理体制604

第五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610

第三章 政府预算方法616

第一节 零基预算616

第二节 绩效预算623

第三节 项目计划预算624

第四章 政府预算收入与支出627

第一节 政府预算收入的基本内容627

第二节 政府预算支出的基本内容633

第三节 政府预算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38

第四节 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643

第五节 政府采购支出管理647

第五章 政府预算的编制653

第一节 政府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653

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658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660

第六章 部门预算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改革665

第一节 部门预算编制改革665

第二节 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内容及主要成效671

第三节 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基本思路679

第四节 “收支两条线”改革686

第七章 政府决算与绩效评价702

第一节 政府决算的意义和组成702

第二节 政府决算的编制705

第三节 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713

第四节 政府预决算的绩效评价716

第八章 会计集中核算与支付721

第一节 会计集中核算与支付的形式721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724

第三节 会计工作移交及建账728

第四节 会计核算程序730

第五节 审核程序737

第六节 报账员工作规则738

财政一线报告742

与时俱进的塘沽财政 申桂玲742

加强综合治税 促进财政增收 靳建刚746

京津怀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管理委员会749

涿州市财政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谷书玉754

加强农业开发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李社民760

惠农政策的成功实践 李洪 陈德生 张巴根 王武763

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 规范财政支出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姜振军769

会计信息失真的新探讨与防范 邵德刚 丁志红 鹿静 郭琛琛775

改革创新铸辉煌 孟德和779

集腋成裘 积健为雄 卢琳兵783

东营区部门综合预算改革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朱国庆788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马希圣 苏小军793

“财政王国”里的一枝奇葩 蔡怀清797

深入开展财政五项改革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马辉武 曹新 陈吉琳802

在改革中创新 在奋进中发展 任荣 郑光平807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赖志英812

当好家 理好财 张建平 陈洪817

强管理 抓财源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马良822

做大“蛋糕”夯基础 深化改革促发展 张栋梁826

加快财政改革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刘天祝 余学爱830

直面县乡财政难题 积极探讨解决对策 韩杰彪834

第一章 国家“十一五”规划对财政的要求841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财政建设的总体目标841

第四篇 新时期财政管理841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858

第三节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859

第四节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860

第五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861

第二章 新时期财源建设863

第一节 财源建设的意义863

第二节 财源建设的体制目标872

第三节 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875

第四节 财源建设的原则879

第五节 地方财源建设的三个层次886

第六节 以优势产业为中心搞好地方财源建设890

第三章 政府采购管理891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特征及作用891

第二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895

第三节 我国政府采购的制度905

第四章 国库管理体制改革911

第一节 国库管理制度911

第二节 现代国库的职能916

第三节 我国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922

第四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926

第五节 我国《国家金库条例》内容简介932

第五章 财政信息化建设936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财政信息建设概述937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940

第三节 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系统942

第四节 预算编制与管理系统946

第五节 预算执行管理系统950

第六节 我国“金财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今后的总体规划954

第六章 财政支农960

第一节 农业投资与农业增长960

第二节 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发展的特征962

第三节 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965

第四节 财政支农政策建议968

第五节 国际财政支农措施及其借鉴976

第七章 农业综合开发1004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1004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与常规农业的区别1007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模式和做法1010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和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1012

第五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1018

第六节 坚持走农业综合开发之路1023

第八章 财政队伍建设1028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028

第二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财税教育1031

第三节 注重调研1034

第四节 干部素质工程1039

财政一线报告1048

深化财政改革 健全财政运行机制 戴春铮1048

更新理财观念 创新理财思路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刘士华1053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刘德权1057

全面深化财政改革 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张民1061

化解乡镇债务模拟方案 许俊峰 王瑞军1064

关于加快乡镇财政职能转变的思考 王景武1067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吴海艳1071

总结“十五” 规划“十一五” 林龙吉 张禧1076

以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为契机 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向纵深发展 张喜春 张洪涛1081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邵德刚 丁志红 周煜 郭琛琛1084

