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真理的本质 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真理的本质 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
  • 赵卫国刘小枫甘阳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4932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海德格尔,M.(1889~1976)-哲学思想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真理的本质 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译本出版说明&刘小枫1

引导性的思考1

第一节 我们对于“本质”和“真理”“自明”的先入之见的可疑性1

第二节 返回到真理概念的历史:不是对先入之见进行历史学的证实,而是回想希腊人最初的[无蔽]之经验8

第一部分 无蔽之“本质”的暗示阐释柏拉图《王制》中的洞穴比喻21

第一章 真理发生的四个阶段21

第一阶段(514a2-515c3):地下洞穴中的人的处境22

第三节 洞穴中无蔽的东西:对囚徒们显现着的阴影25

第二阶段(514c4-515e5):洞穴中的人的某种“解放”30

第四节 在尝试解放的失败中所显露出来的[无蔽]之新特征31

第三阶段(515e5-516e2):人朝向本源的光明的真正解放38

第五节 洞穴之外的人在日光中的上升41

a)洞穴之外的无蔽的等级41

b)在解放事件中明显有关[无蔽]的四个问题44

第六节 理念和光46

a)对“是什么”(Was-sein)的看47

b)光明的本质:透明性52

c)理念的根本成就:允诺存在者的存在56

第七节 光和自由,约束在发光物上的自由57

第八节 自由和存在者作为存在之筹划的明亮目光(Li-chtblick)(以自然、历史、艺术和诗为例)59

第九节 作为无蔽之真理的本质问题63

a)无蔽的等级作为原始的无蔽之物的众理念和作为存在者中最具存在性的存在者63

b)众理念作为某种预现着的察看之所见,参与无蔽的发生69

c)作为人的生存之基本事件的可揭蔽性71

第四阶段(516e3-517a6):自由人在洞穴中返降77

第十节 作为解放了的囚徒的[哲人]他的暴力行为,他的危险和他的死78

第十一节 履行作为一种?λ??εια之发生的哲学活动的命运:敞开和遮蔽的相互对置和共同归属性(存在和假象)84

第二章 善的理念与无蔽91

第十二节 作为最高理念的善的理念:授权于存在和无蔽91

第十三节 作为???ν和νοε?ν的看在光之轭中的看和可见的东西96

第十四节 善:所依赖之物根本的托付102

第十五节 真理之本质问题作为人及其[教化]之本质历史的问题108

第三章 对非真理之本质的追问113

第十六节 ?λ??εια之基本经验的衰退哲学的责任,重新唤醒:我们的生存之持久的开端113

第十七节 遮蔽之本质问题的缺席,无一遮蔽的东西可能被褫夺关于真理之本质的问题转化为关于非真理之本质的问题118

第十八节 对“迂回之路”的辩护预先澄清:[谬误]、[昏沉]和[无一遮蔽]的基本概念125

第十九节 总结:无蔽和存在;关于非真理之本质的问题139

第二部分 阐释柏拉图的《泰阿泰德》意在非真理之本质问题145

第一章 预先的解释145

第二十节 希腊人所理解的[知识]之本质问题:人对其自明的东西之自明性的进攻145

第二十一节 希腊知识概念的基本内容:对某物的自明和对在场之物看的当前拥有的融合153

第二章 开始讨论泰阿泰德的第一个答案:[知识]就是[知觉],批判性地界定知觉之本质157

第二十二节 [知觉]作为[显现],在其在场中自行显现着的东西157

第二十三节 感官:只是通道,本身并不是在人的知觉活动中知觉着的东西162

第二十四节 灵魂作为可觉察的事物的统一并与之保持着开放关系166

第二十五节 颜色和声音:两者同时在[通察]中被觉察174

第三章 逐步展示觉察活动的全部关系178

第一步:对存在者本身的觉察178

第二十六节 一种奇怪的,在被知觉的东西中超出感性所予的“多出来的存在”:“存在者”以及其他未被注意但不可否认的、共同被觉察到的东西178

第二步:在所知觉到的东西中寻找觉察到的多出来的存在183

第二十七节 感觉器官:不是觉察所有被知觉物共同的东西时的通道183

第二十八节 灵魂作为那种被看到的[共同的东西],所有共同的东西在[通察]中以其自身为通道而被看作可觉察事物的某个领域189

第三步:作为力求存在的灵魂与存在相关的特性195

第二十九节 作为与所觉察事物之关系的灵魂力求存在的优先性196

第三十节 拥有和追求199

a)追求与知觉表面上的不一致199

b)在直接知觉活动中的自失201

c)非关系和非概念的觉察活动202

d)对真理(知识)的自由占有,只能存在于对追求目标的追求关系中非本真的和本真的拥有206

第三十一节 非本真的和本真的追求作为力求存在的[爱欲]209

第三十二节 对力求存在更明确的理解213

a)在情绪中更加本质地阐明存在的诸规定214

b)探察存在的诸关系217

c)在[统筹]中解释存在诸关系218

d)首次照亮存在与时间的关系220

第三十三节 “多出来的存在”:不是感觉的附加物,而是在力求存在的视觉范围内不同存在特性的概念性的凸显222

第四步:在开端和教化(παιδεια)中作为历史性的人的存在227

第三十四节 扎根于活生生的此在之统一中的“抽象”存在特性它们与自失本性的区别在原始的看寻中超出自身的存在227

第三十五节 泰阿泰德第一个答案的不充分知觉总已经多于知觉作为无蔽之可能性条件的[知觉]之经验的扩展233

第四章 对泰阿泰德的第二个答案:[知识]就是[真实的观点]着手进行讨论。[观点]的多义性240

第三十六节 从目前转向非真理问题的讨论(可揭蔽性和力求存在)中第二个答案的产生240

第三十七节 (Ansicht)的双重意义:外观和看法245

第三十八节 δóξα更多的两面性:摇摆于显现和扭曲之间251

第五章 关于[虚假的观点]之可能性问题255

准备性考察:[虚假的观点]现象的不可能性256

第三十九节 准备性考察的视野范围,事先排除ψενδ??δó?α的可能性256

a)第一方面:认识与不认识之间的选择258

b)第二方面: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选择264

c)第三方面:作为[误认]的[虚假的观点]替换而非混淆269

第四十节 先行研究的成果:[观点]的[逻各斯]一特性其困境:引导性视角对现象的抑制276

主要考察:拯救[虚假的观点]的现象277

第四十一节 撤回预先考察的引导性视角有利于目前被否定了的居间现象277

第四十二节 通过两种比喻说明灵魂的新特性283

a)蜡块比喻:印记284

b)一个例子:费尔德塔,当前化和再现286

c)鸽笼比喻:保存的方式292

第四十三节 通过当前领域的扩展证实[知觉]和[通察]的关系296

第四十四节 说明[观点]的双重意义:它在当前化和再现中的分岔298

第四十五节 通过[着眼点]的分岔使看错得以可能303

第四十六节 存在的错失转义为陈述的不正确性在真理概念的历史上不曾发生的事件307

附录补充(根据海德格尔的草稿[原稿的附件]整理)312

编者后记322

重要德—汉语词对照表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