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 第5卷 施工导 截 流与度汛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 第5卷 施工导 截 流与度汛工程
  • 全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组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300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1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746页
  • 主题词:水利工程-导流-技术手册;水利工程-防洪-技术手册;水力发电工程-导流-技术手册;水力发电工程-防洪-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 第5卷 施工导 截 流与度汛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施工导(截)流与度汛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1

1 导(截)流与度汛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1

目录1

序一1

序二1

总前言1

本卷前言1

第一章 综述1

2.1 围堰的作用2

2 围堰的作用及其特点2

2.2 围堰施工特点4

1.2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工作的依据5

1.1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文件编制原则5

第二节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及施工研究的主要内容5

1 施工导流规划文件编制原则和依据5

2 导流与度汛设计及施工研究的主要内容6

1.3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文件质量要求6

3 截流设计及施工研究的主要内容7

4.1 围堰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8

4 围堰设计及施工研究的主要内容8

4.2 围堰施工研究的内容9

6.1 水文、气象、冰情资料10

6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的基本资料10

5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10

6.2 坝区地形、地质、水文地质资料12

6.4 枢纽永久建筑物设计、布置资料等规划设计及导流科学试验资料13

6.3 施工期通航、工农业与生活用水资料13

6.5 施工条件、交通情况及其他资料14

2 招投标中施工导流工程设计方式15

1 施工导流工程项目15

第三节 施工导流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15

3 招投标中施工导流工程设计工作内容16

1.1 明渠导流18

1 施工导流与施工度汛技术进展18

第四节 施工导(截)流及度汛工程技术进展18

1.2 隧洞导流19

1.3 分期导流21

1.4 施工度汛23

2 截流技术进展24

1.5 主要经验24

2.1 截流方案选择方面29

抛投材料方面30

2.2 截流戗堤布置、龙口位置选择及30

3 围堰技术进展31

2.5 截流技术的发展趋势31

2.3 截流对工程施工形象面貌的要求方面31

2.4 截流辅助措施方面31

3.1 土石围堰32

3.2 混凝土围堰36

3.3 其他类型围堰38

1.2 导流标准39

1.1 导流建筑物39

第二章 施工导流标准39

第一节 概述39

1 导流建筑物与导流标准39

2.2 采用枯水期流量作为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40

2.1 采用全年洪水作为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40

2 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40

1 导流建筑物级别42

第二节 我国现行规范对导流标准的规定42

5 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标准43

4 截流标准43

2 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43