关于财政干部队伍绩效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周于红 孙友庚 张惠琴1088

风雨兼程谱新篇 为国聚财铸辉煌 张建林1093

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 曾晓德1096

紧扣发展尽职责 做强“四力”促发展 彭运发1100

建设和谐机关持之以恒 促进财政事业全面发展 杜国庆1105

开源节流 强化财政管理 李十周 汪伟1110

支持新农村建设 努力实现“四个确保” 刘细波 陈新平1113

抓收入促发展 当好家理好财 许小强1117

调整出口退税 抓好财源建设 陈静1122

情注发展谱华章 丁文艺 田明才1126

健全体制 创新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许引凯 丁勇1130

深化乡镇财政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胡伦基1134

依法理财 促进发展 田洪明1139

改革创新财政体制 努力打造“四型机关” 张宏君 吴明善 赵越1144

浅议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周占彬1148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王春来1153

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莫合甫尔 董明1157

强化财政监督 创新工作理念 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董成军1161

第五篇 财政监督1167

第一章 财政监督概述1167

第一节 财政监督的含义1167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本质1168

第三节 财政监督的目的1170

第二章 财政监督的形式与内容1172

第一节 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1173

第二节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1180

第三节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1183

第三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监督1191

第一节 公共财政对财政监督的内在要求1191

第二节 财政监督与经济发展1193

第三节 财政监督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194

第四章 我国财政监督机制的演变1196

第一节 新中国财政监督机制的主要变迁1196

第二节 从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到财政监督1204

第五章 我国当前财政监督的体系与内容1210

第一节 我国当前的财政监督体系1211

第二节 财政监督不同主体的主要工作内容1213

第三节 财政监督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1218

第六章 财政监督的依据1224

第一节 财政监督法律依据的表现形式1225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法律依据1226

第三节 财政监督的行政法规依据1232

第四节 财政监督的规章制度依据1235

财政一线报告1242

试论树立四种意识加强财政监督 朱建鸥1242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规范财政管理 韩培涛1245

积极探索实践 扎实推进改革 张治礼1248

调整教育布局 改善办学条件 宋开军1252

运用财政手段 提高农民收入 朱闰魁 任守英 张翔1256

“溪湖模式” 脱贫“圣经”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财政局1259

加强边境县域财政改革 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梁成福 朴成浩 瞿世龙1263

实施支出绩效评价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沈恩达1267

创新财政管理机制 构建公共财政新框架 吴森民1271

改变输血式扶持 实行造血式开发 吴森民1275

以项目为抓手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浙江省东阳市财政局1279

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胡晓初1283

强化财政职能建设 聚力助推枞阳腾飞 王中朝1287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 宋金秋1292

严格支出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 张贤军1296

努力开创“十一五”财源建设的新局面 黄高培1299

适应建立公共财政要求 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李俊峰 侯强1305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戚胜发 刘旭光 杜镇松1309

全市财人动起来 春风化雨润和谐 河南省商丘市财政局1313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罗勤1317

构建新形势下财政监督长效机制 王公华1321

创新财政理念 争创发展优势 王燕水 金辉1326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谋求经济循环发展 徐再新 戴琦1330

整合财政支农投资 促进农业综合开发 唐剑恒1335

关于对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甘建华 王武定 米惠云1339

试论新形势下财政部门的腐败现象和相关对策 王凤兰 钱道斌1344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王本跃1349

巩固以往成就 继续推进财政改革 李芳春 刘昕1354

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 邱金水 孔庆甦1358

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黄日初 关影红1363

科学理财 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曾耀棠1367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王文颖1371

困境中昂首起步 “阳光”下依法理财 蔡珏夫1375

推进依法理财 建设法治财政 广东省东莞市财政局厚街分局科研组1379

坚持“四抓” 依法理财 邝俊民 冼美群1383

开拓创新促发展 秦明社1387

构建预算绩效指标 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郑钢1390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何光明 申光芹1394

调节区域财力 强化财政职能 经大忠1398

抓好四大问题 广辟市县财源 张建 郑立 陈崇诺1403

大跨越 新亮点 严金光1407

文明之花满财政 古开芹1411

不畏艰苦 勇于拼搏 孙玉英1415

潮起正是行舟时 孟岳亭 刘少鹏 延江华1418

加强财政监督 做好依法理财 段永孝1422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甘肃省清水县财政局1426

