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论
  • 钱家先,太俊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234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历史课-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程1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1

一、“课程”含义溯源1

二、当代“课程”含义的新发展2

第二节 我国历史课程的沿革和发展8

一、中国古代的历史课程8

二、中国近代的历史课程9

三、新中国建立后历史课程的发展10

第三节 当代世界历史课程发展的典型特征15

一、美国的历史课程状况15

二、英国的历史教育17

三、其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育19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21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任务21

一、基本历史知识的传授21

二、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23

三、对学生道德、情操、人生观的培养25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26

一、历史知识的特点26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28

第三节 中学历史的教学原则29

一、教育的意义29

二、中学历史的教学原则30

第四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33

一、综合课的内涵与结构33

二、单一课的内涵与结构34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36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36

一、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36

二、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38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综合创新方法45

四、中学历史专题史内容的讲授方法49

第二节 乡土历史教学53

一、乡土历史的概念53

二、乡土历史的教学功能54

三、乡土历史教材的形式和内容54

四、乡土历史资料的收集和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55

五、乡土历史教学的实施56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外活动57

一、历史教学中课外活动的作用57

二、历史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形式与方法58

三、历史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基本原则61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选择62

一、着眼于信息处理的历史教学模式63

二、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64

三、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65

四、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68

五、历史教学中的范例教学模式69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材71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材的类型和编写71

一、中学历史教材的含义71

二、中学历史教材的类型和基本属性71

三、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74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作用83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沿革83

二、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86

三、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和功能86

第五章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91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功能91

一、课程标准的含义91

二、课程标准的功能91

三、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92

第二节 历史课程的新理念和设计思路93

一、历史课程的新理念93

二、历史课程设计思路94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95

一、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95

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102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108

第六章 新课程理念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施111

第一节 新课程和教师、学生的新角色111

一、树立新的师生观111

二、走向新的教学观126

第二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43

一、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143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44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145

第三节 走向生活148

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基本理念之一)148

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基本理念之二)155

第四节 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本理念之三)163

一、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163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164

三、探究学习的条件167

四、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169

第五节 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基本理念之四)170

一、学生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170

二、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缺一不可172

三、参与中三维的交融性177

四、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179

第六节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理念之五)181

一、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81

二、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184

三、放飞思维与想象188

四、知识、能力、创新水乳交融189

五、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191

第七节 教是为了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基本理念之六)194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194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198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202

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203

五、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205

第八节 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基本理念之七)206

一、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206

二、课程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207

三、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209

四、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210

第九节 发展才是硬道理——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基本理念之八)211

一、评价的内涵212

二、评价的行动策略221

第七章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226

第一节 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226

一、历史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226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227

三、历史教学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227

第二节 课程改革与评价理论的发展228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发展228

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特征230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理念231

第三节 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常见的评价类型233

一、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233

二、学生评价目标领域的划分235

三、学生学业成绩评价236

第四节 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测验题型239

一、题型的分类239

二、历史教学测评中常用题型239

第五节 教育测评中常见的质量指标242

一、信度——测试的可靠性指标242

二、效度——测试的准确性指标244

三、难度——测试的难易度指标245

四、区分度——测试的鉴别性指标246

第八章 中学历史现代化教学248

第一节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248

一、媒体的概念248

二、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248

三、多媒体CAI课件的类型250

第二节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51

一、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原则251

二、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253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步骤257

四、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制作软件260

第三节 网络化教学与学习263

一、网络教育及其发展前景263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263

三、网络教学的模式264

四、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265

第四节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267

一、尊重基本教学规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267

二、转换旧的师生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268

三、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268

四、重视人文环境的熏陶269

第九章 中学历史微格教学271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271

一、教学技能的概念271

二、什么是微格教学272

三、微格教学的作用273

四、微格教学与相关师范教育课程的关系274

第二节 微格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275

一、教学设计275

二、微格教学设计278

三、微格教学教案编写279

第三节 导入技能281

一、什么是导入技能281

二、导入技能的功能281

三、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282

四、导入技能的类型283

五、应用要点291

六、导入技能的教案举例292

七、导入技能的评价单294

第四节 提问技能294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294

二、提问技能的功能294

三、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296

四、提问技能的类型298

五、应用要点301

六、提问技能的教案举例302

七、提问技能的评价单303

第五节 讲解技能303

一、什么是讲解技能303

二、讲解技能的功能304

三、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304

四、讲解技能的类型305

五、应用要点307

六、讲解技能的教案举例308

七、讲解技能的评价单309

第六节 变化技能309

一、什么是变化技能309

二、变化技能的功能310

三、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311

四、应用要点316

五、变化技能的教案举例318

六、变化技能的评价单319

第七节 强化技能319

一、什么是强化技能319

二、强化技能的功能320

三、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321

四、应用要点325

五、强化技能的教案举例326

六、强化技能的评价单326

第八节 演示技能327

一、什么是演示技能327

二、演示技能的功能327

三、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329

四、演示技能的类型333

五、应用要点334

六、演示技能的教案举例335

七、演示技能的评价单336

第九节 板书技能336

一、什么是板书技能336

二、板书技能的功能337

三、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337

四、板书的类型和设计338

五、应用要点343

六、板书技能的教案举例344

七、板书技能的评价单345

第十节 结束技能345

一、什么是结束技能345

二、结束技能的功能345

三、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346

四、结束技能的类型346

五、应用要点349

六、结束技能的教案举例351

七、结束技能的评价单351

第十章 历史专业的教育实习352

第一节 教育实习的意义和现状352

一、教育实习的意义352

二、我国教育实习的现状355

第二节 教育实习的形式和任务358

一、教学见习358

二、教育实习的实施形式359

三、教育实习的任务和内容361

第三节 教育实习的过程与组织管理364

一、教育实习的基本过程364

二、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368

第十一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学习与研究372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372

一、中学教师的基本素养372

二、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375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376

一、中学历史教师业务进修和培训的目的376

二、中学历史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主要内容378

三、中学历史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方式379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381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者381

二、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学研究领域382

三、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学研究方法384

四、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及其作用385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386

一、确立研究方向的几项原则386

二、史学论文的主要类型、写作步骤及其格式387

参考文献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