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民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惠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275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地点: 湖北省) 风俗习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民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湖北民俗文化概述1
一、湖北的古文化遗存及历史建制沿革1
二、湖北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生产、岁时习俗4
三、湖北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信仰习俗7
(一)稻作习俗12
一、农业习俗12
第二章 生产民俗12
(二)旱作习俗17
选种收藏17
吊包17
开秧门17
怀秧17
插秧17
锄草17
引灌17
除虫17
肥料17
收割17
(三)农事气象俗谚21
耕种俗语21
山地种植21
砍火田21
薅草锣鼓21
看青21
剥夜苞子21
烧火粪21
种豆21
种芝麻21
种瓜21
修水利21
(一)渔业行规25
二、渔业习俗25
月令征兆25
节令征兆25
天象征兆25
物候征兆25
(二)捕鱼诸法26
开潭26
禁潭26
开业26
赈湖26
(三)渔民信仰28
养鱼28
钩钓网捞28
守口追捕28
投药呛捞28
敲木鼓28
鳜鱼捕捞28
(一)林业生产习俗32
三、林业、狩猎习俗32
令公信仰32
还福32
踩水32
敬王爷32
祭水神32
(二)自然采集习俗34
植树俗谚34
植树34
女儿杉34
砍李树34
祭桑神34
砍三树34
喜椿34
(三)狩猎习俗37
种茯苓与削香37
采牡稔37
采松菌37
采香椿37
采蕨鸡菜37
摘雀花37
摘麦苞37
采马齿苋37
采菱梗37
采野果37
采茶37
挖冬笋37
捡笋衣37
挖葛根37
抽丝茅37
扯秧草37
拉葛藤37
(一)饲养俗语40
四、饲养业习俗40
围猎40
捕猎40
猎俗40
(二)畜、禽饲养41
(二)加工方法43
(一)加工种类43
养牛43
养猪43
养鸡43
养鸭43
养蚕43
养蜂43
养狗43
养猫43
五、加工业习俗43
(一)交易方式46
一、商贸习俗46
粮食加工46
油料加工46
熬糖46
第三章 商贸与手工业民俗46
(二)商贸俗规48
甩簸箕48
定点交易48
集市交易48
集会交易48
流动交易48
摆摊设棚48
坐市经营48
地头“判”货48
收购转售48
转手交易48
商挑贩卖48
挑担游乡48
徒手交易48
(三)商行俗习50
铺面招牌50
店员风纪50
度量标价50
(一)九佬十八匠51
二、手工业习俗51
重门面51
讲和气51
讲诀窍51
讲利润51
探行市51
清账款51
(四)称谓行语51
(二)行业俗规53
(三)铁匠习俗55
寻主方式55
誉祖尊师55
行规俗禁55
收徒规矩55
(四)木匠、篾匠、窑匠、泥匠及豆腐坊习俗59
铁匠禁忌59
铁匠行语59
铁匠常语59
铁匠手语59
铁匠物语59
拜师59
(五)理发业习俗61
打豆腐禁忌61
木匠禁忌61
篾匠禁忌61
窑匠禁忌61
泥匠禁忌61
(六)裁缝习俗62
行语62
条布磨刀62
行艺俗规62
拜师62
(七)采矿习俗63
一、居住民俗64
第四章 居住、行旅及服饰民俗64
(一)村宅房式65
(二)建房、居住习俗70
土家民居70
鄂东南村落70
鄂东房式70
江汉平原房式70
(三)土家族建房习俗75
搬家75
选屋基75
择吉破土75
架门75
偷梁75
起梁75
祭梁75
丢粑75
屋饰75
镇宅75
(一)行旅方式83
二、行旅民俗83
偷中梁83
启扇83
安梁83
