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功能视觉外科学FUNCTIONAL NEUROSURGERY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勇杰主编;胡永生,李建宁,乔梁,陶蔚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6140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883页
- 文件大小:266MB
- 文件页数:9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功能视觉外科学FUNCTIONAL NEUROSURGERY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解剖与生理篇3
第一章脑皮层及重要功能区3
第一节大脑皮层的形态结构3
一、脑皮层的分类3
二、脑皮层的外形及分叶3
第二节大脑皮层的组织结构4
一、脑皮层的六层结构4
二、脑皮层的细胞构筑分区(Brodmann分区)5
第三节大脑皮层间的纤维联系9
一、联合纤维9
二、联络纤维10
三、投射纤维10
第四节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区10
一、运动功能区10
二、躯体感觉功能区11
三、特殊感觉功能区11
四、语言功能区12
五、高级皮层联络区12
第二章皮层下结构15
第一节丘脑15
一、概述15
二、丘脑核团16
第二节皮层下主要神经系统传导通路20
一、上行感觉传导通路20
二、下行运动传导通路25
第三节基底核结构27
一、苍白球27
二、丘脑底核30
三、大脑脚间核31
四、纹状体32
五、黑质与红核33
第四节边缘系统34
一、海马结构35
二、杏仁核复合体35
三、扣带回36
四、内囊前肢36
五、尾状核36
六、伏隔核36
七、下丘脑37
八、眶额皮层38
第五节痛觉系统38
一、疼痛的转导和传递39
二、疼痛的感知46
三、疼痛的调节48
第三章脊髓和脊柱53
第一节脊髓53
一、脊髓的形态与解剖结构53
二、脊髓传导束及功能55
第二节脊柱59
一、脊柱的发育和生理弯曲59
二、椎骨的结构59
三、椎骨的连接62
四、脊柱的运动64
五、椎管与椎间孔64
第四章周围神经67
第一节脑神经67
一、概论67
二、三叉神经68
三、面神经71
四、舌咽神经72
五、迷走神经72
六、副神经72
第二节脊神经72
一、概述72
二、颈丛74
三、臂丛75
四、胸神经前支77
五、腰丛77
六、骶丛78
第三节自主神经79
一、内脏运动神经80
二、内脏痛的传入神经82
技术与设备篇87
第五章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87
第一节发展史87
一、砥砺前行87
二、立体定向技术的诞生89
三、运动障碍病手术治疗的衰落与复兴90
四、从核团切开走向脑深部电刺激疗法92
第二节人脑图谱93
一、概论及脑的参照系93
二、Schaltenbrand&Wahren图谱94
三、计算机化图谱94
四、个体差异95
第三节立体定向仪96
一、演化史96
二、立体定向仪的立体几何原理97
三、现代立体定向仪介绍97
四、无框架立体定向仪99
第四节神经导航和计算机辅助技术100
一、神经导航的概念与发展史100
二、神经导航的原理100
三、神经导航的应用101
四、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103
第五节立体定向手术技术105
一、术前准备105
二、影像融合与手术计划106
三、手术操作与麻醉106
四、术后管理109
第六节立体定向脑活检技术110
一、概述110
二、立体定向脑活检器械和基本步骤111
三、不同影像条件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活检112
四、特殊位置和情况的处理114
五、手术并发症116
六、总结116
第六章X线成像技术119
概述119
第一节C形臂成像119
一、C形臂透视机的组成119
二、C形臂成像图像的特点120
三、正常脊柱影像特点120
四、C形臂下造影122
五、总结122
第二节O形臂成像122
一、O形臂影像系统简介122
二、O形臂的辐射123
三、总结124
第三节CT成像技术124
一、CT的基本结构与成像原理124
二、检查方法125
三、螺旋CT125
第七章其他成像技术128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技术128
一、磁共振的基本原理128
二、磁共振血管成像129
三、功能磁共振成像129
第二节PET及PET/MR成像技术131
一、概述131
二、成像原理131
三、PET示踪剂131
四、检查前准备131
五、临床应用132
第三节影像融合及重建技术134
一、前言134
二、三维放射成像介绍135
三、配准135
四、临床应用137
五、总结137
第四节超声成像技术138
一、超声成像原理138
二、超声导航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139
三、品牌机139
第八章脑电图技术143
第一节脑电图原理和记录143
一、脑电图原理143
二、脑电图记录144
第二节视频脑电图147
一、脑电研究溯源147
二、脑电图简史147
三、视频脑电图定义及优势148
四、脑电对癫痫学的影响148
第三节头皮脑电图的解读149
一、脑电图频率149
二、脑电图波幅149
三、清醒期的几种脑电图形式150
四、睡眠期脑电图152
五、几种常见的局灶性癫痫样异常脑电图波形154
第四节视频脑电图常见设备及其原理155
一、重要技术参数的定义155
二、放大器常见品牌156
第九章脑磁图与癫痫160
第一节脑磁图的神经电生理基础160
第二节脑磁图仪的工程学基础160
第三节脑磁图源分析原理161
第四节脑磁图在癫痫诊疗中的应用162
一、脑磁图对癫痫刺激区的定位163
二、脑磁图与颞叶癫痫163
三、脑磁图与颞外癫痫163
四、脑磁图与癫痫综合征164
五、脑磁图与有病灶的癫痫164
六、发作期脑磁图165
第五节脑磁图在脑功能区定位的应用165
第十章脑深部核团微电极记录技术168
第一节发展史概述168
第二节微电极记录的定位和制图169
一、微电极记录和刺激定位169
二、应用微电极记录和刺激进行皮层下结构绘图169
第三节核团细胞电活动的解读175
一、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丘脑底核振荡活动神经元相关175
