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为马克思辩护 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2550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为马克思辩护 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1
一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1
二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9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以抽象本体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20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31
一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31
二 从“历史科学”到“历史唯物主义”41
三 从“实践人道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58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理论特征70
一 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70
二 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76
三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征: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84
第四章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92
一 反对形而上学与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92
二 从人的存在出发与开辟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96
三 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视野102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106
一 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107
二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后现代”114
三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121
第六章 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130
一 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131
二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理论逻辑137
三 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困境145
第七章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与世界二重化的基础148
一实践:人的存在方式148
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153
三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理性与评价理性156
四 实践: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158
五实践: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162
六实践的世界观意义164
第八章 实践本体论:内涵、实质与意义168
一实践本身的矛盾特征168
二实践的本体论意义175
三实践本体论与否定性的辩证法180
四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187
五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193
六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201
第九章 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204
一问题的提出204
二何谓“自然历史过程”206
三社会经济规律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然规律209
四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213
五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与超越形态216
第十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224
一历史规律性观念的确立:从维科到黑格尔224
二历史规律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历史规律观念的特征228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233
四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否定及其失误237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东方社会与社会主义246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247
二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51
三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历史命运259
四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方法论意义267
五社会主义在东方国家首先实现的历史必然性273
第十二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279
一意识是社会的产物279
二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281
三语言是现实的意识285
四 重演:意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288
五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291
六意识形态批判299
第十三章 社会批判及其核心:资本批判305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兴起305
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从外在的价值批判到内在的科学批判308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313
四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资本批判320
第十四章 社会有机体方法:社会的总体分析法324
一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内涵325
二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分析法328
三社会有机体的再生产分析法331
四 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要素分析法335
第十五章 “从后思索”: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339
一“从后思索”:必要性与可能性339
二“从后思索”:客观理解与基本要求343
三“从后思索”:历史认识与科学预见348
第十六章 科学抽象:社会科学的分析工具353
一科学抽象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354
二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环节:起点范畴、中介范畴与终点范畴359
三科学抽象的根本原则:历史—逻辑的统一365
四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联系与区别369
第十七章 认识的反映、思维的建构与实践反思373
一思维反映存在的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373
二思维的建构性:观念客体、“先验结构”与“客观的思维形式”378
三思维的反思性及其作用: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统一385
四实践反思:认识活动的根本规律390
第十八章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397
一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活动的本原性结构397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400
三从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发展405
四 时间:人的生命尺度与发展空间409
附录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确立和演变415
附录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形成、特征和缺陷439
附录三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459
附录四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480
参考文献498
第一版后记505
第二版后记507
第三版后记510
第四版后记513
热门推荐
- 1357968.html
- 1554974.html
- 2504784.html
- 1726068.html
- 456311.html
- 2589139.html
- 2181494.html
- 1111650.html
- 2057434.html
- 1216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6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9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0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3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1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3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