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 观念·模式·路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 观念·模式·路径
  • 赵东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3952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法律解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 观念·模式·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和谐社会的命题简约一、和谐社会的内涵界定15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维度16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24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27

三、和谐社会的能力诉求33

(一)执政资源与执政能力34

(二)党建理论转型与执政方式变迁35

(三)执政能力增量发展的向量分析37

(四)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为39

(五)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性41

四、和谐社会的关系理顺43

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一、权威导向50

(一)政府权威弱化的原因50

(二)强化政府权威的路径52

二、民主导向54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的现代原则54

(二)政治参与:民主导向的新坐标56

三、法治导向63

(一)法治之于和谐社会的意义63

(二)中国的法治发展模式选择66

四、和合导向76

(一)和合思想的价值目标76

(二)和合思想的当代诉求79

第三章 和谐社会的理念维度一、科学发展观90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90

(二)科学发展观的规范体系93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意义98

(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作为100

二、以人为本观108

(一)以人为本的一般界定109

(二)以人为本的内在实质113

(三)以人为本的主旨区别115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116

三、利益协调观118

(一)现状考察:中国社会的利益协调关系118

(二)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120

(三)构建与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措施124

(四)构建与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127

第四章 政府治理的宏观体系一、政府职能转变之系统论130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理念定位131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实动因132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进步困境133

(四)政府职能重塑的方案设计134

二、政府治理模式之权能论139

(一)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治理理念140

(二)政府治理的效率视角141

(三)政府治理与公共权力的关系范式142

(四)政府治理与公共权力的内容范式144

(五)政府治理与公共权力的管理范式146

三、政府社会管理之责任论149

(一)政府社会管理的概念读解150

(二)政府社会管理的价值原则151

(三)政府社会管理的多元维度153

(四)政府管理职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155

四、行政方法研究之体系论161

(一)行政方法的系统合成162

(二)行政方法的现代特征164

(三)行政方法的价值考量166

(四)依法行政与依方法行政的统筹协调168

第五章 责任政府一、责任政府的系统认知170

(一)责任政府的比较分析170

(二)政府责任存在的理念基础172

(三)政府责任的内涵解析174

二、责任政府的实现机制——行政问责178

(一)关于行政问责的定性分析178

(二)行政问责的主体与问责方式180

(三)行政问责的客体与负责途径182

(四)行政问责的原则体系184

三、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动态分析187

(一)行政问责的领域扩展187

(二)行政问责的制度化进程189

(三)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的现实困境197

四、我国责任政府的初始性构建201

(一)构建责任政府的价值理念202

(二)构建责任政府的制度成本分析204

(三)构建责任政府的运行分析208

(四)构建责任政府的体制要求212

第六章 公平政府一、公平与政府的公平职能216

(一)政府的政治公平职能217

(二)政府的经济公平职能218

(三)政府的社会公平职能219

二、公平政府的提出背景220

(一)时间视角:全面转型时期220

(二)问题视角:发展后的失衡222

(三)政府视角:强化公平职能226

三、公平政府的现实价值228

(一)公平政府之于发展的作用228

(二)公平政府之于效率的实现230

(三)公平政府之于政府的治理232

四、构建公平政府的若干要点234

(一)遏制公共权力的腐败234

(二)加大力度关切弱势群体238

(三)推进公民民主政治参与241

(四)构建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244

第七章 法治政府一、法治政府的理论基础249

(一)人性假设250

(二)民主参与251

(三)权力控制253

(四)司法审查254

二、法治政府的主旨涵义与特征256

(一)法治政府的主旨涵义256

(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270

三、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与现状274

(一)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275

(二)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分析279

四、构建中国特色法治政府的进步路径285

(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85

(二)构建中国特色法治政府的现实考量与路径287

第八章 有限政府一、有限政府的学理规范293

(一)有限政府的思想渊源294

(二)有限政府的观念概述297

(三)有限政府的概念内涵300

二、有限政府的治理实践303

(一)有限政府的始建动因303

(二)有限政府的发展困境304

(三)有限政府的依托框架310

三、有限政府的进步路径312

(一)法制:建设均衡政府313

(二)功能:建设有为政府318

(三)目标:建设有效政府321

第九章 信用政府一、政府信用与信用政府326

(一)政府信用的初始提出327

(二)政府信用的一般概述329

(三)政府信用的基本特点331

(四)信用政府的初始建构332

二、政府信用的施动原因339

(一)理论渊源340

(二)现实诉求342

三、政府信用的制度缺失347

四、信用政府的制度建构353

(一)制度安排的基本要义354

(二)政府信用建设的制度方略355

第十章 服务型政府一、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概论365

(一)服务型政府的主旨意涵365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369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维度371

(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371

(二)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理念375

(三)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核心特征377

三、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特征379

四、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路径388

(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388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397

(三)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399

(四)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路径402

参考文献409

后记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