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
  • 余明辉,安淑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331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学科: 高等教育) 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1 以太网1

第1章 局域网1

第3章 用Windows 2000 Server构建服务器 61

1.1 局域网概述1

1.1.2 无线局域网3

1.2 局域网的工作模式4

1.2.1 对等式网络4

1.2.2 专用服务器模式5

1.2.3 客户/服务器模式5

1.2.4 Intranet模式5

1.3 局域网网络设备6

1.3.1 网卡6

1.3.2 集线器10

1.3.3 交换机12

1.3.4 无线局域网设备18

1.3.5 服务器20

1.4 网络设备的连接28

1.4.1 双绞线连接28

1.4.3 网络设备的连接29

1.4.2 网络设备接口通信标准29

1.4.4 级联与堆叠30

1.5 局域网通信协议及选择32

1.6 IP地址规划与管理33

1.6.1 IP地址基础33

1.6.2 IP地址规划原则37

1.6.3 静态和动态分配地址的选择38

1.6.4 IP地址、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绑定38

1.6.5 IP地址使用40

练习题40

2.2.1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41

第2章 构建对等网与无线局域网41

2.2 Windows 98构建对等网41

2.1 对等网的要素41

2.2.2 安装网络协议42

2.2.3 配置TCP/IP43

2.2.4 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43

2.2.5 配置“工作组”和“计算机名”43

2.3.2 安装网络协议和配置TCP/IP44

2.3.1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44

2.3 Windows 2000构建对等网44

2.4 对等网的基本应用45

2.3.3 配置“工作组”和“计算机名”45

2.4.1 文件共享46

2.4.2 共享打印机47

2.4.3 映射网络驱动器49

2.5 对等网中使用NetMeeting50

2.6 构建无线局域网55

2.6.1 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安装55

2.6.2 无线局域网的模式56

2.7.1 实训对等网中共享资源的设置与访问58

2.7 实训项目58

2.7.2 实训对等网中使用NetMeeting59

2.7.3 实训构建AP模式的无线局域网59

练习题60

3.1 域控制器与域控制器的安装61

3.1.1 活动目录61

3.1.2 域控制器64

3.1.3 域控制器的安装65

3.1.4 域控制器的降级68

3.2 用户账号68

3.2.1 用户的基本概念68

3.2.2 创建域用户账户69

3.3 用户组72

3.3.1 用户组的类型72

3.3.3 内置组和预定义组73

3.3.2 组作用域73

3.3.4 域用户组管理74

3.4 DHCP服务器75

3.4.1 DHCP简介75

3.4.2 DHCP服务器的安装76

3.4.3 熟悉DHCP控制台76

3.4.4 创建和设置DHCP的作用域77

3.4.5 设置超级作用域79

3.4.6 设置DHCP选项80

3.5.1 DNS简介81

3.5.2 建立和管理DNS区域81

3.5 DNS服务器81

3.5.3 建立和管理DNS服务器的资源记录85

3.5.4 设置DNS客户端86

3.6 WWW服务器86

3.6.1 Web服务器86

3.6.2 IIS 5.0及安装87

3.6.3 管理控制台88

3.6.4 WWW服务的实现89

3.7.2 使用IIS建立FTP服务96

3.7 FTP服务器96

3.7.1 FTP服务器简介96

3.8 E-mail服务器101

3.8.1 E-mail服务概述102

3.8.2 安装Exchange 2000 Server103

3.8.3 Exchange 2000 Server的配置105

3.8.4 客户端邮件收发108

3.9 代理服务110

3.9.1 代理服务器技术110

3.9.2 使用WinGate代理器111

3.9.3 Windows 2000共享接入Internet的设置114

3.10 实训项目115

3.10.1 实训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115

3.10.2 实训Windows 2000 Server的域用户管理115

3.10.3 实训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116

3.10.4 实训DNS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116

