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4中国城市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04中国城市报告
  • 连玉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169491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71页
  • 文件大小:253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城市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3~2004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4中国城市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新城市宣言3

第一章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化3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战略新支点3

目录3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建设新问题6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新动力7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转型新趋势10

第二章 城市化与全面小康12

第一节 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全面小康建设12

第二节 推进全面城市建设构筑全面小康社会16

第三节 围绕全面小康加速中国市民社会形成19

第一节 产业升级和扩充是城市经济的基础保障24

第三章 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24

图表1 城市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构成28

图表索引28

第二节 产业集群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支柱29

第三节 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33

图表2 地方企业集群的全球环境、国家环境和区域环境33

第四节 信息化是城市经济的根本动力36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40

第四章 城市化与城市病45

第一节 城市高血压——人口膨胀45

案例索引48

案例1 广州的“人口定位”48

第二节 城市肠梗阻——路网交通建设落后49

案例2 北京“摊大饼”式的道路建设受到专家批评52

第三节 城市肺气肿——生态环境恶化53

案例3 上海从“点、线、面”入手治理大气环境56

第四节 城市白血病——产业空心化56

案例4 大庆的历史性转型62

第五节 城市心脏病——政府管制63

案例5 上海城市管理架构改革的三个突破68

推进经济区划整合70

第五章 城市化解决方案70

第一节 解决方案之一 改革行政区划70

图表3 行政区与经济区发展模式比较71

案例6 杭州曲线东扩演绎政区并购经典案例74

放大城市土地效应75

第二节 解决方案之二 解放土地资源75

案例7 深圳:从土地管理走向土地经营79

第三节 解决方案之三 调整产业结构82

扩充产业链条82

图表4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83

案例8 广东省“十五”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84

培育城市经济增长点87

第四节 解决方案之四 发展新型园区87

案例9 南京江宁开发区成为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90

打造地方政府财富网络92

第五节 解决方案之五 建立公共财政体系92

案例10 杭州市“腾笼换鸟”创出城建经营新模式95

提高城市集聚效应97

第六节 解决方案之六 破除城乡壁垒97

案例11 北京市石景山区整建制“农转非”的三大突破99

第七节 解决方案之七 加快路网建设101

促进城市一体化101

案例12 珠三角撤并收费站加快区域融合103

第八节 解决方案之八 推进城乡一体化105

完善统一社保体系105

案例13 辽宁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108

第九节 解决方案之九 提升城市住宅建设水平110

塑造现代都市形象110

案例14 三大模式引领北海从房地产泡沫中走出113

第十节 解决方案之十 改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116

提升城市经营水平116

案例15 珠海:水务改革“一龙”胜“九龙”119

第一节 城市竞争优势问题引起广泛关注125

第二编 新城市竞争125

第一章 城市竞争优势与城市竞争力125

第二节 城市竞争优势的本来意义127

第三节 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128

竞争力理论”128

第四节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130

图表5 波特的“钻石结构”示意图131

第五节 IUD—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城市竞争力理论”132

图表6 国际竞争力基本原理示意图134

第二章 城市价值链模型135

第一节 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135

图表7 城市价值链模型示意图137

第二节 城市竞争力的惟一意义就是生产力138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140

图表8 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支持系统143

第三章 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144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评价参数144

第二节 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的构成146

图表9 城市实力系统149

图表10 城市能力系统152

图表11 城市活力系统154

图表12 城市潜力系统156

图表13 城市魅力系统158

第三节 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态势159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价值的实现168

第四章 城市价值及城市形态的演化模式168

图表14 城市价值创造过程外部因素示意图169

图表15 城市价值创造过程内部因素示意图171

第二节 城市价值的最大化创造城市竞争优势最大化172

第三节 城市形态的高级化与城市竞争优势174

图表16 城市形态演化模型175

第五章 城市竞争力解决方案183

第一节 解决方案之一 以WTO为背景实现城市战略183

转型183

案例16 上海国际中心城市的五大发展战略190

第二节 解决方案之二 以改善居住者结构为目标推动户籍改革195

案例17 江苏推出居住地登记制197

第三节 解决方案之三 以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分工为重点调整经济结构198

案例18 深圳地产界与佛山陶瓷界拉开“产业联盟”帷幕202

第四节 解决方案之四 以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群体为核心创造良好创业环境204

案例19 南京构筑创业型人才高地207

第五节 解决方案之五 以全球资源配置为内容进行要素整合209

案例20 粤港澳加快融合构筑“大”珠三角214

第六节 解决方案之六 以民营经济为重心形成中小企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216

案例21 “民营”浙江与“跨国”浙江219

第七节 解决方案之七 以投资吸引和产业扩张为动力促进制度创新223

案例22 昆山: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投资吸引224

第八节 解决方案之八 以提高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质量为根本重建政府秩序229

案例23 昆山市引入“质量认证”城市管理新理念230

第九节 解决方案之九 以传播城市形象和塑造城市品牌为主题开展城市营销233

案例24 大连:推进整体经营加快城市升值239

第十节 解决方案之十 以促进电子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工程为着力点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241

