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维修性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甘茂治,徐绪森,傅光甫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0977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维修性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维修的意义1
1.1 维修的定义及区分1
1.2 维修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
第二节 产品的固有属性及其与维修的关系4
2.1 可靠性4
2.2 维修性6
2.3 经济性7
第三节 维修性工程8
3.1 维修性工程的意义及发展8
3.2 维修性工程与其它工程学科的关系10
3.3 维修性工程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2
第二章 维修性的基本要求14
第一节 维修性的定性要求14
1.1 结构尽量简单14
1.2 具有良好的维修可达性14
1.3 提高标准化和互换性程度18
1.4 具有完善的防差错措施及识别标记19
1.5 保证维修安全20
1.6 检测诊断准确、快速、简便21
1.7 要重视贵重件的可修复性23
1.8 要符合维修中人的因素工程的要求23
第二节 维修性的定量化24
2.1 维修度M(t)24
2.2 维修度密度函数m(t)25
2.3 修复率μ(t)25
2.4 常用维修时间的分布26
第三节 维修性的定量指标30
3.1 维修延续时间指标30
3.2 维修工时指标32
3.3 维修周期指标33
3.4 维修费用指标33
3.5 检测性能指标33
第四节 常用件结构及其应用的维修性要求36
4.1 紧固件36
4.2 润滑装置37
4.3 轴承38
4.4 密封件39
4.5 接插件39
4.6 电器元部件41
第五节 维修中的人-机系统42
5.1 人的特性和能力42
5.2 人-机系统中人的控制特性和模型45
5.3 人与环境的关系48
第三章 可修复系统分析49
第一节 系统的可用度分析49
1.1 可用度的基本概念49
1.2 三种稳态可用度50
1.3 马尔可夫型可修复系统的可用度分析51
1.4 非马尔可夫型可修复系统的可用度分析57
1.5 使用可用度分析60
第二节 系统的效能分析61
2.1 系统效能的基本概念61
2.2 系统效能的量度62
2.3 系统效能模型的建立63
2.4 系统效能分析举例64
第三节 系统的费用分析68
3.1 全寿命费用的基本概念68
3.2 全寿命费用的估算70
3.3 费用效能分析74
第四节 维修性要求的分析论证77
4.1 维修性分析论证的依据77
4.2 各类产品维修性要求的特点78
4.3 维修性要求的确定过程80
第四章 维修性的分配与预计83
第一节 概述83
1.1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的意义83
1.2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的时机和条件83
第二节 系统分析84
2.1 系统分析的目的与要求84
2.2 系统分析的内容与方法84
第三节 维修性的分配87
3.1 维修性分配的主要指标87
3.2 维修性分配应考虑的因素89
3.3 维修性分配的步骤与方法89
第四节 维修性的预计94
4.1 维修性预计的参数及判断标准94
4.2 维修性预计的方法94
第五章 维修性的试验与评定106
第一节 概述106
1.1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的目的和意义106
1.2 维修性试验方法的发展106
1.3 维修性试验的类别106
第二节 维修性试验的准备108
2.1 维修性试验计划的制定108
2.2 试验方法的选择109
2.3 确定受试品109
2.4 确定和准备试验环境条件110
2.5 培训试验维修人员110
2.6 准备试验设备及保障物资110
第三节 维修性试验的实施110
3.1 维修作业样本的选择和分配110
3.2 故障的模拟和排除112
3.3 预防维修试验113
3.4 试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114
3.5 试验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115
3.6 试验报告的编写116
第四节 维修性试验方法及其原理116
4.1 试验方法1:对均值的假设检验118
4.2 试验方法2:规定临界百分位数的假设检验123
4.3 试验方法3:规定临界维修时间的假设检验128
4.4 试验方法4:修复时间中值(Met)的试验131
4.5 试验方法5:每次运行应计入的平均维修停机时间M0的试验133
4.6 试验方法6:每飞行小时的平均维修工时的试验134
4.7 试验方法7:地面电子系统的维修工时率试验134
4.8 试验方法8:均值与有百分位要求的组合序贯试验136
4.9 试验方法9:均值和最大修复时间的中心极限定理大样本试验149
4.10 试验方法10:最大维修时间和维修时间中值未知分布的试验152
4.11 试验方法11:预防维修时间的专门试验152
第五节 检测性能评价与验证154
5.1 故障检测率和隔离率的评价与验证154
5.2 虚警率的评价和验证155
第六章 维修保障分系统的建立157
第一节 概论157
1.1 维修保障分系统设计的意义157
1.2 全寿命过程中的维修保障规划活动158
第二节 设计过程中的维修保障规划158
2.1 维修方案159
2.2 维修保障规划161
第三节 维修保障分析162
3.1 概述162
3.2 系统用途和维修保障分系统的定义163
3.3 待选维修保障方案的准备与评估165
第四节 维修计划的制订166
4.1 维修任务的确定166
4.2 维修任务分析172
4.3 维修级别分析172
4.4 维修计划文件的制订172
第五节 维修保障资源的确定174
5.1 人员的训练174
5.2 技术手册175
5.3 保障设备176
5.4 备件的筹措与供应176
5.5 设施177
第六节 维修保障的试验与验证177
6.1 维修保障的试验与验证的意义177
6.2 维修保障的验证要点177
6.3 维修保障数据的收集与反馈178
第七章 维修性管理179
第一节 维修性管理概述179
1.1 维修性管理的意义及发展179
1.2 维修性管理与产品保证180
1.3 维修性管理的职能181
第二节 全寿命过程维修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81
2.1 全寿命过程的划分181
2.2 论证阶段维修性工作的内容182
2.3 研制阶段维修性工作的内容184
2.4 生产阶段维修性工作的内容188
2.5 使用阶段维修性工作的内容188
第三节 订购方和承制方在全寿命过程各阶段中承担的责任188
3.1 论证阶段188
3.2 研制阶段189
3.3 生产阶段190
3.4 使用阶段190
3.5 淘汰(退役)阶段190
附录A MIL-HDBK-472《维修性预计》程序Ⅴ191
附录B MIL-HDBK-472《维修性预计》程序Ⅲ198
参考文献204
热门推荐
- 777166.html
- 643715.html
- 3040251.html
- 1689184.html
- 1678520.html
- 866278.html
- 3148668.html
- 1465758.html
- 1147783.html
- 2696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6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3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8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4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