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邵维忠,杨芙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67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设计-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面向对象方法概论1
1.1 什么是面向对象1
1.2 从认识论看面向对象方法的形成3
1.2.1 软件开发——对事物的认识和描述3
1.2.2 语言的鸿沟4
1.2.3 编程语言的发展使鸿沟变小4
1.2.4 软件工程学的作用6
1.2.5 面向对象是软件方法学的返璞归真11
1.3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12
1.3.1 对象12
1.3.2 类13
1.3.3 封装15
1.3.4 继承17
1.3.5 聚合18
1.3.6 关联19
1.3.7 消息21
1.3.8 多态性22
1.3.9 其他22
1.3.10 术语对照24
1.4 面向对象方法的历史及现状26
1.4.1 历史26
1.4.2 发展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前期阶段27
1.4.3 当前的研究及实践领域30
2.1 什么是OOA32
2.2 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32
第2章 为什么需要OOA32
2.3 分析方法综述36
2.3.1 功能分解法36
2.3.2 数据流法37
2.3.3 信息建模法39
2.3.4 面向对象方法40
2.3.5 分析方法的比较40
2.3.6 OOA的主要优点42
2.4 各种OOA方法43
2.5 关于统一建模语言UML45
第3章 本书的OOA方法概貌47
3.1 引言47
3.2.1 建模元素及表示法48
3.2 主要概念及表示法48
3.2.2 OOA的主要原则50
3.3 OOA模型及其规约55
3.3.1 基本模型——类图55
3.3.2 需求模型——用况图56
3.3.3 辅助模型——包图、顺序图、活动图及其他56
3.3.4 模型规约58
3.3.5 完整的OOA文档及详简程度的控制58
3.4 OOA过程60
3.5 OOA与OOD的关系62
第4章 发现对象、定义对象类64
4.1 对象和类64
4.1.1 对象、主动对象以及它们的类64
4.1.2 类的语义66
4.1.3 在类的抽象层次上建模67
4.1.4 如何运用对象和类的概念69
4.2 表示法70
4.3 研究问题域和用户需求71
4.3.1 研究用户需求,明确系统责任71
4.3.2 研究问题域72
4.3.3 确定系统边界73
4.4 发现对象74
4.4.1 出发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74
4.4.2 正确地运用抽象原则74
4.4.3 策略与启发75
4.4.4 审查和筛选78
4.4.5 识别主动对象80
4.5.2 检查和调整81
4.5 对象分类81
4.5.1 将对象抽象为类81
4.5.3 类的命名82
4.6 建立类图的对象层83
第5章 定义属性与操作84
5.1 对象的属性和操作84
5.2 表示法86
5.3 定义属性86
5.3.1 策略与启发86
5.3.2 审查与筛选88
5.3.3 推迟到OOD考虑的问题89
5.4 定义操作90
5.4.1 行为分类90
5.3.4 属性的命名和定位90
5.4.2 策略与启发91
5.4.3 审查与调整92
5.4.4 认识对象的主动行为93
5.4.5 操作过程描述94
5.4.6 操作的命名和定位95
5.5 建立类图的特征层96
5.6 接口的概念及其用途97
第6章 定义对象间的关系101
6.1 一般-特殊结构102
6.1.1 相关概念102
6.1.2 表示法104
6.1.3 如何发现一般-特殊结构105
6.1.4 审查与调整108
6.1.5 一般-特殊结构的简化110
6.1.6 多继承及多态性问题113
6.1.7 调整对象层和特征层115
6.2 整体-部分结构116
6.2.1 相关概念116
6.2.2 表示法119
6.2.3 如何发现整体-部分结构120
6.2.4 审查与筛选121
6.2.5 整体-部分结构的高级应用技巧122
6.2.5.1 简化对象的定义122
6.2.5.2 支持软件复用123
6.2.5.3 表示数量不定的组成部分124
6.2.5.4 表示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124
6.2.5.5 两种结构之间的变通127
6.2.6 调整对象层和属性层129
6.3 关联129
6.3.1 相关概念129
6.3.2 表示法及实现技术131
