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心理调适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天然心理调适法
  • 李洁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476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心理卫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然心理调适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人生轨迹和心理卫生1

第一节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1

一、胎儿期心理卫生1

二、孕妇的情绪与胎教1

三、婴幼儿期心理卫生的重要性4

四、为婴幼儿营造“视听触三觉”世界4

五、幼儿期身心发展特征6

六、婴幼儿智慧之窗应尽早开启8

七、帮助孩子克服对黑暗的恐惧10

八、正确对待儿童的“第一反抗期”11

第二节 童年期13

一、儿童心理健康标准13

二、幼儿心理偏离不可等闲视之13

三、儿童心理变态的具体表现14

四、儿童好动与儿童多动症不是一码事15

五、谨防儿童心理焦虑症16

六、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帮助孩子走出“自闭”17

七、跟孩子说理要讲技巧21

八、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21

九、孩子吃手指与心理异常23

十、谨防儿童社交性退缩24

十一、让孩子回到大自然中去25

十二、关注儿童的“电视迷综合征”26

十三、儿童的性别认同障碍27

十四、提倡适度的挫折教育29

第三节 青少年期31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32

二、培养健康成熟的性格35

三、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标准37

四、关注“第二反抗期”39

五、青春期焦虑症40

六、忧郁影响孩子身高42

七、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症43

八、悄悄来临的早恋44

九、尊重孩子的“隐秘世界”45

十、真正减轻学生心理压力46

十一、考前,帮孩子缓解紧张情绪47

十二、走进“象牙塔”49

十三、一见钟情51

十四、热恋中的“期待效应”52

十五、失恋后为何精神萎靡52

十六、失恋后调整六步曲53

十七、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误区54

第四节 成年期56

一、中年期的心理特点57

二、中年期的心理需求58

三、不容忽视的慢性心理疲劳59

四、中年期的心理保健60

五、学会减轻你的心理压力64

第五节 老年期66

一、老年期的身心特点66

二、老年人的不良心态68

三、乐观会使人长寿70

四、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衰老?71

五、生理衰老心理不衰老72

六、更年期的心理调控74

七、预防“退休综合征”76

八、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精神双重赡养79

九、正确对待老年夫妻的感情脆弱现象80

十、老人孤寂会伤身81

十一、孤独难熬的“空巢综合征”82

第二章 亚健康状态对人体的危害84

第一节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84

第二节 引起亚健康的原因85

一、工作强度过大引起的各种疲劳85

三、饮食结构不合理86

二、长期睡眠不足86

四、缺乏运动88

五、环境污染88

六、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89

第三节 应激与健康的关系89

一、应激的概念89

二、应激的分类90

三、应激因素的分类90

四、应激源的分类91

第四节 应激对健康影响的机制92

一、神经系统92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92

三、中枢神经介质系统93

四、免疫系统93

第五节 应激与心身健康的关系94

二、应激与冠心病95

一、应激与高血压95

三、应激与消化性溃疡96

四、应激与支气管哮喘96

五、应激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97

六、应激与偏头痛、神经性头痛98

第六节 亚健康状态的防治98

一、起居有常98

三、劳逸适度99

二、饮食有节99

四、情志舒畅100

第三章 心理异常与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101

第一节 心理异常101

一、心理异常的定义和分类101

二、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102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03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109

