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静,阮宜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218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大气污染1
1.1.1 大气的组成1
1.1.2 大气污染的定义2
1.1.3 影响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2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源3
1.2.1 大气污染物3
1.2.2 大气污染物的发生源6
1.3 大气污染概况及综合防治措施7
1.3.1 国外大气污染概况7
1.3.2 我国大气污染概况8
1.3.3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10
1.4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11
1.4.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2
1.4.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2
1.4.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3
第2章 气象与大气扩散17
2.1 大气的垂直结构17
2.1.1 对流层17
2.1.2 平流层17
2.1.3 中间层17
2.1.4 热层18
2.1.5 外逸层18
2.2 主要的气象要素18
2.2.1 气温19
2.2.2 气压19
2.2.3 湿度19
2.2.4 风19
2.2.5 湍流19
2.3 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20
2.2.8 能见度20
2.2.6 云20
2.2.7 太阳高度角20
2.3.1 气温的垂直分布21
2.3.2 干绝热直减率21
2.3.3 大气稳定度22
2.3.4 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23
2.4 大气污染与气象25
2.4.1 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5
2.4.2 地形、地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9
2.5 烟囱的有效高度31
2.5.1 烟囱的有效高度31
2.5.2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公式32
2.6 大气扩散模式及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35
2.6.1 高斯扩散模式35
2.6.2 扩散参数 σy 和 σz 的确定38
2.6.3 有上部逆温时的扩散39
2.6.4 非点源扩散模式42
2.7 烟囱高度的设计44
2.7.1 烟囱高度的计算方法44
2.7.2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44
2.8 厂址选择45
2.8.1 厂址选择中所需的气象资料45
2.8.2 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46
2.8.3 厂址选择47
第3章 除尘技术基础49
3.1 粉尘的粒径及其分布49
3.1.1 粉尘的粒径49
3.1.2 粉尘的粒径分布50
3.1.3 粉尘粒径的分布函数52
3.1.4 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54
3.2 粉尘的物理性质56
3.2.1 粉尘的密度56
3.2.2 粉尘的比表面积56
3.2.3 粉尘的含水量及其润湿性57
3.2.4 粉尘的荷电性及导电性57
3.2.5 粉尘的粘附性58
3.2.6 粉尘的安息角58
3.2.7 粉尘的爆炸性58
3.3 尘粒在流体中的动力特性59
3.3.1 尘粒的沉降速度59
3.3.2 尘粒在管道中的运动特性60
3.4.2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61
3.4.1 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61
3.4 除尘器的性能61
3.5 除尘器的分类65
第4章 机械式除尘66
4.1 重力沉降室66
4.1.1 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及捕集效率66
4.1.2 重力沉降室的设计计算和应用67
4.2 惯性除尘器68
4.3 旋风除尘器69
4.3.1 工作原理69
4.3.2 压力损失71
4.3.3 除尘效率71
4.3.4 结构型式73
4.3.5 设计选型75
5.1.2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78
5.1.1 湿式除尘器的分类78
5.1 概述78
第5章 湿式除尘78
5.2 重力喷雾洗涤器80
5.3 旋风式洗涤器81
5.3.1 环形喷液旋风洗涤器81
5.3.2 旋风水膜除尘器81
5.3.3 旋筒式水膜除尘器82
5.3.4 中心喷雾式旋风洗涤器82
5.4 文丘里洗涤器82
5.4.1 文丘里洗涤器的构造82
5.4.2 文氏管的压力损失83
第6章 过滤式除尘85
6.1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85
6.1.1 除尘原理85
6.1.2 过滤速度86
6.1.3 压力损失87
6.2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和结构形式88
6.2.1 滤料88
6.2.2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89
6.3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设计和应用92
6.3.1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92
6.3.2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93
6.4 颗粒层除尘器93
第7章 静电除尘95
7.1 概述95
7.1.1 工作原理95
7.1.2 除尘过程96
7.1.3 电除尘器的分类96
7.2 粉尘的捕集97
7.2.1 粒子的驱进速度97
7.2.2 捕集效率98
7.2.3 粉尘的比电阻99
7.3 电除尘器的主要部件及简单结构101
7.3.1 电晕电极101
7.3.2 集尘电极102
7.3.3 电极清灰装置103
7.3.4 气流分布装置104
7.3.5 电除尘器外壳104
7.4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104
7.4.1 电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104
7.4.2 电除尘器的应用105
8.2.1 气液平衡--亨利定律107
8.2 吸收的基本原理107
8.1 概述107
