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善时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颖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 ISBN:97878009988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50页
- 主题词:三峡工程-水库移民-画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善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慈善话题1
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2
满怀爱心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5
到底差错出在哪里?7
中国社工的前世今生11
非典推动善款免税制度化14
非典考验中国富人爱心18
直面非典我们“以心传心”21
红十字会:抗击非典 凸显NGO本色25
跨国公司为中国慈善事业助力29
全国首例“爱心官司”风波又起33
制度创新还是借机炒作 国内首例捐款公证引起关注36
慈善超市:路该怎么走?39
公益诉讼机制亟待建立42
民间公益驶入法治轨道46
公益劳动保障低保安全?50
公益彩票立法呼之欲出?54
志愿服务:缺乏培训的尴尬58
志愿服务:立法保障何日来62
盲人与地铁的难解之缘66
高校志愿者火热背后有无奈70
公益题材影视剧:越来越像身边的事74
让慈善事业的口袋透明76
慈善宣传要跟上慈善事业的发展——范宝俊对慈善工作宣传提出六方面要求80
开发式扶贫:何去何从82
体育:让残疾人共享阳光86
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艰难出世90
法律援助急需援助93
民间组织法律环境酝酿变革97
“慈善超市”探索市场化运营之道101
谁来关爱“寂寞的花朵”104
关注民工:不仅仅是讨薪107
社会捐赠:亟须立法规范110
善款免税 委员热议的话题113
慈善: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118
探索扶贫创新之路121
慈善事业呼唤职业化124
慈善晚宴 水土不服为哪般127
网上义卖喜与忧130
慈善排行榜:何去何从132
设置“禁讨区”是耶非耶?135
谁来关注高温下的劳动保障?139
志愿服务:呼唤全国性立法143
慈善医院:民营介入路在何方146
与流浪乞讨人员面对面150
慈善做秀?逃税大户154
善款余额当属谁?——“爱心官司”再遇法律尴尬158
初冬善意暖神州——中华慈善大会会议侧记162
“好人”凝聚我们的注目礼——好人丛飞参会侧记164
三个人眼中的残疾人事业167
寒风中的流浪者,能为你做点什么?171
网络慈善:想说爱你不容易175
穷爸爸求助富豪背后的思考179
城市急救:需要整体推进的“环节链”185
慈善排行榜再受质疑189
专业社工:就业出口在何方?193
民间组织与企业如何携手社会公益领域197
怎能让收入为生命定价?201
企业 行走在行善边缘205
“母亲水窖”——滋润西部的希望209
安徽凤阳:一个村庄的“合作”变局214
由面向富人到面向公众 国内NGO筹款方式待变220
民间公益组织迎接“品牌时代”224
我该去哪里捐钱?——慈善机构缺位之憾228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拓展民间组织新空间231
爱心人物235
濮存昕:描绘“大使”的诗篇236
王选 一个普通中国女性的名字239
靳羽西:慈善使人生更加美丽242
地球村——我们的梦想——访“苏菲奖”获得者、“地球村”创始人廖晓义245
徐永光:温州人与希望工程249
天地间有股正气在那里——记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先生252
高耀洁:一个人的抗艾之战255
葛昌秋:做人要有颗公心258
他用三轮车驮起人间真爱262
虚拟世界里传播真爱——记网络妈妈刘焕荣265
桂希恩: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名字269
我用我爱寻找光明272
徐本禹:特殊的支教路275
打开心灵的“窗子”278
庄陈有:在扶贫路上奋斗281
“希望老人”江诗信284
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287
樊锦诗:青丝到银霜的守望290
走遍全国的“累”与“泪”293
爱是关牧村:一支难忘的歌296
梁从诫:见证一个民间组织的发展299
双拐撑起扶贫的理想302
邓亚萍:用体育圆慈善梦想305
万延海:11年只为坚守一个使命308
肖培琳:进退之间的浓浓真情311
冯骥才:民间文化的守望和自救314
大使的爱心和爱心大使317
杜聪:为了苦难村落中的梦想320
马艳丽:美丽心灵的美丽世界323
李连杰:爱比武功更强大326
“渐冻人”的破冰之旅329
“舞蹈女神”陈爱莲:钻石、砖瓦和花环的故事332
用镜头守护淮河的人335
聂海胜:我有一个心愿338
中国“深山信使”感动世界340
刘念友:出名让我有点晕343
洪战辉:当身上凝聚太多关注的目光346
迟到的祝福349
双脚走出的生命绝响352
贫穷生活背后的高贵灵魂355
颜婉明:领航澳门民间慈善力量359
焦恩俊:“刀客”的侠骨善心362
好人林秀贞的故事365
披荆斩棘 郭健梅十年公益之旅368
为了那份多情的事业371
公益组织374
五大秘诀做强做大慈善事业——访浙江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375
提高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事业377
关于NGO问责的思考379
