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金融化转移的特征、机制与经济关系 基于金融化理论的比较、拓展与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鲁春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478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金融资本-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金融化转移的特征、机制与经济关系 基于金融化理论的比较、拓展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一、现实背景:金融化的世界1
二、理论背景:资本积累的金融化理论2
三、研究意义——从理论与现实比较中发现问题2
第二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4
一、基本思路4
二、主要内容4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6
一、研究方法6
二、创新点与不足7
第二章 资本积累、金融化与资本转移:文献综述9
第一节 资本积累及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9
一、资本积累理论9
二、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10
三、资本的时空修复理论12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金融化14
一、资本积累中的不确定性与金融化14
二、金融化的微观及宏观影响15
第三节 资本转移研究述评16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转移理论16
二、西方资本流动理论18
三、马克思主义资本转移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发展21
第三章 金融化与资本转移——比较与启示24
第一节 金融化内涵的比较与区别24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化与西方主流经济学金融化含义的区别24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化与西方主流经济学金融化衡量方法的区别25
三、相关概念的区别26
第二节 各经济学流派有关金融化研究的思想27
一、新古典经济学金融化思想27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化思想28
三、后凯恩斯经济学金融化思想29
四、调节学派金融化思想30
五、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金融化研究30
第三节 金融化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31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金融化研究的主要内容3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化研究主要内容33
第四节 资本的金融化转移:一个新的分析思路与方法35
一、金融化背景下的新经济关系35
二、当代社会金融化的直接原因36
三、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特征37
四、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分析方法40
第五节 结论性评论43
第四章 经济主体金融化分利行为一般性分析46
第一节 参与生产的金融资本模型46
一、有关参与生产的金融资本模型研究46
二、基于CES生产函数的金融参与生产的模型48
第二节 不参与生产的经济主体金融化分利模型54
一、生产、保护和分利问题54
二、政府行为与经济主体金融化分利模型55
第三节 经济主体金融化分利行为的相互关系模型61
一、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演化博弈过程61
二、两经济主体对称博弈及其羊群行为63
三、两经济主体非对称演化博弈65
第四节 结论74
第五章 资本的金融化转移——典型经济主体经济关系分析76
第一节 资本的跨行业金融化转移及其影响76
一、家户金融化投资行为及其与金融体系的关系78
二、非金融企业经营业务转变式金融化行为及其与金融机构的关系80
三、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调整式金融化行为82
四、资本跨行业金融化转移的影响83
第二节 资本的跨时期金融化转移及其影响85
一、家户的跨期金融化行为及其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关系86
二、金融系统的跨期金融化转移机制及市场表现88
三、资本跨期金融化转移的影响90
第三节 资本的跨区域金融化转移及其影响92
一、少数大资本家控制国际金融组织形成金融垄断寡头94
二、部分经济主体以FSFDI方式进行跨国投资95
三、部分经济主体以对冲基金形式进行全球投资97
四、资本跨区域金融化转移的影响99
第四节 资本金融化转移与积累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101
一、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的理论及其形成机理101
二、金融化与积累的社会结构转变111
三、新自由主义金融化及其积累社会结构的发展115
第五节 结论120
第六章 资本的金融化转移——中国的实证分析121
第一节 基于目标收益率变动的企业金融化行为及其宏观效应121
一、相关金融化模型及其意义121
二、金融化模型的改进及一般分析126
三、开放经济中模型的拓展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分析130
四、结论133
第二节 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与收入分配差距134
一、中国的金融化134
二、中国金融化对功能收入分配的影响135
三、垄断、金融化与中国行业收入分配差距144
第七章 结论155
附录 垄断与金融化影响行业收入分配机制159
参考文献167
致谢184
热门推荐
- 2902299.html
- 538221.html
- 2724315.html
- 1742332.html
- 1182821.html
- 2314763.html
- 621953.html
- 1090171.html
- 2661402.html
- 2967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7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