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富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震,赵阳,梁全胜,许晓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528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油气藏-形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富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油气成藏条件3
第一章 沉积盆地地温—地压系统特征3
第一节 地温与地压的基本关系4
第二节 地温—地压系统定义及其分布特征6
第三节 地温—地压系统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11
结论14
第二章 莺歌海盆地地温—地压系统特征15
第一节 地温场特征15
第二节 压力场特征16
第三节 地温—地压系统特征22
结论25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异常高压晚期形成特征分析26
第一节 渤海湾盆地各坳陷压力场特征相似性分析27
第二节 渤海湾盆地异常高压形成过程定性分析30
第三节 超压晚期形成与成藏期的关系34
结论35
第四章 异常低压成因分析——以二连盆地为例36
第一节 二连盆地压力场表现出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36
第二节 异常低压成因机理分析——沉积停滞造成异常低压38
结论42
第五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为例43
第一节 输导层类型44
第二节 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47
第六章 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预测方法研究49
第一节 有利烃源岩发育层段预测方法——层序及体系域分析法50
第二节 烃源岩厚度预测方法——地震速度岩性分析法51
第三节 烃源岩热成熟度预测方法——R0地震和测井预测法53
第四节 烃源岩综合评价法56
结论57
第七章 断陷盆地“多元控砂”特征分析——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58
第一节 构造带类型与砂体成因关系59
第二节 边界断层与砂体分布61
第三节 体系域类型与砂体成因类型62
第四节 坡折带类型与砂体成因及分布65
第五节 沉积相类型与砂体特征67
第六节 砂岩体形成和分布的多元控制特征69
结论70
第八章 断陷盆地“多级控砂”机制分析——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71
第一节 断陷类型对砂体分布的控制71
第二节 不同构造带的控砂模式73
第三节 坡折带类型与砂体成因及分布关系76
第四节 体系域类型与砂体成因类型79
第五节 沉积相类型与砂体特征80
第六节 “多级控砂”机制讨论82
结论83
第九章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圈闭成藏条件典型组合分析——以二连断陷盆地为例84
第一节 断陷湖盆基本成藏条件发育模式84
第二节 断陷盆地隐蔽圈闭成藏条件组合类型86
结论93
第二篇 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97
第十章 岩性圈闭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特征——以二连盆地为例97
第一节 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97
第二节 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基本特征99
第三节 二连盆地典型凹陷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101
第四节 岩性圈闭形成的旋回性特征对油气成藏意义的分析103
结论104
第十一章 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以柴西南区古近系为例105
第一节 岩性圈闭的储层有效性分析105
第二节 岩性圈闭的盖层有效性分析108
第三节 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108
结论110
第十二章 岩性油藏幕式充注和相对早期成藏特征——以二连盆地为例111
第一节 二连盆地岩性油藏特征112
第二节 油气成藏期分析113
第三节 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期次特征121
第四节 讨论122
结论124
第十三章 岩性圈闭油气充注动力学模型研究126
第一节 岩性圈闭油气充注动力学模型127
第二节 油气充注动力学模型在白家海凸起彩43井区的应用130
第十四章 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研究133
第一节 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构建133
第二节 成藏期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在彩43井的应用140
第十五章 断陷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成藏模式——以济阳坳陷为例143
第一节 济阳坳陷岩性地层圈闭油气成藏基本特征144
第二节 源内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146
第三节 源外下生上储型成藏模式149
第四节 源外旁生侧储型成藏模式152
结论155
第三篇 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159
第十六章 沉积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分析159
第一节 岩性地层圈闭成藏的四项主控因素159
第二节 岩性地层圈闭成藏“四元主控”的意义164
结论166
第十七章 巴音都兰凹陷岩性油藏“四元成藏”特征167
第一节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167
第二节 岩性油藏“四元成藏”特征讨论173
结论173
第十八章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四元成藏”特征175
第一节 典型断陷盆地地质概况176
第二节 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制约178
第三节 岩性圈闭能否成藏总体上受到“四大主元”的控制187
第四节 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多元控油-四元成藏”特征概括193
第十九章 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优势性特征196
第一节 勘探新进展表明部分凹陷具有优势性特征196
第二节 岩性油藏在形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性198
第三节 保存条件方面具有优势性201
第四节 岩性油藏在分布方面具有优势性202
结论206
第二十章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形成分布的优势性特征207
第一节 勘探现状表明岩性油气藏具有明显的优势性特点208
第二节 岩性油气藏在形成条件方面具有优势性208
第三节 岩性油气藏在保存条件方面具有优势性211
第四节 岩性油气藏在分布方面具有优势性213
结论215
第四篇 油气富集规律219
第二十一章 二连盆地岩性油气富集因素分析219
第一节 丰富的油源是岩性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219
第二节 优质的砂岩体圈闭是岩性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222
第三节 存在汇流通道是岩性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227
结论229
第二十二章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主元富集”特征230
第一节 岩性油气富集必须首先具备丰富的油源条件231
第二节 岩性油气富集同时需要优质的砂岩体圈闭条件234
第三节 岩性油气富集还必须具备汇流通道条件237
结论239
第二十三章 陆相断陷盆地“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特征——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241
第一节 砂体形成的“多元控砂”特征241
第二节 岩性油藏形成的“四元成藏”特征244
第三节 岩性油藏的“主元富集”特征248
第四节 “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特征的意义250
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
- 718426.html
- 2308487.html
- 1232193.html
- 713556.html
- 191376.html
- 3517553.html
- 205883.html
- 3215418.html
- 548187.html
- 589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7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1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8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1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7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