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TM:Internet和企业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慧玲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4911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TM:Internet和企业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ATM在Internet和企业网中的应用1
1.1 概述1
1.2 ATM在Internet中的应用2
1.3 ATM在企业网中的应用2
第二章 ATM技术4
2.1 ATM技术概述4
2.1.1 交换效率4
2.1.2 带宽利用率4
2.1.3 健壮性和端到端的数据恢复5
2.1.4 对各种不同业务的适应5
2.1.5 对LAN突发性业务量的支持5
2.1.6 业务类型5
2.2 ATM参考模型6
2.3 ATM物理层概况6
2.4 ATM层和信元格式8
2.5 ATM适配层(AAL)10
2.5.1 会聚子层(CS)10
2.5.2 拆装子层(SAR)10
2.5.3 ATM适配层(AAL)10
2.6 ATM协议13
2.6.1 用户-网络连接13
2.6.2 本地管理功能13
2.6.3 ATM网间路由14
2.7 ATM业务的应用14
第三章 ATM UNI信令15
3.1 引言15
3.2 信令程序描述16
3.3 ATM寻址16
3.4 信令协议功能17
3.5 连接控制消息和程序18
3.5.1 点到点信令18
3.5.2 点到多点信令和连接19
3.5.3 多点到多点的连接21
3.6 信息单元21
3.7 UNI4.0信令特点22
3.7.1 ATM任意方能力22
3.7.2 代理信令23
3.7.3 虚拟UNI和多个信令通路23
3.7.4 ABR的支持23
3.8 小结23
第四章 网络拓扑及使用PNNI的路由选择25
4.1 引言25
4.2 ATM网络操作和选路25
4.3 ATM Forum PNNI25
4.4 PNNI概述26
4.5 PNNI网络成分和寻址27
4.5.1 交换、节点和端系统27
4.5.2 寻址28
4.5.3 PNNI前缀30
4.5.4 PNNI的物理网络和逻辑形式30
4.5.5 PNNI单元和属性31
4.6 PNNI的操作33
4.6.1 扩展性34
4.6.2 相邻发现协议(Hello消息)34
4.6.3 PNNI分组类型和信息群35
4.6.4 PISP和PISE36
4.6.5 数据库概要37
4.6.6 PTSE请求38
4.6.7 拓扑数据库同步和分配38
4.6.8 同等群的领袖选择39
4.6.9 ATM网络的构造39
4.7 PNNI信令39
4.7.1 为连接通道选择路由41
4.7.2 DTL41
4.7.3 返回及迂回通道选择41
4.7.4 连接支持参数42
4.7.5 PNNI信令的呼叫和连接控制消息43
4.7.6 PNNI信令消息格式44
4.7.7 PNNI信令信息单元格式45
4.7.8 PNNI信令信息单元类型46
4.8 小结46
第五章 ATM网络管理47
5.1 网络管理概述47
5.1.1 引言47
5.1.2 管理信息的结构(SMI)47
5.1.3 管理信息库(MIB)47
5.1.4 管理信息协议(MIP)48
5.1.5 SNMPv2和SNMPv148
5.2 高速网络中的网络管理49
5.3 管理接口50
5.4 ATM网络管理50
5.5 ATM管理信息库(ATM MIB)51
5.6 ATM综合本地管理接口(ILMI)53
5.6.1 ILMI接口信息和特性53
5.6.2 ILMI MIB53
5.6.3 ILMI协议55
5.6.4 ILMI代理55
5.7 小结56
第六章 业务量管理57
6.1 引言57
6.2 连接要求57
6.3 业务量合约58
6.4 业务量参数59
6.4.1 峰值信元速率(PCR)60
6.4.2 可维持信元速率(SCR)61
6.5 服务质量(QoS)62
6.5.1 服务质量参数62
6.5.2 服务质量等级64
6.5.3 QoS及其应用65
6.6 优先级控制65
6.7 业务分类65
6.7.1 CBR业务66
6.7.2 实时VBR业务(rt-VBR)66
6.7.3 非实时VBR业务(nrt-VBR)67
6.7.4 UBR业务68
6.7.5 ABR业务68
6.8 用户和网络侧的流量和拥塞控制72
6.8.1 业务量整形73
6.8.2 连接接纳控制(CAG)73
6.8.3 用法参数控制(UPC)73
6.8.4 帧的丢失73
6.9 流量管理的应用74
第七章 局域网仿真75
7.1 概述75
7.2 局域网仿真概述76
7.2.1 LANE的组成部件概貌76
7.2.2 LANE支持的功能概貌77
7.2.3 LAN仿真协议概貌78
7.2.4 LANE的帧格式79