二、帕金森病僵直迟缓型患者丘脑底核振荡活动神经元特点175
三、帕金森病患者伴有“关”状态不自主运动丘脑底核振荡活动神经元特点176
第四节微电极记录设备179
第十一章脑深部核团局部场电位和电刺激182
第一节局部场电位的定义和发展史182
第二节局部场电位的记录和解读182
一、基底核局部场电位的特点182
二、局部场电位和帕金森病183
第三节阻抗检测的应用186
一、基本原理186
二、阻抗测定的意义186
三、阻抗的测量187
四、阻抗检测的临床应用187
第四节电刺激的应用189
一、微刺激189
二、宏刺激196
第五节脑皮层电刺激196
一、概述196
二、基本原理及方法197
三、电刺激致痫灶定位197
四、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198
第十二章诱发电位技术及应用204
第一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204
一、体感诱发电位的解剖生理基础204
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刺激部位、刺激参数和记录部位205
三、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刺激部位、刺激参数和记录部位206
四、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波形207
第二节运动诱发电位208
一、运动诱发电位的解剖生理基础208
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208
三、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209
第三节诱发电位术中监护209
一、手术中神经监测的基本技术210
二、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护210
三、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护211
第十三章经颅磁刺激技术213
第一节经颅磁刺激的发展史及原理213
一、经颅磁刺激的发展简史213
二、经颅磁刺激的技术原理214
第二节经颅磁刺激的作用机制216
一、影响神经可塑性216
二、影响突触可塑性216
三、局部与远程效应217
四、诱导同步振荡217
第三节刺激参数与刺激方案217
一、刺激模式217
二、强度219
三、频率219
四、刺激时间219
五、刺激方案220
第四节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220
一、神经功能评价220
二、癫痫治疗220
三、慢性疼痛221
四、运动障碍疾病222
第十四章靶点注射技术226
第一节靶点注射用药和药理学226
一、局部麻醉药物226
二、甾体类药物228
三、肉毒毒素231
四、神经营养药物233
第二节靶点药物注射技术234
一、封闭与诊断性技术234
二、神经干注射技术237
三、神经节注射技术239
四、硬膜外注射技术244
第十五章射频技术247
第一节射频技术原理247
一、射频技术分类247
二、射频技术原理247
第二节神经干射频毁损249
一、概论249
二、射频镇痛治疗的适应证249
三、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疗法249
第三节神经节射频251
一、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251
二、蝶腭神经节射频252
三、颈神经节射频毁损253
四、胸神经节射频253
五、腰神经节射频253
第四节脑组织射频毁损253
第五节常用射频设备介绍254
一、射频电极254
二、射频发生仪255
第十六章神经调控258
引言258
一、神经调控的定义258
二、神经调控的范畴258
第一节脑深部电刺激(DBS)259
一、历史259
二、原理259
三、应用262
第二节脊髓电刺激263
一、历史263
二、原理263
三、应用264
第三节运动皮层电刺激266
一、概述266
二、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267
三、手术方法与步骤267
四、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267
五、应用与评价267
第四节外周神经电刺激和外周神经区域电刺激268
一、概述268
二、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268
三、手术方法与步骤269
四、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269
五、应用与评价269
第五节迷走神经电刺激(VNS)269
一、历史269
二、原理270
三、应用270
第六节鞘内药物输注270
一、历史270
二、原理271
三、应用271
第七节程控技术273
一、硬件设备273
二、神经刺激器274
三、单通道神经刺激器274
四、双通道神经刺激器274
五、四通道神经刺激器275
第八节闭环技术275
第十七章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技术280
第一节基因治疗280
一、基因递送工具:载体的选择280
二、基因治疗靶位282
三、总结287
第二节细胞治疗287
一、胎儿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287
二、干细胞在帕金森病细胞治疗的应用290
三、总结294
运动障碍病篇299
第十八章运动障碍病的手术治疗299
第一节运动障碍病的症状学299
一、震颤300
二、肌张力异常300
三、动作不能、动作缓慢和行动迟缓301
四、步僵301
五、异动症301
六、抽动302
七、其他症状302
第二节丘脑腹外侧核的立体定向手术303
一、术前靶点的解剖定位和针道设计303
二、术中靶点的微电极定位技术304
三、丘脑腹外侧核切开术307
四、丘脑腹外侧核脑深部电刺激术308
五、丘脑腹外侧核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309
第三节苍白球的立体定向手术310
一、术前靶点的解剖定位和针道设计310
二、术中靶点的微电极定位技术311
三、苍白球切开术311
四、苍白球脑深部电刺激术313
五、苍白球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314
