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
  • 王强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 伪善问题的学术综述2

二 伪善问题伦理学研究的双重困境10

第一章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研究前提22

第一节 历史类型23

一 道德理性主义24

二 道德精神的现象学29

三 道德人格主义34

第二节 哲学认识论前提41

一 至善的本体预设41

二 一元论的求真思维47

三 伪善的道德语言51

第三节 内在逻辑及其形态演进57

一 主观性形而上学形态57

二 “主观性”向“客观性”的过渡形态61

三 客观性形而上学形态66

第二章 主观性形态(一):道德意识的分化与规定71

第一节 伦理实体的知性意识71

一 伦理的实体性世界72

二 善的本体规定78

三 善之自然与人为83

第二节 道德主体的反思意识88

一 现代道德反思思维的起点89

二 善的自我规定93

三 善之本然与实然96

第三节 道德经验的直观意识102

一 否定、分裂的道德经验103

二 善的生活“原态”108

三 善之自然与精神112

第三章 主观性形态(二):道德意志的逻辑局限117

第一节 道德行动逻辑的优先性及其界限118

一 作为过渡的“行动理性”120

二 否定性的伦理行为124

三 无法超越“思”的道德行动130

第二节 传统形而上学对行动逻辑的否定135

一 求善的目的论伦理学137

二 无恶的道德世界139

三 道德行动“主观性”界限的揭示144

第三节 道德行动的形而上学悖论结构148

一 道德实践理性的逻辑悖论150

二 客观伦理世界的实存悖论155

三 伦理生活世界的生存悖论158

第四章 过渡性形态:道德精神发展的“中断”162

第一节 道德心理上“改恶向善”的中断163

一 道德行为的主观动机164

二 恶的嫁接与心理掩饰168

三 改恶向善的“中断”173

第二节 道德意识上“自欺”的可能177

一 和解的道德行动经验178

二 行为的“为他性”欺骗与“外在性”自欺184

三 伦理行为向外超越的“中断”189

第三节 道德精神上“同一性”的分裂194

一 工具化的道德实践195

二 道德价值非人格属性的表现202

三 道德价值经验感受的中断207

第五章 客观性形态(一):人格化现实212

第一节 从“宗教罪”到“道德恶”的转换212

一 《圣经》中的“第一桩罪”:先验的人性结构213

二 罪的伦理化转向:道德主体的诞生219

三 从人性恶到世界恶:伪善逻辑的弥散222

第二节 伦理实体性的个体呈现与异化225

一 法利赛人与乡愿之徒226

二 伦理实体性向主体性转变231

三 从律法之恶到教会的异化236

第三节 从“极端恶”到“平庸恶”的现实238

一 伪君子与异化的人238

二 从理性批判到世界批判243

三 从人性之恶到制度之恶248

第六章 客观性形态(二):社会化现实254

第一节 现代世界“脱罪化”的个体行动256

一 道德角色现实行为的欺瞒257

二 无责任的服从261

三 无反思的平庸个体266

第二节 作为“虚假外围”的生活世界269

一 虚假外围世界的两种路径270

二 生活世界的制度化与技术化275

三 伦理同一性基础的抛弃280

第三节 政治世界中道德实践的异化286

一 政治认同对道德认同的优位288

二 从宗教罪到社会恶的转化292

三 道德真空中的恶297

结语 伪善谱系的揭示及其意义305

一 伪善的“谱系”形态305

二 道德精神发展的内驱力313

三 作为道德存在者的坚守319

参考文献323

学术索引335

后记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