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通Linux系统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精通Linux系统管理
  • 史晓红,张小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139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通Linux系统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管理基础2

1.1 批量安装Linux系统的方法——Kickstart2

1.1.1 Kickstart配置文件概述2

1.1.2 Kickstart配置文件生成方法2

1.1.3 安装Kickstart配置器2

1.1.4 设置Kickstart基本配置2

1.1.5 设置Kickstart安装方法3

1.1.6 设置Kickstart引导装载选项4

1.1.7 设置分区信息5

1.1.8 设置网络配置信息6

1.1.9 设置验证配置信息7

1.1.10 配置防火墙7

1.1.11 X Window显示配置8

1.1.12 选择软件包9

1.1.13 预安装脚本和安装后脚本配置9

1.2 Kickstart引导光盘的创建9

1.3 使用Kickstart安装方法安装系统10

1.3.1 筹备安装树10

1.3.2 开始Kickstart安装11

1.3.3 采用网络安装方式安装Kickstart11

1.3.4 Debian/Ubuntu的自动化安装12

1.4 Linux软件包管理19

1.4.1 RPM概述19

1.4.2 RPM软件包管理系统的应用22

1.5 DPKG——Debian的软件包管理系统31

1.5.1 DPKG概述31

1.5.2 通过DPKG安装软件包31

1.5.3 通过DPKG卸载软件包32

1.5.4 通过DPKG查询软件包数据库和检查软件包文件33

第2章 软件包高级管理37

2.1 APT——高级软件包管理37

2.1.1 APT概述37

2.1.2 配置APT软件源38

2.1.3 更新APT软件包数据库39

2.1.4 查找APT软件包信息40

2.1.5 管理APT软件包43

2.2 YUM——智能化的RPM软件包管理47

2.2.1 YUM概述47

2.2.2 应用YUM软件包管理系统48

2.3 Linux内核的升级56

2.3.1 Linux内核概述56

2.3.2 获取内核源代码58

2.3.3 配置内核58

2.3.4 编译内核61

2.3.5 安装内核63

2.3.6 内核模块管理64

第3章 用户和进程管理69

3.1 用户管理69

3.1.1 用户账号文件69

3.1.2 用户群组文件72

3.1.3 命令行方式的用户管理73

3.1.4 图形界面方式的用户管理82

3.1.5 命令行方式的群组管理84

3.2 进程管理87

3.2.1 进程及作业87

3.2.2 进程控制87

3.2.3 作业控制91

第4章 文件系统和磁盘管理95

4.1 文件系统管理95

4.1.1 常见的文件系统95

4.1.2 文件类型96

4.1.3 文件压缩与归档96

4.1.4 文件链接100

4.1.5 文件系统的安装102

4.2 磁盘管理103

4.2.1 硬盘相关知识103

4.2.2 磁盘分区介绍105

4.2.3 使用分区工具fdisk为硬盘分区106

4.2.4 使用分区工具parted为硬盘分区112

4.2.5 磁盘格式化117

4.2.6 加载分区124

4.2.7 使用磁盘管理命令125

4.2.8 磁盘限额的相关知识132

第5章 与Windows共享资源143

5.1 Samba服务概述143

5.1.1 Samba Server简介143

5.1.2 Samba历史144

5.1.3 Samba Server的工作原理144

5.1.4 Samba Server的安装145

5.1.5 启动、停止和重启Samba服务149

5.2 Samba服务的配置文件150

5.2.1 smb.conf文件结构150

5.2.2 smb.conf文件语法和变量153

5.2.3 smb.conf文件详解154

5.2.4 Samba服务的安全级别156

5.2.5 Samba服务的密码文件157

5.2.6 Samba服务的日志文件157

5.3 配置Samba服务158

5.3.1 使用图形化配置工具进行Samba服务配置158

5.3.2 使用SWAT进行Samba服务配置162

5.4 访问Samba共享资源166

5.4.1 在Windows客户端访问共享资源166

5.4.2 在Linux客户端访问共享资源168

第6章 与其他Linux/UNIX系统共享资源171

6.1 NFS服务概述171

6.1.1 NFS简介171

6.1.2 简单的NFS方案171

6.1.3 NFS协议172

6.1.4 RPC协议173

6.1.5 NFS服务的组件174

6.2 NFS服务的安装与配置175

6.2.1 NFS服务的安装175

6.2.2 NFS服务的配置176

6.2.3 NF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179

6.2.4 NFS服务的文件存取权限180

6.2.5 在客户端挂载NFS文件系统180

第7章 管理DHCP服务和DNS服务184

7.1 安装DHCP服务184

7.1.1 安装前的准备184

7.1.2 具体安装过程184

7.2 配置DHCP服务器185

7.2.1 配置文件的格式185

7.2.2 配置IP作用域188

7.2.3 配置客户机的IP地址189

7.2.4 租约期限的设置189

7.2.5 保留特定的IP地址189

7.2.6 多网段的IP地址的分配190

7.2.7 DHCP服务器配置实例191

7.2.8 启动和停止DHCP服务器192

7.3 配置DHCP客户机193

7.3.1 Linux客户端的配置193