第四节丘脑底核的立体定向手术315
一、术前靶点的解剖定位和针道设计315
二、术中丘脑底核微电极靶点定位技术317
三、丘脑底核切开术318
四、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319
五、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319
第五节多靶点和大脑脚间核的立体定向手术320
一、多靶点毁损手术321
二、多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322
三、大脑脚间核脑深部电刺激术323
第六节团队工作回顾326
一、患者一般情况326
二、手术方式和手术靶点的变迁327
三、立体定向手术的安全性331
第十九章帕金森病335
第一节历史回顾335
第二节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336
一、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336
二、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339
第三节帕金森病的诊断342
一、2015版MDS最新诊断标准342
二、2015版诊断标准应用路径343
第四节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344
一、帕金森综合征344
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344
三、表现类似帕金森病的遗传性疾病346
第五节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原则348
一、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348
二、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350
第六节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时机351
一、手术治疗适应证351
二、手术治疗禁忌证352
三、帕金森病手术时机352
四、手术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353
第七节帕金森病手术的疗效354
一、神经核团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354
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355
第八节帕金森病的评估357
一、帕金森病的病情评估常用量表357
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357
第二十章原发性震颤363
第一节概述363
第二节临床表现363
第三节诊断与鉴别诊断364
一、诊断364
二、鉴别诊断364
第四节药物治疗365
第五节手术治疗366
一、概述366
二、丘脑切开术366
三、脑深部电刺激术367
第六节治疗进展368
第二十一章肌张力障碍371
第一节概述371
一、肌张力障碍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371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371
三、发病机制373
第二节治疗373
一、口服药物374
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375
三、手术治疗375
第三节常见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原则375
一、扭转痉挛375
二、痉挛性斜颈377
三、书写痉挛378
四、Meige综合征379
五、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379
六、其他类型的肌张力障碍380
第二十二章抽动症382
第一节概况382
一、认识史382
二、流行病学382
三、发病机制382
第二节临床表现及分类385
一、临床表现385
二、分类385
三、病程及转归386
四、评估手段386
第三节治疗386
一、药物治疗386
二、行为治疗387
三、肉毒毒素注射治疗387
四、立体定向毁损术387
五、神经调控治疗388
第二十三章不随意运动392
第一节定义和概述392
第二节亨廷顿舞蹈病394
一、概述39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394
三、临床表现394
四、诊断和治疗396
第三节手足徐动症398
一、概述398
二、病因和机制399
三、临床表现400
四、相关症状鉴别401
五、治疗401
第四节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401
一、临床特点402
二、诊断和辅助检查402
三、治疗402
第五节其他不随意运动403
一、偏身投掷症403
二、肝豆状核变性404
第二十四章脑瘫409
第一节概述409
一、病因409
二、病理410
第二节临床表现和分类410
一、临床表现、分型和伴随疾病410
二、脑瘫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412
三、脑瘫的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413
四、手术治疗414
五、脑瘫的综合治疗415
第三节手术治疗415
一、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415
二、立体定向手术421
三、巴氯芬鞘内输注系统423
第二十五章肌强直429
第一节概述429
一、概念的引出429
二、神经生理学基础429
三、病因及临床特点430
四、流行病学431
第二节肌强直的治疗431
一、肉毒毒素注射治疗432
二、神经调控治疗432
三、神经破坏性手术治疗433
癫痫篇439
第二十六章癫痫总论439
第一节概述439
一、癫痫与癫痫发作439
二、接诊癫痫患者439
第二节癫痫发作和发作分类440
一、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440
二、主要癫痫发作类型的临床表现441
第三节癫痫药物治疗442