一、情绪的调节109

二、自我意识的调节112

三、人际交往的调节117

第四章 常见心理疾病的防治127

第一节 考试焦虑127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和表现127

二、考试焦虑的成因128

三、考试焦虑的防治128

第二节 社交恐惧症129

一、社交恐惧症的含义和表现129

二、社交恐惧症的成因130

三、社交恐惧症的防治131

第三节 神经衰弱132

一、神经衰弱的含义和表现132

二、神经衰弱的成因133

三、神经衰弱的防治133

第四节 抑郁症134

一、抑郁症的含义和表现134

二、抑郁症的成因135

三、抑郁症的防治136

一、神经症的含义和表现137

第五节 神经症137

二、神经症的成因139

三、神经症的防治140

第五章 办公室常见病的治疗与预防143

第一节 颈椎病144

一、颈椎病产生原因144

二、颈椎病治疗指导145

第二节 肩周炎147

三、颈椎病的预防保健147

一、肩周炎产生原因148

二、肩周炎治疗指导148

三、肩周炎预防保健150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151

一、肱骨外上髁炎产生原因151

二、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指导151

一、腱鞘炎产生原因152

三、肱骨外上髁炎预防保健152

第四节 腱鞘炎152

二、腱鞘炎治疗指导153

三、腱鞘炎预防保健153

第五节 慢性腰肌劳损154

一、慢性腰肌劳损产生原因154

二、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指导155

三、慢性腰肌劳损预防保健156

第六节 高血压病156

一、高血压产生原因157

二、高血压治疗指导157

三、高血压预防保健159

第七节 高脂血症159

一、高脂血产生原因160

二、高脂血治疗指导160

第八节 肥胖症161

三、高脂血预防保健161

一、肥胖症产生原因162

二、肥胖症治疗指导163

第九节 糖尿病164

一、糖尿病产生原因164

二、糖尿病治疗指导165

三、糖尿病预防保健166

第十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167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指导169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产生原因169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预防保健170

第十一节 计算机综合征171

一、计算机综合征产生原因171

二、计算机综合征治疗指导172

三、计算机综合征预防保健173

第十二节 信息污染综合征174

一、信息污染综合征产生原因174

二、信息污染综合征治疗指导175

一、大楼综合征产生原因176

第十三节 大楼综合征176

二、大楼综合征治疗指导177

第十四节 居室病178

一、居室病产生原因178

二、居室病治疗指导178

第十五节 空调综合征179

一、空调综合征产生原因180

二、空调综合征治疗指导181

第十六节 时差病181

一、时差病产生原因182

二、时差病治疗指导183

第十七节 黑色星期一184

一、“黑色星期一”产生原因184

二、“黑色星期一”治疗指导185

一、轮班制工作综合征产生原因186

第十八节 轮班制工作综合征186

二、轮班制工作综合征治疗指导187

第六章 几种有效的天然调适法189

第一节 心理疏导189

一、贝克认知疗法189

二、自我催眠195

三、自我暗示200

四、沟通分析204

五、生物反馈疗法208

六、系统脱敏疗法212

七、厌恶疗法214

第二节 家庭治疗216

一、家庭治疗的定义216

二、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217

三、婚姻治疗218

四、夫妇性治疗220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223

第三节 音乐治疗223

二、音乐治疗的特点225

三、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225

第四节 放松功法226

一、三线放松功226

二、意念放松法227

第五节 传统功法锻炼229

一、调身229

二、调息231

三、调心232

第六节 体育疗法235

一、五禽戏235

二、八段锦236

三、关节锻炼操238

第七节 推拿按摩240

一、摆动类手法240

二、摩擦类手法241

三、振动类手法242

四、挤压类手法242

五、叩击类手法243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243

第七章 白领人生246

第一节 幸福女人手册246

一、女性要学会给自己减压247

二、宽容的女人更幸福248

三、不发愁的女人更美丽249

四、幸福女人的心理处方250

五、女人更能控制情绪254

六、肥胖女性的心理调适254

第二节 白领生涯255

一、办公室里的心理卫生255

二、白领心理减负守则257

三、厌职情绪的调适257

四、当上司倾诉衷肠时259

五、现代职业女性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60

六、在竞争中保持心理健康261

第八章 家庭、婚姻关系与心理卫生263

第一节 家庭环境和心理健康263

一、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与心理健康263

二、不可忽视家庭情绪污染265

三、家庭不良心理环境的预防和对策266

四、“家庭纷争”的原则——“没有原则”267

第二节 夫妻之间268

一、夫妻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269

二、不可或缺的夫妻治通270

三、克服婚后爱情厌倦心理271

四、恩爱夫妻之间距离产生美273

五、美满婚姻的关键——友情274

六、性格不同的夫妻的适应和互补275

七、尊重对方的隐私权276

八、“妻管严”的负面心理效应277

九、和谐性生活是良好夫妻关系的重要内容279

十、性处罚有害婚姻281

十一、丈夫的心理与妻子的对策282

十二、婚外恋的产生原因和认知调节283

十三、离婚者的心理调适286

第三节 亲子关系288

一、把握对孩子关注的“度”289

二、克服育儿焦虑290

三、家庭教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91

四、不同教养方式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292

五、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293

六、针对子女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295

七、亲子关系的双向心理调适296

第四节 婆媳关系297

一、做媳妇的主动适应和“狡猾”之道297

二、婆婆的宽容体谅300

三、“中间人”的协调疏导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