7.3 LANE结构和功能80
7.3.1 LAN仿真客户机(LEC)80
7.3.2 LAN仿真服务器(LES)82
7.3.3 广播和未知服务器(BUS)82
7.3.4 LAN仿真配置服务器(LECS)83
7.4 LANE操作84
7.4.1 LANE配置84
7.4.2 LEC配置和LEC与LECS之间的互操作86
7.4.3 LEC与LES之间的互操作87
7.4.4 LEC和BUS之间的互操作87
7.4.5 LEC数据传送88
7.5 LANE的改进和扩展88
7.6 SNA协议与LANE89
7.7 小结91
第八章 虚拟局域网和ATM92
8.1 概述92
8.2 局域网环境中的交换93
8.3 虚拟LAN的考虑94
8.4 支持虚拟局域网的不同方法95
8.5 第二层交换95
8.5.1 第二层交换的VLAN类型97
8.5.2 其它VLAN配置97
8.6 网络层综合98
8.7 多层、多协议交换和ATM98
8.8 使用ATM支持的VLAN98
第九章 ATM上的多协议(MPOA)99
9.1 概述99
9.2 MPOA框架100
9.2.1 MPOA使用的术语100
9.2.2 寻址和路由模型100
9.2.3 MPOA功能组和业务101
9.2.4 MPOA组成构件101
9.2.5 MPOA业务与信息交换102
9.3 操作描述102
9.3.1 配置和发现103
9.3.2 地址登记和解析(下一跳支持)103
9.3.3 数据传递103
9.4 MPOA捷径105
9.5 MPOA连接和业务流特性106
9.6 MPOA高速缓存管理协议106
9.7 MPOA的控制和数据流106
9.7.1 LASG内的控制流和数据流107
9.7.2 LASG间的控制流和数据流108
9.8 应用MPOA框架109
9.9 MPOA格式及描述110
9.9.1 MPOA帧格式110
9.9.2 MPOA控制消息描述111
第十章 ATM与帧中继的互通117
10.1 互通概述117
10.2 互通类型117
10.3 互通的概念118
10.4 FR与ATM互通概述118
10.5 帧中继简介118
10.5.1 帧中继的帧格式119
10.5.2 帧中继帧格式描述120
10.5.3 帧中继网络运行概述121
10.5.4 帧中继的带宽控制121
10.6 会聚子层支持122
10.6.1 帧中继业务特定会聚子层(FR-SSCS)122
106.2 AALS公共部分会聚子层(CPCS)123
10.7 网络互通123
10.8 业务互通124
10.9 基于帧的UNI接口(FUNI)125
10.10 小结127
第十一章 Internet与ATM128
11.1 概述128
11.2 Internet 的历史128
11.2.1 Internet中的系统128
11.2.2 Internet的分层模型129
11.2.3 子网与ATM129
11.2.4 与Internet相关的主要RFC文件129
11.3 TCP/IP协议族130
11.3.1 网际网层130
11.3.2 传输层133
11.4 应用135
11.5 网际网/子网模型和ATM135
11.6 ATM上的传统IP(IPOA)模型136
11.6.1 ATM上传统IP的封装格式136
11.6.2 在ATM SVC 网络中支持传统IP137
11.6.3 在ATM PVC 网络中支持传统IP139
11.6.4 ATM ARP协议的格式139
11.6.5 ATM上的传统IP模型的缺点142
11.7 下一跳解析143
11.7.1 寻址的概念与NHRP143
11.7.2 下一跳解析业务与NHRP部件143
11.7.3 配置和操作概述144
11.7.4 NHRP协议和部之间的接口145
11.7.5 下一跳解析请求和响应147
11.7.6 下一跳登记请求和响应148
11.7.7 下一跳清除请求和响应148
11.7.8 下一跳错误指示148
11.8 对NHRP高速缓存区的支持148
11.9 小结149
第十二章 Interne路由及ATM网络150
12.1 IP路由信息协议150
12.2 内部路由协议150
12.2.1 RIP150
12.2.2 OSPF152
12.3 外部路由协议族155
12.4 扩展的ATM网络规程155
12.4.1 扩展ATM网络规程来支持IP寻径156
12.4.2 综合的PNNI方式156
12.5 Internet路由协议和ATM156
12.6 包的前转和交换157
12.6.1 基于拓扑结构的方式159
12.6.2 发挥ATM交换的优越性164
12.7 IP组播寻址和ATM164
12.7.1 组播组和组播路由协议164
12.7.2 基于ATM的IP组播166
12.8 小结167
第十三章 IPv6和ATM168
13.1 概述168
13.2 IPv6的编址169
13.2.1 地址的采用和节点的识别170
13.2.2 地址分段和重编170
13.2.3 IPv6地址表示和分配171
13.2.4 对Ipv4地址的支持172
13.2.5 链路本地地址和节点本地地址172