一、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443
二、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简介443
三、常用抗癫痫药物的成人用量及有效血浓度448
四、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449
第二十七章癫痫外科术前评估451
第一节发作的症状学451
一、先兆451
二、发作期自主神经表现452
三、发作期运动表现452
四、发作期语言表现455
五、特殊发作期表现455
六、发作后症状455
七、总结456
第二节致痫灶的影像学表现457
一、致痫灶的CT影像学表现457
二、致痫灶的MRI/fMRI影像学表现461
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475
四、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479
第三节致痫灶的头皮脑电图表现483
一、颞叶致痫灶的脑电图表现483
二、额叶致痫灶的脑电图表现485
三、顶叶致痫灶的脑电图表现485
四、枕叶致痫灶的脑电图表现487
五、岛叶致痫灶的脑电图表现488
六、颞顶枕交界区致痫灶的脑电图表现491
七、一侧大脑半球病变致癫痫发作的脑电图表现492
第四节Wada试验493
一、Wada试验的方法和步骤494
二、Wada试验的检查内容和结果分析495
三、Wada试验的并发症496
四、Wada试验在癫痫外科的应用496
第二十八章神经心理学评估在癫痫外科的应用501
第一节概述501
第二节癫痫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试502
一、Wada试验502
二、常用的神经心理学测试502
三、癫痫儿童的神经心理学测试502
四、智力残障(ID)成人癫痫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505
五、其他测试505
六、多变量预测506
第三节癫痫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异常506
一、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506
二、癫痫发作不同阶段的神经心理障碍506
三、脑电图与神经心理学507
四、限局性癫痫的神经心理学508
五、不同部位限局性癫痫的神经心理学508
第四节癫痫患者外科治疗后的神经心理学变化509
一、颞叶癫痫509
二、额叶癫痫511
三、顶叶癫痫511
四、枕叶癫痫512
五、顶枕叶联合切除512
六、半球性病损512
七、儿童颞叶癫痫512
第五节癫痫患者外科治疗后神经心理学变化的预测512
一、神经心理学预测的基本概念512
二、影响癫痫患者外科治疗后神经心理学预后的因素513
三、新统计学方法513
四、神经心理学在癫痫外科中应回答的问题514
五、不同脑区癫痫外科治疗的神经心理学预后514
第二十九章癫痫手术的麻醉与术中唤醒519
第一节麻醉药物对脑电图活动的影响519
一、吸入麻醉药对脑电图的影响519
二、静脉麻醉药对脑电图的影响521
三、阿片类药对脑电图的影响521
四、肌松药对脑电图的影响521
五、局麻药对脑电图的影响521
六、生理因素对脑电图的影响521
第二节癫痫外科的术中麻醉技术522
一、麻醉前准备522
二、麻醉选择和实施522
第三节术中电生理实验时的麻醉控制技术523
一、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523
二、术中唤醒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523
第四节癫痫手术中的其他监测525
一、常规监测525
二、脑电图双频指数监测525
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526
第五节不同癫痫手术的麻醉526
一、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手术的麻醉526
二、大脑半球切除术的麻醉526
第三十章颅内电极埋置与记录528
第一节皮层脑电的应用528
一、概述528
二、硬膜下电极埋置的适应证528
三、硬膜下电极的常见类型及适用范围528
四、硬膜下电极的埋置方式529
五、颅内电极脑电图529
六、硬膜下皮层电极监测的优势与局限性531
七、相关并发症及预防532
第二节深部脑电的应用533
一、概述533
二、深部脑电的发展史533
三、深部电极的置入方案设计534
四、深部脑电的解读534
五、深部脑电的局限性535
六、注意事项536
第三十一章致痫灶的概念与致痫灶切除术539
第一节致痫灶的概念和意义539
一、北美学派539
二、法国学派541
第二节致痫灶的定位541
第三节致痫灶切除术541
一、病灶性癫痫与非病灶性癫痫542
二、病灶性癫痫的手术方案542
三、非病灶性癫痫的手术方案544
第三十二章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545
第一节颞叶癫痫的解剖学特点和与手术相关的重要功能545
一、颞叶癫痫的解剖学特点545
二、与颞叶手术相关的重要功能546
第二节颞叶癫痫的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547
一、颞叶癫痫的分型547
二、手术方式的选择548
第三节颞叶癫痫手术方法549
一、颞叶癫痫诊断性手术549
二、前颞叶切除术550
三、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552
四、前内侧颞叶切除术553
五、立体定向手术和其他手术方法553
第四节颞叶手术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554
一、术中皮层脑电图的应用和语言功能监测554
二、术后并发症及疗效555
三、儿童颞叶癫痫的术后特点556
四、不同的病理改变对前颞叶切除术术后效果的影响556
第三十三章颞叶外癫痫的手术治疗559
第一节额叶癫痫559
一、额叶的功能解剖559
二、额叶致痫灶定位560
三、致痫灶切除手术565
四、手术疗效567
第二节后皮层癫痫567
一、后皮层的功能解剖与传导路径567
二、致痫灶定位568
三、致痫灶切除手术570
第三节岛叶-岛盖区癫痫571
一、岛叶的功能解剖571
二、岛叶-岛盖区的致痫灶定位571
三、手术治疗572
第三十四章功能区癫痫手术治疗577
第一节功能区癫痫手术治疗的发展简史577