3 过水围堰设计标准43

7.1 围堰安全超高44

7 围堰安全超高与围堰稳定安全系数44

6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与水库蓄水标准44

6.1 导流泄水建筑物的封堵标准44

6.2 封堵后坝体度汛标准44

6.3 水库蓄水标准44

1.1 导流建筑物级别的选用45

1 导流建筑物的级别与设计洪水标准选用45

7.2 围堰稳定安全系数45

第三节 导流标准的选用45

1.2 洪水标准46

2 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标准的选用48

3.3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标准49

3.2 水库初期蓄水标准49

3 封堵下闸、初期蓄水及封堵后坝体度汛标准的选用49

3.1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标准49

4.3 过水流量标准选择50

4.2 挡水标准选择50

4 过水围堰设计标准的选用50

4.1 过水围堰设计流量选择原则50

5.2 上游建有梯级水库的洪水标准的选用52

5.1 利用围堰挡水发电的洪水标准选用52

5 其他工况的设计洪水标准选用52

1.1 混凝土坝施工导流特点54

1 混凝土坝导流标准的选用54

第四节 不同坝型施工导流标准的选用54

1.2 混凝土坝导流标准选用55

2.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导流标准选用57

2.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导流特点57

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导流标准选用57

3.2 土石坝导流标准选用58

3.1 土石坝施工导流特点58

3 土石坝导流标准选用58

第五节 国内部分工程导流标准实例60

第一节 概述63

第三章 施工导流方案63

1.1 分期导流的程序66

1 分期导流66

第二节 导流方式66

1.3 纵向围堰及上下游横向围堰的布置69

1.2 河床束窄程度69

2.3 导流明渠布置方案比较73

2.2 明渠布置73

2 明渠导流73

2.1 明渠布置的基本原则73

2.4 施工导流的程序74

3.3 导流隧洞布置75

3.2 施工导流程序与标准拟定75

3 隧洞导流75

3.1 导流方案比较和选择75

4.1 施工导流程序78

4 底孔导流78

4.2 导流底孔布置79

5.2 坝下涵洞的布置80

5.1 施工导流程序80

5 涵洞(管)导流80

2.1 施工导流方案选择的原则81

2 施工导流方案选择的原则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81

第三节 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81

1 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简述81

2.5 施工总进度的要求82

2.4 主体工程的型式与布置82

2.2 地形地质条件82

2.3 水文气象条件82

3.1 土石坝的施工导流方案选择83

3 不同坝型及厂房导流的施工导流方案选择83

2.6 施工方法83

2.7 结合施工道路的布置及总体规划83

2.8 综合利用因素83

3.2 混凝土坝的施工导流方案选择88

3.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导流方案选择91

3.4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导流的施工导流方案选择94

3.5 高拱坝施工导流方案选择98

1 导流明渠特征及其应用102

第二节 导流明渠102

第四章 导流泄水建筑物及水力学计算102

第一节 概述102

2.1 明渠布置原则与要求103

2 明渠布置103

2.3 明渠渠线布置104

2.2 明渠进、出口的布置104

3.1 横断面型式106

3 明渠断面型式确定106

3.3 横断面尺寸的确定107

3.2 横断面选择原则107

3.4 明渠边坡109

3.5 渠岸超高111

4 明渠防护结构112

3.6 明渠底坡112

4.1 混凝土衬护113

4.2 抛石衬护115

5.1 水口水电站导流明渠116

5 导流明渠实例分析116

4.3 砌石护坡116

5.3 安康水电站导流明渠117

5.2 岩滩水电站导流明渠117

5.4 铜街子水电站导流明渠118

5.6 三峡水利枢纽导流明渠119

5.5 陆水水利枢纽导流明渠119

1 导流隧洞特征及其应用121

