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代的呼唤 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隆德,黄传新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01244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时代的呼唤 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哲学编3
第一章 真理标准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
一 真理标准讨论是解放思想的斗争3
二 真理标准讨论恢复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0
三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生产力标准确立16
第二章 实事求是思想的新发展23
一 明确了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23
二 指出了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概括26
三 确定了实事求是和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关系29
四 阐明了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一致性32
第三章 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35
一 正确地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肃清“斗争哲学”的影响35
二 科学地分析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39
三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精43
神文明建设43
四 运用两类矛盾学说,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两类矛盾47
一 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51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重新确立51
二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58
经济学编6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学说的新发展69
一 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69
二 确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76
三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的新突破82
一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形状方面,确定了多种经济形式长期85
并存、共同发展的新观念85
第六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85
二 在全民所有制内部结构方面,确立了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的新观念93
三 联合所有制的出现与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存在99
形态的深刻变革99
第七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01
一 实行计划经济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101
二 确认计划同市场可以统一的新观念105
三 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计划体制107
一 充分肯定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115
第八章 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贡献115
二 正确解释了按劳分配与一部分人先富的辩证关系119
三 明确提出以劳动成果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依据的新论点121
四 确立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124
方针124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新探索128
一 以中国国情作为经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128
二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模式132
三 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135
四 坚持生产建设与生活消费一起抓139
五 走中国式的科技发展道路141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146
一 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46
二 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伟大创造154
三 作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重大决策158
科学社会主义编169
第十一章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69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169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论述172
三 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77
第十二章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1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实践191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历史地位196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204
第十三章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208
一 建国以来党制定总路线、基本路线的经验教训208
二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内容212
三 党的基本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216
第十四章 “一国两制”的新构想220
一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它的科学含义220
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根据223
三 “一国两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结构的新模式230
第十五章 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234
一 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的结晶234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逻辑联系239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242
后记245
热门推荐
- 816545.html
- 2145046.html
- 1753961.html
- 1111035.html
- 640516.html
- 3904657.html
- 2394386.html
- 1235893.html
- 1193523.html
- 2689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0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7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6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3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9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