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传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206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导论1
1.1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范畴分析1
1.1.1“经济区域”范畴1
1.1.2“区域经济”范畴11
1.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7
1.2.1中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17
1.2.2本书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25
1.3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概况26
1.3.1西方区域经济学学科演进概况26
1.3.2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演进概况29
第2章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34
2.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35
2.1.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35
2.1.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36
2.1.3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简评39
2.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40
2.2.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40
2.2.2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前提41
2.2.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42
2.2.4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简评47
2.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48
2.3.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产生背景48
2.3.2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48
2.3.3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简评53
2.4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54
2.4.1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55
2.4.2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58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62
3.1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62
3.1.1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62
3.1.2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65
3.2区域经济增长模型67
3.2.1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67
3.2.2区域输出基础模型68
3.2.3区域循环累积因果模型69
3.2.4希伯特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73
3.2.5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74
3.3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75
3.3.1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75
3.3.2增长极理论79
3.3.3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89
3.3.4阿朗索的钟型理论93
3.4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94
3.4.1一般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95
3.4.2特殊区域生命周期理论102
第4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115
4.1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116
4.1.1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法116
4.1.2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和分析120
4.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128
4.2.1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标准128
4.2.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内容与方法129
4.2.3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134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135
4.3.1区域产业链135
4.3.2区域产业集群143
4.3.3区域产业带159
第5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69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169
5.1.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169
5.1.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170
5.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175
5.2.1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175
5.2.2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181
5.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185
5.3.1极核式空间结构186
5.3.2点轴式空间结构189
5.3.3网络式空间结构193
5.3.4双核式空间结构196
5.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199
5.4.1西方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200
5.4.2中国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202
5.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理论208
5.5.1区位势能机制208
5.5.2集聚与扩散机制209
5.5.3空间近邻效应211
5.6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212
5.6.1增长极开发模式212
5.6.2点轴开发模式214
5.6.3网络开发模式218
第6章 区际经济传递理论224
6.1区际经济传递的内涵和内容225
6.1.1区际经济传递的内涵225
6.1.2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容226
6.2经典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流变227
6.2.1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学说227
6.2.2赫希曼的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学说230
6.2.3程必定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233
6.2.4厉以宁的区际经济辐射理论236
6.2.5马海霞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237
6.3区际要素流动理论239
6.3.1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和作用239
6.3.2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规律240
6.3.3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内容241
6.4梯度推移理论242
6.4.1“梯度”的内涵242
6.4.2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及其拓展244
6.4.3广义梯度推移理论248
6.5区际产业转移252
6.5.1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和类型253
6.5.2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255
6.5.3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258
第7章区域经济政策理论266
7.1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和特征266
7.1.1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266
7.1.2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269
7.2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和战略270
7.2.1区域经济政策目标270
7.2.2区域经济政策战略273
7.3区域经济政策工具275
7.3.1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分类275
7.3.2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279
7.4区域经济政策评价281
7.4.1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必要性281
7.4.2区域经济政策评价面临的困难283
7.4.3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内容与方法285
7.4.4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286
7.4.5区域经济政策成本收益评价288
第8章 区域治理理论292
8.1区域治理的内涵和特点292
8.1.1“治理”的内涵293
8.1.2“区域治理”的内涵295
8.1.3区域治理的特点297
8.2区域治理的主体、客体和自组织协调机制298
8.2.1区域治理主体298
8.2.2区域治理客体300
8.2.3区域治理自组织协调机制301
8.3区域治理的类型和模式302
8.3.1区域治理的类型302
8.3.2区域治理的模式302
热门推荐
- 392613.html
- 954782.html
- 2351108.html
- 212486.html
- 478415.html
- 2085471.html
- 2359601.html
- 237007.html
- 1695711.html
- 378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7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1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4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8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1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