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国土资源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山西国土资源概论
  • 山西省计划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93803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西国土资源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上篇资源总论1

第一章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1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

一、地理位置1

二、行政区划2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3

一、社会经济发展简史3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4

第二章 自然资源形成背景及区域特征13

第一节 自然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13

一、地层13

二、岩浆岩16

三、构 造16

四、地质灾害17

第二节地理环境特征20

一、地 貌20

二、气 候23

三、河川径流24

四、土 壤26

五、植被27

六、综合自然地理区划27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演变的影响29

一、人类活动对主要自然资源的影响29

二、社会兴衰对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影响32

三、人与自然资源互动关系的现状与特点34

一、自然资源的优势35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分析35

第三章自然资源综合评价35

二、自然资源的劣势38

第二节 自然资源潜力评价40

一、能、矿、水资源结构与组合40

二、光、热、水、土资源结构与匹配状况43

第三节 自然资源总体评价44

一、自然资源总体评价44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45

一、资源开发方向与结构46

第四章资源开发战略46

第一节资源开发的方向与布局46

二、资源开发布局与动用时序48

三、资源开发方式48

第二节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整治分区49

一、中部盆地利用、整治、开发区51

二、东部山地高原开发、利用、整治区53

三、西部高原山地整治、开发、利用区55

第五章资源保护与管理57

一、大力植树造林,维护森林正常更新58

第一节可更新资源的保护58

二、加强牧坡建设,保持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59

三、拯救濒危和珍稀物种,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59

四、保护水体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的繁衍60

第二节不可更新资源的保护60

一、深化矿管体制改革,切实保护矿产资源61

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地保护耕地及其它土地资源61

三、大力加强水资源的保护62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63

四、重视“三废”治理,防治环境污染63

一、自然保护区状况64

二、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64

三、草地及其它自然保护区的建设65

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措施66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管理66

一、加强分工协作,推进资源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67

二、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培育资源经济管理机制67

三、建立健全资源法规,确保资源法制化管理68

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建立有效的资源管理体制69

中篇资源专论71

第六章土地资源71

第一节土地资源数量71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与评价75

一、土地资源特点75

二、土地资源质量评价77

第三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79

一、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79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82

一、加强土地整治,挖掘土地生产潜力90

第四节土地资源的整治与保护90

二、保护基本农田,强化土地管理95

第七章水资源99

第一节水资源综述99

一、水资源总量99

二、地表水99

三、地下水103

五、热矿水106

四、泉水106

六、水质109

第二节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110

一、水资源贫乏,人均、亩均占有水平较低110

二、水资源年际丰枯悬殊,且多连续干旱111

三、水资源空间丰枯同频,年内分配不均111

四、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112

五、“三水”转化强烈112

六、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113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14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14

二、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5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120

第四节水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旱洪灾害防治124

一、水资源的管理保护124

二、旱洪灾害防治126

一、成矿时期及其地质条件130

第一节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130

第八章矿产资源130

二、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储量131

三、优劣势矿种分析131

四、矿产资源的总体评价132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36

第二节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44

一、煤炭资源的赋存特点及相关条件评价144

二、煤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8

三、煤炭开发战略及对策措施149

第三节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50

一、黑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151

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154

三、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56

第四节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59

一、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评价159

二、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63

三、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163

四、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166

五、建材原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167

六、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172

第五节稀有、稀土金属及贵金属的开发利用174

一、资源赋存结构特征与评价174

二、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战略174

三、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175

第九章气候资源176

第一节概况176

一、全省气候的基本特征176

二、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177

一、光能资源179

第二节气候资源的特点与评价179

二、热量资源181

三、水分资源185

四、风能资源187

第三节气候资源的利用与管理189

一、气候资源的利用189

二、气候资源的管理及保护对策191

第四节气象灾害防御192

一、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192

二、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193

第十章森林资源200

第一节森林变迁与资源现状200

一、森林变迁200

二、森林分布201

三、森林资源数量及动态变化204

第二节森林资源的特点与评价207

一、森林资源的特点207

二、森林资源评价209

一、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11

第三节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211

二、森林资源开发战略212

第四节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216

一、森林资源开发的组织管理216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217

第十一章草地资源218

第一节草地资源的分布与类型218

一、草地资源的分布219

二、草地资源的类型219

一、草地资源的特点226

第二节草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226

二、草地资源的数量228

三、草地资源的质量230

四、主要优良牧草230

五、草地中有毒有害植物231

第三节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231

一、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231

二、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235

一、草地改良建设238

第四节草地资源建设与管理238

二、草地管理保护239

第十二章水产资源241

第一节水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241

一、水域资源242

二、渔业荒滩资源244

三、鱼类资源245

四、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天然鱼产量247

五、大鲵及其它水产经济动物资源249

六、渔业资源区划和渔业资源综合评价250

第二节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252

一、水产资源开发简史252

二、水产资源开发现状252

三、水产资源分区开发利用状况254

四、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255

五、水产资源开发战略256

第三节水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261

一、野生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262

第十三章野生动植物资源262

第一节野生植物资源262

二、野生植物资源的主要类型265

三、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69

四、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270

第二节野生动物资源271

一、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特征271

二、野生动物资源的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274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76

四、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277

第十四章旅游资源279

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279

一、旅游资源基本特征279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旅游区划284

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288

一、旅游资源等级划分依据288

二、旅游资源的等级划分289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289

四、旅游资源总体评价290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291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291

二、旅游资源开发前景与战略295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299

一、旅游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299

二、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对策30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发展304