3.10.5 实训WWW和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117

3.10.6 实训E-mail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118

练习题119

3.10.7 实训代理服务器WinGate的安装与配置119

第4章 用Linux构建服务器120

4.1 Linux基础120

4.1.1 Linux的安装120

4.1.2 桌面应用程序120

4.1.3 文件系统管理122

4.1.4 磁盘与内存管理126

4.1.5 用户与组管理128

4.2 网络基本管理130

4.2.1 与网络相关的配置文件130

4.2.2 设置和调节网络状态133

4.3 与Windows的资源共享138

4.3.1 Samba协议简介138

4.3.2 安装Samba组件138

4.3.3 Linux主机访问Windows主机142

4.3.4 Windows主机访问Linux主机143

4.4 DHCP服务器的构架143

4.4.1 DHCP——让网络配置更轻松143

4.4.2 DHCP的安装144

4.4.3 DHCP的配置144

4.4.4 测试DHCP服务145

4.4.5 DHCP的管理146

4.5 DNS服务器的构架146

4.5.1 DNS服务器的安装146

4.5.2 DNS服务器的配置146

4.5.3 配置反向域名解析148

4.5.4 建立从区域文件148

4.5.5 测试DNS服务149

4.5.6 域名直接解析和泛域名功能150

4.6 FTP服务器的构架150

4.6.3 vsftpd的配置151

4.6.1 安装vsftpd服务器151

4.6.2 启动/重新启动/停止vsftpd服务151

4.7 Web服务器的构架153

4.7.1 安装Apache服务器153

4.7.2 配置httpd.conf文件153

4.7.3 图形化配置界面155

4.8 E-mail服务器的构架156

4.8.1 安装Sendmail156

4.8.2 启动/重新启动/停止Sendmail服务156

4.8.3 配置Sendmail157

4.8.4 为新用户开电子邮件账号158

4.8.5 为电子邮件账户设置别名158

4.8.6 指定邮箱容量限制159

4.8.7 支持POP和IMAP功能159

4.9 实训项目160

4.9.1 实训Samba协议的设置与实践160

4.9.2 实训DHCP的设置与实践160

4.9.3 实训DNS的设置与实践160

4.9.5 实训Web的设置与实践161

4.9.4 实训FTP的设置与实践161

练习题162

第5章 交换技术163

5.1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163

5.1.1 VLAN产生的原因163

5.1.2 VLAN标准164

5.1.3 VLAN的种类165

5.1.4 VLAN内及VLAN间通信166

5.2.1 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170

5.2 生成树协议170

5.2.2 生成树协议171

5.3 以太网链路聚合178

5.3.1 链路聚合简介178

5.3.2 流量平衡179

5.4 三层交换技术180

5.4.1 三层交换技术的概念180

5.4.2 三层交换技术带来的影响181

5.4.3 二、三层交换技术的代表181

练习题182

6.1 命令行接口184

6.1.1 使用命令行界面184

6.1.2 命令模式概要184

第6章 交换机配置184

6.1.3 获得帮助185

6.1.4 简写命令185

6.1.5 理解CLI的提示信息186

6.1.6 使用历史命令186

6.1.8 Telnet管理187

6.1.7 命令行滑动窗口187

6.1.9 实训 交换机基本配置188

6.2 配置VLAN实例191

6.2.1 Port VLAN的配置191

6.2.2 Tag VLAN的配置192

6.2.3 实训 交换机端口隔离195

6.2.4 实训 跨交换机实现VLAN197

6.2.5 实训 VLAN/802.1Q-VLAN间通信200

6.3.3 Spanning Tree 选配置205

6.3.2 打开、关闭Spanning Tree协议205

6.3 配置STP205

6.3.1 Spanning Tree的缺省配置205

6.3.4 STPP信息显示207

6.3.5 实训 生成树协议(STP)208

6.4 配置Aggregate Port214

6.4.1 配置二层Aggregate Port214

6.4.2 配置三层Aggregate Port215

6.4.3 配置Aggregate Port的流量平衡215

6.4.4 显示Aggregate Port215

6.4.6 实训802.3ad冗余备份测试216

6.4.5 配置Aggregate Port的注意事项216

练习题219

第7章 路由技术221

7.1 广域网接入技术概述221

7.1.1 广域网的概念221

7.1.2 广域网接入技术分类221

7.1.3 广域网设备222

7.1.4 广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223

7.1.5 点对点协议(PPP)223

7.2.1 什么是路由226