第二节功能区癫痫的致痫灶定位578
一、症状定位578
二、脑电图定位579
三、神经影像检查在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581
第三节功能定位582
一、磁共振582
二、功能磁共振582
三、Wada实验582
四、经颅磁刺激582
五、皮层电刺激582
第四节手术治疗584
一、麻醉584
二、患者准备584
三、术中唤醒功能定位方法585
四、手术切除587
第五节手术预后及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589
第三十五章大脑半球切除术591
第一节适应证、术前评估和禁忌证591
一、适应证591
二、术前评估592
三、禁忌证592
第二节手术方式592
一、经典大脑半球切除术592
二、改良经典大脑半球切除术592
三、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593
四、大脑半球切开术596
第三节疗效和并发症596
一、疗效596
二、并发症和再手术598
第三十六章姑息性手术601
第一节神经调控601
一、迷走神经刺激术601
二、脑深部电刺激术604
第二节胼胝体切开术610
一、手术适应证610
二、外科技术611
三、疗效612
第三节立体定向毁损术613
一、下丘脑错构瘤毁损613
二、SEEG引导下致痫灶射频热凝术614
第四节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614
一、手术病例的选择614
二、手术步骤614
三、术后并发症和疗效615
第三十七章儿童癫痫的外科治疗619
第一节外科手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作用619
一、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概述619
二、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619
三、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思路的转变620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621
第二节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621
一、儿童与成人癫痫外科之间的区别及特殊关注点621
二、儿童癫痫外科的手术适应证623
三、儿童癫痫外科手术的临床特点624
四、手术时机的选择624
五、小结625
第三节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625
一、儿童癫痫外科的特点及与成人的主要区别626
二、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626
三、小结629
第四节儿童癫痫手术疗效之本中心经验633
一、病例资料634
二、术前评估及癫痫灶的确定634
三、手术疗效分析635
四、手术并发症635
五、病理学诊断分析636
六、小结与不足之处636
第三十八章癫痫病理638
第一节引言638
第二节皮质发育畸形638
一、无脑回和巨脑回畸形639
二、半侧巨脑回畸形640
三、灰质异位640
四、多小脑回畸形641
五、结节性硬化641
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641
第三节难治性癫痫相关肿瘤643
一、节细胞胶质瘤644
二、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644
三、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645
四、血管中心性胶质瘤645
五、脑膜血管瘤病645
六、其他星形细胞肿瘤646
第四节海马硬化646
第五节脑血管病变648
一、血管畸形648
二、卒中648
第六节炎症性疾病649
一、病毒性脑炎649
二、细菌性脑膜脑炎649
三、结核感染650
四、真菌感染650
五、寄生虫感染650
六、Rasmussen综合征650
七、其他651
第七节规范的标本处理流程651
第三十九章癫痫外科的疗效评估与本中心工作回顾654
第一节癫痫外科的疗效评估方法与疗效654
一、常用癫痫外科疗效评估方法654
二、癫痫外科的手术疗效655
第二节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癫痫外科15年工作回顾656
一、癫痫外科手术资料分析656
二、致痫灶切除手术疗效657
慢性疼痛篇665
第四十章中枢性疼痛665
第一节脑卒中后疼痛665
一、概述665
二、临床表现666
三、诊断666
四、治疗667
第二节纤维肌痛综合征669
一、概述66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669
三、治疗669
第三节脊髓损伤后疼痛670
一、概述670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671
第四节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672
一、概述672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672
三、治疗原则672
第五节幻肢痛与截肢痛675
一、临床特点675
二、治疗原则675
第四十一章周围神经损伤性疼痛679
第一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79
一、概述67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679
三、治疗与预防680
第二节腰背部手术后遗痛681
一、概述681
二、临床表现681
三、治疗681
第三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682
一、概述682
二、临床表现682
三、诊断683
四、治疗683
第四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687
一、概述687
二、临床表现687
三、诊断688
四、治疗688
第四十二章头痛691
第一节枕神经痛和颈源性头痛691
一、枕神经痛691
二、颈源性头痛692
第二节偏头痛694
一、概述694
二、临床表现695
