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如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16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卫生工作-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概论1
第一节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背景1
一、面临的挑战1
二、面临的机遇2
第二节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3
一、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概念3
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内涵4
第三节 国际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4
一、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历程4
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情况6
第四节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11
一、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历程11
二、卫生部关于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努力及成果11
三、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13
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4
第二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17
第一节 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理解17
一、按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覆盖区域的大小分类17
二、按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实现的目标分类20
第二节 指导思想23
一、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3
二、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战略为依据24
三、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为目标24
四、以推动全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重点24
五、以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24
第三节 建设原则25
一、以人为本原则25
二、“一把手”原则25
三、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原则25
四、区域内居民身份识别唯一性原则25
五、标准化原则26
六、开放与兼容性原则26
七、适应性原则26
八、先进性原则26
九、安全与可靠性原则27
十、通力合作原则27
第四节 建设目标27
一、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的共享和区域协同27
二、建立面向不同群体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8
三、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29
第五节 具体思路29
一、以人为本,围绕个人健康管理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29
二、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30
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30
四、以满足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31
五、以满足绩效管理的需要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31
第六节 方法策略31
一、关于建设定位32
二、关于技术选择32
三、关于资金投入33
四、关于信息采集33
五、关于信息存储34
六、关于信息共享34
七、关于信息安全35
八、关于系统托管36
第三章 区域卫生信息中心平台设计37
第一节 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37
一、数据集成与共享服务平台37
二、数据采集、交换与传输管理40
三、数据共享与管理41
四、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管理需求42
第二节 业务应用端的主要内容43
一、面向公众的公众健康管理平台43
二、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服务平台43
三、面向社区卫生保健管理的社区健康档案平台43
四、面向政府管理与决策的卫生数字化工作平台43
五、面向妇幼保健的妇幼保健服务平台43
六、面向现代服务业的第三方业务平台44
第三节 公众健康管理平台44
一、个人健康档案管理44
二、预约与挂号平台44
三、信息公示与发布44
四、卫生信息网增值服务45
第四节 面向决策支持的卫生数字化工作平台45
一、业务监督与预警45
二、决策支持与统计49
三、数据挖掘与分析51
第四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52
第一节 区域内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改造52
一、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关系52
二、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53
三、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54
四、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方法62
第二节 区域内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64
一、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内容65
二、区域卫生信息化对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65
三、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接入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应注意的关键点65
四、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各分系统的功能66
第三节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72
一、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接入方式72
二、全科医疗管理信息分系统72
三、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分系统73
四、社区健康问题管理信息子系统73
五、社区保健管理信息分系统74
六、计划免疫信息分系统74
七、计划生育与健康宣教管理信息分系统74
八、社区卫生工作统计信息分系统74
第四节 区域内其他有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75
一、疾病监测及网络直报信息系统75
二、卫生救治管理信息系统75
三、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76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系统76
五、血液管理系统76
六、出入境卫生检疫管理系统77
第五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应用78
第一节 开发平台选择78
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特点78
二、开发平台的选择原则79
三、开发平台的选择80
第二节 信息采集与共享原则82
一、采集的安全性82
二、支持多数据来源82
三、支持异构系统82
四、松耦合,不影响原系统效率83
五、细化数据采集粒度83
六、数据处理与语义分析83
第三节 信息共享与交换技术84
一、信息共享与交换原则84
二、居民基础信息的利用85
三、信息交换的调用方式和可扩展性85
四、信息交换标准86
五、共享与交换信息的构成88
