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系志 福建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土系志 福建卷
  • 章明奎,麻万诸著;张甘霖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333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土壤地理-中国;土壤地理-福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土系志 福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1章 福建省概况与成土因素3

1.1 区域概况3

1.1.1 地理位置3

1.1.2 行政区划和人口3

1.1.3 土地资源4

1.1.4 社会经济状况5

1.2 气候5

1.2.1 季风气候显著6

1.2.2 热量资源丰富6

1.2.3 雨量充沛8

1.2.4 气候的垂直分带明显9

1.2.5 主要农业气候指标10

1.2.6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1

1.3 地形与地貌11

1.3.1 地貌轮廓11

1.3.2 地形13

1.3.3 地貌类型14

1.3.4 地形地貌与土壤18

1.4 地层与成土母质18

1.4.1 地层分布18

1.4.2 第四纪地层19

1.4.3 母质类型20

1.5 生物(植被、作物)22

1.5.1 主要植物群落特征23

1.5.2 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25

1.6 成土年龄27

1.7 人为活动28

第2章 主要土壤形成过程与土层特征30

2.1 主要土壤形成过程30

2.1.1 风化淋溶与脱硅富铁铝化过程30

2.1.2 生物物质循环旺盛与腐殖质的积累过程32

2.1.3 耕作熟化过程32

2.1.4 盐渍过程34

2.1.5 潜育化过程34

2.1.6 脱钙过程35

2.1.7 漂洗过程35

2.1.8 均一化过程35

2.2 诊断层与诊断特性的形成与表现35

2.2.1 主要诊断层35

2.2.2 主要诊断特性37

2.2.3 其他有分类意义的土层41

第3章 土壤分类42

3.1 福建省土壤调查与分类的沿革42

3.1.1 土壤调查历史42

3.1.2 土壤分类沿革43

3.2 中国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45

3.2.1 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原则45

3.2.2 高级分类单元的检索46

3.2.3 土壤命名48

3.3 土系调查48

3.4 土系划分方法与土系记录49

3.4.1 土系的概念及其与聚合土体、景观的关系49

3.4.2 土系划分的方法49

3.4.3 土系的记录51

下篇 典型土系55

第4章 人为土纲55

4.1 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55

4.1.1 马家围系55

4.2 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58

4.2.1 管密系58

4.2.2 浦城系61

4.2.3 仙阳系63

4.3 普通铁渗水耕人为土65

4.3.1 元山系65

4.4 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68

4.4.1 柯坪系68

4.4.2 象湖系71

4.5 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74

4.5.1 东厦系74

4.6 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77

4.6.1 茶丰系77

4.6.2 富岭系80

4.6.3 官坡系82

4.6.4 洪宽系85

4.6.5 九龙江系87

4.6.6 练村系90

4.6.7 李坊系93

4.6.8 潘渡系96

4.6.9 上版寮系99

4.6.10 山格系102

4.6.11 水茜系105

4.6.12 下街系108

4.6.13 星溪系111

4.6.14 岩后系114

4.7 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117

4.7.1 飞鸾系117

4.7.2 朴圩系120

4.8 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123

4.8.1 宝福里系123

4.8.2 八字桥系126

4.8.3 盖洋系129

4.8.4 官后系131

4.8.5 洪田系134

4.8.6 江坊系136

4.8.7 隆教系139

4.8.8 麻岭坑系142

4.8.9 尾山系144

4.8.10 下园系147

4.8.11 兴田系150

4.8.12 溪潭系152

4.8.13 杨梅岭系155

4.8.14 筠竹塘系158

4.9 斑纹肥熟旱耕人为土160

4.9.1 星村系160

4.10 普通泥垫旱耕人为土162

4.10.1 硖门系162

第5章 铁铝土土纲164

5.1 普通暗红湿润铁铝土164

5.1.1 东游系164

5.2 普通简育湿润铁铝土166

5.2.1 长桥系166

5.2.2 邵武系168

第6章 变性土土纲170

6.1 干润变性土170

6.1.1 佛昙系170

第7章 盐成土土纲173

7.1 含硫潮湿正常盐成土173

7.1.1 福心系173

7.1.2 闽江口系175

7.2 海积潮湿正常盐成土177

7.2.1 东甲系177

7.2.2 蚶江系179

7.2.3 虎屿岛系181

7.2.4 灵川系183

7.2.5 尾炉坑系185

7.2.6 云霄系187

第8章 富铁土土纲189