抛粑粑83
开财门83
火塘铁三角83
取暖纳凉83
(二)行旅习俗87
打拄叉87
步行87
人力车87
乘骑87
抬架87
轿子87
木船87
木筏、帆船、竹簰87
背脚87
背篓87
(一)服装式样88
三、服饰民俗88
择吉88
邀伴88
辞行送行88
旅行携带物88
客栈饭馆88
(二)冠履佩饰91
土家妇女服饰91
行业服91
便装91
鄂东常服91
新人吉服91
(三)发式93
被褥铺盖93
冠93
沙撮幅子93
包头幅子93
麻窝草鞋93
袜93
佩饰93
耳饰93
鞋饰93
(一)食料、食制96
一、食料、食制及主食96
汉族发式96
土家族发式96
第五章 饮食民俗96
(二)主食97
(一)菜肴101
二、菜肴种类及烹制方法101
米饭101
粥101
面食101
粑粑101
包谷糁101
红薯饭101
包谷洋芋饭101
炕洋芋101
包谷粑粑101
赤小豆饭101
(三)代食品101
(二)蔬菜107
豆制品类107
肉类107
鱼类107
(三)干咸菜108
特色蔬菜108
四季蔬菜108
(四)煨汤110
小麦酱110
干豆角110
咸菜110
煨葫芦110
野鸭烧压菜110
王瓜鱼敲挪菜110
腌菜110
十堰酸菜110
习家店麻豆110
(一)宴席名称112
三、筵宴俗规112
文火煨鸡汤112
糍粑鸡汤112
浠水瓦罐肉汤112
龙骨汤112
三合汤112
(二)宴席礼俗113
大围席113
鄂东筵宴113
三道面饭113
(一)名点小吃及制作118
四、名点小吃及节令风味食品118
闹喜酒118
赶喜酒118
布席118
布菜118
行酒令118
待客规矩118
土家待客习俗118
(二)节令风味食品126
枯炒牛肉豆丝126
沔阳三蒸126
新洲桂花油香126
赤壁东坡饼126
浠水千层饼126
黄州烧卖126
麻城大救驾126
浠水双盒酥126
红安朝王简126
蕲春油酥果126
麻城空心面126
麻城锅粑糕126
英山雪花糕126
武穴云片糕126
新州欢喜坨126
黄梅豆油皮春卷126
金牛麻花126
早汤面126
绿豆皮126
油炸馓子126
八宝稀饭126
桂花赤豆稀饭126
冻红薯条126
热干面126
面窝126
豆皮126
米粑126
油条126
糯米包油条126
油炸饺126
剁馍126
什锦豆腐脑126
糊汤米粉126
(三)节令食俗134
灶饼134
玉兰片134
荷叶子134
糍粑134
甜酒、年糕134
米泡134
毛果团子134
米豆糕134
八宝和菜134
元宵134
团子134
红安绿豆粑134
春饼134
印子粑134
子孙粑134
软曲粑134
地米菜煮鸡蛋134
椿芽煎蛋134
粽子134
端午蛋134
仔鸡烧板栗134
汉川荷月134
腊八粥134
(二)酒俗136
鄂东烟俗136
年饭三吃三不吃136
拜年客不吃鸡胯子136
压庚鲤136
送夜台136
五、烟俗、酒俗、茶俗136
(一)烟俗136
鄂西烟俗136
(三)茶俗138
咂酒138
孝感米酒138
黄梅糯米堆花酒138
九月九,做黄酒138
六、食疗、保健谚语及俗语141
茶凉亭141
鄂西茶俗141
鄂东茶俗141
土家茶俗141
元宵茶141
米茶141
豆米茶141
(一)村落位置143
一、村落构成形式143
第六章 乡里社会民俗143
(二)村落命名144
(三)村居形式145
以传说故事、名胜古迹命名145
以姓氏命名145
以姓氏加工程命名145
以姓氏加店铺、集镇命名145
以姓氏加排行命名145
以宗族房头命名145
以建村始祖名号命名145
以建村先后顺序命名145
以地理位置命名145
以地理方位命名145
以路程命名145
以田亩数字命名145
以建湾人的职业命名145
以地形状貌命名145
以风物命名145
(一)分宗建祠146
二、宗族、家庭习俗146
聚族而居146
一姓独处146
多姓杂居146
果城聚居146
(三)公共场所148
(二)乡规民约148
宗堂148
族长148
修谱分辈148
房户族规148
(四)公祭149
(七)家庭150
(六)乡情俗语150
官祭150
族祭150
朝山150
