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与欧洲文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与欧洲文明
  • 沈福伟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09810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文化史-欧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与欧洲文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欧亚大陆的远古文明信息(公元前5世纪以前)2

一、东亚和欧洲2

(一)东亚和欧洲农业的起源2

(二)黄河和长江两大农业区域5

(三)华夏文明的崛起9

二、骑马民族的文化脉动14

(一)库班草原与骑马文化起源14

(二)西周国如何接应马文化东进17

三、草原牧民与东西方文明对话21

(一)丝绸文化启动中华文明西进21

(二)斯基泰牧民贩运丝绢沿多瑙河传递24

(三)斯基泰和东亚骑马文化的演进27

(四)希罗多德记述的欧亚草原民族29

四、黄金国和天山地区的塞人文化31

(一)格里芬:希腊人传闻的东方黄金国31

(二)从周代的“肃慎国”追寻斯基泰民族的发祥地39

(三)一目国和天山的塞人文化42

第二章 中国和希腊早期的联系(公元前6世纪—前2世纪)48

一、最早访华的希腊使节48

二、亚历山大东征与赛勒斯国53

三、华夏文明、斯基泰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合奏57

(一)长城和中国北方的骑马文化57

(二)斯基泰金属工艺和中国北方草原动物纹饰58

(三)中国与希腊军事技术的交相辉映63

四、巴克特里亚:亚洲腹地的希腊文明前哨68

(一)中国古史中的大夏68

(二)纺织和工艺的交流69

(三)犍陀罗佛教美术的家乡72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78

一、罗马帝国的东扩:开辟地中海通道78

(一)黎轩、条支与大秦78

(二)地中海的大秦国80

(三)罗马和中国丝绢86

二、绕越波斯90

(一)未实现的甘英出使大秦90

(二)洛阳迎接奥理略使节93

(三)《魏略》中的罗马与亚历山大里亚99

三、缔建中国和欧洲的丝绸之路101

(一)陆上丝绸之路101

(二)海上丝绸之路103

第四章 草原帝国与地中海世界的商贸活动(公元1世纪—7世纪)110

一、匈奴西迁欧洲110

(一)分成南北二部的匈奴110

(二)改良后的中国弩机与马镫西传欧洲112

二、鲜卑民族引导铠马文化传遍东北亚115

(一)三燕时期(334—436)朝鲜半岛的铠马文化115

(二)骑马文化东进的终端:日本列岛118

三、鲜卑帝国与拜占庭的丝绢贸易123

(一)鲜卑帝国与希腊建交123

(二)《魏书》中的拜占庭城124

(三)印度洋贸易的复兴127

(四)希腊多神教初传中华129

四、突厥汗国与东西方贸易132

(一)突厥与拜占庭联盟开通草原丝路132

(二)一代雄主希拉克略134

五、养蚕和丝织技术植根拜占庭136

六、输入中国的罗马商货139

(一)珠宝140

(二)金属工艺143

(三)织物145

(四)玻璃及其制造工艺147

(五)香药149

七、新疆的罗马画风与江南南朝陵墓柱式的希腊风范151

(一)中国西部佛寺的罗马画风151

(二)江南南朝陵墓中的西方艺术风格153

第五章 长安、巴格达、拜占庭轴心的形成(公元7世纪—10世纪)158

一、中世纪世界三大文明的交流158

二、唐代长安与拜占庭161

(一)东西方两大国际都会161

(二)使节往还167

(三)文化信息169

(四)农艺交流175

第六章 东西方文明互动,共迎大航海时代的降临(公元11世纪—16世纪)178

一、十字军东征:欧洲的第三次东扩178

(一)十字军与地中海争霸178

(二)11—13世纪中国人的世界知识181

二、蒙古帝国拓展了欧亚大陆的联系185

(一)蒙古人在欧洲建立钦察汗国185

(二)往返于大漠之间的欧洲使节186

(三)伊儿汗联络欧洲各国对抗马木鲁克苏丹国187

(四)马可·波罗首次向欧洲报道中国190

(五)14世纪欧洲与中国的商贸及宗教关系193

三、欧洲文艺复兴盛传东亚工艺热浪198

(一)东亚工艺催发西方文艺复兴198

(二)运用罗盘绘制实用航海地图206

四、新航路和环球航行216

(一)明代中国宝船试探新航路216

(二)大西洋国家急起直追海洋探险,世界首次被一分为二218

五、大明帝国和欧洲各国的外交往来221

(一)明与亚威尼翁教廷221

(二)明与奥斯曼土耳其222

(三)格拉纳达使节224

(四)沙哈鲁使节225

(五)葡萄牙使节226

六、明代天主教和西学东传229

(一)利玛窦和儒化的天主教229

(二)改西历、造火炮,掀起第一次西学热潮231

七、大明帝国和环球贸易网的构建233

第七章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交流238

一、世界的第二次分割238

二、耶稣会士向欧洲传递中华信息242

(一)耶稣会与早期中国留欧学生242

(二)卫匡国与李明对中国近况的报道243

(三)柏应理向欧洲宣扬孔子学说246

(四)《中华帝国志》在欧洲出版248

(五)杨德望与贝尔坦249

三、茶文化融入欧洲社会251

(一)茶文化在欧洲引发中国热251

(二)欧洲仿造华瓷成功的秘密253

(三)欧洲的中国风装潢258

四、康熙帝和欧洲文化266

(一)康熙帝和汤若望、南怀仁266

(二)康熙帝和白晋、雷孝思268

五、乾隆帝和欧洲文化270

(一)北京宫苑兴建西洋房子270

(二)北京宫中的西洋画师和技师272

六、欧洲文学中的中国形象274

