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企业网管员快速成长实例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小企业网管员快速成长实例教程
  • 岳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5069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中小企业-局部网络-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小企业网管员快速成长实例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1 从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看网管员的由来1

第0章 网管员ABC1

0.2 网管员的职责以及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分工关系2

0.2.1 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开发的专业分工2

0.2.2 网管员的职责4

0.3 本教材如何介绍网管员技术5

第1章 案例1——企业网络应用的入门8

1.1 案例1的介绍8

第1部分 架构计算机网络平台 建立对等网8

1.2 案例1的分析9

1.2.1 项目分析的5个步骤10

1.2.2 实现案例1的7项技术措施11

第2章 网络理论入门13

2.1 计算机网络定义13

2.2 计算机网络分类15

2.2.1 根据网络的功能划分15

2.2.2 根据网络的传输距离划分16

2.2.3 根据网络的拓扑(Topology)划分16

2.2.4 从Internet到Intranet(企业内网)和Extranet(企业外网)19

2.3 网络资源共享的初步实验20

2.4 数据通信的由来和基础知识21

2.4.1 数据通信的历史21

2.4.2 信息在计算机存储方式22

2.4.3 数据通信的传输形式24

2.5 网络层次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27

2.5.1 文件通信传递过程的类比27

2.5.2 网络的七层OSI体系结构28

3.1 TCP/IP协议体系初步31

第3章 网络技术初步——由此提出案例1的网络方案31

3.1.1 TCP/IP协议栈32

3.1.2 典型的TCP/IP报文的传输33

3.2 IP地址的初步应用34

3.2.1 IP地址的组成和分类34

3.2.2 子网掩码及其用处36

3.2.3 私有IP地址以及未来IP地址37

3.3 IEEE局域网系列标准38

3.4 以太网以及MAC地址39

3.5.1 双绞线(Twisted-Pair)41

3.5 传输介质41

3.5.2 同轴电缆(Coaxical Cable)42

3.5.3 光导纤维(Fiber-Optic)43

3.5.4 IEEE有关局域网的网线标准以及5-4-3规范43

3.6 从网络协议层次看网络设备的功能45

3.6.1 网卡45

3.6.2 中继器45

3.6.4 网桥46

3.6.3 集线器46

3.6.5 交换机47

3.6.6 路由器47

3.6.7 网关48

3.6.8 网络设备的总结归纳48

3.7 无线局域网49

3.7.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49

3.7.2 常规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构件50

3.7.3 新型的网状无线网络50

3.8 典型的企业网络构成51

3.9.1 总体构思的主要出发点52

3.9 案例1的初步逻辑设计和投资估算52

3.9.2 选择设备的具体思路53

第4章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55

4.1 从案例的需求讲起55

4.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版本分类55

4.3 安装Windows 2000的基本方法57

4.4 安装前的技术准备58

4.5 Windows 2000安装模式的选择60

4.6 具体安装过程60

4.7.1 关于设备管理器65

4.7 网络配置65

4.7.2 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66

4.7.3 IP地址的获取与配置70

第5章 Windows 2000安装后的检验以及常用工具73

5.1 网络测试命令ipconfig和ping命令的使用73

5.1.1 ipconfig命令73

5.1.2 ping命令75

5.2 网络上主机相互访问的方法77

5.3 管理工具81

5.3.1 系统特性81

5.3.3 计算机管理器82

5.3.2 程序菜单中的管理工具82

5.3.4 任务管理器85

5.3.5 创建新的MMC控制台87

5.3.6 计算机性能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的检测89

5.4 网络会议Netmeeting91

5.5 终端服务及其配置95

5.5.1 Windows 2000 Server终端服务概述95

5.5.2 终端服务的安装和配置96

5.5.3 客户端的建立登录连接98

6.1 从案例需求讲起102

第6章 用户管理102

6.2 用户的定义103

6.3 用户的分类103

6.4 本地用户的建立和属性105

6.4.1 本地用户账号的创建105

6.4.2 设置本地用户属性106

6.4.3 内置的本地用户107

6.5 本地用户组107

6.5.1 本地组的创建和组成员的增删107

6.5.2 内置的本地组108

6.6 案例1建立用户和用户组的练习109

第7章 文件服务的管理111

7.1 从案例需求讲起111

7.2 Windows 2000的磁盘管理111

7.2.1 磁盘管理器112

7.2.2 Windows 2000中硬盘的类型113

7.3 常见的文件系统114

7.4 NTFS许可管理116

7.4.1 许可的概念116

7.4.2 基本许可117

7.4.3 许可配置118

7.5 NTFS的高级管理:多许可、所有权、复制和移动120

7.6 磁盘配额122

7.7 文件的共享123

7.8 案例1文件服务的练习126

第8章 打印共享管理129

8.1 概念和术语129

8.2 本地打印机的安装130

8.3 打印机的共享及打印许可134

8.4 案例1打印管理的练习136

第2部分 实现网络集中管理 建立“域”管理模式140

第9章 对案例1的总结分析与提高完善140

9.1 已完成的任务和没有完成的任务140

9.2 建立网络集中管理的技术基础——TCP/IP协议体系141

9.3 网络扩展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142

第10章 再介绍TCP/IP143

10.1 TCP/IP协议体系的组成143

10.2 TCP/IP的核心协议组145

10.2.1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报文协议(UDP)145

10.2.2 端口和套接字147

10.2.3 Internet协议(IP)148

10.2.4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和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148