(五)户族械斗150
(八)亲戚关系152
家庭俗谚152
家庭结构152
称谓152
分家152
遗产152
(九)社会交往153
姑表亲153
儿女亲153
母舅亲153
姨表亲153
(一)邻里关系155
三、邻里交往习俗155
走亲戚155
寿庆155
(二)邻里相处俗谚156
好客156
日常交往156
抚孤恤贫156
通力合作156
互通有无156
排难解纷156
互请互送156
帮抢场156
(三)赶人情157
(四)串亲请友159
送祭绸159
送礼品159
送茶叶159
送对联159
送节礼159
(五)待客做客160
(六)师友关系161
(一)汉流组织163
四、帮会组织习俗163
启蒙拜师163
师友亲系163
交友之道163
敬师礼俗163
结交形式163
(三)丐帮165
(二)宜昌行帮165
(四)会社167
(一)正月169
一、春季岁时习俗169
第七章 岁时节日民俗169
(二)二月176
煎粑补天176
出方176
拜年176
迎春接福176
闹元宵176
走百病176
请七姐176
放野火、赶菜虫176
烧“毛狗棚”176
元宵骂娘176
打石仗176
(三)三月177
春分177
土地会177
花朝177
观音会177
(一)四月178
二、夏季岁时习俗178
清明节178
鬼节178
塞磨眼178
祭蚕姑178
谷雨节178
(二)五月179
灯火会179
嫁毛娘179
祭秧神179
蒙童节179
牛王节179
(三)六月184
祭五猖神184
芒种184
端午184
立夏184
磨刀雨184
(一)七月185
三、秋季岁时习俗185
过“半年”185
敬雷神185
(二)八月187
中元祭187
乞巧节187
请簸箕神187
女儿会187
(一)十月188
四、冬季岁时习俗188
秋社188
中秋祭月赏月188
摸秋送子188
(三)九月188
重阳节188
(三)腊月189
太阳生日189
喂牛饭189
寒衣节189
孔明灯189
下元节189
寒婆婆过江189
(二)冬月189
冬至节189
(一)祈子195
一、生养习俗195
腊八195
过小年195
忙年、辞年195
讲“敬气”195
贴春联195
团年195
供肉插筷子195
百事大吉195
吃年饭守岁195
送财195
接灶195
接天方、糊田埂195
驾船佬儿过年195
桥边吃年饭195
灶王节195
过“赶年”195
烧“火猪”195
请果树吃年饭195
咒老鼠195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195
(二)诞生197
拔船桩197
朝拜祖师爷197
偷碗197
偷鞋、偷筷子197
摸秋197
送麒麟197
送龙珠197
压子197
治邪保儿197
(三)贺生、坐月子199
洗三199
催啼199
洗诞199
裤褂包婴儿199
鸡鱼报喜199
酒壶报生199
鸡子报信199
(四)满月202
攀寄主202
送祝米202
请香茶202
认逢生干爷202
挂红布202
催奶202
牵奶202
挤奶、喂核桃水202
查关煞202
系虎爪202
(五)周岁204
百家共济204
剃满月头204
蓄“贱毛”204
拜月亮204
练胆子204
出窝204
出行204
寄名204
拜干亲204
(六)取名206
送“喜头”206
抓周礼206
带圈206
留瓦片、桃尖、狗尾巴206
(七)育儿用具207
取名九法207
选取名号207
(八)教养209
背带209
摇窝209
窠桶209
木桶209
站桶209
枷椅209
背椅209
背篓209
二、婚嫁习俗210
教学俗套210
教养俗语210
私塾常规210
(一)议婚、订婚习俗211
(二)哭嫁及备嫁习俗216
定日子216
三媒六证216
说媒216
发八字216
合婚216
定亲216
送节礼216
过路、上门216
过大礼216
(三)加冠仪式及相关习俗223
发嫁妆223
哭血堂223
哭百花223
吵嫁妆223
报期223
姑娘鞋223
办嫁妆223
“金柜”陪嫁223
做筒鞋223
缝冬瓜枕头223
送嫁妆223
陪十姊妹223