第三节 导流隧洞121

2.1 导流隧洞布置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24

2 导流隧洞布置124

2.2 洞线选择125

3.1 导流隧洞断面体形及尺寸设计原则127

3 洞型选择与断面尺寸确定127

2.3 导流隧洞进、出口布置127

3.3 洞型选择128

3.2 隧洞纵断面及底坡设计128

3.4 隧洞断面尺寸确定129

4.1 隧洞衬砌结构型式130

4 洞身结构设计130

4.2 荷载分析132

4.3 隧洞结构分析方法138

5.1 进口体型139

5 进水口及边坡设计139

4.4 隧洞洞身构造设计139

6.2 水跃消能的水力设计140

6.1 出口型式140

5.2 进水塔结构设计140

5.3 进口边坡设计140

6 出口明渠与消能防冲140

6.3 导流隧洞出口消能问题探讨142

7.1 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导流隧洞143

7 导流隧洞实例分析143

7.3 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导流隧洞144

7.2 乌江渡水电站导流隧洞144

7.4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导流隧洞145

7.5 龙滩水电站导流隧洞146

1 导流底孔的设置及其运用147

第四节 导流底孔147

2.4 底孔型式与孔口尺寸149

2.3 位置选择149

2 导流底孔布置与型式149

2.1 导流底孔布置原则149

2.2 布置高程选择149

4.1 荷载及其组合150

4 导流底孔结构分析150

3 导流底孔体型设计150

5.2 水口、岩滩、铜街子水电站工程152

5.1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152

4.2 结构分析方法152

5 导流底孔实例152

5.5 为特定要求设置的导流底孔153

5.4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153

5.3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153

1.2 涵洞(管)导流适用条件154

1.1 涵洞(管)导流特征154

第五节 导流涵洞(管)154

1 涵洞(管)特征及其应用154

2 涵洞(管)布置155

5.2 狮子滩水电站156

5.1 圣卡洛斯水电站156

3 涵洞(管)断面尺寸与型式156

4 涵洞(管)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156

5 涵洞(管)实例分析156

1.1 束窄河床泄水能力计算157

1 束窄河床导流水力学计算157

5.3 柘林水电站157

第六节 施工导流水力学计算157

1.2 束窄河床的局部冲刷计算159

2.1 宽顶堰161

2 坝体缺口、过水围堰水力学计算161

2.2 台形堰162

2.5 弧形堰163

2.4 斜交堰163

2.3 侧堰163

2.6 水流衔接与消能164

3.1 明渠均匀流166

3 导流明渠水力学计算166

3.2 明渠非均匀流168

3.3 上游壅高水深的计算189

4.1 流态判别190

4 导流隧洞水力学计算190

4.2 明流水力学计算195

4.3 半有压流水力学计算202

4.4 有压流水力学计算205

5 联合泄流的水力学计算207

5.3 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组合情况下的联合泄流208

5.2 淹没出流时的缺口和有压流隧洞或底孔联合泄流208

5.1 自由出流时开敞式泄水建筑物的联合泄流208

5.4 联合导流的水力电算209

6.1 施工调洪演算计算原理212

6 施工调洪演算212

6.2 构皮滩水电站施工期上游梯级水库调节213

6.3 皂市水利枢纽施工调洪演算215

2.1 围堰的特点及基本要求217

2 围堰的特点及作用217

第五章 导流挡水建筑物217

第一节 概述217

1 围堰分类217

1.2 土石围堰218

1.1 围堰型式选择原则218

2.2 围堰的作用218

第二节 围堰型式及布置218

1 围堰型式218

1.3 混凝土围堰220

1.4 浆砌石、木笼、竹笼、草土、钢板桩等围堰221

3.1 概述222

3 围堰平面布置及实例222

2 国内外若干大中型水电工程围堰断面型式实例222

3.2 纵向围堰平面布置232

3.3 横向围堰平面布置235

3.4 过水围堰平面布置239

1.3 塑性心墙围堰241

1.2 塑性斜墙围堰241

第三节 土石围堰241

1 土石围堰结构型式241

1.1 均质土围堰241

