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与中国西部开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四川与中国西部开发
  • 杨文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5110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与中国西部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清初“湖广填四川”1

第一节 开发背景3

一、西部地区的贫困与稳定问题3

二、东部经济的发展与“扩张”需求5

三、百废待兴的四川5

第二节 开发前期准备9

一、理顺管理、畅通政令9

二、《垦荒令》——西部开发总动员11

第三节 大移民与四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3

一、川人大换血13

二、农业开发14

三、矿业开发15

四、工业开发18

五、交通26

六、成都的重建与重庆的崛起30

第四节 西部其他地区的开发34

一、新疆的经济开发34

二、云南、贵州的经济开发35

第五节 “湖广填四川”对当代西部开发的启示44

一、移民政策措施的针对性、连续性与配套性44

二、内陆地区开放环境对开发的促进作用47

三、四川对西部开发的带动效应49

第二章 洋务运动、“新政”时期的西部开发54

第一节 开发背景56

一、边塞告警,唤起洋务派图强意识56

二、民族危机,激发民族资本求富欲望57

三、边疆开发研究成果的传播58

第二节 四川机器局——洋务运动在内地发展的一个典型60

一、西部近代军事工业的诞生60

二、丁宝桢与四川机器局的创办61

三、机器局后期运作之得失63

四、“军工民用”——西部军事工业向民用转轨的最早尝试64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66

一、开发基础66

二、挽回利权的开发行动67

第四节 交通运输72

一、主权危机72

二、鏖战川江航运75

三、自办川汉铁路79

四、近代邮政电讯的创办81

五、民间运输巨擘“麻乡约”的崛起84

第五节 工业91

一、传统产业91

二、新兴产业103

第六节 西部边疆国防巩固与开发114

一、新疆114

二、云南、贵州、广西122

三、西藏124

第七节 值得当代西部开发借鉴的经验教训130

一、缺乏战略与规划的盲目开发130

二、对外开放主动权丧失的复杂后果:引资与“引狼”131

三、政府行为施予近代企业的双重影响:既保护又摧残137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部开发139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西部开发准备141

一、调整机构,改变政出多门局面141

二、西部开发计划的厘定143

第二节 开发序幕——东部大工业西迁运动151

一、国民政府对内迁厂与新建厂的扶持151

二、四川当局的招商引资措施152

三、四川——内迁企业的大本营154

四、恢复生产支援前线155

第三节 大后方的工业建设157

一、能源工业157

二、钢铁、机械工业175

三、轻化工业183

第四节 交通、邮电、通讯193

一、公路运输193

二、水路运输197

三、航空运输198

四、邮政通讯199

第五节 重要商品的统购统销203

一、日用品203

二、出口换汇商品212

第六节 大后方的科学研究220

一、战时后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科研机构——中央工业试验所221

二、中央研究院的战时研究特色222

三、中国首家民营科学院的诞生225

四、西部地质大勘探228

五、张肖梅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232

六、李安宅与华西边疆研究所233

第七节 值得当代西部开发借鉴的经验教训234

一、如何对待民营企业234

二、新型企业组织和营运模式对现实的启示238

三、如何发挥西部金融中心在开发中的作用241

第四章 “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248

第一节 伟大的战略决策251

一、决策背景251

二、组织准备255

三、原则“小而分”、措施“山、散、洞”256

四、四川——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258

五、中国东部大工业的第二次西迁261

第二节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265

一、前期工作265

二、六大工程会战273

第三节 交通通讯设施建设282

一、西南铁路大会战282

二、其他交通通讯设施建设288

第四节 能源工程291

一、电力291

二、煤炭299

三、天然气300

第五节 重工业建设303

一、冶金工业303

二、国防科技工业307

三、电子工业310

四、化学工业315

五、机械工业317

第六节 “三线”财富的开发利用320

一、科技优势321

二、工业基础322

三、经验教训325

第五章 当代西部大开发329

第一节 开发背景329

一、综合国力的增强与改革开放经验的积累329

二、东西差距的扩大及其影响335

三、“梯度推移”理论遭遇的挑战及“反梯度推移”论的提出346

四、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与机遇349

五、“九五”以来的开发准备与铺垫工作353

第二节 四川与当代西部大开发362

一、四川的基本情况362

二、“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思路的提出364

三、成都——西部开发的战略支撑点367

四、川渝联手构建成渝经济走廊371

第三节 西部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开发思路373

一、云南——构建绿色经济强省373

二、贵州——从实际出发,用好开发政策376

三、陕西——力争成为西部开发的第一阶梯378

四、西藏——交通能源带头,发展中调整结构380

五、青海——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382

六、甘肃——实施“再造河西”工程383

七、重庆——“创新、跨越、特色”六字战略385

八、新疆——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388

九、宁夏——十年建成百万亩“药谷”391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六大问题与对策393

一、人才393

二、资金399

三、东西合作405

四、对外开放413

五、资源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419

六、交通424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从何着手426

一、政府426

二、金融机构433

三、企业435

四、科研机构440

后记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