三、诊断696
四、治疗原则696
第三节紧张型头痛698
一、概述698
二、临床表现698
三、诊断698
四、治疗699
第四节丛集性头痛700
一、概述700
二、临床表现700
三、诊断700
四、治疗700
第五节颅压相关性头痛701
一、脑积水的分类701
二、病因701
三、临床表现701
四、检查方法702
五、治疗702
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703
第四十三章颈肩痛705
第一节概论705
一、颈椎相关性疼痛病理705
二、颈椎相关性疼痛临床特点706
三、颈椎相关性疼痛诊断706
四、治疗706
五、结语706
第二节颈椎小关节综合征707
一、概论707
二、病因707
三、症状及体征707
四、诊断707
五、治疗708
第三节颈椎间盘源性疼痛708
一、病因708
二、症状及体征708
三、检查及诊断708
四、治疗711
第四十四章腰腿痛712
第一节腰椎小关节综合征712
一、概述712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712
三、治疗713
第二节盘源性腰痛713
一、概述713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713
三、治疗714
第三节骶髂关节综合征715
一、概述715
二、症状715
三、治疗715
第四节非脊柱源性坐骨神经痛716
一、概述716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716
三、治疗716
第四十五章软组织疼痛718
第一节肩周炎718
一、概述718
二、临床表现719
三、治疗719
第二节腕管综合征719
一、概述719
二、临床表现720
三、治疗720
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720
一、概述720
二、临床表现720
三、治疗721
第四节膝关节炎性痛721
一、概述721
二、临床表现721
三、治疗721
第五节脊柱相关软组织疼痛721
一、腰肌筋膜炎721
二、腰部韧带炎性痛722
第四十六章内脏痛723
第一节概述723
一、内脏痛的特点723
二、内脏痛的分类723
第二节胸腔内脏痛724
一、非心源性胸痛724
二、心源性胸痛724
第三节腹腔内脏痛725
一、腹部病变725
二、腹外病变725
第四节盆腔内脏痛725
一、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725
二、癌性盆腔痛725
第五节内脏痛的治疗原则726
一、药物治疗726
二、手术治疗726
第四十七章癌痛的治疗730
前言730
第一节癌痛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730
一、癌痛病因730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730
第二节癌痛的评估731
一、常规评估原则731
二、量化评估原则731
三、全面评估原则732
四、动态评估原则732
第三节癌痛的治疗733
一、治疗原则733
二、治疗方法733
神经脊柱篇739
第四十八章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739
第一节概述739
第二节分类739
第三节脊髓内肿瘤740
一、星形细胞瘤740
二、脊髓内室管膜瘤741
三、血管母细胞瘤742
四、其他较为常见的脊髓内肿瘤743
五、脊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743
第四节脊髓硬膜下肿瘤747
一、神经鞘细胞瘤747
二、脊膜瘤748
三、其他类型的硬膜下肿瘤750
四、影像学表现751
五、治疗751
第五节椎管内先天性肿瘤75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752
二、影像学特征756
三、治疗756
第六节脊髓拴系综合征756
一、概述756
二、病因756
三、常见检查757
四、临床表现及分型757
五、早期诊断758
六、治疗方法758
七、存在问题及展望759
第四十九章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761
第一节概述761
第二节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762
一、适应证762
二、禁忌证763
第三节手术方法与步骤763
第四节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764
第五节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764
第五十章颈椎间盘突出症767
第一节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解剖及病因767
一、颈椎间盘应用解剖767
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768
第二节临床表现与分型769
第三节辅助检查771
一、X线771
二、CT772
三、MRI772
四、电生理检查773
第四节诊断及鉴别诊断773
一、诊断要点773
二、鉴别诊断773
第五节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774
一、治疗原则774
二、保守治疗774
三、微创介入治疗774
四、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775
第六节开放手术治疗775
一、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775
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775
三、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776
四、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777
五、颈椎椎板扩大成形术777
六、颈椎内固定777
第七节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及康复778
第五十一章腰椎间盘突出症780
第一节概况780
一、病理解剖学781
二、病理生理学781
第二节临床表现783
