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气候变化 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丁一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0966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气候变化 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3
摘要3
第1章 全球和中国近百年观测的气候变化7
提要7
1.1 全球近百年气候变化8
1.2 中国近百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12
1.3 中国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21
1.4 中国近50年其他气候要素变化29
参考文献33
第2章 温室气体、气溶胶及其辐射强迫39
提要39
2.1 温室气体的浓度、排放与吸收40
2.2 气溶胶58
2.3 温室气体与气溶胶辐射强迫62
参考文献67
第3章 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原因判别76
提要76
3.1 气候变化检测和原因判别方法76
3.2 20世纪气候变暖在近千年中的地位78
3.3 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分析82
3.4 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87
3.5 气候变化检测与原因判别的可信度评估98
参考文献101
第4章 气候变化预估模式的检验及可靠性107
提要107
4.1 气候模式及检验方法107
4.2 气候模式模拟性能及其比较计划110
4.3 气候敏感度问题135
4.4 气候模式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139
参考文献147
第5章 21世纪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趋势154
提要154
5.1 气候变化预估方法和排放情景155
5.2 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集成分析157
5.3 统计降尺度技术与中国未来气候情景178
5.4 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未来气候情景182
参考文献189
名词解释192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199
摘要199
第6章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201
提要201
6.1 社会经济情景的构建及应用201
6.2 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与应用202
6.3 影响评估的方法和工具203
6.4 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204
参考文献207
第7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208
提要208
7.1 本领域的评估范围和关键问题208
7.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209
7.3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211
7.4 与其他部门的交互作用212
7.5 适应对策213
7.6 研究差距和优先领域214
参考文献215
第8章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估217
提要217
8.1 评估内容和关键问题217
8.2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218
8.3 预计的影响及主要结论225
8.4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适应对策231
8.5 不确定性、优先领域和重点研究区域234
参考文献238
第9章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240
提要240
9.1 本领域的评估范围和关键问题240
9.2 观测到的海岸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241
9.3 预计的影响244
9.4 适应选择与政策建议246
9.5 研究差距和优先领域247
参考文献248
第10章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250
提要250
10.1 研究范围与关键问题250
10.2 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51
10.3 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53
10.4 脆弱性评价257
10.5 适应对策259
10.6 展望260
参考文献261
第11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及其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264
提要264
11.1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264
11.2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266
11.3 部门可能的适应措施和适应技术267
11.4 区域可能的适应措施和适应技术273
11.5 中国已经采取的适应措施278
11.6 提高适应能力,减小差距279
11.7 适应对策与可持续发展281
11.8 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投入283
结语283
参考文献285
名词解释286
第三部分 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效果评价293
摘要293
第12章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及原则298
提要298
12.1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298
12.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300
12.3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302
参考文献304
第13章 世界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305
提要305
13.1 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与现状305
13.2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律分析311
13.3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与特点314
13.4 中国已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320
参考文献324
第14章 中国减缓碳排放增长的部门技术潜力325
提要325
14.1 中国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特点325
14.2 部门减缓碳排放技术潜力及其评价329
14.3 实现部门技术减排潜力的障碍和对策335
参考文献339
第15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减缓碳排放的潜力分析340
提要340
15.1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340
15.2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及减缓碳排放效果评价342
15.3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与激励政策345
参考文献350
第16章 中国未来碳吸收汇的潜力分析351
提要351
16.1 中国开展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的现状351
16.2 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吸收汇现状354
16.3 中国未来的农林活动趋势356
16.4 中国农林系统碳汇潜力及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作用359
参考文献361
第17章 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评价362
提要362
17.1 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碳排放趋势362
17.2 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评价364
17.3 中国未来减缓碳排放的宏观经济评价367
17.4 中国未来减缓碳排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371
参考文献373
第18章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性准则与远期碳排放权分配374
提要374
18.1 气候变化问题上责任与义务的分析374
18.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性准则”评价377
18.3 全球碳排放限额分配对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的影响383
参考文献391
第19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行动392
提要392
19.1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发展392
19.2 清洁发展机制(CDM)与中国的参与393
19.3 《公约》下其他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396
19.4 《公约》下的国际技术转让、资金机制和能力建设397
19.5 《公约》之外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402
参考文献404
第20章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框架405
提要405
20.1 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基本原则406
20.2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思路和目标408
20.3 中国实施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主要对策409
结语410
名词解释411
缩略语415
热门推荐
- 2757391.html
- 452877.html
- 3155356.html
- 849540.html
- 2072756.html
- 1640722.html
- 300882.html
- 3234129.html
- 3499941.html
- 2024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3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7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3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3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9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1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7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5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