吃分家饭223
装箱223
开脸223
办出嫁酒223
(四)迎娶礼俗227
暖媒227
告祖227
加冠仪式227
陪十弟兄227
升号匾227
剃头227
洗澡227
牵床227
(五)土家族婚俗247
回门茶247
花轿迎亲247
接轿247
催嫁247
辞祖宗247
上轿247
祭轿247
对轿封247
发亲247
稳轿辞客247
颠轿247
盘女婿247
闹媒人247
上亲247
送亲人247
拦车马247
治煞247
牵媳妇247
踏门踩花路247
拜堂、喝圆房酒247
开喜宴247
陪凤凰席247
踩虎头247
跨鞍过火入洞房247
坐嘴头247
开箱247
抬茶、赞茶247
撒帐247
闹新房247
吃红蛋247
共汤水247
拜瓜桩247
听洞房247
参厨247
拜堂茶247
新娘子讨喜钱247
谢媒酒247
送针线袋儿247
三朝回门247
三、丧葬习俗259
(一)送终、成殓、报丧习俗259
兽皮定亲259
挂红259
扮郎259
陪十兄弟259
赞花259
披红259
喝喜酒259
土家山寨《哭嫁歌》259
拆字259
盘歌259
押轿娃259
送客酒259
发陪奁259
娶亲回程259
吃髈259
成亲当晚不同宿259
参厨259
散喜鞋259
交亲259
接“骨种”259
转房259
(二)招魂、跳丧习俗270
封梓、叫茶270
备寿木270
备寿纸270
备寿衣270
备葬送终270
烧落地钱270
烧床铺草270
收殓270
捆尸、挡道270
停枋子270
请水、踩路、接香、守棺、答祭270
安长明灯270
燃七星灯270
报丧270
披麻戴孝270
持杖诉哀270
上祭270
哭丧270
进材270
关恋270
(三)出殡、送葬习俗275
丧葬礼乐275
吊丧275
送油、叫茶275
朝三暮四275
打待尸275
跳丧275
坐丧275
转丧275
招魂275
开路275
(四)“做七”、“除灵”习俗283
立位283
选风水283
启马祭283
搭柩桥283
送葬283
起歌283
请抬杠人283
抬丧、暖棺、吃福饭、路祭283
出棺283
扳火罐子283
摔捞盆283
压龙杠、拖丧、触角283
撒买路钱和五谷斗283
送葬与不送葬283
落葬盖土283
停棺浅葬283
赊葬283
抢长生面283
清邪除秽283
沤“怕火”283
圆坟283
复三283
暖坟283
(五)土家族丧葬习俗287
扒干饭287
“做七”287
烧“五七”287
开大吊、除灵287
灯光引路287
做百日287
周年祭287
立碑287
除孝287
迎棺磕头287
回堂酒287
叫饭287
鳊鱼祭亡287
(一)信仰对象299
一、民间信仰299
入柩299
出殡299
土家孝歌299
第九章 信仰民俗299
(一)祈禳活动304
二、祈禳习俗304
土地公、土地婆304
城隍304
灶神304
观音菩萨304
送子娘娘304
财神304
雨神304
药王304
关圣大帝304
福主菩萨304
黑神304
妈祖304
老郎304
向王天子304
(二)庙会304
(二)念咒309
赶“过堂白虎”309
打土地醮309
赶“旱魃”求雨309
文求武求309
玩“吉雀子”309
接王309
赈济孤魂野鬼309
烧龙船送瘟神309
送许309
收虱309
抖蚤309
打清醮309
桃树崇拜与禁忌309
(三)招魂310
拜月亮咒310
一日一咒310
鸡咒310
辟虫咒310
(四)黑巫术311
(一)职业占卜312
三、占卜习俗312
(二)日常占卜313
看日子313
看相313
求签313
算命313
测字313
看风水313
(一)梦兆314
四、前兆迷信314
红烛卜314
米课314
芦卜314
烧节炭卜314
米面卜314
(三)怪异兆315
(二)人体兆315
(一)农业禁忌316
五、禁忌习俗316
(三)航运、渔业禁忌317
(二)饲养、屠宰禁忌317
(四)矿工禁忌319
(七)饮食禁忌320
(六)梨园禁忌320
(五)商贩禁忌320
(八)居住、行旅禁忌321
(九)岁时禁忌323
(十)生养禁忌324
(十二)丧葬禁忌326
