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创新
  • 菲利普·莫利纽克斯(Philip Molyneux),(英)尼达尔·沙姆洛克(Nidal Shamroukh)著;冯健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593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金融创新-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技术与金融创新:导言1

1.1 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学文献3

1.2 金融创新5

1.3 本书结构7

第2章 金融创新——证券化和表外业务12

2.1 引言13

2.2 过去20年中的金融创新14

2.3.1 概述18

2.3 证券化和表外业务18

2.3.2 欧洲美元市场21

2.3.3 欧洲债券市场21

2.3.4 浮动利率票据和欧洲美元浮动利率票据22

2.3.5 欧洲票据:票据发行便利、欧洲商业票据和欧洲中期票据23

2.3.6 欧洲票据和银团贷款27

2.3.7 银行资产证券化28

2.3.8 贷款销售30

2.3.9 其他表外业务30

2.4 影响金融创新供给的因素:全球化、技术和竞争35

2.5 为什么银行从事表外业务38

2.6 金融创新的需求41

2.6.1 金融创新的需求驱动理论42

2.6.2 价格—风险转移型创新44

2.6.3 信用—风险转移型创新44

2.6.4 流动性—增强型创新44

2.6.5 信用—引致型创新45

2.6.6 股权—引致型创新45

2.6.7 金融创新的需求与供给:赤字与盈余单位的对比分析45

2.7 小结46

第3章 金融创新的理论分析49

3.1 引言50

3.2 约束引致假说51

3.3 监管的辩证法53

3.4 作为在不完全市场中的组合与分拆过程的金融创新57

3.5 金融创新的证券设计和不完全市场模型61

3.5.1 风险分担61

3.5.2 证券和风险分担63

3.5.4 最优证券设计64

3.5.3 不完全市场64

3.5.5 均衡和创新动力65

3.5.6 基础框架的扩展66

3.5.7 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创新66

3.6 金融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69

3.7 线性框架下的证券设计72

3.8 小结74

第4章 创新模型:产业经济学文献76

4.1 引言77

4.2 基本定义79

4.2.1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对比分析79

4.2.2 创新的类型79

4.2.3 不确定性和完全信息假说80

4.2.4 需求拉动假说与技术推动假说81

4.3 熊彼特主义假说82

4.3.1 垄断与创新83

4.3.2 厂商规模与创新84

4.4.1 阿罗模型85

4.4 创新激励85

4.4.2 阿罗-德姆塞茨模型87

4.4.3 熊彼特与阿罗的对比分析88

4.5 开发速度和创新时机89

4.5.1 谢勒模型90

4.5.2 巴泽尔模型96

4.6 创新的决策论模型99

4.7 创新的博弈论模型105

4.7.1 创新的赢家通吃博弈105

4.7.2 模仿对创新活动的影响110

4.7.3 非对称模型和抢先创新113

4.8 文献综述119

4.9 小结123

第5章 创新模型:采纳与扩散127

5.1 引言128

5.2 创新采纳的理性—效率模型129

5.2.1 异质的潜在采纳者群体131

5.2.2 战略互动与创新采纳133

5.3.1 正的网络外部性135

5.3 创新采纳的攀比理论135

5.3.2 竞争性的和制度上的攀比压力139

5.4 扩散的实证模型142

5.4.1 基本模型144

5.4.2 曼斯费尔德(1961)模型146

5.4.3 内部影响模型的估计152

5.4.4 巴斯(1969)模型152

5.4.5 混合影响模型的估计156

5.4.6 外部影响模型157

5.4.7 基本模型下的假设160

5.4.8 柔性模型161

5.4.9 扩展与精炼162

5.4.10 时间变动的参数模型163

5.4.11 多重采纳扩散模型169

5.4.12 扩散模型的评价172

5.5 小结173

第6章 金融创新:一个产业经济学展望177

6.1 引言178

6.2 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文献的比较179

6.3.1 安德森和哈里斯(1986)180

6.3 创新模型及其在金融业中的运用180

6.3.2 卡帕蒂亚和普里(1995)模型185

6.4 金融市场上的创新过程的实证观点186

6.5 表外业务的实证扩散模式188

6.6 金融市场上创新采纳的模型框架192

6.6.1 解释创新扩散的理性—效率假设195

6.6.2 创新扩散的攀比压力理论196

6.7 采纳者的分类197

6.7.1 内部采纳者与外部采纳者的对比分析197

6.7.2 重复采纳者199

6.8 小结200

第7章 金融创新的扩散模型:方法203

7.1 引言204

7.2 金融市场中的创新采纳和采纳者205

7.3 单一采纳扩散模型205

7.3.1 逻辑曲线模型205

7.3.2 非一致影响模型(NUI)206

7.4.1 非一致影响重复采纳模型(NUIR)207

7.4 重复采纳模型207

7.4.2 NUIR1模型209

7.4.3 NUIR2模型210

7.5 数据213

7.6 票据发行便利市场213

7.6.1 市场的发展213

7.6.2 在 NIFs 市场上的承销银行214

7.6.3 NIFs 的安排者215

7.7 垃圾债券市场217

7.7.1 垃圾债券市场的发展217

7.7.2 参与的银行219

7.7.3 垃圾债券市场中的投资者220

7.7.4 垃圾债券的发行221

7.8 小结222

第8章 金融创新的扩散模型:一些经验证据224

8.1 引言225

8.2.1 逻辑曲线226

NIFs226

8.2 单一采纳模型226

垃圾债券227

8.2.2 NUI 模型228

创新采纳者的实际数量与预期数量的对比分析228

时间变动的内部影响231

内部采纳者与外部采纳者的对比分析232

8.3 重复采纳创新模型:NUIR、NUIR1及 NUIR2模型234

8.3.1 马哈杰(1983)的 NUIR 模型234

8.3.2 NUIR1 模型236

8.3.3 NUIR2 模型239

8.3.4 第一次采纳者与重复采纳者的对比分析242

8.4 小结243

第9章 结论与综述245

9.1 结论与综述246

9.2 金融创新过程模型化的局限250

9.3 未来的研究253

参考文献255

索引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