2.1 防渗体土料242

2 土石围堰填料选择242

1.4 刚性斜墙围堰242

1.5 刚性心墙围堰242

3.1 黏性土料设计243

3 土石围堰填料设计243

2.2 堰壳填料及反滤料243

3.3 砾质土设计244

3.2 非黏性土设计244

4.2 围堰边坡拟定245

4.1 堰顶宽度245

4 土石围堰断面尺寸拟定245

5.1 灌浆技术246

5 土石围堰堰体及基础防渗技术246

5.2 防渗墙施工技术247

5.3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250

5.4 土工膜防渗255

7 土石围堰防渗结构265

7.1 土质心墙和斜墙265

6 土石围堰堰体及基础处理技术265

7.2 混凝土心墙和斜墙266

7.5 木板心墙267

7.4 钢板桩心墙267

7.3 混凝土防渗墙心墙267

8.1 渗流计算268

8 土石围堰结构计算268

7.6 高压喷射灌浆心墙268

7.7 土工膜心墙或斜墙268

7.8 其他防渗结构268

8.2 稳定计算273

8.3 应力应变分析277

8.4 沉降计算279

9.2 围堰与地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280

9.1 护坡280

9 土石围堰防冲措施280

9.3 围堰防冲保护的一般措施281

11.1 三峡工程一期土石围堰结构设计282

11 土石围堰设计实例282

10 土石围堰安全监测282

1 概述285

第四节 土石过水围堰285

2.2 顺坡护底式溢流堰288

2.1 镇墩挑流式溢流堰288

2 土石过水围堰型式与适用条件288

2.5 块石加钢筋网护面溢流堰289

2.4 大块石护面溢流289

2.3 宽顶堰式溢流堰289

3.2 溢流面板的构造与计算290

3.1 堰头的构造290

3 混凝土护面构造与计算290

3.3 镇墩的布置与计算292

3.4 堆石体的稳定分析293

4 混凝土楔型体护面计算294

4.1 混凝土楔形护板可能出现的失稳状态及受力分析295

4.2 混凝土楔形板的稳定厚度计算公式297

5.1 大块石护面围堰的计算299

5 大块石护面及钢筋网护面计算299

5.2 钢筋网护面围堰计算300

1 混凝土围堰型式及应用情况302

第五节 混凝土围堰302

1.2 拱型混凝土围堰303

1.1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303

2.1 断面型式及基本尺寸拟定305

2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设计305

2.2 堰体结构设计306

2.3 稳定和应力计算307

3.1 断面型式及尺寸拟定311

3 拱型混凝土围堰设计311

3.2 拱圈形状选择312

3.4 抗滑稳定计算313

3.3 设计步骤313

3.5 拱的应力分析方法315

4.1 双牌水库大坝加固围堰水下施工316

4 混凝土围堰水下施工316

4.2 乌江渡上游拱围堰水下施工318

5.2 主要施工方法321

5.1 施工条件及进度要求321

5 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321

5.3 碾压混凝土施工典型实例322

1.1 格型围堰的地基条件和要求323

1 钢板桩格型围堰323

6 装配式混凝土围堰施工323

第六节 其他型式围堰323

1.2 钢板桩格体型式及主要尺寸324

1.3 钢板桩格型围堰结构设计329

1.5 格体细部设计334

1.4 格体支撑体334

2 竹笼围堰335

2.1 竹笼围堰的结构型式与构造336

2.2 竹笼围堰结构计算337

3 框格填石围堰343

2.3 竹笼围堰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343

3.1 木笼围堰设计344

3.2 钢筋混凝土叠梁框格围堰设计348

3.3 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349

4.1 草土围堰设计351

4 草土围堰351

4.2 草土围堰施工354

3.3 临时船闸布置356

5.1 杩槎围堰构造356

5 杩槎围堰356

5.2 杩槎围堰施工357

6 浆砌石围堰358

1.2 围堰拆除施工的一般要求359

第七节 围堰拆除359

1 围堰拆除施工特点和要求359

1.1 围堰拆除施工的主要特点359

2.1 葛洲坝工程二期上游围堰拆除360

2 围堰拆除工程实例360

2.2 三峡工程二期下游围堰拆除363

2.3 福建沙溪口水电站二期上游混凝土围堰拆除369

2.4 禹门口提水工程一级站围堰及岩坎拆除373

2.5 广西岩滩水电站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374