7.3.2 Windows客户端的配置194

7.4 DNS服务的安装196

7.5 配置DNS服务器197

7.5.1 DN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197

7.5.2 主配置文件198

7.5.3 设置根区域和主区域199

7.5.4 设置反向解析区域201

7.5.5 根服务器信息文件202

7.5.6 区域文件202

7.5.7 反向解析区域文件205

7.5.8 功能实现205

7.5.9 测试主要名称服务器206

7.6 配置辅助DNS服务器210

7.7 配置缓存Cache-only服务器210

7.8 配置DNS客户端211

7.8.1 在Linux下配置DNS客户端211

7.8.2 在Windows下配置DNS客户端212

第8章 管理FTP和LDAP服务214

8.1 vsFTPd的配置214

8.1.1 设置监听地址与控制端口214

8.1.2 FTP模式与数据端口215

8.1.3 用户设置216

8.1.4 用户登录控制218

8.1.5 目录访问控制218

8.1.6 文件操作控制219

8.1.7 新增文件权限设置219

8.1.8 日志设置219

8.2 vsFTPd的具体应用220

8.2.1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文件220

8.2.2 限制用户目录访问权限221

8.2.3 配置高安全级别的匿名FTP服务器221

8.2.4 配置虚拟用户222

8.2.5 启动与关闭FTP服务224

8.3 PureFTPD服务器管理225

8.3.1 生成PureFTPD服务管理脚本225

8.3.2 配置匿名用户登录环境225

8.4 初始化OpenLDAP226

8.4.1 启动OpenLDAP服务226

8.4.2 OpenLDAP的基本配置226

8.4.3 建立初始化数据228

8.5 LDAP图形界面管理工具228

8.5.1 LDAP图形界面管理工具简介228

8.5.2 配置Apache服务230

8.6 配置phpLDAPadmin231

8.6.1 生成phpLDAPadmin主配置文件231

8.6.2 对phpLDAPadmin进行支持中文的配置231

8.6.3 phpLDAPadmin的基本配置232

8.7 使用phpLDAPadmin管理目录树233

8.7.1 登录phpLDAPadmin233

8.7.2 组织单元的创建234

8.7.3 用户组的创建234

8.7.4 用户账号的创建236

8.8 LDAP服务的身份验证237

8.8.1 设置使用LDAP进行用户验证237

8.8.2 FTP用户验证237

8.8.3 Web用户验证238

第9章 配置Web和电子邮件服务241

9.1 Apache服务的基本配置241

9.1.1 Apache配置文件——httpd.conf241

9.1.2 Apache服务的基本配置简述241

9.1.3 Apache全局配置241

9.1.4 主服务器配置243

9.1.5 虚拟主机配置247

9.1.6 启动和停止Apache服务247

9.2 Apache服务存取控制249

9.2.1 Options选项249

9.2.2 浏览权限的设置250

9.3 Apache服务的高级配置252

9.3.1 虚拟目录简述253

9.3.2 配置与管理虚拟主机253

9.3.3 用户认证和授权255

9.3.4 配置SSI259

9.4 Apache日志管理和统计分析260

9.4.1 错误日志简述260

9.4.2 配置访问日志260

9.4.3 日志统计分析262

9.4.4 日志文件的压缩备份263

9.5 配置动态Web站点264

9.5.1 配置PHP动态网站264

9.5.2 配置JSP动态网站265

9.5.3 配置CGI动态网站267

9.6 配置Sendmail邮件服务器268

9.6.1 Sendmail的配置文件268

9.6.2 初始配置Sendmail269

9.6.3 Sendmail服务器具体配置270

9.6.4 配置与访问电子邮件客户端273

9.7 配置Postfix邮件服务器275

9.7.1 Postfix服务的基本设置276

9.7.2 配置虚拟别名域278

9.7.3 配置用户别名279

9.7.4 配置SMTP认证280

9.7.5 启动和停止Postfix服务282

第10章 代理服务和防火墙控制285

10.1 启动和停止Squid代理服务器285

10.1.1 启动和停止的方式285

10.1.2 Squid服务器启动和停止的相关配置286

10.2 Squid的基本配置287

10.2.1 设置监听的IP和端口287

10.2.2 设置缓冲大小288

10.2.3 访问控制设置289

10.2.4 acl参数定义语法及参数289

10.2.5 指定Squid可以使用内存的理想值291

10.2.6 其他参数设置291

10.2.7 测试代理服务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292

10.3 Squid高级配置292

10.3.1 实现透明代理293

10.3.2 Squid安全设置294

10.3.3 Squid外部程序支持选项296

10.4 Squid日志管理296

10.4.1 日志选项296

10.4.2 Squid代理服务器日志系统的构成297

10.4.3 查看Squid网络流量日志297

10.5 不同环境中的代理客户端的配置299

10.5.1 Windows系统下IE代理配置299

10.5.2 Linux系统下Firefox代理设置300

10.6 iptables设置基础300

10.6.1 关闭系统防火墙iptables301

10.6.2 iptables的设置使用——查看iptables规则302

10.6.3 iptables的设置使用——增加规则302

10.6.4 iptables的设置使用——插入规则304

10.6.5 iptables的设置使用——删除规则304

