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学 历史 理论 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学 历史 理论 方法
  • 袁亚愚,詹一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3404·4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学 历史 理论 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第一章 社会学学科1

第一节 社会学的起源和学科性质1

一、对社会学起源的不同见解1

二、从社会历史哲学到社会学3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与社会学5

第二节 社会学的对象8

一、关于社会学对象和定义的不同见解8

二、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11

第三节 社会学的社会作用14

一、对社会学的社会作用的不同见解14

二、社会学的基本作用17

三、社会学和我国的四化建设与体制改革20

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23

第一节 初创时期的社会23

一、孔德23

二、斯宾塞26

三、凯特勒28

第二节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30

一、滕尼斯31

二、齐美尔32

三、维贝尔35

四、迪尔凯姆39

五、帕累托43

第三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西方社会学46

一、芝加哥学派46

二、结构功能主义47

三、冲突和变迁理论49

四、符号交往论50

五、交换理论52

六、现象社会学与本土方法论52

七、技术决定论54

第四节 在曲折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54

一、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毛泽东等的重要贡献54

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学56

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学的重大影响58

第五节 社会学在中国61

第一节 社会及其本质68

一、资产阶级学者对社会概念的见解68

第二篇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68

第三章 社会的本质和结构68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科学概念72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74

一、社会结构概念74

二、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77

三、社会的阶级结构与阶层结构82

第三节 社会制度87

一、社会制度的实质、特点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87

二、社会制度的种类及其同社会结构的关系93

一、社会组织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99

第四节 社会的组织机构99

二、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103

三、社会组织和类别与组织体系106

第五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的理论模型109

一、社会学分析中的社会理论模型109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112

第四章 社会运转和变迁的机理116

第一节 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条件116

一、物质生产——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16

二、人类自身生产120

三、文化的积累与传递124

第二节 社会功能和社会运转127

一、社会功能概念127

二、几种重要的社会因素的社会功能131

三、社会运转133

四、社会运转的模式136

第三节 社会变迁138

一、社会变迁的内容及主要形式138

二、社会变迁的根源143

第四节 社会效果和社会效应146

一、社会效果146

二、社会效应150

第五章 个人、群体和社会154

第一节 个人及其社会存在形式154

一、社会学中的个人概念154

二、个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与角色概念157

三、个人社会身份的变化和社会流动160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化162

一、社会化的含义162

二、社会化的方向和阶段164

三、社会化的机构与环境167

一、群体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169

第三节 个人和群体169

二、群体的类型171

三、个人对群体的依赖及相互作用174

第四节 家庭——个人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176

一、家庭的性质和类型176

二、家庭的功能及其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180

第六章 社会生活及其方式184

第一节 社会生活方式184

一、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方式184

二、生活方式的社会制约性及其对社会过程的反作用187

三、生活方式的变化190

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191

第二节 个人生活与家庭生活193

一、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193

二、家庭生活195

一、社会生活时间的一般结构及其变化200

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时间结构200

二、不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的时间结构203

三、建立合理的时间结构205

第四节 社会生活的空间形式207

一、社区207

二、城乡生活方式及其差别210

三、城市化及我国城市化的道路212

第七章 社会管理216

第一节 社会管理的实质、内容和阶级特性216

一、社会管理的实质和内容216

二、社会管理的历史特性与阶级特性220

第二节 社会管理手段和管理的现代化222

一、常用的管理手段222

二、管理机构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26

二、社会预测的类型229

三、管理现代化229

第三节 社会行为的控制与社会问题的处置231

一、越轨行为及对它的控制231

二、社会问题及对其解决办法234

第三篇 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原则、方法与技术239

第八章 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任务239

第一节 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原则239

一、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层次与方法论原则239

二、经验研究方法中几个理论与实际问题243

第二节 经验研究的基本任务和研究类型245

一、经验研究程序分段249

第九章 经验研究的程序、方法和技术249

第一节 经验研究的基本程序249

二、研究流程图251

第二节 确定课题与设置假设的规则252

一、课题的选择与确定252

二、建立理论假设254

三、定义概念及使之操作化256

第三节 抽样与问卷设计258

一、抽样的种类及具体方法258

二、样本数的确定262

三、问卷的设计263

第四节 实地调查与文献的收集266

一、实地调查的目的和方法266

二、文献的收集268

第五节 实验设计及操作269

第十章 经验研究资料的统计整理273

第一节 测量尺度273

一、定类尺度273

二、定序尺度274

三、定距尺度275

第二节 描述性单变量统计277

一、集中趋势277

二、离散趋势279

三、频数分布280

第三节 双变量统计282

一、交互分类表283

二、相关数计算284

三、线性回归方程287

第四节 推论与结论289

一、统计推论289

二、资料的统计分析291

三、研究报告的撰写293

第十一章 社会预测295

第一节、预测的根据和类型295

一、预测的意义和根据295

第二节 社会预测的方法297

一、预测的方法297

二、预测误差及其缩减方法305

附录:参考书目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