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机化学
  • 崔华良,赵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8634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发展简介1

一、无机化学的第一阶段——无机化学的萌芽阶段(15世纪后半叶~17世纪)1

二、无机化学的第二阶段——无机化学形成独立分支阶段(17世纪~19世纪初期)2

三、无机化学的第三阶段——无机化学的复兴阶段(19世纪末至今)2

第二节 无机化学与药学3

一、生命必需元素3

二、无机化学和药物的关系4

第三节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5

一、讲究方法,学会主动学习5

二、重视实验6

三、坚持不懈地与遗忘作斗争6

第二章 溶液7

第一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换算7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7

二、溶液浓度的换算10

三、溶液的配制与稀释11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12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2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4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5

四、溶液的渗透压18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22

一、电离度22

二、强电解质溶液22

第四节 胶体溶液25

一、溶胶的性质26

二、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30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31

本章小结34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35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35

一、基本概念35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37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9

一、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39

二、反应进度概念41

三、热化学方程式43

四、反应热的计算44

第三节 吉布斯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48

一、自发过程及其特征48

二、熵和熵变49

三、吉布斯能52

本章小结57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59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59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59

二、基元反应与反应速率理论60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64

第二节 化学平衡71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71

二、化学平衡常数73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77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8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9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81

本章小结83

第五章 酸碱平衡85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简介85

一、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86

二、酸碱的相对强弱88

第二节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pH值91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91

二、pH值91

第三节 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的移动92

一、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近似计算92

二、多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近似计算95

三、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近似计算97

四、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100

第四节 缓冲溶液103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104

二、缓冲作用原理105

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106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108

五、缓冲溶液在医药上的意义110

本章小结112

第六章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16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116

一、溶度积常数116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118

三、溶度积原理120

第二节 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21

一、沉淀的生成121

二、分步沉淀123

三、沉淀的溶解125

四、沉淀的转化126

五、溶度积原理的应用128

本章小结129

第七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132

第一节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32

一、氧化数132

二、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33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35

第二节 电极电势137

一、原电池137

二、电极电势139

三、能斯特(Nernst)方程式145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148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48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50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153

本章小结154

第八章 原子结构158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158

一、原子的组成158

二、同位素159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60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160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62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结构166

一、原子轨道的能级166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169

第四节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73

一、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73

二、元素的主要性质的周期性177

本章小结183

第九章 分子结构187

第一节 化学键187

一、离子键187

二、共价键190

三、金属键202

第二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203

一、分子的极性203

二、分子间作用力203

三、氢键205

本章小结20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210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210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210

二、配合物的分类214

三、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216

第二节 配位平衡216

一、配位平衡常数216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217

第三节 配合物在医药学中的应用220

本章小结221

第十一章 重要的非金属223

第一节 卤素223

一、卤素通性223

二、卤素单质224

三、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227

四、氯的含氧酸及其盐229

五、拟卤素231

六、卤离子的鉴定232

七、常用的含卤素药物233

第二节 氧族元素233

一、氧族元素的通性233

二、氧及其重要化合物234

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237

四、离子鉴定242

五、常用的含氧族元素药物243

第三节 氮族元素244

一、氮族元素的通性244

二、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45

三、磷及其重要化合物249

四、砷、锑、铋的重要化合物250

五、离子鉴定252

六、常用的含氮族元素药物252

第四节 碳族和硼族元素253

一、概述253

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254

三、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255

四、硅的含氧化合物255

五、硼酸和硼砂256

六、铝、锡、铅的重要化合物256

七、常用的含碳族和硼族元素药物257

本章小结258

第十二章 重要的金属元素261

第一节 碱金属261

一、碱金属概述261

二、碱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62

三、重要的碱金属盐类263

四、离子鉴定264

第二节 碱土金属264

一、碱土金属通性264

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66

三、碱土金属的盐类266

四、离子鉴定267

五、常用的含碱土金属元素药物267

第三节 过渡金属268

一、过渡金属的通性268

二、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270

三、常用的含过渡元素药物275

本章小结275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278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规则278

二、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280

三、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及基本操作288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及格式300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基本操作304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306

实验三 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307

实验四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09

实验五 酸碱电离平衡313

实验六 醋酸银溶度积测定318

实验七 氧化还原反应320

实验八 配位化合物322

实验九 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325

实验十 氮族元素 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327

实验十一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330

实验十二 重要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332

附录一 常见酸碱的浓度337

附录二 常用试剂的配制337

附录三 常用酸碱指示剂339

附录四 常用试纸340

附录五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341

附录六 常见化合物的颜色342

附录七 常见离子的鉴定344

附录八 中毒的防护与急救345

附表一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348

附表二 常用物理常数和单位换算350

附表三 常见弱酸(Ka)、弱碱(Kb)的电离平衡常数351

附表四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298 K)352

附表五 标准电极电势(298 K,101.325 kPa)353

附表六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s358

英汉专业名词对照360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