案例25 城市信息化——新南海模式244

第一章 城市战略转型251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经营城市251

第三编 新城市战略251

图表17 上海都市区空间经济结构示意图256

第二节 经营城市战略的基本内涵257

第二章 经营城市新理念266

第一节 经营城市需要新型城市运营商(机构)266

图表18 入世一年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调查分析268

第二节 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市民创造文化是经营城市理念的核心内涵268

图表19 城市经营战略三角270

第三节 经营城市目前存在的四大障碍272

第三章 经营城市战略279

第一节 城市产业战略279

第二节 城市资本战略282

第三节 城市人才战略285

第四节 城市管理战略287

图表20 我国现阶段城市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三个不适应292

第五节 城市营销战略293

第一节 经营城市的本质是经营环境297

第四章 经营城市环境297

第二节 经营城市的核心是“经营”政府300

图表21 政府作用绩效的评价指标303

第五章 经营城市解决方案304

第一节 解决方案之一 实现城市重构打造城市联盟304

案例26 大佛山城市圈与产业圈的整合模式310

第二节 解决方案之二 盘活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外延312

图表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界定316

案例27 杭州:转变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317

第三节 解决方案之三 实现土地升值放大经营城市价值320

图表23 郊区化机制图326

案例28 杭州经营土地的创新327

第四节 解决方案之四 在高标准建设与低成本管理中经营城市330

图表24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334

案例29 大连:城市建设注入经营理念337

第五节 解决方案之五 建立城市资产负债表提升经营城市水平339

案例30 武汉探索经营城市筹措资金新思路342

第六节 解决方案之六 重视公共品在经营城市中的重要作用344

图表25 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成本无法完全回收345

案例31 杭州湾大桥民资控股的标本意义347

第七节 解决方案之七 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放大经营城市效益349

案例32 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典型意义352

第八节 解决方案之八 走绿色化生态化经营城市新道路356

案例33 贵阳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城市的试点经验360

第九节 解决方案之九 以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为载体经营城市363

图表26 有魅力的城市良性循环发展结构365

案例34 广州:从经济到文化的回归367

第十节 解决方案之十 在城市形象提升与扩展中经营城市370

案例35 上海的城市精神大讨论373

第四编 新城市革命379

第一节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379

第一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379

图表27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383

第二节 传统行政区划的式微与新型经济区划的凸显384

第三节 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是中国经济区划的基本格局387

图表28 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结构图388

第一节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支点401

第二章 城市群与城市规模的极大拓展401

图表29 大城市全球化模型406

第二节 区域经济规模化效应提升城市竞争力408

图表30 埃德温·密尔斯和布鲁斯·汉密尔顿的城市形成模型415

第三节 国外大都市发展的现状416

第一节 城市圈打造中心城市之强419

第三章 城市圈与城市功能的强势整合419

图表31 中心地城市与网络城市模式异同点422

第二节 城市圈战略与中心城市产业格局425

图表32 现代城市划分的结构图425

图表33 大型开发区与城市规模关系428

第三节 构筑城市圈推动城市群发展430

第四章 城市带与城市产业的特色集聚433

第一节 产业集聚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态势433

图表34 小城镇发展机制分析435

第二节 城市带与城市圈城市群间作用力关系437

第三节 城市带与中小城市特色化发展440

图表35 浙江省部分小企业集群情况汇总表443

第五章 区域一体化解决方案446

第一节 解决方案之一 观念平台446

案例36 江苏:城市规划超越城市453

第二节 解决方案之二 体制平台455

图表36 21世纪城市政府管理的五个转变461

案例37 长三角:探索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462

第三节 解决方案之三 产业平台464

图表37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增长极作用图示467

案例38 珠三角城市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472

第四节 解决方案之四 基础设施平台474

案例39 长三角:打造3小时都市圈交通网络478

第五节 解决方案之五 市场机制平台480

图表38 来自大都市区的经济收益484

案例40 长三角:加强金融合作构建一体化市场487

第六节 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模式490

图表39 三大城市群GDP比较494

图表40 上海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指数503

图表41 产业群落的培育方式507

第五编 新城市安全559

第一章 应急“非典”引发城市安全战略新思维559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城市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559

第二节 应急非典凸现我国城市安全管理新矛盾563

案例41 从广州应对非典型肺炎看城市应急系统建设新课题572

第三节 城市安全管理实质就是对“破坏力”的管理577

图表42 破坏力因素、突发事件、危机逻辑关系578

图表43 破坏力因素、突发事件与不确定性579

第一节 现代城市安全管理的十个基本理念583

第二章 现代城市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583

第二节 政府危机管理的八个基本原则589

案例42 北京防治“非典”应急预案呈现三大亮点594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安全责任597

载体597

第三章 完善的组织责任体系是城市安全战略的运行597

第二节 政府的安全职能598

第三节 政府的危机处理流程599

图表44 城市安全责任网络平面图600

图表45 危机应急处理流程示意图601

第四章 新型公共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新型公共治理的支撑602

第一节 城市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转型呼唤新型公共治理602

第二节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605

第三节 高效政府的制度保证606

第四节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现代城市治理中的作用608

案例43 “早于中央”的浙江公共卫生体系改革610

第五章 建设健康城市是城市安全的重要战略目标613

第一节 什么是健康城市613

第二节 健康的精神是健康城市的灵魂614

第三节 强健的体魄是城市健康的基础616

第四节 健康城市需要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617

第五节 健康城市需要一个健康的公共空间619

第六节 健康城市成为后非典时期中国城市的新追求620

案例44 上海四大机制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护航6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