适应新形势 探索新途径 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朱卫东1429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财力保障 曾水清1433

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从源头上根除腐败的土壤 杨理华1438

推进财政运行体制改革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李言公1443

坚持以改求变 促进财政发展 周勇1447

第六篇 地方财政管理1453

第一章 地方财政管理1453

第一节 地方财政的产生与特点1453

第二节 地方财政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457

第三节 地方预决算管理1461

第四节 预算的组织形式1470

第五节 改革完善中国地方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1476

第六节 地方预算外资金管理1483

第二章 地方税与地方非税收入1489

第一节 地方税系1489

第二节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1494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收入1495

第四节 地方税收入流失与治理1504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1514

第一节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趋势1514

第二节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1517

第三节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1526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1529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与分类1529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1530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1536

第四节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1542

第五章 变革中的地方预算管理1552

第一节 中国地方预算管理的制度演化1552

第二节 当前中国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1557

第三节 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1561

财政一线报告1565

依托城郊 壮大民营 全力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边庆富1565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田其云1570

服务争一流 创新谋发展 孟祥义 董峰1574

深化改革求创新 增收节支促发展 吴斌1577

千方百计解决财政增收面临的困难 石艳秋 殷煌1582

“工业立旗、三产拉动”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额尔德木图1586

关于建立城区财政良性运行机制的思考 柳春秋1590

溯本追源话管理 刘志和1596

加快海州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宋振宝 刘光超 刘坚1601

主动服务——实现财政与企业的双赢 季祥康 倪利华 冯浩平 陆文武1606

财政投资重点及管理对策 章雨土 徐良书1611

实施科学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 陈锦满1615

克服困难 求真务实 谱写财政工作的新篇章 张义武1619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 引领财政事业发展 吴国兴1622

完善财政监管 健全财政法制 杨世珠 刘峰玮1626

农业税停征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黄宏云1630

积极创新 多措并举 杨晓光 米晓东 刘中奇1634

加快小城镇建设 扭转县乡财政困难 张波 李智武1638

发挥财政职能 推进“一主四化” 焦宗启 赵家润1641

芝麻开门 节节高升 华新宇1645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竹山自念“紧箍咒” 胡明升 贺荣猛 贺德海1649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苏泽民 陈肖彬1652

化解村级债务 维护社会稳定 吴晓军 朱有前 邓文辉1656

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胡国清1660

扫清财政内部管理障碍 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铺路 丁秋文1664

“国扶县”财政发展轨迹 周国栋1668

县级财政出实招 支持新农村建设 曹正城1672

开拓奋进理财 服务经济发展 彭清洪 蒋勋1676

为了“瑶家之源”的明天 黄寿生1680

用好用足激励政策 做大做强财政“蛋糕” 钟碧平1683

积极实施村财务镇管 开创农村财务新局面 周才旺1688

加快体制改革 探索社区财务管理新路子 李卓安1691

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加强机关资产管理 麦蝶娴1696

加强内部控制 构建和谐财政 杨彬华1700

坚韧务实 创新图强 广宁财政实现新跨越 陈晧 谢圣荣1704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构建财政支出新模式 罗廷普1707

加强预算法制化建设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李永海 赵云1711

财政支农 富民兴财 冉崇儒 沈孝斌1715

论我国乡镇财政继续存在的非必要性 宋国祥 董延安1719

新的形势下乡镇财政转变职能的思考 黄明 罗泽友1723

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基础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李圣玉 淡鹏远1727

因地制宜 多策并举 完善财政运行体制 李琪海1731

安身戈壁善理财 奉献新城创辉煌 张敏1735

自觉践行“三个代表” 加强党员“保先”教育 代玉柱1739

创新机制 培植财源 促进财政经济快速发展 陈玉亮 刘宏斌1742

明确任务 服务大局 全面提升地区财政管理改革发展能力 田中兴17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