10.2.5 地址解析协议(ARP)149

10.2.6 TCP/IP实用程序150

10.3 IP协议的复习及实验151

10.3.1 IP协议的要点151

10.3.2 实验目的以及教室局域网配置153

10.3.3 手工配置IP地址的方法154

11.1 DHCP概述156

第11章 DHCP服务及其配置156

11.2 DHCP的安装与授权159

11.3 DHCP服务的配置163

11.3.1 创建DHCP作用域163

11.3.2 排除地址165

11.3.3 保留地址166

11.3.4 租约期限166

11.3.5 选项168

11.4 DHCP客户端的配置170

11.5 测试DHCP配置IP地址的正确性172

11.6 DHCP服务的实验173

11.6.1 安装DHCP服务器的实验174

11.6.2 配置DHCP服务器的实验174

11.6.3 配置DHCP客户机以及自动获得IP地址175

第12章 DNS服务及其配置177

12.1 DNS域名解析的原理和过程177

12.1.1 DNS域名空间介绍177

12.1.2 DNS域名解析过程179

12.2.1 安装DNS的基本条件与安装前的准备181

12.2 DNS的安装181

12.2.2 安装DNS服务的步骤182

12.3 DNS的配置183

12.3.1 区域和资源记录183

12.3.2 创建正向和反向搜索区域185

12.3.3 区域属性以及SOA参数188

12.3.4 关于动态更新189

12.3.5 区域委派190

12.3.6 根提示和转发192

12.4.1 DNS安装后用测试命令验证193

12.4 DNS安装后的验证和创建新记录193

12.4.2 创建新记录195

12.5 DNS服务的实验195

第13章 案例2——小型企业网络198

13.1 案例2的介绍198

13.2 案例2的分析199

13.2.1 现有情况的分析和归纳199

13.2.2 实现本案例的5项技术措施201

14.1.1 建立活动目录的必要性203

14.1 活动目录的概念203

第14章 网络的可访问性和安全性的统一——活动目录的管理203

14.1.2 活动目录的定义和发展204

14.2 活动目录的功能204

14.2.1 活动目录功能的概述204

14.2.2 活动目录中的对象及其标识名205

14.3 AD的逻辑结构:OU、域、树和森林207

14.3.1 域的概念207

14.3.2 组织单位(OU)208

14.3.3 域、树和森林209

14.4 AD的物理结构:域控制器和站点SITE210

14.5 活动目录(AD)小结211

第15章 域控制器的安装和配置212

15.1 全面认识域控制器212

15.1.1 域控制器的作用212

15.1.2 域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12

15.2 DC的规划和条件213

15.2.1 为案例2确定域和域控制器的数量213

15.2.2 建立域控制器的条件215

15.3.1 创建与AD集成的DNS的意义和技术指标216

15.3 创建与AD集成的DNS服务器216

15.3.2 创建与AD集成的DNS服务器217

15.4 安装域控制器217

15.4.1 安装位于AD不同逻辑层次域控制器217

15.4.2 创建第一个域219

15.4.3 将域控制器降级为普通服务器222

15.4.4 添加活动目录中其他域控制器223

15.5.1 DC安装后的检验224

15.5 DC安装后的检验和配置224

15.5.2 DC安装后对DNS的再配置226

15.5.3 添加域成员227

15.6 安装活动目录域控制器的实验229

15.6.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30

15.6.2 安装域控制器以及域成员计算机230

15.6.3 检查231

第16章 活动目录的组织和管理232

16.1 活动目录的对象的组织232

16.2.1 组织单位OU的定义和特点234

16.2.2 OU的建立和配置234

16.2 组织单位(OU)的设计和实施234

16.2.3 OU的规划236

16.3 OU的委托237

16.4 AD安全机制239

16.4.1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的概念239

16.4.2 访问控制列表240

第17章 设置活动目录与管理用户和组242

