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生态调控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生态调控方法
  • 王如松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2747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生态调控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理论与方法3

第1章 可持续城市的生态学3

1.1 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化3

1.1.1 城市的定义3

1.1.2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3

1.1.3 城市化趋势4

1.2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困境5

1.2.1 世界各国大城市的一般生态问题及其特点5

1.2.2 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10

1.2.3 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问题的实质15

1.3 可持续城市的特征及其指导性原则16

1.3.1 可持续城市的概念及其特征16

1.3.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原则17

1.4 可持续城市的理论及其应用21

1.4.1 “分散城市”的理论21

1.4.2 “集中城市”的理论23

1.4.3 “健康城市”的概念及应用24

1.5 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可持续城市25

1.5.1 城市生态学的兴起及发展25

1.5.2 城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27

1.6 可持续城市生态学研究展望28

参考文献29

第2章 可持续城市的科学基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31

2.1 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可持续城市31

2.2 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生态系统三功能32

2.3 复合生态系统动力学机制33

2.4 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原理36

2.5 人类生态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37

参考文献39

第3章 可持续城镇生态调控方法学(一)——城镇生态规划与生态设计41

3.1 城镇生态规划——对传统城镇规划的挑战41

3.2 可持续城镇的生态序规划43

3.3 可持续城镇的空间规划46

3.3.1 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46

3.3.2 可持续城镇空间规划的政策机制46

3.4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系统方法48

3.4.1 生态网络的局部辨识方法48

3.4.2 面向过程的人机交互式优化方法49

3.4.3 民众参与的综合规划方法49

3.5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要素与指标体系50

3.5.1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要素50

3.5.2 城镇生态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50

3.5.3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51

3.6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方法52

3.6.1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方法52

3.6.2 可持续城镇生态规划的流程与步骤55

3.7 可持续城镇生态设计的原理与方法57

3.7.1 城镇设计与城镇生态设计57

3.7.2 可持续城镇生态设计原理58

3.7.3 可持续城镇生态设计方法59

3.7.4 城镇生态设计研究展望60

参考文献60

第4章 可持续城镇生态调控方法学(二)——城镇生态工程62

4.1 生态工程的内涵62

4.2 生态工程原理64

4.2.1 自我设计与自我完善原理64

4.2.2 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65

4.2.3 生物与化学多样性原理65

4.2.4 系统结构与功能从属原理66

4.2.5 系统功能与化学组成相一致原理67

4.2.6 整体性原理:相互耦合与相互联系67

4.2.7 生态过程的时间尺度原理69

4.2.8 生态组分的空间尺度原理69

4.2.9 生态系统变异性原理69

4.3 生态工程方法70

4.3.1 生态工程方法的目标与特点70

4.3.2 生态工程方法与实例71

4.4 可持续城镇生态工程72

4.4.1 城镇交通生态工程72

4.4.2 城镇工业生态工程73

4.4.3 城镇旅游生态工程76

4.4.4 城镇污染治理生态工程78

参考文献80

第5章 可持续城镇生态调控方法学(三)——生态管理及能力建设82

5.1 可持续城镇生态管理的基本原理82

5.1.1 可持续城镇生态管理的哲学原理82

5.1.2 可持续城镇生态管理的道德原理83

5.1.3 可持续城镇生态管理的技术原理84

5.2 可持续城镇生态管理的基本过程86

5.3 可持续城镇管理的工具92

5.3.1 协作与联合92

5.3.2 政策一体化93

5.3.3 市场机制95

5.3.4 信息管理及系统96

5.3.5 可持续监测与测定96

5.4 城镇自然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97

5.4.1 城镇大气资源的可持续管理97

5.4.2 城镇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98

5.4.3 城镇土壤和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管理100

5.4.4 城镇能源的可持续管理101

5.4.5 城镇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104

5.5 可持续城镇的生态能力建设106

5.5.1 城镇生态体制建设106

5.5.2 城镇生态文化建设106

5.5.3 城镇生态意识重塑106

5.5.4 城镇生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07

参考文献107

中编 城镇化过程的生态效应与生态风险111

第6章 城镇化生态效应分析111

6.1 城镇化对环境的胁迫效应111

6.1.1 城镇化对大气环境的胁迫效应111

6.1.2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胁迫效应112

6.1.3 城镇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16

6.2 城镇化的生物多样性效应118

6.2.1 上海佘山地区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18

6.2.2 上海崇明岛东滩开发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123

6.2.3 浙江绍兴小城镇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128

6.3 城镇化的人体健康效应130

6.3.1 城镇水污染与急性腹泻的关系131

6.3.2 城镇水污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133

6.3.3 城镇水源污染与致突变性的关系134

6.4 典型城镇发展的微生物生态效应135

6.4.1 城市河流有机污染的微生物效应136

6.4.2 城市饮用水源水有机污染的微生物效应140

6.5 城镇化的局部气候变化效应142

6.5.1 发达国家的实例142

6.5.2 中国乡村城市化与气候变化144

参考文献145

第7章 城镇化生态风险评价146

7.1 城镇化过程生态风险评价146

7.1.1 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146

7.1.2 以癌症发病率作为评价指标的人类生态风险147

7.1.3 以高血压发病率作为评价指标的人类生态风险149

7.1.4 以有害物浓度作为评价指标的自然生态风险150

7.1.5 结论151

7.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风险评价——天津市塘沽区的例子152

7.2.1 城市结构风险分析152

7.2.2 城市系统功能风险评价155

7.2.3 城市典型过程风险评价159

7.2.4 城市外部风险评价164

参考文献165

下编 我国可持续城镇生态建设研究169

第8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研究169

8.1 天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分析169

8.1.1 研究依据169

8.1.2 天津城市的发展与演替170

8.1.3 天津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关系的辨识170

8.2 天津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建设186

8.2.1 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的特征186

8.2.2 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设计187

8.2.3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87

8.2.4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国际比较189

8.2.5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程效益分析189

8.3 内蒙古包头市城郊土地利用生态恢复工程190

8.3.1 示范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190

8.3.2 生态恢复的决策分析与实施方案191

8.3.3 典型示范的实施及其效果191

8.3.4 结论194

8.4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地表水有机污染缓解的生态工程调控194

8.4.1 水源地保护的物理-生态工程194

8.4.2 污水资源化生态技术195

8.5 上海郊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就地处理生态工程研究197

8.5.1 污染土壤就地蒸气浸提生态工程197

8.5.2 污染地下水就地生态修复198

8.6 上海崇明东滩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开发对策199

8.6.1 保护与利用鸟类资源200

8.6.2 建立联营自然保护区201

8.6.3 发展候鸟自然保护区201

8.6.4 划定候鸟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及其功能201

参考文献202

第9章 城镇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与设计实例203

9.1 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生态规划的思路与实践203

9.1.1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内涵203

9.1.2 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生态规划的思路与实践205

9.2 安徽省马鞍山城市绿地的景观生态设计206

9.2.1 马鞍山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207

9.2.2 马鞍山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207

9.2.3 马鞍山城市绿地景观保护与自然生态设计的技术途径208

9.2.4 马鞍山城市绿地景观的人类生态设计途径213

9.3 天津市塘沽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与管理对策215

参考文献217

第10章 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调控218

10.1 城镇居民生态行为分析218

10.1.1 资源回收态度分析219

10.1.2 污染防治态度分析228

10.1.3 自然生态保护态度分析235

10.2 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调控242

10.2.1 政府政策调控242

10.2.2 居民消费行为调控243

10.2.3 全民生态教育调控243

参考文献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