7.2 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226

7.2.2 路由算法227

7.2.3 设计目标228

7.2.4 路由协议229

7.2.5 静态路由230

7.2.6 缺省路由231

7.2.7 动态路由231

7.2.8 路由信息协议(RIP)233

7.3.2 为什么要配置访问列表235

7.3.3 什么时候配置访问列表235

7.3.1 访问控制列表简介235

7.3 访问控制列表235

7.3.4 基本访问列表236

7.3.5 基本访问列表配置准则236

7.4 局域网与Internet网互连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237

7.4.1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概述237

7.4.2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239

练习题241

8.1.1 通过带外对路由器进行管理242

第8章 路由器配置242

8.1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242

8.1.2 路由器的常见命令模式243

8.1.3 路由器的常用命令244

8.1.4 通过Telnet对路由器进行远程管理245

8.1.5 命令行配置编辑功能247

8.1.6 实训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48

8.2 配置点对点协议(PPP)及其认证253

8.2.1 配置PPP及其认证253

8.2.2 实训 PPP CHAP认证255

8.3 配置静态路由259

8.3.1 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259

8.3.2 实训 配置静态路由259

8.4 配置RIP265

8.4.1 如何配置RIP265

8.4.2 实训 配置RIP Version 1路由协议266

8.5 配置IP访问列表271

8.5.1 如何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271

8.5.2 ACL的类型272

8.5.3 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273

8.5.4 显示ACLs配置275

8.5.5 实训 编号的标准IP访问列表276

8.5.6 实训 命名的扩展IP访问列表278

8.6 配置网络地址转换281

8.6.1 内部源地址NAT配置281

8.6.2 动态NAT配置281

8.6.3 静态NAPT281

8.6.5 实训 静态内部源地址转换(NAT)282

8.6.4 动态NAPT282

8.6.6 实训 复用内部全局地址转换(NAPT)285

练习题287

第9章 网络接入技术289

9.1 网络接入概述289

9.1.1 公共传输网络289

9.1.2 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289

9.2 ISDN接入技术291

9.2.1 ISDN的工作原理与分类291

9.2.2 ISDN的接入设备292

9.3 xDSL接入技术293

9.3.1 xDSL的分类294

9.3.2 xDSL的应用295

9.4 ADSL接入技术295

9.4.1 ADSL工作原理295

9.4.2 ADSL系统组成296

9.4.3 安装ADSL297

9.4.4 局域网中使用ADSL300

9.5.1 HFC简介303

9.5 Cable Modem接入技术303

9.5.2 Cable Modem的工作原理304

9.5.3 Cable Modem的种类305

9.5.4 Cable Modem系统的配置、使用和管理306

9.5.5 Cable Modem的优缺点307

9.6 电力线接入方案307

9.7 Home PNA接入309

9.8 DDN数字专线311

9.10 以太网宽带接入技术313

9.10.1 IEEE 802.3ah协议313

9.9 光纤接入技术313

9.10.2 EFM接入技术314

9.10.3 以太网接入中的主要技术问题314

9.10.4 以太网接入的应用前景315

9.11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315

练习题318

第10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319

10.1 网络方案设计内容319

10.2.1 局域网技术选型321

10.2 网络总体设计321

10.2.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22

10.2.3 地址分配与聚合设计322

10.2.4 Internet接入设计324

10.2.5 网络性能设计324

10.2.6 网络可靠性和冗余设计324

10.2.7 网络安全性设计327

10.3 中小企业网络解决方案327

练习题329

参考文献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