1.2 截流时段选择实例378

第六章 河道截流378

第一节 截流时段和截流流量378

1 截流时段的选择378

1.1 截流时段选择原则378

2.1 频率法380

2 截流流量的选定380

2.3 预报法381

2.2 统计分析法381

第二节 截流方式382

2 平堵截流383

1 立堵截流383

4 其他截流方式384

3 混合截流方式384

1.1 截流戗堤布置385

第三节 截流戗堤和龙口385

1 截流戗堤和龙口位置选择385

1.2 龙口位置选择386

2.1 截流戗堤断面型式387

2 截流戗堤和龙口主要参数的拟定387

2.2 龙口宽度388

1.3 非龙口段进占抛投材料389

第四节 截流进占程序及抛投材料389

1 非龙口段进占程序及抛投材料389

1.1 非龙口段进占程序389

1.2 非龙口段进占水力计算389

2.1 龙口段进占水力学条件391

2 龙口段进占程序及抛投材料391

2.3 龙口段抛投材料的选择392

2.2 龙口段进占程序392

2.4 龙口段进占抛投各种材料数量计算的依据394

1.1 截流戗堤非龙口段束窄河床进占水力学计算395

第五节 截流水力学计算395

1 立堵截流水力学计算395

1.2 截流戗堤龙口段进占水力学计算396

1.3 双戗堤立堵截流水力学计算要点398

2.2 截流戗堤龙口段进占水力学计算399

2 平堵截流水力学计算399

2.1 截流戗堤非龙口段束窄河床进占水力学计算399

1.1 备料数量402

第六节 截流施工402

1 截流备料402

1.3 三峡大江截流备料403

2.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布置404

2.2 截流施工布置原则404

2 截流施工布置404

2.1 截流施工布置内容404

3.1 截流施工机械405

3 截流施工机械设备405

3.3 截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406

3.2 施工机械选择原则406

4.1 截流龙口划分区段,采用合适的抛投材料和抛投技术409

4 截流抛投技术409

3.4 机械数量计算409

3.5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备选型及布置409

4.2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技术412

1 截流难度的评价指标415

第七节 降低截流难度措施415

2.1 改善分流条件416

2 降低截流难度技术措施416

2.2 降低截流戗堤局部落差417

2.3 龙口护底418

2.4 设置拦石栅421

2.6 提高抛投强度422

2.5 采取水库调度措施422

1.1 大江截流的特点及难点424

1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特点和主要经验424

2.7 锚系和串体424

第八节 附录424

1.2 截流设计主要技术问题研究425

1.3 大江截流实施概况428

1.4 大江截流主要经验430

2.2 截流时段和流量标准的选择432

2.1 截流方案选择432

2 我国河道截流基本经验432

2.3 改善分流条件与控制截流落差433

3 国内外河道截流特征434

2.5 水力学计算、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434

2.4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434

1 规划设计内容和原则437

第二节 施工期通航规划437

第七章 施工期通航437

第一节 概述437

2.3 施工期通航设计运量438

2.2 已建及拟建通航设施和规模438

2 基本资料调研分析438

2.1 天然航道资料438

3.1 客货分流439

3 工程施工期的客货过坝方式比选439

2.4 施工期通航标准439

3.3 航运过坝440

3.2 陆路转运440

4.1 施工期的通航规划441

4 施工期通航规划与方案比较441

3.4 施工期客货过坝方式选择441

1.1 通航对分期导流方式及布置要求442

1 束窄河床通航442

4.2 施工期通航规划原则442

4.3 施工通航方案比较选择442

4.4 选定的施工通航方案442

第三节 施工期通航方案设计442

1.4 通航主要水力指标443

1.3 通航流量与通航水位保证率443

1.2 主要设计内容443

2.3 导流明渠施工通航水力学计算与设计444

2.2 主要设计内容444

2 导流明渠通航444

2.1 通航导流明渠布置原则及要求444

3.1 适用条件455

3 临时船闸通航455

3.2 主要设计内容456