17.1 规划用户242

17.1.1 网络用户概念的发展242

17.1.2 建立域用户对象242

17.1.3 配置域用户对象244

17.2 域的用户组246

17.2.1 域用户组的建立247

17.2.2 各种用户组的由来及其基本特点249

17.2.3 全局组、本地组和通用组的意义及转换250

17.2.4 AGDLP策略的归纳252

17.2.5 内置的组和特殊身份组252

17.3 AGDLP的例子和实验254

17.3.1 建立用户组的例子254

17.3.2 AGDLP策略的实验255

17.4.2 用户配置文件的简介257

17.4 用户配置文件的漫游257

17.4.1 案例的需求257

17.4.3 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的配置258

第3部分 适应网络扩展 引入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262

第18章 案例3——中型企业网络262

18.1 案例3的介绍262

18.2 案例3现有情况的分析归纳263

第19章 目录的复制与站点规划265

19.1 从活动目录的实验谈案例3的需求265

19.2 活动目录复制的发生原因266

19.3 活动目录复制的保证措施267

19.3.1 复制的路径267

19.3.2 复制的时间268

19.3.3 复制的效率269

19.3.4 冲突的解决271

19.4 活动目录复制的内容272

19.5 站点(Site)273

19.5.1 站点的定义和作用273

19.5.2 站点内和站点间复制的比较274

19.5.3 桥头服务器的管理276

19.6 实现站点活动目录的复制277

19.6.1 建立站点和子网278

19.6.2 建立和配置站点连接280

19.6.3 复制时间的设定283

19.6.4 站点连接桥284

19.7 活动目录物理结构设计的归纳285

19.8 实现案例3功能的设计285

19.8.1 关于案例3的逻辑设计285

19.8.2 关于案例3的物理设计286

19.9 站点管理的实验287

第20章 案例4——大型企业网络290

20.1 案例4的介绍290

20.2 案例4现有情况的分析归纳291

第21章 活动目录的森林和操作主控293

21.1 从案例4的需求谈建立多层次域的意义293

21.2 目录森林的管理294

21.2.1 目录森林的简单回顾294

21.2.2 目录森林中建立新的域295

21.2.3 目录森林的信任关系296

21.3 操作主控298

21.3.1 架构操作主控299

21.3.2 域命名操作主控300

21.3.3 PDC仿真器301

21.3.4 RID主控302

21.3.5 基础结构主控303

21.3.6 合理使用操作主控303

21.4.1 关于案例4的逻辑设计304

21.4 实现案例4功能的设计304

21.4.2 关于案例4的物理设计305

第4部分 完善和提高网络管理功能308

第22章 企业网络信息的发布——Web服务器的介绍308

22.1 从案例说起以及IIS简介308

22.2 Internet信息服务器的安装309

22.3 修改Web默认站点的配置311

22.4 在同一个服务器中建立多个Web站点314

22.4.1 IIS向导建新站点314

22.4.2 设置站点属性以及DNS新增记录316

22.5 身份验证的分类方法及其配置318

22.6 在互联网上建立Web站点321

22.6.1 在互联网上创建企业网站的指导思想321

22.6.2 规划网站以及域名的选定和注册321

22.6.3 虚拟主机网站的建立和维护322

第23章 组策略324

23.1 组策略并不神秘——从实例说起324

23.2 组策略的作用325

23.3 组策略对象和组策略连接的构成和建立326

23.3.1 组策略的基本构成326

23.3.2 创建GPO和组策略对象连接327

23.4 组策略的配置329

23.4.1 实例的组策略配置329

23.4.2 Windows 2000的组策略配置总体介绍330

23.5 组策略的生效332

23.5.1 组策略对象的属性及其许可332

23.5.2 组策略的优先级333

23.5.3 组策略的继承334

23.5.4 组策略的刷新335

23.6 执行组策略的建议方案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