第四节 几种关键技术的考虑88
一、区域“一卡通”技术88
二、双向转诊技术89
三、身份验证技术90
四、自动采集技术92
五、自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技术93
六、远程会诊技术94
七、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关键技术95
八、区域无线技术98
第六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100
第一节 指导思想100
一、政府主导、统一组织100
二、基础先行、分步实施101
三、先易后难、逐步整合102
四、不断完善、协调发展102
第二节 组织原则103
一、政府主导组织协调103
二、建设单位担当设计者的角色103
三、行业专家的积极参与103
四、公司承建实施103
五、医疗卫生机构参与配合104
第三节 组织架构104
一、建设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104
二、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105
三、承建单位(公司)的组织架构106
第四节 项目管理方法106
一、项目管理的概念106
二、项目的启动107
三、项目的计划108
四、项目的执行实施过程108
五、项目的控制过程109
六、项目的收尾110
七、项目后续维护及其他111
第五节 实施步骤112
一、规划设计、试点运行112
二、系统升级、逐步推广113
三、系统完善、全面推行113
四、深化应用、确保成效114
五、市场化经营、可持续发展114
第六节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114
一、项目建设的公益性114
二、项目建设对用户的不触动性115
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115
第七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建设116
第一节 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介绍116
一、卫生信息的类型116
二、卫生信息标准的分类与框架体系117
三、国际医疗领域几个重要信息标准117
第二节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标准体系123
一、IT信息系统通用标准124
二、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标准126
三、国内行政管理领域的标准介绍129
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标准与HL7交换标准129
第三节 积极采用与正确认识信息标准129
一、标准采用的原则129
二、现阶段标准的缺陷130
第四节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标准应用与创新131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标准应用的方法131
二、标准创新的方法与流程132
三、创新标准132
第五节 业务管理规范建设135
一、协同医疗管理规范135
二、政府监督管理规范136
三、公众服务管理规范137
四、全面健康档案管理规范138
第八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安全保障139
第一节 网络组成139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组网方式140
二、各接入网络的特点142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接入网络要求144
一、国有医疗卫生机构144
二、军队医疗卫生机构144
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44
第三节 区域卫生信息中心安全145
一、实体安全145
二、存储安全146
三、其他注意事项147
第四节 应用程序安全考虑148
一、平台安全149
二、通讯安全149
三、报表安全149
第五节 健康档案安全考虑150
一、居民个人隐私保障150
二、医疗卫生机构调阅权限管理151
第九章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运维与管理152
第一节 软件系统切换与试运行152
一、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系统运行152
二、系统切换153
三、试运行153
四、系统接口升级管理154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运行监管154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154
二、信息系统要遵循的法律155
三、服务端系统资源运行管理155
四、数据库系统运行管理156
五、网络系统运行管理156
六、应用软件运行监管157
第三节 信息安全管理157
一、健全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157
二、制定严格的人事管理制度158
三、确立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规章制度158
第四节 系统培训158
第五节 对系统认知的宣传158
第六节 维护、升级与持续改进159
第七节 系统维护的实施159
第八节 信息系统的升级160
第九节 外包160
第十节 可持续运行探讨161
第十章 法律、经济、管理制度、伦理学问题的探讨162
第一节 法律问题探讨162
一、医务人员的电子签章难以实施162
二、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隐私及安全保密尚无法律依据162
三、远程医学行为尚无法律规范163
第二节 经济利益及信息经济学问题探讨163
一、经济利益问题探讨163
二、信息经济学问题探讨164
第三节 管理制度问题探讨164
第四节 伦理学问题探讨165
第五节 解决思路与办法166
第十一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168
第一节 项目概况168
一、项目背景168
二、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定义168
第二节 项目建设历程169
第三节 项目的建设成果170
一、实现了为全体市民建立终身健康档案170
二、实现了区域内医疗保健信息的共享170
三、实现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共享171
四、实现了管理信息的共享171
五、进行了观念与服务管理创新171
六、进行了技术创新173
第四节 建设的主要内容173
一、公众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173
二、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服务平台174
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平台174
四、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平台176
五、政府管理决策支持平台176
六、第三方服务平台179
第五节 项目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180
一、“以人为本”设计和建设项目180
二、市民身份唯一性的识别180
三、区域数据标准的制定180
四、实施的协调与监督181
五、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81
六、安全考虑181
第六节 近期工作目标182
一、系统升级与完善182
二、托管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182
附录一 健康档案授权提示183
附录二 建立市民健康档案授权协议书185
附录三 下发文件188
附录四 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一期建设方案202
附录五 英中文名词对照223
参考文献226
热门推荐
- 2898338.html
- 275402.html
- 684725.html
- 977125.html
- 2369015.html
- 364745.html
- 20137.html
- 1645002.html
- 525248.html
- 3003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2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4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0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7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5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