第三节辅助检查784
一、体格检查784
二、影像学检查785
第四节诊断及鉴别诊断786
第五节手术治疗786
第六节典型病例787
第五十二章经皮内镜下椎间盘突出摘除术790
第一节发展史790
第二节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792
一、颈椎内镜手术的硬件设备792
二、患者选择及术前准备793
第三节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797
一、概论797
二、手术入路解剖798
三、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798
四、适应证和非适应证800
五、手术步骤详解801
六、临床结果806
七、并发症和注意事项808
第五十三章椎管狭窄810
第一节颈椎管狭窄症810
一、颈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及分型810
二、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810
三、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810
四、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811
第二节腰椎管狭窄813
一、病因及病理机制813
二、症状和体征813
三、辅助检查814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815
五、治疗815
第五十四章椎体骨质疏松与压缩骨折819
第一节骨质疏松与椎体压缩骨折概况819
第二节经皮椎体成形术820
一、椎体成形术概念及发展历史820
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治疗原理820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821
四、手术过程821
五、总结825
第五十五章腰椎滑脱826
第一节流行病学826
第二节病因病理826
一、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病因和病理826
二、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病因和病理827
第三节临床表现827
一、症状827
二、体征827
三、X线827
四、CT828
五、MRI828
第四节诊断和分型828
第五节治疗829
一、保守治疗829
二、手术治疗829
其他疾病篇835
第五十六章颅神经病835
第一节三叉神经痛835
一、概况83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835
三、临床表现836
四、辅助检查836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836
六、药物治疗837
七、外科治疗837
第二节面肌痉挛838
一、概述838
二、病理机制838
三、临床表现839
四、辅助检查839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840
六、治疗840
第三节舌咽神经痛841
一、概论841
二、病因及病理机制842
三、症状842
四、辅助检查842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842
六、治疗843
第四节颅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844
一、麻醉方法844
二、体位选择844
三、切口设计844
四、骨窗位置和硬膜切开844
五、暴露桥小脑角和岩静脉处理845
六、显微血管减压845
七、关颅848
第五十七章精神外科850
第一节精神疾病的概况与分类850
第二节精神外科手术发展史851
一、精神病手术疗法的提出851
二、前额叶白质切断术851
三、现代立体定向精神外科手术852
四、神经调控技术在精神科应用853
五、精神外科在中国的发展853
六、外科治疗精神疾病的展望853
第三节常见精神外科疾病及治疗853
一、抑郁症853
二、强迫症856
三、其他精神紊乱857
第四节立体定向毁损术858
一、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学基础858
二、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860
三、精神外科常用术式860
四、术式的选择和二次手术863
第五节神经调控术864
一、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864
二、脑深部电刺激866
第五十八章意识障碍874
第一节意识障碍的分类和昏迷评分874
一、昏迷874
二、闭锁综合征874
三、持续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874
四、昏迷评分875
第二节神经调控和唤醒877
一、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进展877
二、颈髓电刺激治疗进展878
三、适应证、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调试和疗效评估878
四、典型病例880
热门推荐
- 2830675.html
- 2317607.html
- 3836945.html
- 902373.html
- 2347692.html
- 3257582.html
- 412525.html
- 3298923.html
- 2100664.html
- 845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0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7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2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9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9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