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史断想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化史断想 第2版
  • 冯天瑜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0258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史断想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自序1

关于文化概念和文化史研究的历史考察1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2

二、文化概念的演变4

四、秦汉以后儒学经世的复杂形态 (115

三、文化的本质内蕴17

四、文化结构20

五、文化史在历史科学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28

汉族文化类型论略35

一、文化类型说的简要回顾35

二、汉民族文化类型的生成机制37

三、以维系血缘纽带为职志的伦理观念构成汉族文化的中心环节46

中国传统智力论述评55

一、智力界说57

二、智与德59

三、才能与知识61

四、智力与先天素质62

五、智力与“习染”64

六、智力与“好学”、“敏求”66

七、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67

八、智力结构诸侧面68

九、智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76

十、师承与智力的传递及发展80

十一、智力的检验与测验82

孔子“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思想评议84

一、孔学贱视农、工、商84

二、孔学只有拟人化的自然而无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90

三、“轻自然,斥技艺”的孔学传统对中华科技发展的阻滞94

一、“经世”与“入世”102

试论儒学的经世传统102

二、孔学的经世风格103

三、儒学经世两走向——“内圣”与“外王”110

小结122

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125

一、经世意识在顺康至道咸间起伏跌宕125

二、道光咸丰年间经世实学的内蕴132

三、通往近代新学的桥梁142

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147

一、“新学”与“西学”是两个有着深刻内在联系147

然而又并不完全同一的概念147

二、中国文化在明清之际出现了由“古学”走向“新学”的最初征兆150

三、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在清中叶的沉寂和在清末叶的复苏161

四、近代新学对早期启蒙文化的继承和发挥172

龚自珍社会批判思想刍议183

一、“世运潜移”之际的敏感士子183

二、词锋凌厉的社会批判家190

三、“掌故罗胸”,“有事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的实学大师204

结语214

具有时代界碑特点的文化人——魏源216

一、身世216

二、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222

三、实政、实功、实行之学226

四、向西方寻求经世之道240

一、过渡时代247

洋务派与改良派思想交锋的记录247

——读《劝学篇》与《〈劝学篇〉书后》随笔247

二、《劝学篇》:洋务派应对世变的谋略书250

三、《〈劝学篇〉书后》:改良派的治国方案255

辜鸿铭——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奇特标本262

一、从蔡元培的“兼容并包”谈起262

二、学贯中西,言行乖戾的辜鸿铭265

“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鲁迅文化观初论271

一、做解剖传统文化心理的“精神世界之战士”271

二、深入追究造成传统文化心理的社会历史原因282

三、改造群众中的旧思想、旧习气,与发扬中国民族287

优良传统的辩证统一287

一、揭示文字、文学“由愚人造成”的历史本来面目292

鲁迅在文化史研究中的创新精神292

二、打破“独尊儒术”的传统,给各种文学流派295

以恰如其份的评价295

三、开辟新的文化研究领域297

四、严肃认真的治学风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99

鲁迅作品所表现的辛亥革命305

一、“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305

二、“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311

三、“此后第一要图,还要充足实力”317

文化史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侧面——由传统童蒙读物说开去324

《中国学术流变》前言327

民族战争文化意义的开掘——读《李自成》札记333

一、作为《李自成》情节副线的民族战争333

二、悲歌慷慨的明廷主战派335

三、从崇祯到洪承畴342

四、农民起义军对民族战争的态度349

五、作为农耕文化“复壮剂”、“补强剂”的游牧文化的代表——清朝开国者的阔大气象351

评《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文化观356

一、对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双重使命的缜密剖析357

二、“冲击-反应”模式的局限363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序371

《晚周辩证法史研究》序373

《荆楚文化金三角发展模式》序375

《半领文学风骚——历史文学创作论》序378

《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序382

《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序390

《中华文化书系》序393

《求索集》序396

《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序398

《谏官与谏官制度》题记403

《中国智慧集萃丛书》总序405

《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序408

《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序410

《元典文化丛书》序412

《集藏大观》序415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序417

《中华草木虫鱼文化》序420

《中国鼓文化研究》序422

《中国文化厄史》序424

博涉旧文 敏求新知——喜读《中国文化史断想》 萧萐父428

再版后记430

热门推荐