探访非营利机构工商登记“谜团”382
中国NGO:需要自律更需要他律384
合作与互动:政府与NGO的关系386
一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求索388
发展重庆慈善事业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391
自律与互律 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保障394
非政府组织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五大作用397
政协委员纵论民间组织发展399
慈善创新看中原——周口市慈善工作经验纪实403
国际非政府组织给我们带来什么406
中国民间组织采购“NGO国际超市”409
扶贫开发 政府与NGO探讨战略合作414
申城创新:民间组织自我管理418
扶贫为中国民间组织打开发展空间421
欠发达地区慈善工作的思考425
念好县级基层机构的“慈善经”427
坚持民间主导构造慈善新格局429
中外官办民间组织比较431
培育“拥护群”是第三部门发展的核心动力433
五项举措促进慈善超市健康发展——上海慈善物资中心慈善超市的歧视435
准确把握社区民间组织的社会角色定位438
消除基层民间组织发展的“两难”441
健全财务管理 促进第三部门发展445
构建和谐社会 民间组织如何应对449
草根民间组织如何走出资源困境454
发展民间组织 政府该做些什么457
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渐入佳境459
一个国家级扶贫县的慈善经463
分享“爱的事业”的思考和实践466
一部环境法规制定过程中的民间声音469
新时期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定位的思考474
我国NGO走进“网络世界”476
消除民间组织管理的“制度剩余”与“制度匮乏”480
世行项目波折 凸显中国NGO发展深层次障碍482
人才短缺 中国民间组织如何应对486
爱心事业在浦江两岸壮大——上海市慈善工作侧记490
民间组织与企业如何携手社会公益领域493
媒体互动下的NGO发展497
国内NGO 筹款方式待变500
民间公益组织迎接“品牌时代”504
成都市“阳光圆梦工程”不让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贫困失学508
农民工NGO 踏过崎岖是坦平510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拓展民间组织新空间514
慈海钩沉518
漫话“义庄”(一)519
漫话“义庄”(二)521
漫话“义庄”(三)523
两宋的政府福利机构(一):福田院和居养院525
两宋的政府福利机构(二):安济坊和养济院527
两宋的政府福利机构(三):漏泽园529
中国古代的储粮备荒措施531
明清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53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一)535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二)537
清代的政府救荒措施(一)539
清代的政府救荒措施(二)541
清代的政府救荒措施(三)543
古今第一大荒年:丁戊奇荒545
丁戊奇荒中的民间义赈547
以工代赈史略549
清代北京、直隶的粥厂551
明朝后期的民间救荒553
中国古代的救灾思想(一)555
中国古代的救灾思想(二)557
中国古代的救灾思想(三)559
《幕学举要》中的清代官方赈灾(一)561
《幕学举要》中的清代官方赈灾(二)563
《周礼》中我国早期的救助和保障制度565
乡约:古代民间的自治与相恤制度567
朱熹与社仓569
李悝与平籴法571
清代杭州的民间慈善机构573
清代苏州的育婴堂575
唐朝的悲田养病坊577
林则徐救灾办赈(一)579
林则徐救灾办赈(二)581
元代政府的救荒583
宋代慈善事业中的妇女(一)585
宋代慈善事业中的妇女(二)587
左宗棠与赈灾(一)589
左宗棠与赈灾(二)591
朱元璋的赈济救灾(一)593
朱元璋的赈济救灾(二)595
钟化民与《救荒图说》597
明代灾民的生活(一)599
明代灾民的生活(二)601
徽商与慈善(一)603
徽商与慈善(二)605
徽商与慈善(三)607
会馆与慈善(一)609
会馆与慈善(二)611
天津商会的荒年行善(一)613
天津商会的荒年行善(二)615
明代政府的恤老政策617
明代的助孤机构:养济院619
唐代的赈灾621
周刊大事记623
热门推荐
- 312214.html
- 2958224.html
- 3558045.html
- 319720.html
- 2460549.html
- 2479705.html
- 3093734.html
- 3904355.html
- 459343.html
- 162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0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7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7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3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7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6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4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