13.2.6 组播地址172
13.2.7 任意播地址173
13.2.8 主要机和路由器所要求地址173
13.3 格式和头174
13.3.1 IPv6头域175
13.3.2 ATM网络中优先级和流标签的考虑176
13.4 领节点发现177
13.4.1 IPv6地址的自动配置178
13.4.2 邻节点发现使用的ICMP分组179
13.5 ATM网络中的IPv6181
13.6 小结183
第十四章 ATM网络中的SNA184
14.1 引言184
14.2 SNA协议概述184
14.2.1 SNA协议栈184
14.2.2 SNA协议层184
14.3 SNA的组件:网络可寻址单元(NAU)186
14.3.1 NAU和SNA协议的关系186
14.3.2 NAU和SNA产品的关系186
14.4 与TCP/IP和OSI协议层的比较187
14.5 SNA网络可寻址单元188
14.5.1 SNA PU188
14.5.2 SNA LU类型189
14.6 链路层类型和寻址模式189
14.6.1 SNA链路层189
14.7 SNA路径控制189
14.7.1 SNA网络地址190
14.7.2 网络可寻址单元(NAU)190
14.7.3 SNA网络地址类型190
14.7.4 SNA网络地址、域和子区190
14.7.5 终端环境下的编址191
14.7.6 系统控制的主机环境下的编址192
14.7.7 APPN的编址192
14.8 SNA系统组件和应用192
14.8.1 终端用户SNA193
14.8.2 SNA主机系统的组件和应用193
14.8.3 SNA对等网络的系统组件和应用194
14.9 SNA主机系统194
14.9.1 SSCP在SNA域中的作用194
14.9.2 子区节点、SSCP、VTAM和NCP195
14.9.3 物理链路、传输组(TG)和显路由(ER)间的关系196
14.9.4 虚路由(VR)和服务等级(COS)196
14.10 主机环境下的路由选择和路由表197
14.10.1 网络路由选择性能197
14.10.2 SNA网络互连198
14.11 APPN198
14.11.1 动态节点配置198
14.11.2 动态目录更新199
14.11.3 基于业务等级的路由选择199
14.11.4 灵活的流量控制200
14.12 高性能的路由选择(HPR)200
14.12.1 自动网络路由选择200
14.12.2 基于ANR标号的路由选择201
14.12.3 快速传送协议201
14.13 ATM的扩展多协议对SNA的支持201
14.14 SNA over ATM的帧格式202
14.14.1 SNA子区(FID4)202
14.14.2 SNA外设(FID2)202
14.14.3 SNA APPN(FID2)202
14.14.4 SNA HPR NLP203
14.15 SNA over ATM的应用203
14.15.1 对SNA的端-端支持203
14.15.2 通过控制器的端-端连接203
14.15.3 端-端连接:路由器203
14.15.4 端-端连接:帧中继互通204
14.16 ATM对SNA的网络支持204
14.17 性能204
14.17.1 优化业务量负荷205
14.17.2 本地控制205
14.18 拥塞控制205
14.19 SNA over ATM的优先级205
14.20 SNA业务量特性和ATM业务量控制206
14.21 小结206
第十五章 有关ATM的应用207
15.1 引言207
15.2 纯ATM业务207
15.2.1 ATM业务范围208
15.2.2 纯ATM API参考模型208
15.3 ATM API一般呼叫208
15.4 Winsock-2 ATM接口212
15.4.1 ATM特定扩展概述212
15.4.2 对连接特性支持的扩展213
15.4.3 纯ATM业务适配219
15.5 RSVP和综合业务220
15.6 小结220
术语221
热门推荐
- 1743238.html
- 2625546.html
- 741489.html
- 363299.html
- 3600640.html
- 3704924.html
- 1167621.html
- 3244274.html
- 3699861.html
- 188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0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4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8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2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3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