第8章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107
8.2.2 吸收过程机理--双膜理论110
8.2.3 吸收速率方程111
8.3 吸收塔的计算114
8.3.1 物料衡算114
8.3.2 最佳液气比的确定115
8.3.3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116
8.4 化学吸收126
8.4.1 传质控制时的浓度分布和传质速度127
8.4.2 动力学控制时吸收传质的分布129
8.5 吸收设备131
8.5.1 填料塔132
8.6 吸收气体污染物的工艺配置133
8.6.1 吸收剂的选择133
8.5.3 筛板塔133
8.5.2 湍流塔133
8.6.2 吸收工艺流程中的配置134
8.7 烟气脱硫135
8.7.1 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135
8.7.2 双碱法138
第9章 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39
9.1 催化作用的基础概念139
9.2 催化剂的制备和使用140
9.3 环境工程中使用的催化剂143
9.3.1 催化氧化法143
9.3.2 催化还原法144
9.4 催化还原法净化废气中的氮氧化物144
9.4.1 氮氧化物的来源144
9.4.2 氮氧化物的主要净化方法145
9.4.3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146
9.4.4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149
9.5 汽车尾气的催化还原153
9.5.1 净化原理及方法153
9.5.2 催化剂154
9.5.3 转化器与净化流程156
9.6 催化燃烧法脱臭157
9.7 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催化转化158
9.7.1 冶炼烟气制酸的生产过程158
9.7.2 二氧化硫的催化转化158
9.7.3 二氧化硫催化转化流程和设备160
第10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63
10.1 概述163
10.1.1 吸附类型163
10.1.2 吸附剂164
10.2 吸附理论166
10.2.1 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线166
10.1.3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适用范围166
10.2.2 吸附速率170
10.2.3 吸附剂的再生171
10.3 吸附反应设备的计算171
10.3.1 气体的穿床速度和床型的确定171
10.3.2 固定床吸附器172
10.3.3 固定床吸附过程的计算173
10.4 混合蒸气的吸附179
10.5 含氯乙烯废气的吸附净化法181
第11章 净化系统中管道设计计算184
11.1 流动气体能量方程184
11.2 气体流动压力损失185
11.2.1 沿程压力损失185
11.2.2 局部压力损失186
11.2.3 空气流动总阻力187
11.2.4 流动气体的压力变化187
11.3 局部排气罩的设计187
11.3.1 局部排气罩的基本形式187
11.3.2 局部排气罩的排气量和压力损失189
11.3.3 局部排气罩的设计要点189
11.4 气体管道的设计计算191
11.4.1 管道系统设计要点191
11.4.2 管道系统计算方法192
11.5 高温烟气管道的设计计算197
11.5.1 高温烟气管道的布置197
11.5.2 高温烟气管道的计算197
12.2.1 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200
12.1.2 系统分析的研究内容200
12.2 大气环境质量识别200
12.1.1 系统分析的研究任务200
12.1 系统分析研究的任务和内容200
第12章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分析200
12.2.2 城市大气污染特征201
12.2.3 大气环境质量模型201
12.3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分类202
12.3.1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202
12.3.2 污染源控制系统202
12.3.3 废气净化系统202
12.4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经济评价202
12.5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203
12.5.1 基本模型203
12.5.2 系统规划的优化方法203
12.6 集中供热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204
12.6.1 基本模型204
12.6.2 费用函数的确定205
12.6.3 约束条件的确定206
12.6.4 模型的求解206
习题208
附录215
附录1 空气的物理参数(压力为 101.325kPa)215
附录2 水的物理参数217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217
附录4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摘自 TJ 36-79)221
附录5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摘自 TJ 36-79)221
附录6 十三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 (摘自 GB J4-73)223
附录7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摘要)225
附录8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摘自 GB 16297-1996)225
附录9 几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特性231
附录10 几种粉尘的爆炸特性231
附录11 局部阻力系数232
主要参考文献235
热门推荐
- 2654751.html
- 2922148.html
- 2900945.html
- 1946016.html
- 665237.html
- 2462749.html
- 2161456.html
- 2913544.html
- 3421063.html
- 2846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3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1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5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1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