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智能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智能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
  • 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596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现代化城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智能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1

一、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3

(一)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城市化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的挑战3

(二)城市经济转型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挑战4

(三)快速的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对区域资源环境的挑战5

(四)市民生活方式的求变期望对现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的挑战6

(五)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将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7

(六)全球信息化趋势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的新挑战7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8

三、国外智慧城市建设计划10

(一)新加坡“智慧国2015”11

(二)美国费城“无线费城”计划12

(三)斯德哥尔摩智能交通计划14

四、国内智慧城市建设14

(一)以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15

(二)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16

(三)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17

(四)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17

(五)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18

五、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分析18

六、我国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推动21

七、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推进所面临的问题23

(一)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综合协调机制23

(二)缺乏健全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机制和体系24

(三)缺乏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技术和管理机制25

(四)缺乏智慧城市建设风险认识和应对策略26

第2章 智能城市内涵及特征27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29

二、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城市”概念的转变30

三、智能城市的内涵30

四、智能城市的特征31

五、智能城市的通用架构32

第3章 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内涵35

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现状37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与智能城市建设需求的差距39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度低,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从源头上受限39

(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较低40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市场环境不规范,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缺乏动力40

(四)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不可持续41

(五)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紧缺,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没有生命力41

(六)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在政府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亟待拓展42

三、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内涵43

四、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地位和作用45

(一)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在智能城市中的地位45

(二)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在智能城市中的作用47

第4章 智能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与内容53

一、建设目标55

(一)总体目标55

(二)具体目标55

二、建设思路56

三、建设内容56

(一)城市时空基准57

(二)时空信息大数据60

(三)城市多维动态时空数据资源体系及数据中心63

(四)城市时空数据交换与云服务平台65

(五)基于时空信息的专题应用系统66

四、关键技术攻关67

第5章 时空信息的智能感知与接入技术69

一、智能感知与接入方式71

(一)遥感对地观测智能感知与数据接入71

(二)城市感知传感网数据获取与接入72

(三)城市移动主体智能感知与众源数据接入74

(四)城市人文社会经济信息的智能空间感知与数据接入75

二、关键技术77

(一)天—空—地一体化多传感器组网技术77

(二)遥感大数据的快速处理技术77

(三)城市传感网与地理空间数据的时空耦合技术78

(四)城市移动主体时空建模与移动计算80

(五)城市人文社会经济信息的空间化与可视化技术81

(六)城市志愿者时空轨迹的时空计算技术82

(七)城市人文社会经济信息的空间调查与统计分析技术82

第6章 时空数据管理与动态融合技术83

一、主要内容85

(一)智能城市空间环境认知与时空信息模型85

(二)多尺度多源空间数据融合与模型同化85

(三)多尺度空间数据的智能化生成86

(四)多尺度动态空间数据快速变化检测与实时更新方法86

(五)多尺度空间数据的多样化表达86

(六)空间大数据处理技术87

二、关键技术87

(一)城市分布多源异构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87

(二)感知数据融合与管理89

(三)时空数据同化90

第7章 时空信息集成共享平台与云计算体系93

一、总体目标95

(一)实现云计算平台与时空信息共享互操作96

(二)实现基于云计算体系的时空信息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97

(三)实现基于云计算的时空信息共享平台的终端接入97

二、具体目标97

(一)时空信息共享与云计算体系核心服务的建立98

(二)时空信息共享与云计算体系服务管理方式的建立103

(三)时空信息共享与云计算体系用户访问接口的建立104

三、网络设施建设105

四、软件设施建设106

(一)大规模的消息通信技术实现106

(二)大计算量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107

五、时空地理信息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107

(一)标准体系建设思路107

(二)标准体系建设方法研究108

六、关键技术108

(一)时空信息共享云平台核心服务管理108

(二)时空信息数据组织一体化技术122

(三)时空信息处理分析并行计算技术123

(四)时空信息云计算体系安全防护技术124

(五)时空信息服务自适应技术126

第8章 时空信息的实时分析与决策技术131

一、时空数据库133

(一)时空数据133

(二)时空数据模型134

(三)时空数据库136

二、时空信息的分析与挖掘136

(一)时空分析137

(二)时空动力学模型138

(三)数据挖掘138

第9章 地理信息服务模式143

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变化145

(一)从“基础测绘”服务到“全方位”服务145

(二)从服务政府到服务全局146

(三)从地图服务到地理信息服务147

(四)从各自为政到统筹协调、共同推进147

二、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148

(一)从专业测绘到全民测绘148

(二)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爆炸式增长148

(三)从数据服务到知识服务148

(四)服务模式创新149

(五)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拓展149

三、智能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探索150

(一)提升测绘手段,保障数据现势性150

(二)基础地理信息云服务152

(三)专题数据服务154

(四)知识服务157

第10章 地理信息产业推进战略165

一、重点产业167

二、主要产品和系统168

(一)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地理信息产品168

(二)建立完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168

三、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链与产业布局169

四、推广应用171

(一)信息产品应用推广以及技术开发服务171

(二)核心技术的增值服务171

(三)开发模式的推广171

(四)技术标准服务推广172

第11章 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173

一、标准体系175

二、政策法规体系178

(一)政策法规体系与测绘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179

(二)国外测绘地理信息政策法规现状179

(三)国外测绘地理信息政策法规分析182

(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政策法规及国家标准现状183

(五)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政策法规问题分析184

(六)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共享政策现状及问题分析186

(七)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政策法规的新要求188

第12章 智能城市建设案例191

一、“智慧苏州”193

(一)发展目标193

(二)“智慧苏州”建设内容规划194

(三)年度重点推进计划199

(四)“智慧苏州”的发展与经验做法213

(五)“智慧苏州”重点推进项目建设成效(2013年度)215

二、智慧宁波时空信息云平台230

(一)总体目标230

(二)总体架构231

(三)时空信息数据中心232

(四)时空信息智能服务平台235

三、“智慧老河口”241

(一)总体目标241

(二)阶段目标243

(三)总体建设任务243

(四)总体架构设计244

四、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案例251

(一)武汉市251

(二)重庆市264

(三)青岛市265

五、宁波市地理信息产业266

(一)宁波市智能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产业总体发展战略266

(二)基础应用产业成果267

(三)拓展服务产业270

(四)地理信息催生新产业280

第13章 措施建议285

(一)正确认识测绘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地位和作用287

(二)建立测绘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机制287

(三)加快制定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的相关管理条例288

(四)完善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288

(五)智能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引导288

(六)尊重市场经济规律288

(七)改革测绘地理信息管理289

(八)完善政策环境289

(九)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行业优势289

(十)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290

(十一)加快技术攻关和创新290

参考文献291

索引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