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硬拷贝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岩本明人,(日)小寺宏晔主编;李元燮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1093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硬拷贝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字硬拷贝概要1
1.1 纸的利用1
1.2 与数字技术的邂逅2
1.3 硬拷贝技术的分类3
1.4 彩色硬拷贝技术3
1.5 作为打印用的硬拷贝技术4
4.2 等价中性密度的方法6
4.1.2 色信号6
参考文献6
2.1 光信息记录系统中的图像再现与显示8
第2章 软拷贝与硬拷贝8
2.2 图像的分类9
2.3 对软拷贝与硬拷贝的心理差异10
2.4 软拷贝与硬拷贝在形成技术上的差异14
2.4.1 生态系统与工程学系统14
2.4.2 形成硬拷贝时的一般性问题15
2.5 硬拷贝图像高品质化的极限20
2.6 软拷贝与硬拷贝间的中间像23
2.6.1 状态像型硬拷贝24
2.6.2 利用电子照片的方法24
2.6.3 今后的中间像26
参考文献28
3.1 媒体间的色再现30
3.1.1 彩色管理的基本概念30
第3章 交叉媒体的彩色匹配30
3.1.2 透明的色再现系统34
3.1.3 正向变换及逆向变换35
3.2 彩色匹配的方法36
3.2.1 测色式色再现条件36
3.2.2 扫描仪中的色校正40
3.2.3 打印机的色补偿42
3.2.4 由色空间分割实现高精度化45
3.2.5 由图表插补进行的色变换47
3.3 交叉媒体的色域匹配50
3.3.1 图像源的色域与设备的色域50
3.3.2 色域匹配的考虑方法52
3.3.3 显示器与打印机的色域匹配55
参考文献59
4.1 色域变换61
4.1.1 变换算法61
第4章 基于等价中性密度的色域变换及其扩展61
4.2.1 等价中性密度63
4.2.2 算法67
4.2.3 特征与缺点67
4.3 新方法68
4.3.1 等价中性密度的扩展68
4.3.2 算法70
4.3.3 特征与缺点74
参考文献75
第5章 数字中间调技术76
5.1 概述76
5.2 视觉特性与数字中间调76
5.2.1 视觉系统的 MTF 与灰度特性77
5.2.2 图像品质的确定因素及其基本设计法78
5.2.3 双值打印机的灰度再现能力78
5.2.4 多值打印机的灰度再现能力79
5.3.1 有组织高频振动法80
5.3 典型的数字中间调80
5.3.2 误差扩散法81
5.3.3 蓝色噪声屏蔽法82
5.3.4 新高频振动法(蓝色噪声屏蔽的改良)83
5.3.5 细胞神经网络法87
5.3.6 多值记录系统的数字中间调87
5.4 数字中间调的图像品质评价88
5.4.1 粒状性的评价函数89
5.4.2 典型的中间调的分辨率与图像品质的关系90
5.5 浓淡喷墨打印机的中间调及其评价方法93
5.5.1 浓淡喷墨打印机存在的问题94
5.5.2 在误差扩散法中的特异纹理的消除94
5.5.3 浓淡喷墨打印机用中间调的最佳化95
5.6 小结99
参考文献99
第6章 热记录101
6.1 热记录的基本原理101
6.2 记录装置与程序104
6.2.1 加热方法104
6.2.2 打印机107
6.2.3 记录程序110
6.3 实用的热记录113
6.3.1 颜料热转印113
6.3.2 熔化热转印117
6.3.3 热敏纸120
6.4 热记录的特点126
6.4.1 热记录的特点126
6.5 热记录的应用129
参考文献130
第7章 喷墨记录131
7.1 喷墨记录方式131
7.1.1 概述131
7.1.2 与照片图像品质有关系的主要技术132
7.2 喷墨读写头134
7.2.1 喷墨的各种方式134
7.2.2 连续喷射型135
7.2.3 压电方式按需型136
7.2.4 热方式按需型136
7.2.5 新型压电方式137
7.2.6 压电方式读写头的结构模型139
7.2.7 喷墨打印机的结构140
7.2.8 压电方式的点控制技术140
7.2.9 热方式的点控制技术144
7.2.10 压电方式与热方式146
7.3 墨及记录媒体146
7.3.1 喷墨用墨146
7.3.3 提高普通纸图像品质的技术148
7.3.2 喷墨用媒体的特性148
7.3.4 喷墨用铜版纸(消光型)151
7.3.5 喷墨用光泽纸152
7.4 喷墨的图像处理技术154
7.4.1 喷墨打印机的图像处理技术154
7.4.2 墨量数据上的分解154
7.4.3 彩色匹配156
7.4.4 中间调157
7.5 其他提高图像品质的技术158
7.5.1 减低条带技术158
7.6 喷墨打印机今后的展望159
7.5.2 图像源最佳化技术159
参考文献161
第8章 电子照相记录163
8.1 概述163
8.2 电子照片程序概要164
8.3 图像品质的主要条件与电子照片程序170
8.3.1 分辨率171
8.3.2 灰度173
8.3.3 粒状性175
8.3.4 色再现177
8.3.5 相纸179
8.4 电子照片程序182
8.4.1 曝光182
8.4.2 显影185
8.4.3 转印191
8.4.4 定影194
8.4.5 像素位置控制(Motion Quality)196
8.4.6 图像品质的控制及图像信号处理系统201
8.5.1 湿式显影203
8.5 其他方法203
8.5.2 环形电极调色剂打印205
8.5.3 调色剂喷射记录206
8.6 今后的展望207
参考文献207
第9章 数码纸211
9.1 数码纸的概念211
9.1.1 背景与社会的需求211
9.1.2 数码纸的概念212
9.1.3 数码纸的目标213
9.1.4 理想型数码纸214
9.2 数码纸的研究动向214
9.2.1 显示方式的分类214
9.2.2 为实现数码纸的硬件技术216
9.2.3 为实现数码纸的软件技术226
9.2.4 达到数码纸所需条件的验证226
9.3 数码纸的展望228
参考文献229
附录 利用于文件交换的格式234
索引241
热门推荐
- 305957.html
- 3700789.html
- 1766940.html
- 3389926.html
- 1924620.html
- 1280536.html
- 463219.html
- 3199363.html
- 276967.html
- 1257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6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9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9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9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