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织生态变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组织生态变迁研究
  • 徐艳梅,范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3332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组织生态变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引言:新环境下的新问题1

第一节 企业生态及其变迁研究的意义3

一、企业生态研究的意义3

二、企业生态变迁研究的意义5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6

一、理论基础及框架6

二、主要研究内容8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

第一节 前期理论11

一、关联理论11

二、不同学科视角的研究12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24

一、进化、演化——生物学与经济学24

二、组织生态理论研究26

三、西方组织生态研究总结及分析38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39

一、关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现象的研究39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特征分析49

三、国内组织生态学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52

第三章 自然生态现象与组织生态现象55

第一节 自然生态55

一、生态学—经济学的渊源55

二、生态系统56

三、生态因子56

第二节 组织生态58

一、企业组织的生命属性58

二、企业组织的生命现象60

第三节 组织生态系统63

一、概念背景63

二、组织生态系统67

三、组织生态系统的特征69

第四节 组织生态现象71

一、竞争72

二、共生75

三、捕食76

四、协同进化79

第四章 企业仿生与管理仿生90

第一节 流行性病毒传播VS.信息技术创新扩散91

一、流行性病毒传播扩散分析91

二、信息技术创新扩散分析94

三、流行性病毒传播与信息技术创新扩散的仿生分析96

第二节 精明捕食VS.战略合作99

一、食谱宽度模型及其启示99

二、精明捕食假说与企业间的合作100

三、超前进化VS.业务归核101

第三节 关键物种VS.核心(产业)企业102

一、生物物种及其分类102

二、关键物种与核心(产业)企业104

三、核心企业及其经营特征107

四、主宰型企业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112

第四节 动物求偶VS.企业招聘117

一、动物求偶行为118

二、基于求偶行为的基因型企业招聘118

三、动物求偶对企业招聘的启示121

第五章 微观:基因变异与企业重组124

第一节 生物进化与组织进化124

一、生物进化过程124

二、组织进化过程127

第二节 组织演进129

一、组织结构演变129

二、组织特征演进132

三、组织评价标准演进134

第三节 组织变种的内在逻辑137

一、技术创新与业务归核137

二、能力要素与基因重组138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组织进化140

一、技术创新与组织进化协同发展140

二、技术创新与组织机能进化142

第六章 老字号企业的组织惯例145

第一节 组织惯例146

一、组织惯例的起源146

二、组织惯例的特征148

三、组织惯例的作用150

四、组织惯例的演化151

第二节 老字号企业组织惯例的特征154

一、老字号企业154

二、首批中华老字号样本统计分析156

三、老字号企业的组织惯例及其特征167

第三节 老字号企业组织惯例及其演化172

一、组织惯例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72

二、组织惯例演化的一般路径分析173

三、老字号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路径174

第七章 中观:种群生灭与产业兴衰178

第一节 种群生态178

一、生境选择及其模型178

二、生境选择的灵活性179

三、领域行为180

第二节 种群密度与组织增长模型181

一、最优社群与稳定社群181

二、种群密度及其调节182

三、组织密度与“环境非优定律”182

四、与密度有关的组织增长模型184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产业兴衰185

一、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兴衰186

二、技术创新、自组织调节与产业变迁188

第四节 产业变迁的形式与意义190

一、极限形式——企业死亡190

二、普遍形式——企业“位移”196

第八章 数码成像带来的创新性毁灭211

第一节 生态学原理与成像产业生态212

一、数量特征与成像产业生态212

二、成像产业生态及其因子213

三、成像产业生态格局214

第二节 数码技术对成像产业生态的影响214

一、数码技术彻底变革了成像产业的基本原理214

二、数码成像的优势明显215

三、数码技术使化学成像迅速边缘化215

四、数码技术改变了成像产业的生态环境217

五、新技术促使产业内的生态物种协同进化220

第三节 组织生态观视角下的成像产业生态分析222

一、数码技术与潜在生态位开发222

二、“正反馈循环”与逆向价值链模式224

第九章 宏观:群落演替与产业变迁226

第一节 群落演替226

一、基本概念:演替、顶级与退化226

二、群落演替的权变因素227

三、群落演替模型及演替中的物种分类230

第二节 组织生态变迁231

一、产业进化231

二、产业生态演变的启示241

第十章 业竞天择——中关村产业生态变迁242

第一节 中关村产业生态圈242

一、中关村空间及地理概念242

二、中关村产业生态及生态因子244

第二节 中关村产业生态演进过程247

一、产业生态演进过程247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生命周期分析256

三、中关村市场生态演进过程256

第三节 中关村产业生态演进路径261

一、“贸—工—贸”演进路径261

二、演进路径成因分析262

第四节 外资对中关村产业生态形成的影响268

一、外资进入对区域生态要素的影响269

二、外资对自主创新的作用281

三、关于外资与中关村产业生态的几点结论与认识288

第十一章 商业生态视角的中关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291

第一节 中关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93

一、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293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93

三、中关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94

第二节 中关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预警实证研究299

一、问卷编制299

二、抽样与数据收集299

三、统计分析与讨论300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05

一、研究结论305

二、政策建议306

附件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成维度重要性评价问卷308

附件2 中关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调查问卷311

参考文献314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