4 利用永久通航建筑物通航458

4.1 利用永久船闸作施工期通航458

4.2 利用永久升船机施工通航459

5 利用闸孔、缺口、底孔通航459

7 提高通航能力的技术措施460

7.1 航道整治460

6.2 水工模型试验460

6 通航水力学计算与模型试验460

6.1 水力设计460

7.2 航道疏浚461

7.3 助航措施461

1 三峡工程施工通航实例463

1.1 施工期通航任务和要求463

第四节 国内部分工程施工通航实例463

7.4 锚地、编组区规划463

8 施工期通航管理463

8.1 施工期通航安全措施463

8.2 河道弃渣规划463

8.3 采砂石料区通航管理463

8.4 航政及航道管理463

1.2 施工期通航方案研究464

1.3 二期施工期通航主要规定469

1.4 1998年三峡坝区汛期水情特点470

1.5 导流明渠汛期试航470

1.6 导流明渠汛期换推与绞滩471

1.7 导流明渠汛期通航472

2.1 简述473

2 葛洲坝工程施工通航473

1.9 1999年三峡工程汛期应急转运情况473

1.8 临时船闸汛期通航473

2.2 截流戗堤进占时大江的通航条件474

2.4 截流施工对通航条件的影响475

2.3 通航流量标准475

2.5 断航期间客货运安排476

3.2 各施工期的施工通航措施477

3.1 枢纽布置及导流方案477

3 万安工程施工通航477

3.3 施工通航效果480

4.2 一期束窄河床通航481

4.3 二期导流明渠通航481

4.1 简述481

4 水口水电站施工通航481

4.5 蓄水期临时过坝483

4.4 三期底孔及临时船闸通航483

5 五强溪等工程通航情况484

第八章 施工度汛485

第一节 概述485

1.3 坝体后期度汛486

2 影响度汛方案的因素486

1.2 坝体度汛486

第二节 常用度汛方案及选择486

1 常用的度汛方案486

1.1 围堰度汛486

1 大坝度汛488

1.1 土石坝度汛488

第三节 水工建筑物度汛措施488

3 度汛方案的选择488

1.2 混凝土坝度汛515

2 电站厂房度汛521

3 通航建筑物度汛522

4.1 遭遇设计标准内洪水524

4.2 遭遇超标准洪水524

4 围堰度汛524

2.1 防洪标准525

2 施工场地防洪525

1 一般要求525

第四节 辅助设施度汛措施525

2.2 防洪建筑物及其适用条件526

3 施工场地排水533

3.1 一般要求533

3.3 排水量的确定534

3.2 主要排水建筑物534

3.4 水沟断面及加固535

4.1 一般要求536

4 边坡防护536

4.2 常用的边坡防护结构537

1.1 明确度汛任务538

1.2 度汛计划538

1 详细制定度汛规划538

第五节 安全度汛的技术保障和组织措施538

1.3 度汛组织539

2 落实度汛保护措施539

4 加强施工期洪水预报540

3 利用上游梯级联合度汛540

5 加强水文复核和分析工作543

1 基坑排水的任务544

2 基坑排水设计的内容544

第一节 概述544

第九章 基坑排水544

1.1 排水量545

1.2 基坑水位降落速度及排水时间545

1 初期排水量计算545

3 基坑排水设计基本资料545

第二节 初期排水545

1.3 排水量计算546

2 初期排水泵站的布置546

第三节 经常性排水547

1 排水量的组成547

2.1 明沟式排水548

2 排水方式548

1.3 施工弃水548

1.1 基坑渗水548

1.2 降雨汇水548

2.2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50

1 泵型选择551

第四节 排水设备选择551

2 水泵台数的确定562

第二节 封孔蓄水标准564

1 封孔时间的选择原则564

第一节 概述564

第十章 施工期水库蓄水与供水564

2.3 蓄水历时计算标准565

2.4 下闸后坝体拦洪度汛标准565

2.2 闸门挡水标准565

2 封孔设计流量标准565

2.1 下闸设计流量标准565

第三节 封孔方式与方法566

1 封孔方式566

2.1 一般要求567

2.2 封孔方法和布置567

2 封孔方法及布置567

3.1 封孔闸门的类型569

3 封孔闸门及选择569

2.3 闸门封孔沉放设计应考虑的因素569

3.2 封孔闸门型式的选择570

4 两种特殊封孔方式介绍572

4.1 美国邦达莱拱坝572

5 隔河岩水电站导流隧洞闸门沉放设计计算实例573

5.1 进口布置及闸门设计573

4.2 加拿大黄纳泰坝573

5.3 闸门及启闭机运输和安装574

5.2 进口闸门下门启闭力计算574

5.4 下闸门的设计流量标准575

第四节 永久封堵设计576

1 堵头型式576

5.5 进口闸门下闸过程及注意事项576