10.6.6 iptables的设置使用——替换规则305

10.6.7 iptables的设置使用——清除规则和计数器305

10.6.8 使用iptables实现NAT服务306

10.6.9 配置NAT客户端307

10.7 NAT服务器控制实例309

10.7.1 禁止访问指定的网站309

10.7.2 禁止部分指定客户机上网310

10.7.3 禁止客户机访问某些服务310

10.7.4 禁止客户机使用腾讯QQ311

10.7.5 禁止使用ICMP协议311

10.7.6 强制访问指定站点312

第11章 Webmin服务管理314

11.1 Webmin基本设置314

11.1.1 本地和远程访问Webmin314

11.1.2 设置中文界面的Webmin314

11.1.3 启动和停止Webmin服务316

11.2 用Webmin配置各种服务316

11.2.1 配置DNS服务316

11.2.2 配置Samba服务320

11.2.3 配置NFS服务322

11.2.4 配置Web服务324

11.2.5 配置网络防火墙与NAT服务326

11.2.6 配置代理服务330

11.2.7 配置SSH服务336

第12章 网络管理339

12.1 TCP/IP入门知识339

12.1.1 OSI模型简介339

12.1.2 OSI模型各层从上到下具体描述340

12.1.3 TCP/IP简介344

12.1.4 TCP/IP的4层结构344

12.1.5 IP和TCP345

12.2 设置主机名及配置文件347

12.2.1 设置主机名347

12.2.2 配置文件349

12.3 Linux系统网络设置350

12.3.1 以命令行方式进行网络设置350

12.3.2 使用ifup、ifdown启动和关闭网络354

12.3.3 配置文件355

12.4 路由检测358

12.4.1 使用route查看并编辑主机的IP路由表358

12.4.2 使用iproute查看或设置路由表360

12.5 Linux系统的网络监测工具——tcpdump368

12.5.1 语法格式368

12.5.2 参数368

12.5.3 过滤表达式369

12.5.4 语法实例369

12.6 Linux系统的网络监测工具——IP网络流量监控iptraf371

12.6.1 安装iptraf371

12.6.2 以图形化模式使用iptraf372

12.6.3 以命令行模式使用iptraf374

12.7 Linux系统的网络监测工具——网络流量分析Wireshark375

12.7.1 Wireshark的重要特性375

12.7.2 安装Wireshark375

第13章 远程控制382

13.1 Telnet远程控制382

13.1.1 Telnet的工作原理382

13.1.2 检验Linux服务器383

13.1.3 安装Telnet服务383

13.1.4 Telnet的配置文件384

13.1.5 Telnet服务端口配置385

13.1.6 允许root用户以Telnet远程登录方式登录Linux主机的配置385

13.1.7 启动Telnet服务386

13.1.8 停止Telnet服务387

13.1.9 chkconfig管理启动程序387

13.1.10 Telnet客户端的使用388

13.1.11 Telnet命令表389

13.2 通过SSH远程控制390

13.2.1 SSH与Telnet比较390

13.2.2 SSH协议390

13.2.3 SSH组成部分390

13.2.4 SSH的免费性391

13.2.5 SSH协议基本架构391

13.2.6 SSH的安全验证392

13.2.7 SSH协议的实现——OpenSSH392

13.2.8 安装OpenSSH服务393

13.2.9 配置OpenSSH服务395

13.2.10 启动OpenSSH服务398

13.2.11 重启OpenSSH服务398

13.2.12 停止OpenSSH服务399

13.2.13 自动启动OpenSSH服务399

13.2.14 Linux客户端使用OpenSSH的客户程序400

13.2.15 Windows客户端使用OpenSSH的客户程序402

13.3 图形界面远程控制VNC403

13.3.1 VNC服务基本原理404

13.3.2 安装VNC服务405

13.3.3 配置VNC服务407

13.3.4 检测VNC服务410

13.3.5 远程连接412

13.3.6 VNC服务的安全性414

第14章 系统安全管理417

14.1 系统安全基础设置——BIOS安全417

14.1.1 设置BIOS密码417

14.1.2 禁止使用【Ctrl+Alt+Delete】组合键重启计算机417

14.2 系统安全基础设置——账号安全417

14.2.1 修改login程序的配置文件/etc/login.defs417

14.2.2 修改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etc/profile418

14.2.3 修改存放用户账号名等信息的配置文件/etc/passwd418

14.2.4 特别账号的处理418

14.2.5 设置账户的秘诀419

14.3 系统安全高级设置——重要文件的安全设置420

14.4 系统安全高级设置——防止攻击系统安全设置420

14.4.1 限制用户使用系统资源420

14.4.2 限制控制台的访问421

14.4.3 禁止外来ping请求421

14.4.4 防止IP地址欺骗421

14.4.5 禁止su命令进入root账号421

14.4.6 使用TCP_WRAPPER421

14.4.7 删减登录信息422

14.5 系统安全高级设置——确保开启安全的服务422

14.6 系统安全高级设置——审计日志422

14.7 系统安全高级设置——文件和目录许可424

14.7.1 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425

14.7.2 授权用户访问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