8.1 普通黏化干润富铁土189

8.1.1 漳浦系189

8.2 表蚀简育干润富铁土192

8.2.1 东岭系192

8.3 普通简育常湿富铁土195

8.3.1 延平系195

8.4 淋溶钙质湿润富铁土197

8.4.1 赖源系197

8.5 表蚀富铝湿润富铁土199

8.5.1 芹田系199

8.6 黄色黏化湿润富铁土201

8.6.1 吉巷系201

8.6.2 崎溪系203

8.6.3 苏洋系205

8.7 网纹黏化湿润富铁土207

8.7.1 山城系207

8.8 盐基黏化湿润富铁土210

8.8.1 东平系210

8.8.2 赖店系213

8.8.3 中贝系215

8.9 普通黏化湿润富铁土217

8.9.1 曹远系217

8.9.2 南靖系219

8.9.3 内坑系221

8.9.4 狮城系223

8.9.5 石下系225

8.9.6 田螺坑系227

8.10 黄色简育湿润富铁土229

8.10.1 甘棠系229

8.10.2 洪洋系231

8.10.3 武曲系233

8.11 暗红简育湿润富铁土235

8.11.1 曹墩系235

8.11.2 桂林村系237

8.12 盐基简育湿润富铁土239

8.12.1 九湖系239

8.13 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242

8.13.1 东峰系242

8.13.2 管阳系244

8.13.3 蕉城系246

8.13.4 角美系248

第9章 淋溶土土纲250

9.1 普通铁质干润淋溶土250

9.1.1 东庄系250

9.1.2 后埭系252

9.1.3 圩仔系254

9.2 腐殖铝质常湿淋溶土256

9.2.1 茂地系256

9.3 普通铝质常湿淋溶土258

9.3.1 石屯系258

9.4 腐殖-棕色钙质湿润淋溶土260

9.4.1 吴家坊系260

9.5 黄色铝质湿润淋溶土263

9.5.1 干全埔系263

9.5.2 南胜系265

9.5.3 小桥系267

9.6 普通铝质湿润淋溶土269

9.6.1 龙浔系269

9.6.2 武夷山系271

9.6.3 郑坑系274

9.7 红色铁质湿润淋溶土276

9.7.1 后井系276

9.7.2 龙海系278

9.8 普通铁质湿润淋溶土281

9.8.1 古田系281

9.8.2 石塘系283

9.9 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285

9.9.1 上营系285

第10章 雏形土土纲287

10.1 漂白暗色潮湿雏形土287

10.1.1 郑源系287

10.2 酸性暗色潮湿雏形土290

10.2.1 金洋系290

10.3 普通暗色潮湿雏形土293

10.3.1 下坑系293

10.4 水耕淡色潮湿雏形土295

10.4.1 闽侯系295

10.5 弱盐淡色潮湿雏形土298

10.5.1 六鳌系298

10.5.2 新厝系301

10.6 酸性淡色潮湿雏形土304

10.6.1 莒口系304

10.6.2 麻沙系307

10.6.3 岩前系309

10.7 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311

10.7.1 际口系311

10.7.2 南埕系314

10.7.3 南屿系317

10.7.4 散湖系319

10.7.5 石榴系321

10.7.6 文元系324

10.8 酸性铁质干润雏形土326

10.8.1 岭下系326

10.9 普通铁质干润雏形土328

10.9.1 鳌西系328

10.9.2 大社系330

10.9.3 港头系332

10.9.4 隆教南系334

10.9.5 马坪系336

10.10 腐殖铝质常湿雏形土338

10.10.1 黄岗山系338

10.11 普通铝质常湿雏形土340

10.11.1 梅花山系340

10.11.2 泗桥系342

10.12 铁质酸性常湿雏形土344

10.12.1 玉山系344

10.13 棕色钙质湿润雏形土346

10.13.1 湖村系346

10.14 酸性紫色湿润雏形土349

10.14.1 松源系349

10.15 黄色铝质湿润雏形土351

10.15.1 白樟系351

10.15.2 黄竹坳系353

10.15.3 马坑系355

10.16 普通铝质湿润雏形土357

10.16.1 店下系357

10.16.2 莲峰系359

10.16.3 崎岭系361

10.16.4 万安系363

10.17 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365

10.17.1 浮山系365

10.1 8普通铁质湿润雏形土367

10.18.1 西潭系367

10.18.2 沿溪系369

第11章 新成土土纲371

11.1 石灰潮湿砂质新成土371

11.1.1 陈城系371

11.2 普通潮湿砂质新成土373

11.2.1 涵江系373

11.2.2 竹岐系375

11.3 普通干润砂质新成土377

11.3.1 闾峡系377

11.3.2 下寮系379

11.4 普通潮湿冲积新成土381

11.4.1 东石系381

11.4.2 佛昙南系384

11.4.3 建瓯系386

11.4.4 南会系388

11.4.5 汰口系390

11.4.6 漳州系392

11.5 石灰红色正常新成土394

11.5.1 赤锡系394

11.6 饱和红色正常新成土396

11.6.1 虬江系396

11.6.2 杉城系398

11.7 石质干润正常新成土400

11.7.1 港尾系400

11.8 普通干润正常新成土402

11.8.1 澳角系402

11.9 石质湿润正常新成土404

11.9.1 凤埔系404

11.9.2 坑园系406

11.9.3 朦瞳洋系408

11.9.4 石砻系410

11.9.5 仙南系412

11.10 普通湿润正常新成土414

11.10.1 白礁系414

11.10.2 沃溪系416

参考文献418

附录 福建省土系与土种参比表4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