3.2 堵头长度与稳定计算577

3.1 堵头结构设计原则577

3 堵头结构设计577

2 堵头位置577

2.1 导流隧洞堵头577

2.2 涵洞堵头577

2.3 导流底孔577

4 实例578

1.2 其他要求580

2 蓄水期间泄洪措施设置原则580

1.1 安全要求580

第五节 施工期水库蓄水580

1 施工期水库蓄水要求580

3.2 蓄水计算标准和内容581

3.3 水库蓄水计算581

3.1 水库蓄水计算应具备的资料581

3 水库蓄水计算581

3.4 三峡水利枢纽水库蓄水计算实例592

4 提前发挥工程效益595

2.1 断流影响范围596

2.2 常用供水措施596

2 蓄水断流时的下游供水措施596

第六节 封孔期下游供水596

1 供水调查内容596

2.3 国内外部分工程水库蓄水期间供水措施597

2.4 水库蓄水期间供水措施研究实例597

1 水力学模型试验的作用和意义599

2 水力学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599

第一节 概述599

第十一章 施工导流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与原型观测599

1.2 模型试验所需基本资料600

2 水力学模型试验的内容和要求600

1.1 模型试验的目的和任务600

3 水力学原型观测的作用和意义600

第二节 施工导流水力学模型试验600

1 水力学模型试验目的、任务及基本资料600

2.3 明渠导流601

2.4 隧洞、底孔、涵洞导流601

2.2 未完建坝体、梳齿及缺口导流601

2.1 束窄河床导流601

2.6 过水围堰及土石坝过水602

2.5 泄水建筑物出口水流衔接消能试验602

3 导流水力学模型简介603

4 水力学模型试验实例604

4.1 葛洲坝工程一期土石纵向围堰防冲保护604

4.2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606

4.3 三峡工程导流底孔607

4.4 万安工程二期过水围堰609

4.5 隔河岩工程后期导流度汛609

1 通航水力学模型和船模试验的目的和任务610

1.1 水力学模型试验610

第三节 施工期通航水力学模型和船模试验610

2 自航船模设计简介611

2.1 船模设计相似原理611

1.2 自航船模试验611

2.3 船模率定和模型验证612

2.2 船模设计612

3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通航船模试验613

第四节 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614

1 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的任务和内容614

2.1 模型设计相似原理615

2.2 模型设计615

2 截流水力学模型设计简介615

第五节 施工导流水力学原型观测617

1 水力学原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617

2.1 围堰618

2.2 导流泄水建筑物618

2 水力学原型观测的内容和要求618

2.4 空蚀与磨损619

2.3 消能防冲619

2.5 通航和流冰620

3.1 三峡工程135m水位蓄水阶段导流底孔水力学监测621

3 水力学原型观测实例621

3.2 隔河岩工程导流隧洞水力学原型观测623

2.2 截流合龙时624

2.1 截流合龙前624

2 水力学原型观测的内容和要求624

第六节 截流水力学原型观测624

1 水力学原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624

3 水力学原型观测先进技术应用实例625

1.2 导流方案629

1.3 导流程序及度汛方式629

1.1 工程概况629

第十二章 典型工程实例629

第一节 施工导流工程实例629

1 棉花滩水电站施工导流629

1.4 导流标准选择630

1.5 导流建筑物630

2.3 导流程序及导流标准631

2.4 导流建筑物631

2.2 导流方案631

2 大朝山水电站施工导流631

2.1 工程概况631

3 凌津滩水电站施工导流633

3.1 工程概况633

2.5 施工导流特点633

3.3 导流建筑物634

3.4 一期围堰634

3.2 导流方案634

3.5 二期左岸5孔泄洪闸提前分流635

3.6 施工导流特点635

4.1 枢纽工程概况636

4.2 施工导流方案636

4 三峡水利枢纽施工导流636

4.3 导流标准638

4.4 主要导流建筑物639

5.1 工程概况641

5.2 导流标准641

5 小浪底水利枢纽施工导流641

4.5 施工导流特点641

5.3 导流方式642