6.3.2.1 基本表示法131
6.3.2.2 二元关联的实现132
6.3.3 运用简单的关联概念解决复杂的关联问题135
6.3.3.1 带有属性和操作的关联135
6.3.3.2 三元关联和n元关联138
6.3.3.3 一个类在关联中多次出现141
6.3.3.4 关联端点的复杂情况142
6.3.4 如何建立关联147
6.3.5 对象层、特征层的增补及关联说明151
6.4 消息152
6.4.1 什么是消息152
6.4.1.1 顺序系统中的消息152
6.4.1.2 并发系统中的消息153
6.4.1.3 消息对OOA的意义157
6.4.2 消息的表示法157
6.4.3 如何建立消息163
6.4.4 消息的规约166
6.5 关于依赖关系的讨论166
6.5.1 什么是依赖166
6.5.2 依赖的定义和表示法中的若干问题169
6.5.3 依赖对面向对象建模的作用172
7.1 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175
第7章 建立需求模型175
7.2 基于用况的需求分析基本思路176
7.3 系统边界与参与者176
7.3.1 什么是系统边界177
7.3.2 什么是参与者178
7.3.3 系统边界与参与者对OOA的意义180
7.3.4 如何发现参与者180
7.4 用况182
7.4.1 什么是用况182
7.4.2 用况对OOA的意义184
7.4.3 表示形式和例子185
7.4.4 如何定义用况188
7.5.1 用况图中的主要模型元素及表示法189
7.5 用况图189
7.5.2 关于用况图的若干问题讨论190
7.6 开发过程和文档组织193
7.6.1 开发过程小结193
7.6.2 文档组织194
7.6.3 几条建议195
第8章 建立辅助模型197
8.1 类图和其他模型图之间的关系197
8.2 包图200
8.2.1 包的概念、用途及表示法200
8.2.2 包之间的关系及表示法201
8.2.3 如何建立包图204
8.2.3.1 将模型元素打包204
8.2.3.2 包的命名207
8.2.3.3 组织嵌套的包208
8.2.3.4 减少包的嵌套层次209
8.2.3.5 建立包之间的关系209
8.2.4 用包图控制对系统模型的视野211
8.3 顺序图212
8.3.1 顺序图及其用途212
8.3.2 主要概念及表示法213
8.3.3 顺序图的组织机制与复用217
8.3.4 关于顺序图的若干问题讨论219
8.3.5 如何建立顺序图222
8.4 活动图225
8.4.1 活动图及其用途225
8.4.2 主要概念及表示法226
8.4.3 一个活动图的例子230
8.4.4 关于活动图的若干问题讨论231
8.4.5 如何使用活动图234
8.5 UML的其他几种模型图237
8.5.1 对象图237
8.5.2 组合结构图238
8.5.3 通信图239
8.5.4 交互概览图241
8.5.5 定时图243
8.5.6 状态机图245
8.5.7 构件图256
8.5.8 部署图262
9.1 相关概念及问题讨论264
9.1.1 术语问题264
第9章 模型规约264
9.1.2 规约是给谁看的265
9.1.3 采用形式语言还是自然语言266
9.1.4 规约的组织方式问题266
9.1.5 关于对象约束语言OCL268
9.2 类的规约270
9.2.1 目标与措施270
9.2.2 类规约的内容272
9.2.3 类规约的组织格式274
9.3 对其他模型图的规约276
9.4 模型规约的建立过程277
10.1 软件复用279
10.1.1 概述279
第10章 OOA与软件复用279
10.1.2 可复用构件282
10.1.3 构件库284
10.1.4 软件复用的根本困难287
10.2 专向领域的复用及领域分析290
10.2.1 可复用的软件构架290
10.2.2 领域分析291
10.2.3 基于构件/构架的软件开发292
10.3 OOA对软件复用的支持294
10.3.1 支持软件复用的OO概念与原则294
10.3.2 支持软件复用的OOA方法295
10.4 复用技术对OOA的支持297
索引302
参考文献305
热门推荐
- 2846213.html
- 2837904.html
- 1926667.html
- 2089545.html
- 536583.html
- 528266.html
- 57349.html
- 923808.html
- 308654.html
- 233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8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8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8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