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毅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2504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反思与问题的提出2
二、七十多年的历史轨迹6
三、现代新儒学思想发展的逻辑13
四、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新儒家分析批判的基本路径24
五、关于我们的研究态度和方法的一点说明34
第一节 古今中西的嬗变35
一、“中国向何处去”的主题35
二、“西化”与反传统的异质41
一、民族危机的关键50
第二节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与现代新儒学的致思趋向50
二、“意欲”理论的症结5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科玄论战”中对新儒家的理论批判65
一、新儒家哲学“玄学”性质的批判65
二、新儒家“意志自由论”批判70
第一节 梁漱溟“文化观”的核心79
一、“文化”问题的探究79
二、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8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乡建”理论的对立92
一、中国社会性质与农民问题92
二、马克思主义对“乡建”理论思想方法的批判98
一、“人生向上”之理性的偏执105
第三节 “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命运105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破灭及启示11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开端117
一、从唯物史观的传入到唯物辩证法的传播117
二、中国现代思想方法的伟大变革123
第二节 新儒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127
一、唯物辩证法非“哲学”意义的误区127
二、分裂唯物论与唯物史观的企图134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及其与新儒学的界分141
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141
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147
三、历史留下的思考151
第一节 新儒家融合中西文化的努力与其哲学归宿156
一、以“共殊关系”为主旨的“新理学”156
二、以“心物合一”为基础的“新心学”161
三、以“体用不二”为架构的“新唯识论”16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新儒家“形上学”的批判168
一、理与事分离的“纯客观论”批判168
二、与理智对立的直觉主义批判175
三、“体用不二”方法的逻辑批判179
第三节 新理学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183
一、新理学历史观的思想渊源183
二、新理学历史观批判190
一、政治、阶级立场的自我批判198
第一节 思想改造运动与新儒家的自我批判198
二、哲学形上学的自我批判20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宣传、普及与对新儒家唯心主义哲学的全面清算210
一、新儒家哲学唯心主义实质的批判210
二、“阶级调和”论的批判215
三、直觉神秘主义的认识根源219
第三节 关于50年代新儒家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总结和反思223
一、“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思想基础223
二、冯友兰与梁漱溟思想转变的特点230
一、新二代新儒家的崛起238
第一节 以“道德理性”为理论基石的新儒学238
二、道德理想主义对“唯物论”的否定244
三、抽象的道德理性之“仁”对人性的“高扬”250
第二节 牟宗三对《矛盾论》《实践论》的驳难255
一、辩证法意义的辩驳255
二、“认识”、“实践”含义的曲释262
第三节 张君劢的《辩证唯物主义驳论》267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识论驳义267
二、辩证法客观规律之否定272
第四节 第二代新儒家的理论困限277
一、“内圣”、“外王”的思路277
二、“良知自我坎陷”说与其困境282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现代新儒学研究291
第一节 80年代的“文化热”与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兴起291
二、国内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概况与展望295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化论题的再认识303
一、寻找新的结合点303
二、现代新儒家的努力与探索308
第三节 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理论疏理与总结314
一、对现代新儒家学术贡献之评估314
二、我们与现代新儒家思想分歧的焦点319
第一节 对立与对话327
一、现代化的挑战与中国现代三大哲学思潮的格局327
二、对话与对立的互动331
一、儒家传统与传统的现代转化339
第二节 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其困顿339
二、“返本”与“开新”的难题345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走向352
一、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文化理路352
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359
一、现代新儒家理论的根本缺陷366
1. 事实与价值两分的历史发展观366
2. “精神贵族”的价值观370
3. 不健全的人生观372
二、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375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向381
后记388
热门推荐
- 3445593.html
- 1321658.html
- 940520.html
- 3642700.html
- 1121618.html
- 3585346.html
- 2284403.html
- 2342224.html
- 1408553.html
- 680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4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4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6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8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6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