5.4 导流程序及导流流量642

5.5 导流建筑物型式及布置643

5.6 导流隧洞下闸封堵及蓄水发电643

6.2 施工导流方案645

6.3 导流标准645

6.1 工程概况645

5.7 施工导流特点645

6 二滩水电站施工导流645

6.4 导流程序646

6.5 导流建筑物646

7.1 工程概况647

7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施工导流647

6.6 经验和认识647

7.2 导流方案和标准648

7.4 导流建筑物649

7.3 导流程序649

7.5 围堰运行情况650

8 五强溪水电站施工导流651

8.1 工程概况651

8.3 导流标准652

8.2 导流方案652

8.4 主要导流建筑物653

9.1 概况654

9.2 导流标准与导流方式654

9 隔河岩水电站施工导流654

8.5 导流建筑物运行654

9.3 导流建筑物655

9.4 导流建筑物运行情况及验证分析656

10.1 工程概况657

10.2 导流方案657

10 漫湾水电站施工导流657

10.4 导流建筑物布置658

10.5 导流建筑物658

10.3 导流标准658

10.6 导流建筑物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660

10.7 导流建筑物运行660

11.3 导流标准661

11.4 主要导流建筑物661

11.2 施工导流方案661

11 岩滩水电站施工导流661

11.1 工程概况661

12.1 工程概况663

12.2 施工导流方案663

12 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663

11.5 导流底孔下闸施工663

12.3 导流标准664

12.4 主要导流建筑物664

1 长江三峡工程明渠截流666

1.1 概述666

第二节 河道截流工程实例666

1.4 明渠截流方案选择667

1.5 明渠截流戗堤设计进占程序及抛投材料667

1.3 明渠截流期分流条件667

1.2 截流时段及截流设计流量选择667

1.6 降低明渠截流难度的技术措施669

1.7 明渠截流实施669

2 大朝山水电站截流670

2.1 截流设计特点670

1.8 明渠截流的特点670

2.2 单戗堤立堵截流设计671

2.3 截流施工673

3 小浪底水利枢纽截流674

3.1 截流标准674

2.4 截流特点674

3.3 截流戗堤布置675

3.4 截流施工准备675

3.2 截流方式675

3.5 截流实施计划677

3.6 截流实施677

4.1 工程简介678

4.2 截流工程设计678

4 莲花水电站截流678

5.1 截流设计680

5 二滩水电站截流680

4.3 截流工程施工680

5.2 截流施工681

6 黄河大峡水电站截流683

6.1 截流施工设计683

5.3 截流特点683

6.3 主河床截流施工685

6.4 降低截流难度的措施685

6.2 明渠进口岩坎的施工685

7.1 截流工程的布置686

7 五强溪水电站二期截流686

7.2 截流工程施工687

8.4 截流特点689

8.2 截流设计689

8.1 导流工程概况689

8 黄河李家峡水电站截流689

9 漫湾水电站截流690

8.3 截流施工690

9.3 现场反馈水工模型试验691

9.2 截流设计691

9.1 施工导流简介691

9.4 截流施工692

10.3 截流准备693

10.2 截流设计693

10.1 截流主要指标693

9.5 截流特点693

10 岩滩水电站截流693

10.4 加速龙口截流的几项特殊措施695

11 长江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696

10.5 截流特点696

12 黄河三门峡工程截流698

1.1 导流工程问题或事故分类699

1 问题或事故原因综述699

第三节 已建导流工程出现的问题及教训699

1.2 导流工程问题或事故原因704

2.1 白莲河工程围堰705

2 部分导流工程问题或事故705

2.2 新丰江水电站围堰及明渠706

2.6 凤滩水电站围堰708

2.7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导流隧洞和下游围堰708

2.5 龚嘴水电站下游堆渣708

2.3 新安江水电站围堰708

2.4 刘家峡水电站围堰708

2.10 盐锅峡水电站导流底孔709

2.9 大朝山水电站围堰709

2.8 二滩水电站导流隧洞709

2.11 五强溪水电站导流底孔711

主要参考文献712

1.2 截流备料堆场2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