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热力学循环优化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热力学循环优化分析
  • 王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909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发动机-热力计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热力学循环优化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能源概述1

1.1.1 太阳能2

1.1.2 海洋能3

1.1.3 风能6

1.1.4 水能7

1.1.5 地热能7

1.1.6 生物质能9

1.1.7 核能10

1.1.8 氢能11

1.1.9 可燃冰(甲烷水合物)14

1.1.10 石油16

1.1.11 天然气18

1.1.12 煤19

1.1.13 节约能源23

1.2 能源使用及其发展的历史24

1.2.1 能源使用的历史24

1.2.2 能源未来的发展28

1.3 热能动力装置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34

1.4 热力学循环优化分析法36

1.4.1 现有循环分析法的缺点37

1.4.2 物理模型法38

1.4.3 数学模型法40

1.4.4 热力学循环优化分析41

1.4.5 因素分析法43

第2章 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加热后工质的热力学性质不变)45

2.1 卡诺循环45

2.2 活塞式发动机的实际工作过程48

2.3 理想循环的若干假设49

2.4 活塞式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50

2.4.1 奥托循环(定容加热定容排热循环)的优化分析50

2.4.2 狄赛尔循环(定压加热定容排热循环)的优化分析59

2.4.3 双燃(又称混合加热定容排热循环)循环的优化分析65

2.4.4 工质的最高压力比71

2.5 三种活塞式发动机理想循环性能参数的比较72

第3章 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加热后工质热力学性质变化)74

3.1 工质的热力学性质74

3.1.1 燃料的热值74

3.1.2 理论空气量与余气系数77

3.1.3 工质的热力学性质79

3.2 活塞式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82

3.2.1 奥托循环(定容加热定容排热循环)的优化分析82

3.2.2 狄赛尔循环(定压加热定容排热循环)的优化分析87

3.2.3 双燃循环(混合加热定容排热循环)的优化分析90

3.3 考虑工质散热损失的活塞式发动机循环的优化分析92

3.3.1 工质与缸壁之间的传热及多变指数92

3.3.2 多变过程的分析95

3.3.3 考虑散热损失定容加热定容排热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98

3.3.4 考虑散热损失定压加热定容排热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02

3.3.5 考虑散热损失混合加热定容排热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06

第4章 新型活塞发动机内燃机理想循环111

4.1 三种活塞式发动机理想循环的某些缺点111

4.2 定容加热定压排热新型汽油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12

4.3 定压加热定压排热新型柴油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17

4.4 混合加热定压排热新型活塞式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22

第5章 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126

5.1 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27

5.2 考虑压气机效率影响燃气轮机循环的优化分析131

5.3 考虑涡轮效率影响燃气轮机循环的优化分析136

5.4 考虑工质在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影响燃气轮机循环的优化分析140

5.5 同时考虑压气机效率和涡轮效率影响燃气轮机循环的优化分析144

第6章 中冷、再加热、回热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149

6.1 中间冷却、再加热和回热149

6.2 中间冷却和再加热过程工质增压比与膨胀比的最佳分配150

6.2.1 中间冷却总压缩功为极小值时增压比的最佳分配150

6.2.2 分级加热(或称级间再加热)膨胀功为极大值时工质膨胀比的最佳分配154

6.2.3 回热(或称余热回收)154

6.3 中间冷却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55

6.4 再加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61

6.4.1 单轴和双轴(或称分轴)两级膨胀、级间再加热涡轮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161

6.4.2 单轴两级膨胀、级间再加热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63

6.4.3 双轴、两级膨胀、级间再加热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68

6.5 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72

第7章 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复杂理想循环180

7.1 中间冷却-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81

7.1.1 中间冷却-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181

7.1.2 中间冷却-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循环的优化分析182

7.2 再加热-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88

7.2.1 再加热-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188

7.2.2 再加热-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89

7.3 中间冷却-再加热-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195

7.3.1 中冷-再加热-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其优点195

7.3.2 中冷-再加热-回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优化分析196

第8章 氢能与核能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204

8.1 氢燃料燃气涡轮动力装置204

8.1.1 降低工质低温温度节约能源204

8.1.2 预冷-回热氢燃料燃气涡轮动力装置207

8.2 核能氦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09

8.2.1 工质的选择209

8.2.2 核能氦涡轮动力装置理想循环优化分析211

8.2.3 核能氦涡轮动力装置实际循环的优化分析213

8.2.4 部件性能参数对氦涡轮动力装置实际循环性能参数的影响218

8.3 核能热-电并供氦气涡轮动力装置实际循环的优化分析220

8.4 核能氦涡轮动力装置带回热实际循环的优化分析222

8.4.1 带回热实际循环的循环功223

8.4.2 带回热实际循环的热效率223

8.5 核能氦涡轮动力装置中间冷却-回热实际循环的优化分析226

8.5.1 中间冷却氦涡轮动力装置实际循环的优化分析226

8.5.2 中间冷却-回热氦涡轮动力装置实际循环的优化分析227

第9章 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229

9.1 喷气发动机的性能参数231

9.2 涡轮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35

9.2.1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工作过程235

9.2.2 涡轮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36

9.3 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53

9.3.1 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工作过程253

9.3.2 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54

9.4 涡轮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70

9.4.1 涡桨和涡轴发动机的优点270

9.4.2 涡轮螺旋桨喷气发动机循环功的最佳分配272

9.4.3 总单位推力、最大总单位推力与总效率275

9.5 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80

9.5.1 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的工作过程280

9.5.2 不带加力燃烧室分开排气理想涡轮风扇发动机循环功的最佳分配282

9.5.3 不带加力燃烧室混合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循环的分析288

9.6 冲压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89

9.6.1 冲压喷气发动机概述289

9.6.2 冲压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优化分析291

索引298

参考文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