一、历史人口的简单回顾304

第一节人口发展概况304

第十五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304

第二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305

一、行政区分布305

二、自然区分布306

三、城乡分布307

第三节人口结构308

一、年龄结构308

二、性别结构308

四、文化素质结构309

第四节劳动力资源309

三、民族结构309

第五节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312

一、人口总量发展预测312

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313

下篇区域分论315

第十六章太原市315

第一节概况315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16

第二节土地资源316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318

第三节水资源318

一、水资源量318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20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0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321

第四节矿产资源321

二、煤炭资源322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22

三、金属矿产资源323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323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324

第五节气候资源325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325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325

三、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326

一、森林资源327

第六节生物资源327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327

二、草地资源328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330

四、水产资源331

第七节旅游资源331

一、资源概况331

二、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332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332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特点与评价334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334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334

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发展预测及主要对策335

第十七章大同市337

第一节概况337

第二节土地资源338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38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39

—、水资源量340

第三节水资源340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340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4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42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343

第四节矿产资源343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43

二、煤炭资源344

三、金属矿产资源344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345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345

第五节气候资源346

一、气候主要特征346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347

三、气象灾害及其防御347

第六节生物资源348

一、森林资源348

二、草地资源349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350

一、资源概况351

第七节旅游资源351

二、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352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352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354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354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54

三、人口与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主要对策355

第十八章朔州市356

第一节概况356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7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57

第二节土地资源35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358

第三节水资源359

一、水资源量359

二、水资源特点与评价36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61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362

第四节矿产资源363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63

二、煤炭资源363

三、金属矿产资源364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365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365

第五节气候资源366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366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366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367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367

第六节生物资源368

一、森林资源368

二、草地资源369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370

第七节旅游资源371

一、旅游资源概况371

二、旅游资源总体评价371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371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372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372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73

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及对策373

第十九章阳泉市374

第一节概况374

第二节土地资源375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75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76

第三节水资源377

一、水资源量37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377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78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79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379

第四节矿产资源380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80

二、煤炭资源381

三、金属矿产资源381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38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383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383

第五节气候资源383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38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384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385

第六节生物资源385

一、森林资源385

二、草地资源38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387

四、水产资源388

第七节旅游资源389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389

二、主要旅游景点389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390

第八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391

一、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状况391

二、人口和劳动力发展的主要特点392

三、人口和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392

第一节概况393

第二十章长治市393

第二节土地资源39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9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95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396

第三节水资源397

一、水资源量397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398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98

一、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399

四、水资源开发战略399

第四节矿产资源399

二、煤炭资源400

三、金属矿产资源401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401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402

第五节气候资源403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403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403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40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404

第六节生物资源405

一、森林资源405

二、草地资源40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407

第七节旅游资源407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407

二、主要风景名胜408

一、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状况409

第八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409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09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10

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411

第二十一章晋城市412

第一节概况412

第二节土地资源413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13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414

一、水资源量415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15

第三节水资源415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1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17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18

第四节矿产资源418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18

二、煤炭资源419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420

三、金属矿产资源420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421

第五节气候资源42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422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422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423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423

第六节生物资源424

一、森林资源424

二、草地资源425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426

第七节旅游资源427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427

二、主要旅游景点427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29

第八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429

一、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状况429

三、人口和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430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特点430

第二十二章忻州地区432

第一节概况432

第二节土地资源43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3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34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35

第三节水资源436

一、水资源量436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37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37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38

第四节矿产资源439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39

二、煤炭资源439

三、金属矿产资源440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441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441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443

第五节气候资源443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443

三、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444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445

第六节生物资源445

一、森林资源445

二、草地资源44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448

四、水产资源448

第七节旅游资源449

一、资源概况449

二、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450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50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451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451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52

三、人口与劳动力发展预测及主要对策452

第一节概况454

第二十三章吕梁地区454

第二节土地资源456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56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56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57

第三节水资源458

一、水资源量458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60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61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62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62

第四节矿产资源462

二、煤炭资源463

三、金属矿产资源464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465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465

第五节气候资源466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466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466

三、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467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468

第六节生物资源468

一、森林资源468

二、草地资源470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471

四、水产资源472

第七节旅游资源472

一、旅游资源概况和评价472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73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474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概况474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74

三、人口与劳动力发展趋势及主要对策475

第二十四章晋中地区476

第一节概况476

第二节土地资源477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7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478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78

一、水资源量479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79

第三节水资源479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80

四、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481

第四节矿产资源481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81

二、主要矿产资源48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483

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483

第五节气候资源483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48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484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484

第六节生物资源485

一、森林资源485

二、草地资源486

四、水产资源487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487

第七节旅游资源488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与总体评价488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89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490

一、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分析与评价490

二、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及对策491

第一节概况492

第二十五章临汾地区492

第二节土地资源49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9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94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495

第三节水资源496

一、水资源量496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49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98

一、矿产资源总体评价499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499

第四节矿产资源499

二、能源矿产资源500

三、金属矿产资源500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501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501

第五节气候资源50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502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503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50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及利用504

第六节生物资源505

一、森林资源505

二、草地资源50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506

四、水产资源507

第七节旅游资源508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508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509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与评价509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510

一、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510

二、人口、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存在问题510

三、人口、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主要对策511

第二十六章运城地区512

第一节概况512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1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514

第二节土地资源514

三、土地开发利用战略515

第三节水资源515

一、河流水系515

二、水资源量与水资源特点515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16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516

二、煤炭资源517

三、金属矿产资源517

一、矿产资源概况517

第四节矿产资源517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518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519

第五节气候资源520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520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520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520

四、主要气象灾害521

一、森林资源522

第六节生物资源522

二、草地资源523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524

第七节旅游资源525

一、概况525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26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527

一、概况527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存在问题527

三、人口和劳动力发展预测及对策528

主要参考文献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