(一)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公平274

(二)英国文学中的中国:纯朴276

(三)德国文学中的中国:睿智278

七、中国人的欧洲见闻281

(一)樊守义《身见录》中的意大利281

(二)谢清高《海录》的旅欧见闻284

第八章 19世纪:受列强包围的中国290

一、世界的第三次分割290

(一)欧洲列强的全球扩张290

(二)直面相对的欧洲和中国292

(三)出没中国边疆的欧洲探险队297

(四)环球贸易体制下的航运业301

二、新知识运动引领中国变革306

(一)林则徐在广东倡导新知识运动306

(二)大变革时代放眼世界的中国革新派人士307

(三)新知识运动在上海开创时代新风313

三、西学与新潮:创一代新风的西学317

(一)造船、制炮与练兵317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欧洲科学技术的传媒320

(三)京师同文馆与西学人才的培养324

(四)格致课艺:对科举考试的改革327

四、基督教传教士:欧洲文明冲击中国的开路先锋330

(一)传教、识字与方言拼音330

(二)英国新教六大教宗开教中华333

(三)卷土重来的天主教335

五、基督教教会向中国输送的欧洲文化338

(一)教会创办的新闻出版事业338

(二)教会医院和西医的推广341

(三)教会学堂推动西学成长344

(四)益智书会创编教材348

六、广学会与流产的维新变法351

(一)创议建制议院的改革思潮351

(二)花之安《自西徂东》呼吁革新354

(三)李提摩太和维新变法356

七、植物王国的英国猎手:茶叶栽培技术的西传360

八、改革派为传统文明寻求出路362

(一)“西学中源说”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萌发362

(二)当局对西学新潮的回应:“中体西用论”的出台363

(三)在世纪之交涌动的社会新风尚365

(四)新概念与新词汇大释放371

第九章 走进20世纪:中国与欧洲由冲突趋向合作376

一、民权思想在中国抬头376

(一)天演论与民约论思想指导政体变革376

(二)俄国民粹派与中国革命党人379

(三)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中华飘扬382

二、废除科举,推动学制改革385

(一)中国从欧洲引进新学制385

(二)实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接轨386

(三)向欧洲派遣留学生392

三、丝路探险与丝绸之路学的兴起396

(一)李希霍芬和斯文·赫定开创丝路探险396

(二)斯坦因新疆、甘肃探古397

(三)伯希和中国西部考古401

(四)德国吐鲁番考察队402

(五)丝绸之路学的诞生403

四、上海:现代文明中心的崛起405

(一)全球经济的一大节点405

(二)新文化运动推动欧化文学诞生410

(三)现代艺术与时尚之都414

(四)全国新闻出版和传媒中心421

五、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和欧洲424

(一)中国东部城市在西潮冲击下蜕变424

(二)易卜生主义与中国话剧运动425

(三)欧洲的东方文化运动与中国热427

(四)向欧洲公众展示中国文明:伦敦中国艺术展览会431

六、东方的变革与西方汉学的勃兴433

(一)人才辈出的法国汉学433

(二)成就卓著的英国汉学437

(三)德国的汉学研究440

(四)荷兰的汉学研究443

(五)俄国的汉学研究444

(六)注重当前双边关系研究的美国汉学446

七、中国和英国的文化合作449

(一)惊世骇俗的严译名著449

(二)英国遗传学说在中国450

(三)罗素与中国社会问题452

(四)从英雄史观转向文化形态史观454

(五)英国文学在中国456

八、中国和法国的文化合作461

(一)中法教育合作461

(二)中法科学合作463

(三)柏格森的生机论哲学464

(四)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说467

(五)法国文学在中国468

九、中国和德国的文化交流474

(一)中国思想界推崇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474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477

(三)中德科学合作与留德学生478

(四)德奥音乐在中国480

(五)德国文学在中国481

十、中国和瑞典的科学合作483

(一)地质调查所的瑞典专家483

(二)斯文·赫定和中国西部地理考察485

十一、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流487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487

(二)意大利文学艺术和中国的交流489

(三)克鲁齐的实践哲学和美学491

十二、中国和俄国的文化交流492

(一)鲁迅和俄国文学492

(二)梅派京剧艺术在俄公演493

(三)俄国文学在中国494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和欧盟合作的前景500

一、欧盟和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协作500

二、欧洲与中华文明四大特色项目503

(一)享尽美味的中华饮食文化503

(二)中华武艺与智谋学506

(三)欧洲重兴中国古典园林508

(四)举世共享中华历史遗产509

参考文献512

后记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