(十一)婚嫁禁忌326
(一)女红刺绣330
一、民间工艺330
第十章 民间艺术及其民俗330
(二)纺织印染332
黄梅桃花332
做鞋332
(四)塑雕及其他技艺335
(三)编织335
天门蓝印花布335
洪绣335
西兰卡普335
(一)田秧山歌338
二、民间歌舞338
应城石膏雕338
天门糖塑338
洪湖贝雕338
洪湖纸折扇338
孝感剪纸338
(二)礼俗仪式歌谣340
畈调340
秧田锣鼓340
扯草锣鼓340
薅草歌340
土家薅草锣鼓340
通山山鼓340
(三)吹打乐343
跳丧歌舞343
新房安床歌343
铺床彩歌343
撒帐歌343
婚嫁仪式歌343
六旬寿词343
丧鼓歌343
(四)花灯歌舞347
土家吹打乐347
孝感地区吹打乐347
鄂东吹打乐347
鄂西北打击乐347
(五)土家族歌舞359
五马破曹359
山乡花灯359
江汉平原花灯359
舞龙灯359
划旱龙船359
凤凰灯359
狮子舞359
老虎灯359
水兽灯359
划采莲船359
蚌壳舞359
踩高跷359
车灯359
双推车359
驯犟驴359
玩竹马359
脚盆鼓359
打连厢359
扇子舞359
花挑359
赶柳戏359
双抛球359
(一)说类362
三、民间说唱362
摆手舞362
耍耍362
“肉连响”362
端公舞362
(三)说唱兼有类363
八十八行363
评书363
快板363
说书363
(二)唱类363
唱渔鼓363
文词坐唱363
坐堂曲子363
(一)乡戏及习俗365
四、民间戏曲365
英山鼓书365
孝感鼓书365
英山花鼓365
(二)戏行俗规369
供戏369
楚剧、汉剧等戏剧369
皮影戏369
写戏369
点戏369
唱高腔369
唱“应节戏”369
唱会戏369
唱谢神戏369
唱喜庆戏369
唱灯戏369
搬“行头”369
“抢戏班”369
唱“对台戏”369
(一)成人游艺竞技372
五、游艺竞技372
开箱372
唱“破台戏”372
牵班372
扯平头372
拜地神372
端夜台372
忏台372
拢班372
搭班372
敬神372
收徒372
奖赏372
罚厘头372
(二)儿童游戏375
赌博抹牌375
打拳375
荡秋千375
扭棍375
赛鞭375
设拳房375
摆擂375
斗牛375
铁板滚背375
铡刀破腹375
单掌开石375
油锤贯顶375
棋俗375
主要参考文献380
识字纸牌380
抽中拇指380
翻叉380
掷子儿380
抓扦380
骑竹马380
滚铁环380
踢毽子380
跳房380
放风筝380
斗鸡380
跳八关380
老鹰捕鸡380
接龙攻关380
闯麻城380
“官兵”捉“强盗”380
躲猫猫380
丢包儿380
跳皮筋380
击鼓传花380
赶老鸹380
斗草380
打“卓卓”380
打陀螺380
搭泥巴380
过家家380
缩脚脚380
捉老鼠380
后记381
热门推荐
- 3452638.html
- 842428.html
- 2402602.html
- 766075.html
- 1372787.html
- 2246929.html
- 1505363.html
- 2143208.html
- 617120.html
- 202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1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6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0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5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1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2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