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 理论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朝庄,万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4044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教育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 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与规律1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2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2
二、教育的属性2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4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规律6
一、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6
二、教育适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9
第三节 教育学15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6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7
三、研究教育学的方法18
第二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22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22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22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24
三、不同的教育目的论25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26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方针与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28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28
二、社会发展对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31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33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36
一、德育36
二、智育37
三、体育37
四、美育37
五、劳动技术教育38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文化40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40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40
二、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43
三、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44
四、当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47
第二节 学校文化48
一、学校文化概述48
二、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50
三、学校文化形态51
四、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52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58
第一节 教师58
一、教师的作用58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60
三、教师的角色转变63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64
第二节 学生68
一、现代学生观68
二、青少年学生的权利与义务69
三、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与教育70
第三节 师生关系71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其作用71
二、师生关系的历史发展71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72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72
第五章 课程理论与实践75
第一节 课程概述76
一、课程的概念76
二、课程的类型76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78
第二节 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79
一、课程设计79
二、课程实施84
三、课程评价85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87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87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88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90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90
第六章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93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93
一、教学的概念93
二、教学的意义94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95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98
一、教学过程的因素98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99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100
四、教学过程的阶段102
五、教学过程的优化104
第七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107
第一节 教学原则107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和意义107
二、常用的教学原则108
三、教学原则的综合利用和教学的优化114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114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意义114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115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综合运用119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20
五、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122
第三节 教学策略123
一、教学策略概述123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124
第八章 教学组织与实施129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129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和意义129
二、班级授课制130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32
四、复式教学136
五、课的类型和结构137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138
一、备课138
二、上课141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142
四、课外辅导143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43
第三节 学生的学习指导146
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146
二、学习的涵义与类型146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分析147
四、学生学习的指导148
第九章 德育过程本质与规律151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与任务152
一、德育的概念152
二、德育的意义152
三、学校德育的任务154
第二节 德育的内容154
一、爱国主义教育154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155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156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156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157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157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158
八、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159
九、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159
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160
第三节 德育过程160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160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60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61
第十章 德育组织与实施166
第一节 德育原则167
一、德育原则概述167
二、常用的德育原则167
第二节 德育方法171
一、常用的德育方法171
二、德育方法的选择177
第三节 德育途径179
一、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179
二、校级、班级工作180
三、共青团、少先队工作180
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181
第十一章 课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183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特点与意义183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183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184
三、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185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任务、内容和形式187
一、课外活动的任务187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187
三、课外活动的形式188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89
一、课外活动的设计189
二、课外活动的实施190
第十二章 学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193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193
一、班主任的角色作用193
二、班主任的岗位职责194
三、班主任的班集体工作策略196
四、班级的文化建设197
五、班级活动的管理199
第二节 团队工作199
一、少先队工作199
二、共青团工作201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202
一、家庭教育的概述202
二、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02
三、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203
第十三章 法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206
第一节 教育与法律206
一、法律及其功能206
二、教育法规的概念及其产生207
三、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209
第二节 学校中的法律关系210
一、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210
二、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211
三、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212
第三节 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213
一、学校事故概述213
二、学校事故法律责任认定214
第十四章 教学改革与教育研究218
第一节 中小学的教学改革219
一、教学改革的内涵219
二、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219
三、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特点和趋势222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226
一、教育研究概述226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227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230
参考文献234
热门推荐
- 815494.html
- 3385588.html
- 3560246.html
- 3841085.html
- 3612890.html
- 3351800.html
- 1721543.html
- 130561.html
- 2015340.html
- 3673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0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0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3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2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7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