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俊主编;刘克辛,袁洪副主编;吕晓菊,张伟,刘克辛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993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药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1节 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1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1
二、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药理学的影响2
第2节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3
第3节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3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3
二、市场药物的再评价4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4
四、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4
五、开展临床药理服务4
第4节 新药的临床药理学评价4
一、概述4
二、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5
三、临床试验方法学6
第5节 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7
第二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9
第1节 概述9
第2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9
一、吸收9
二、分布11
三、代谢13
四、排泄14
第3节 药动学的基本原理16
一、药动学房室模型16
二、消除速率过程17
三、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9
四、生理药动学模型23
五、统计矩理论25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28
第1节 治疗药物监测28
一、概述28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28
三、需要监测的药物29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31
第2节 给药个体化33
一、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33
二、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与调整给药方案34
第3节 群体药动学36
一、群体药动学的方法学36
二、群体药动学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38
第四章 临床药效学40
第1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40
第2节 药物作用“量”的规律40
一、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40
二、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42
第3节 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42
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43
二、受体反应性的变化43
三、受体理论与临床用药44
第4节 生物标志物45
一、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和验证45
二、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46
第5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47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47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48
三、其他方面的因素50
第6节 合理用药的原则50
第五章 药物的临床研究52
第1节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52
一、GCP形成的背景及意义52
二、中国GCP的要点52
第2节 药物的临床试验56
一、Ⅰ期临床试验56
二、Ⅱ期临床试验58
三、Ⅲ期临床试验63
四、Ⅳ期临床试验63
第3节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64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64
二、单剂量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65
三、多剂量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65
四、多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比较试验66
五、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66
六、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常用方法67
第六章 药品的注册与管理69
第1节 药品的定义与药品的注册分类69
一、药品的定义69
二、药品的注册分类69
第2节 新药申报与审批71
一、新药临床试验的申报与审批71
二、新药生产申报与审批72
三、仿制药72
四、进口药品73
第3节 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政策73
一、概念与实施背景73
二、WHO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74
三、基本药物政策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74
四、我国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指导思想和遴选原则74
五、我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实施现状75
第4节 药品的分类管理76
一、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76
二、非处方药的基本条件77
三、我国非处方药遴选原则和遴选结果77
四、非处方药的管理与注意事项78
第七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80
第1节 药物对妊娠妇女的影响80
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80
二、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81
第2节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83
一、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83
二、胎儿的药动学特点84
三、药物对胎儿的损害85
第3节 哺乳期妇女的用药88
一、药物的乳汁转运88
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89
第八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92
第1节 概述92
第2节 新生儿及儿童发育不同阶段的用药特点92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92
二、婴幼儿期用药特点96
三、儿童期用药的特点97
第3节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98
一、及早明确诊断有助合理用药98
二、防止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98
三、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99
四、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100
五、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100
六、重视用药的依从性100
第九章 老年人用药102
第1节 概述102
第2节 老年人生理与生化功能的变化103
一、神经系统的变化103
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103
三、免疫系统的变化103
四、呼吸系统的变化103
五、心血管系统的变化103
六、消化系统的变化103
七、泌尿系统的变化104
第3节 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104
一、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04
二、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07
第4节 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108
一、选药原则108
二、用药准确合理109
第十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11
第1节 遗传药理学概述111
一、遗传药理学的定义111
二、遗传药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11
三、遗传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111
四、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12
五、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13
第2节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114
一、药物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114
二、药物代谢转移酶基因多态性117
三、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118
第3节 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120
一、ABCB1转运体121
二、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22
三、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3
第4节 药物受体的基因多态性123
一、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124
二、AT1基因多态性126
三、组胺受体基因多态性126
四、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126
第5节 遗传药理学和临床合理用药127
一、遗传药理学在临床药物治疗个体化中的意义127
二、遗传药理学在新药研制和开发中的应用意义128
第十一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31
第1节 概述131
第2节 时辰药理学对药动学的影响131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131
二、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分布、蛋白结合的影响132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132
四、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133
五、机体节律性对重复多次给药时药动学的影响133
第3节 时辰动力学对药效学的影响133
第4节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134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与时辰药理学134
二、心血管疾病与时辰药理学135
三、哮喘的治疗与时辰药理学135
四、抗肿瘤药物与时辰药理学136
第十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138
第1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38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138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39
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142
第2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144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144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145
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146
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146
第3节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及评定方法148
一、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148
二、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149
第4节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151
一、概述151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51
第5节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152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152
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153
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54
第6节 药物警戒155
一、概述155
二、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55
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157
第1节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157
第2节 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158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158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159
三、影响生物转化过程159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160
第3节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161
一、药物效应协同作用161
二、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162
第4节 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163
第5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163
第十四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165
第1节 概述165
一、药物滥用165
二、药物依赖性165
三、药物耐受性166
第2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167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167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168
第3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169
一、对个人的危害169
二、对社会的危害170
第4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170
一、国际药物滥用管制战略170
二、我国药物滥用管制办法171
三、药物依赖性的治疗171
第十五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173
第1节 概述173
一、药物经济学的概念173
二、药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73
第2节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174
一、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174
二、药物经济学评价步骤178
第3节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179
一、指导新药研发的立项决策179
二、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80
三、制定药品定价原则180
四、遴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80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181
第1节 概述181
第2节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181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181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182
三、脑栓塞的药物治疗182
第3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183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183
二、脑出血的药物治疗184
第4节 抗癫痫药184
一、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184
二、癫痫治疗的总则185
三、常用抗癫痫药185
第5节 抗帕金森病药192
一、概述192
二、常用抗帕金森病药192
第6节 抗老年性痴呆药195
一、概述195
二、常用抗老年性痴呆药物195
第十七章 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199
第1节 概述199
第2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199
一、吩噻嗪类200
二、丁酰苯类202
三、硫杂蒽类203
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203
第3节 抗焦虑症药204
第4节 抗抑郁症药205
一、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205
二、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药206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207
四、单胺氧化酶抑制药208
第5节 抗睡眠障碍药209
一、苯二氮?类209
二、其他类镇静催眠药210
第十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12
第1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212
一、概述212
二、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213
三、常用抗高血压药物213
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220
五、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222
第2节 心绞痛的临床用药222
一、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223
二、硝酸酯类224
三、钙通道阻滞药227
四、β受体阻断药229
五、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应用及评价231
第3节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232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233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233
三、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234
四、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原则241
第4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242
一、概述242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药243
三、利尿药245
四、β受体阻断药246
五、强心苷247
六、血管扩张药251
七、其他治疗心衰的药物251
八、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252
第5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253
一、概述253
二、调节血脂药256
三、抗氧化药260
四、多烯脂肪酸类261
五、保护动脉内皮药262
六、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合并用药262
第十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66
第1节 抗贫血药266
一、概述266
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药物266
三、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药物267
四、其他抗贫血药268
第2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269
一、概述269
二、促进白细胞增生的治疗药物269
第3节 促凝血药270
一、概述270
二、促凝血药270
三、纤溶抑制药271
四、凝血因子制剂271
第4节 抗凝血药271
一、概述271
二、抗凝血药272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273
四、抗血小板药274
第二十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276
第1节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276
一、概述276
二、胰岛素276
三、口服降血糖药279
第2节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用药285
一、概述285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286
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究292
第3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用药293
一、硫脲类293
二、碘和碘化物295
三、放射性碘296
四、锂制剂297
五、地塞米松297
六、β受体阻断药297
七、甲状腺制剂297
第二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99
第1节 平喘药299
一、气道扩张药299
二、抗炎平喘药304
第2节 祛痰药306
第3节 镇咳药307
一、中枢性镇咳药307
二、外周性镇咳药308
第4节 呼吸兴奋药308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310
第1节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310
一、抗酸分泌的药物治疗310
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314
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316
第2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用药316
第3节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用药316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317
二、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318
第4节 胆道疾病的临床用药319
一、急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319
二、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319
三、胆石症的药物治疗320
第5节 肝脏疾病的临床用药321
一、非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321
二、肝硬化的药物治疗322
第二十三章 前列腺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用药325
第1节 前列腺疾病的治疗药物325
一、概述325
二、前列腺炎症的药物治疗325
三、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药物326
第2节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329
一、概述329
二、ED治疗药物329
第二十四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334
第1节 抗菌药的临床药动学334
一、抗菌药的体内过程334
二、抗菌药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38
三、药效学、药动学与疗效的关系338
第2节 抗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339
第3节 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340
一、诊断为细菌或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340
二、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340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体内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用药340
四、综合患者生理、病理状况制订抗菌药治疗方案340
五、抗菌药的使用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341
六、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341
七、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341
第4节 抗菌药的临床应用341
一、青霉素类341
二、头孢菌素类343
三、碳青霉烯类344
四、其他β内酰胺类345
五、氨基糖苷类346
六、四环素类347
七、氯霉素类348
八、大环内酯类348
九、林可酞胺类349
十、多肽类等抗生素349
十一、喹诺酮类351
十二、合成抗菌药351
十三、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353
十四、抗真菌药355
第二十五章 抗病毒药的临床应用359
第1节 概述359
第2节 常用抗病毒药物360
第3节 抗肝炎病毒药物363
第4节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365
第二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370
第1节 概述370
第2节 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特点370
一、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370
二、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374
三、影响转录过程的药物377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378
五、生物治疗药物379
六、其他抗肿瘤药物382
第3节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382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382
二、联合用药的选择383
第二十七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385
第1节 概述385
一、炎症与免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385
二、抗炎免疫药物分类385
第2节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386
一、NSAID作用和机制386
二、NSAID不良反应386
三、主要非甾体抗炎免疫药387
第3节 疾病调修药389
一、化学药物389
二、生物制剂391
三、中药和天然药物免疫调节剂393
第4节 甾体抗炎免疫药395
第二十八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400
第1节 概述400
一、变态反应的类型400
二、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401
第2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402
一、抗组胺药402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406
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407
四、糖皮质激素408
五、钙剂409
第二十九章 维生素的合理应用411
第1节 概述411
第2节 水溶性维生素411
第3节 脂溶性维生素414
第三十章 水肿的临床用药418
第1节 概述418
一、肾小球滤过418
二、肾小管重吸收419
第2节Na+-K+-2Cl--共转运子抑制药420
第3节Na+-Cl--共转运子抑制药422
第4节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再吸收及Na+通道抑制药423
一、醛固酮受体阻断药423
二、阻滞肾小管上皮细胞Na+通道的利尿药424
第5节 碳酸酐酶抑制药425
第6节 渗透性利尿药426
第三十一章 休克的临床用药428
第1节 概述428
第2节 休克治疗的原则428
第3节 心血管活性药物429
一、血管扩张药429
二、血管收缩药432
三、强心药434
第4节 休克的激素治疗436
第5节 其他抗休克药物43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39
热门推荐
- 5665.html
- 481055.html
- 2345520.html
- 3861957.html
- 2769795.html
- 3845656.html
- 771277.html
- 2390274.html
- 519548.html
- 3519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4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1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7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